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elar(AXL)与以太坊扩容的未来
Axelar Network
2024-02-16 05:28
本文约132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5分钟
这只是跨链叙事的开始。

Q: 在一個新的L2和L3層出不窮的以太坊生態系中,「可擴展性」又意味著什麼?

A: 可程式互通性-一個簡單想法的長單字

跨鏈橋,儘管時常有糟糕的使用者體驗和安全風險,已成為區塊鏈互通性的代名詞。新一代新的任意訊息傳遞協議已開始改變這一敘事——例如,Chainlink CCIP、LayerZero、Wormhole 以及Axelar 的通用訊息傳遞(General Message Passing)。

現在可程式互通性是跨鏈敘事的下一步——在Celestia 和Eigenlayer 等模塊化基礎設施出現的關鍵時刻,預示著以太坊生態系統將比以往更加分散。有了可程式互通性:

  • 任何EVM 鏈上的用戶都可以輕鬆地與任何其他鏈上的應用程式和資產互動,只需一鍵。

  • 為新的EVM 鏈提供簡單連接,開發者負擔低——覆蓋任何共識方法(例如,ZK 證明)。

這兩個要求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排序器和一個橋。只有一個可編程的互通層才能在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應用程式和區塊鏈中實現基於L2的擴展。 Axelar 已經開始與諸如Celestia、Eigenlayer 以及其他關鍵的以太坊生態系統擴展組件(如Lido 和Frax)的項目整合。這些項目一起建立了一個平台,使EVM 相容應用程式及其它應用程式的快速且簡單擴容成為可能。

Axelar 是一個可編程平台,用於連接不同的區塊鏈。透過Axelar 虛擬機,跨鏈功能被自動化和抽象化,創造了一個跨多個區塊鏈的統一用戶體驗和開發者體驗。這使得Web3的擴充類似於SaaS 元件在Web2中所實現的擴充。

  • 為用戶抽象化。透過通用訊息傳遞,應用程式可以發送任何負載並觸發跨鏈的多個函數調用,實現一鍵用戶體驗(UX)。

  • 為應用開發者抽象化。跨鏈代幣服務自動化了在多個鏈上管理代幣供應所涉及的複雜任務。

  • 為區塊鏈開發者抽象化。跨鏈放大器自動化新鏈連接,立即實現網絡效應和任意到任意的互通性。

通過可程式互通性,跨鏈連接變得簡單、無縫且隱藏在底層。建立在EVM L2上的應用可以擴展到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開發者可以「一次構建,到處運行」。

為了擴展而設計的架構

Axelar 連接了56 個區塊鏈,比其他跨鍊網絡都要多。

跨鏈放大器將加速這一優勢,使數百甚至數千個更多的區塊鏈能夠快速且輕鬆地連接起來。跨鏈連接的建立成本高昂,且不能重複使用。跨鏈放大器為開發者抽象化了這一複雜性:跨EVM 鏈的統一用戶體驗是RaaS(rollup-as-a-service)和RDKs(rollup development kits)的即插即用組件,用於在新的L2上建立應用程式。

僅100 個區塊鏈就等於大約4, 950 個潛在連結。成對的網路永遠無法擴展。

對於一個由數百個(更不用說數千個)區塊鏈組成的生態系統,需要一個中心輪輻式的拓撲結構。每個新連線立即獲得到任何其他已連接鏈的一跳路由(one-hop route)-這是實現擴展的最短路徑!

“Web3的Kubernetes”

Axelar 虛擬機(AVM)是一台功能齊全、圖靈完整的狀態機,提供了一個天然多鏈的可程式環境。它允許應用程式提供跨多個鏈的統一用戶體驗——這代表著開發者的工作量最小化。

關於AVM 的更多信息,請訪問這裡

AVM 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

  • 跨鏈放大器允許開發者無需許可即可建立與Axelar 網絡的連接。最終結果是可擴展的跨鏈技術,能夠適應網絡層未來的發展。

  • 跨鏈Maestro 允許開發者快速擴展,且開發者的額外工作量最小。其座右銘是:一次構建,到處運行——這是Web3的一種Kubernetes。

就在最近,跨鏈Maestro 的第一個元件在主網上線:跨鏈代幣服務(ITS)自動化創建和管理跨多個鏈移動的跨鏈代幣,具有類似本地的可替代性和自定義功能。了解更多關於跨鏈代幣或親自嘗試無代碼門戶:創建一個跨鏈代幣並贏取10, 000 AXL。

這只是跨鏈敘事的開始。 🦾

Axelar 網站


Axelar Network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