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標題:The Bitcoin Demand Shock
原文作者:James Butterfill
在大宗商品領域,需求衝擊是指由不可預見的事件引發的基本商品或原料需求的突然和重大變化。積極的需求衝擊源自於需求增加,可能是由於技術創新、政策變化或消費者偏好的轉變,推高了價格上漲。 21 世紀初,中國經濟繁榮,房地產開發加速,引發大宗商品需求衝擊,導致鋼鐵價格在2000 年至2008 年間上漲了793 %。金融危機後經濟成長放緩,加上供應反應造成的大規模增產,導致鋼鐵價格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下跌了80% 。
我們認為比特幣目前正在經歷積極的需求衝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基於現貨的ETF,這使得超過14 兆美元的資產可以在傳統市場被投資,雖然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其時機並不明確,由此產生的資金流入的規模也並未達成廣泛共識。到目前為止, 1 月11 日推出的ETF 已經導致了4500 個比特幣(僅限交易日)的每日平均需求量,而與此同時,新的比特幣每日均開採量僅為921 個。
這導致了我們最近幾週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上漲,因為新開采的比特幣供應跟不上需求,導致ETF 發行人必須主要從二級市場採購。我們可以在數據中看到這一點,其中OTC 市場持有量自2020 年的峰值以來已經下降了74% ,這很可能是由於近年來的ETF 需求。
在前兩個月中,美國ETF 見證了創紀錄的100 億美元流入,而比之下,iShares 在2005 年首次推出的首個黃金ETF 在前兩個月的淨流入僅為2880 萬美元。在2020 年的前兩個月,即在減半之前,ETP 的流入量為4.36 億美元,佔其管理總資產的11% ,與今天非常相似,最近的流入量也佔11% ,即使按名義價值計算,今天的流入量也是2020 年的23 倍。
我們也看到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幣大幅減少,自2020 年以來,其比特幣持有量已經下降了29% ,因為投資者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ETP,或自行保管比特幣,這反映了他們越來越多地將其視為一種價值儲存工具。
以目前每天約4500 個比特幣的需求速度,需要573 天才能平衡匯兌,所以很明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大宗商品市場出現需求衝擊後,通常會有供應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供應商會根據新的需求條件調整其生產水準。在需求受到正面衝擊的情況下,生產商可能會提高生產能力或尋求提高效率以滿足更高需求。然而,比特幣與大宗商品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比特幣有一個固定且不可變供應量機制模型,其編程為每210, 000 個區塊或大約每4 年供應量減半。
最終,市場會在供需交會處尋求新的平衡。這種調整過程可快可慢,取決於衝擊的程度,鑑於比特幣供應不靈活,因此只有在價格層面才能尋求到新的平衡。這就是為什麼近幾個月來我們看到比特幣價格上漲如此迅猛的原因,ETF 的發行需求和即將到來的減半加劇了這個問題。
減半是眾所周知的訊息,至少在理論上應該已經被計入價格預期模型。有人可能會爭辯說, 2020 年後價格減半的漲幅更多的是美國”COVID 刺激支票“ 措施的結果,而非減半本身。從統計學上講,我們只有3 個先前事件樣本可以作為參考,因此得出任何結論都是危險的,我們已經在這篇文章中提供了更多細節。然而,如果有大量的交易與該事件有關,那麼它可能會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尤其是在目前期貨市場交易者對該事件的定位較低的情況。
無論如何,今年比特幣價格還有其他幾個支撐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利好進展是美國的平台允許註冊投資顧問(RIAs)在客戶投資組合中包含比特幣ETF。然而,我們認為這些資金流入最終會減少,從而減少它們對價格的影響。如果這些資金在今年稍後開始減少,我們預計比特幣價格將與利率預期重新保持一致。由於美聯儲預計將在今年稍後降息,這可能會成為對比特幣的額外價格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