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map之后,natmap会成为下个市场焦点吗?
Lucaskog
2024-01-09 09:22
本文约1372字,阅读全文需要约5分钟
更为公平的代币发行机制。

原創- Odaily

作者- Lucaskog

上個月,比特幣生態首個基於序數理論與位圖理論的元宇宙計畫Bitmap 熱度狂飆。其地塊市值一度超過「上一時代元宇宙代表」The Sandbox 和Otherdeed 地塊市值之和,也引發了投資者的fomo 情緒。

近期,Odaily關注到同樣是基於DMT 理論創建的natmap。相較於「前輩」bitmap,natmap 保留了物質屬性和價值屬性,提供了更公平的發行機制。那麼,它會是這一垂直領域的下個龍頭嗎?

在了解natmap 的創新之前,我們需要先鋪墊一些關於DMT 和NAT 的基礎知識。

DMT(數字物質理論)

Gitbook,DMT(Digital Matter Theory)理論,即數字物質理論,是指使用者可以透過資料中存在的固有模式來創建一種具有價值的數字形式。而恰好比特幣區塊中就包含了豐富的交易訊息,這些資訊被永遠記錄並儲存在鏈上——一個去中心化、安全的公共帳本中。由此,我們可以應用DMT 的原理,透過利用非任意模式的固有屬性的統一過程來創造一類新的數字價值。

在生成過程中使用至少一個數據點是DMT 應用的合格閾值。

舉例來講,Casey 創建的Ordinals 協議為進入生態系統的每個聰分配了唯一的ID,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該ID 創建數字資產,以銘刻在聰之上。這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銘文。

另一個典型例子是上個月爆火的bitmap,將比特幣鏈上的每個區塊劃分成“數字房地產”,以視覺上類似地圖的形象格狀,實現了元宇宙的玩法。

NAT(非任意代幣)

NAT 是數字物質理論(DMT)的一個實際應用:允許任何人在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創建NAT。

NAT 的代幣參數是透過引用.element 銘文來確定的,同時支援以FT(可替代代幣)和以NFT(不可替代代幣)的方式進行銘刻。這也就構成了一種混合代幣模型。每個區塊代表的代幣數量各不相同。

有了上述概念的基礎,接下來我們將介紹本文的重點──natmap 是如何誕生的。

$NAT 代幣和natmap

$NAT 是基於NAT 協議標準創建的第一個代幣。每個比特幣區塊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圖,每個區塊所包含的bit 數就是這個區塊中對應的$NAT 數量。下圖為例:

(Odaily註:點陣圖理論,將比特幣上的每個區塊識別為區域的數字房產,詳見《veDAO 研究院:基於DMT 理論誕生的NAT 究竟是什麼?》)

當用戶將NAT 寫入區塊中,mint 出來的位圖我們就稱為natmap。

目前,大部分natmap 已經由mint 完成,$nat 代幣被mint 時,區塊的編號越小,得到的代幣數量越多。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和創新,提供了一種更公平的發行機制,遵循越來越難的原則,給之後參與的人一個可以free mint 的入口;同時,只要比特幣鏈還在運行,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free mint 的代幣。

但隨之而來的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例如在NAT 協議上發行的代幣起步就是81 萬張的巨大mint 數量,這樣的體積無疑增加了用戶的篩選門檻。

回到natmap 計畫本身,目前只有場外雙押交易,仍缺乏第三方交易市場的支持,其價格維持在40 USDT 左右。對比bitmap 的發展趨勢來看,現在或許是個不錯的入場機會。

鑑於新興協議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也在此附上$NAT 代幣相關資訊的查詢連結:

代幣查詢地址:https://geniidata.com/user/gravity/tap-nat-checker

代幣數量查詢地址:https://geniidata.com/user/ethan/tapdollarnatholder

代幣總量查詢:https://geniidata.com/user/puncrab01/dollarnat-total

進度方面,$NAT 開發團隊TRAC(先前也建構TAP 協議與PIPE)表示,在重新索引TAP 生態系統中的所有銘文,包括轉移銘文,或許預示著交易將於近期開啟。

小結

natmap 和bitmap 概念相近,同樣是比特幣地塊,但natmap 通過NAT 協定創建了$NAT 代幣。在比特幣現貨ETF 核准的關鍵時點,比特幣生態也不斷高速演進。下一輪牛市若由比特幣引領的話,比特幣生態中的$NAT 具備物質屬性和價值屬性,既有混合代幣的特性,又有非任意模式特性,值得保持關注;也需提示,在項目高速湧現期,概念先行、落地滯後的現象較為普遍,請各位參與者DYOR。

Lucaskog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