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Odaily
作者|Lucaskog
近期,BRC 20 協議即將升級,恰逢Runes 協議即將啟動,二者重新吸引了市場對比特幣生態的關注。同樣作為基於Ordinals 協議上的同質化代幣分發方案,隨著比特幣即將減半,銘文和符文誰將引爆比特幣生態? Runes 創始人Casey 宣稱的一個月內達到10 億美元市場規模是否誇大其詞?本文透過比較分析BRC 20 與Runes 協議異同,探究新一輪比特幣生態牛市從何而起。
BRC 20 協議與Runes 協議分別是什麼,二者是怎樣的關係?
BRC 20 與Runes 協議均為基於Ordinals 協議的同質化代幣分配協議,BRC 20 協議自發布以來,不少BRC 20 代幣產出,其中包括著名的ORDI、SATS 等,但是由於協議本身的局限性,產生了大量UTXO 集,過多資訊被存儲上鍊導致比特幣內存池擁塞,並且持續拉高gas,進行銘刻代幣的行為也對比特幣生態正常運行起到了反噬作用。 Oridnals 協議創始人曾公開表示對BRC 20 協議的不滿,並希望社區能停止鑄造BRC 20 代幣。
為了解決BRC 20 協議的弊端,號稱更簡潔的Runes 協議宣布將於比特幣減半後正式啟用基於UTXO 模型的RUNE 符文協議。 Runes 協議與BRC 20 協議不同的點在於,所有的符文餘額都將保存在未花費的UTXO 中,所以很好地解決了無用UTXO 不斷膨脹擴散的問題,並且由於基於UTXO 模型,一方面與閃電網絡相容,另一方面對鏈下中心化索引的依賴程度較低,更好保證了安全性。事實上對比BRC 20 協議,Runes 協議在技術方面擁有明顯優勢。
Runes 有把握實現其一個月內達到10 億美元市場規模的野心嗎?
Casey 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如果符文生態系統的市值在發布後一個月內沒有達到10 億美元,我將切腹自殺。」這個10 億美元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大嗎?
升級後的BRC 20
BRC 20 協議選擇在Runes 即將啟用的時間節點升級,無論是否是創始人domo 有意為之,都意味著二者將產生激烈的競爭。 domo 目前已在相關文件中展示了更新內容,包括引入自發行機制、修改部署銘文、採用5 字節代碼以及就BRC-20 資產的銷毀方法建立共識,該項升級目前已在區塊高度837090 時激活,由於引入了自發行機制,部署者可以選擇完全由本人mint 完成後再決定如何分發給其他用戶,以至於第一批爭搶部署五字符代幣的狂熱愛好者甚至將gas 成本拉升至上千美元。
更有細心者發現,一位豪搶籌碼的朋友在其錢包地址裡刻下了“我收集這些ticker 的目的是希望將它們免費捐贈給專門的構建者——在Ordinals 生態系統中不斷構建的有趣、勤奮的個人或團隊。」的銘文。
但目前從市場反應看來,除去第一批部署者的爭搶外,暫時還沒有再出現一個類似ORDI 這種現象級的代幣,意味著此次升級後BRC 20 代幣的表現暫時沒有期待中那麼亮眼。
Runes 協議相關項目
Runes 協議預計將在840000 區塊高度時激活,但在這之前,已有大量關於Runes 協議的項目出現,其中規模較大的包括RuneAlpha、Runecoin、Runestone 等。
這一類項目本身並非基於Runes 構建,例如RuneAlpha 計劃在Runes 協議啟動後對持有$cook 代幣的用戶空投NFT;Runecoin 則是採用了一種「符文礦機」的方式,持有其RISC符文的用戶將自動生產積分,待討論啟用後按照對應比例兌換符文;Runestone 則是Ordinals 協議誕生以來最大的空投項目,目前已成為社區公認的符文板塊龍頭,上線後地板價一度從0.012 BTC 上漲至最高0.047 BTC,也將在協議上線後兌換為對應符文代幣。
目前來看,Casey 看似自大的言論很可能會超出預期實現。其中單獨Runestone 的市值甚至已經達到了3 億美元,RuneAlpha 的第一個代幣COOK 市值保持在2000 萬美元以上,更有OKX 公開發文支持,符文礦機RISC 的市值也在1000 萬美元以上。
透過上述例子不難看出,市場本身就對於Runes 協議保持相當高的期望。當Runes 協議正式上線後,相較於BRC 20 協議更簡潔、更優雅的、更安全的設計,加之比特幣減半到來,眾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或將引發新一輪fomo 情緒。倘若上述現象真的發生,很可能導致BRC 20 的市場資金流出,造成除個別現象級BRC 20 代幣外的整體BRC 20 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恢復元氣。
Runes 與BRC 20 能否引領比特幣生態繁榮
Runes 協議啟動後,初期的確容易吸引一些資金投資符文概念,造就短期內一番繁榮的景象,但是就銘文和符文碰撞產生的火花體量還不足以點燃整個比特幣生態。而Solana、Base 等生態學出現了多個現象級meme,使得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資金被分散,僅靠比特幣生態內部的資金流動與小部分外界投資入場很難支撐起持續繁榮的概念。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回看比特幣生態近幾年發生的幾件大事, 2019 年,隔離見證(SegWit)升級,提升交易速度和有效存儲容量;2021 ,Taproot 升級提升私密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這兩次關鍵升級為銘文的到來鋪好了基礎。時間來到2023 年,Ordinals 生態大爆發,所謂的銘文第一浪正式打響。拉遠視野,我們發現在Ordinals 之外,無數協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雖然水平參差,但不乏如被稱為比特幣第二協議的Atomicals 協議、以及第一次基於數字物質理論發行代幣(nat)的Tap 協定等等。這些協議各有自己對於比特幣生態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Runes 協議提出於Atomicals 協議發布的5 天后,二者均基於UTXO 模型構建。而近期Atomicals 的創始人Athur 也表示將在四月左右發布AVM(原子虛擬機),旨在建立比特幣原生智慧合約,也有巨大的競爭潛力。
此外還有比特幣二層方案B² Network、BEVM 等,Merlin 專案更是已質押了價值約35 億美元的資產。比特幣生態正朝著「百家爭鳴」的前所未有的趨勢發展。那麼未來會不會有嶄新的協議迸發出力量? L2敘事最終將是否適合比特幣生態?這些問題將交給時間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