
AIGC 在全球快速發展的當下,許多項目深陷GPU 運力不足,速度放緩、任務宕機、項目崩潰等困境,作為瞄準AI 理念和DePIN 賽道的Solana 生態項目新星io.net 來說,如何集成專案控制與雲端運算服務成為搶佔市場的重要發力方向。第11 期TinTinAMA 與你共同對話io.net 的GPU 網路部署策略。
5 月23 日20: 00 第11 期TinTinAMA 活動順利舉行,直播邀請了io.net 亞太負責人Asa、io.net 產品經理Bill 來到活動直播間,深度剖析io.net 在生成人工智慧浪潮下的算力解決方案,化解目前GPU 網路的運作困境。這次線上活動共吸引了 2 W+名觀眾的參與,許多觀眾還在直播間與嘉賓們近距離交流互動。
錯過直播的朋友可點擊回放:
🕹️ Twitter Space:https://twitter.com/i/spaces/1nAJEadPbZRJL
AI + DePIN + Solana,io.net 的算力邏輯
從2023 年開始,生成人工智慧(AIGC)的火爆浪潮興起,整個AI 開發者社群面臨GPU 數量短缺問題。 GPU 的市場需求量龐大,但面臨供需不一的現實問題。為此,io.net 透過把不同資料中心與服務商進行集中整合利用,對GPU 進行平台整合,讓大家實現對GPU 的高效利用,緩解GPU 的短缺現象。
作為一個同時具備AI + DePIN + Solana 的概念項目,io.net 基於Solana 去中心化AI 算力平台,致力於為AI 和ML 公司提供從模型訓練到推理的GPU 資源整合,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雲端運算服務。該平台可以從獨立資料中心、加密貨幣礦工和Filecoin 或Render 等加密項目實現對GPU 整合來獲取算力,為目標企業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雲端運算服務。
根據嘉賓介紹和官網資訊資料顯示,目前io.net 集群總量已超過4 W 個,Ignition 獎勵計劃第二季也正在進行中,代幣IO 合約地址已被公佈;今年4 月,io.net 宣布其網路擁有超過2 W 個A 100 GPU 以及超過52 W 個GPU 和CPU,基礎設施總價值突破20 億美元大關,總盈利約為102 W 美元,並完成了由Hack VC、Solana Labs、ArkStream、 Animoca Brands、OKX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者參投的3,000 萬美元A 輪融資,為專案初期快速發展帶來了雄厚的資金基礎。
探秘io.net 的技術運行架構
進一步剖析io.net 的產品構成邏輯,在去中心化GPU 底層網路、可程式運算層IO 引擎的支援下,主要透過三個產品部分連接使用者和算力提供者,包括IO Cloud、IO Worker、IO Explorer:
IO Cloud:部署和管理去中心化GPU 集群,與IO-SDK 無縫集成,提供擴展人工智慧和Python 應用程式的技術解決方案
IO Worker:為使用者提供即時計算跟踪,連接網路設備操作和鳥瞰圖,隨時隨地監控設備並執行快速操作
IO Explorer: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統計資料和GPU 雲端可視圖,輕鬆即時監控、分析和了解io.net 網路複雜細節,提供網路活動、重要統計資料、資料獎勵等全面可見性
IO Cloud 與IO Worker 協作化解挑戰
「對於IO Cloud 和IO Worker 來說,很大的挑戰性是如何在不同網路的情境下,把GPU 資料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完美結合,可能需要從一個國家的GPU 池中找出滿足開發需求的GPU 數量。性就是充滿挑戰性的問題”,Bill 談道。
為了更好地解決IO Cloud 和IO Worker 面臨的技術挑戰,Bill 介紹說,「一方面,io.net 透過Docker 容器和一些虛擬手段來確保技術執行過程中的技術環境,實現技術環境與主機之間的分割,確保技術執行進程不會脫離相應的容器環境;另一方面,透過非技術銷售手段,例如懲罰性措施,讓每個節點運營商參與一定程度的質押,從中避免一些惡意操縱行為。
巧借Ray 技術堆疊,支援大量並發任務
io.net 除了在化解技術挑戰上展現技術優越性,還在處理並發任務中巧妙實現節點互動。目前,io.net 處理大量並發任務所基於的技術堆疊平台是Ray,只要不是上千萬級的節點運行任務,都可以實現穩定體量的任務生成,並持續部署到各類網絡節點中;如果參與並發任務的互動程度特別高,那麼可能會對網路運作帶來一定影響,需要產生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和微調,在自主功能節點上不會有更多資料即時互動。
友好合作關係,io.net 錨定算力代幣化
面對與其他去中心化運算網路的潛在競爭關係,Asa 認為io.net 與Render 和Filecoin 都是友善的合作夥伴。 「事實上,對於同處DePIN 賽道的專案來說,我們都希望能夠和大家達成緊密的合作關係,這些優秀的前輩也能夠讓io.net 在數據穩定性、可擴展性等不同維度找到更多探索發展的空間,真正賦能AI+DePIN 賽道的可持續未來。 ,Render 主要以AI 渲染為主,Filecoin 以資料儲存為主,因此在這個過程中,io.net 與他們的合作中也有「各取所需」的部分。
談到長期的經濟模型可持續發展問題,Asa 認為io.net 和其他依靠區塊發放獎勵的生態不同,「我們有需求側這邊非常強大的BD 商務團隊去驅動一些網絡使用場景,當需求側的現金供應量大於供給面的輸出,就不需要靠代幣進行輸血賺錢。代幣形式表現出來,用戶在參與購買的過程中實現算力升值,分享相應的數據收益,成為用戶將來的戰略資產;為此,io.net 也提供了算力代幣化的官方支援管道,透過降低購買和擁有算力門檻,讓更多散戶參與與現實世界的交易。
敞開生態創新懷抱,與開發者同行
目前,io.net 生態還在發展早期階段,預計將在下個月進行TGE(代幣生成事件),這之後會有更多生態系統基金和Grant 生成,為與Solana 等更多合作夥伴推出Hackathon做準備,充分支持io.net 的發展。
作為AI 技術堆疊的最底層,io.net 需要更多專案在生態上進行創新實驗,例如更多的算力支援專案願意加入,那麼可以推出更多儲存、隱私等中間件,還有聊天機器人、 AI 代理等創新應用,增加io 生態使用量,進行更多產品迭代及優化升級,協助去中心化發展。面對未來的Web3 技術發展趨勢,對io.net 來說,最具前瞻性的佈局就是叢集化運作,在運算需求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利用GPU 節點效率,完成產品戰略部署與規劃,才能夠打好AI 算力價格戰。
朝著打造「GPU 網路」的終極發展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io.net 在AIGC 發展浪潮中找到化解運算短缺困境的優越路徑,在不遠的將來成長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運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