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Odaily
作者- Azuma
近幾天,圍繞著zkSync 即將發幣並空投的猜測甚囂塵上。
究其緣由,除了一些團隊成員在社群媒體上持續不停的謎語發言之外,最大的「線索」是有社群成員在Matter Labs 最近更新的Github 庫內發現了「zkPorter 已可用」(zkPorteris available)的字樣。
隨後,在X 上擁有逾8 萬粉絲的Ethereum Daily 以“zkPorter 已可用”為根據,在X 上發布了一則內容為“準備好迎接ZK Endgame 了嗎”的推文,並配上了暗示空投可能性的「降落傘」圖樣。
或是由於看到了zkPorter、Endgame 等關鍵字,zkSync 創始人Alex Gluchowski 隨後轉發了Ethereum Daily 的推文,此舉也一度被社群視作Alex 承認了zkSync 即將進行空投,但或許是後來又意識到了該行為存在較大的誘導性質,Alex 隨後又撤銷了對該條推文的轉發。
綜合上述訊息,本輪針對zkSync 空投猜測的主要依據聚焦在zkPorter 之上,那麼zkPorter 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說zkPorter 的上線會與zkSync 的代幣掛鉤?
zkPorter 的首次亮相可追溯至2020 年8 月,Matter Labs 當時提出了該項基於zkSNARK 的全新擴容技術,希望透過更靈活的數據可用性(DA)來幫助Layer 2 實現更明顯的擴容效果。
在2021 年的一篇詳解zkPorter 的文章中,Matter Labs 曾提到,Rollup 只能提供線性成長的擴容效果,因為所有資料仍需要廣播到所有完整的節點,但為了迎接海量的使用者成長,業界需要實現指數級成長的擴容效果。
為此,Matter Labs 設計了一個安全性介於zkRollup 與Optimistic Rollup 之間,但可實現超20000 TPS 的全新擴容解決方案,即本文的主角zkPorter。
與採用了zkRollup 解決方案的zkSync Era 一樣,zkPorter 同樣支援EVM,二者的合約和帳戶也能夠無縫互動。
二者之間的核心差異在於,zkPorter 會將資料可用性置於鏈下(以太坊之外),從而解放了源自資料需廣播至完整節點的限制,也可大幅降低交易所需的gas 成本- 可將數千筆交易打包成一次更新發佈至主網。
從早年間的Layer 2 定義來看,zkPorter 在解決方案上應歸屬為Volition,更適用於那些在經濟效應上不適合以太坊主網或傳統Rollup 的高並發項目。
關鍵性的設計來了,為了確保zkPorter 的穩定,zkPorter 的資料可用性需要由zkSync 代幣持有者(在此稱為監護人)保證。監護人可使用zkSync 代幣參與PoS 證明,透過簽署區塊來追蹤zkPorter 端的狀態,以確認zkPorter 賬戶的資料可用性。
這也是為什麼,社群會將「zkPorter 已可用」這一資訊與「zkSync 即將發幣」掛鉤。
那麼,zkPorter 到底什麼時候會上線呢?Alex 本人今年2 月曾在回覆社群提問時提到會在EIP-4844 執行後,因為需要觀察該升級對交易費用變化的潛在影響。鑑於EIP-4844 (Proto-danksharding)將於3 月13 日的Dencun 升級中執行,因此可預期距離zkPorter 也不會太遠了。
最後要強調的是,與廣大社群一樣,我們也不知道zkSync 具體的發幣與空投規劃,上述關於zkPorter 的上線時間也僅有一個單向範圍,無法提供更為精準的猜測。
基於安全與穩定考慮,Matter Labs 只會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才會推進相關動作,所以在EIP-4844 之後不排除還會有一段時間的觀察、測試週期。
「福報」終會到來,還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