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鏈流動性質押讓用戶可以把資產存入某一區塊鏈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中,再憑等值的抵押資產去另一條區塊鏈上尋求收益。
流動性質押已成為加密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創收方式之一。截至2023 年9 月,已有超過2,500 萬枚ETH 被質押,約佔流通供應量的21% ,其中約半數被質押的ETH 存入了流動性質押協議中。
流動性質押作為權益證明機制(PoS)的一種擴展,讓質押中的通證重獲流動性。但是,這些通證通常只能在其發行的區塊鏈上使用。
跨鏈LSTs (流動性質押通證) 讓流動性質押得以實現跨鏈,為DeFi 生態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簡要探討什麼是流動性質押、跨鏈流動性質押的機會和風險,以及Chainlink 如何成為Web3領域內實現跨鏈LST 的關鍵基礎設施。
什麼是流動性質押?
PoS 中的傳統質押,需要將加密通證鎖定在智慧合約上,以確保網路運作並獲得額外通證作為獎勵。雖然這樣保障了底層網路的安全性,但它可能是一個不太靈活的選擇,因為質押的資產缺乏流動性,無法在DeFi 上使用。
流動性質押通證(LSTs) 則可解決此問題。它釋放了質押通證的流動性,同時也能讓用戶繼續獲得獎勵。用戶把通證存到流動性質押提供者處,後者代表用戶質押通證,並發給用戶新的通證作為收據,該收據可以兌換質押中的通證,以及一定比例的應計獎勵或罰款。
流動性質押通證可在外部Defi 協議中使用
例如,使用者可以將ETH 存入Lido 質押池並收到stETH (質押的ETH)。這些stETH 可以用作抵押品或在其他DeFi 協議中賺取收益,同時也不妨礙用戶獲得Lido 的質押獎勵。然而LST 通常只能用在發行它們的區塊鏈上,這時就輪到跨鏈LST 發揮作用了。
什麼是跨鏈流動性質押通證?
流動性質押通證(跨鏈LST) 結合了流動性質押和跨鏈互通性。跨鏈LST 使用戶能夠將其資產存入一個區塊鏈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中,再透過這些質押資產去另一條區塊鏈上獲取收益。跨鏈LST 可以跨多條鏈使用,同時不影響原始質押資產獲取獎勵。
如前所述,許多大型PoS 生態對流動性質押都有濃厚興趣。然而,LST 通常僅限於在一條鏈上使用,這不僅切斷了流動性,還限制了各個區塊鏈生態之間的資本流動。跨鏈LST 則能讓這些通證在多條鏈上使用,釋放更多效用。
跨鏈LST 如何運作?
跨鏈LST 的工作原理與單鏈LST 類似,但具有支援跨鏈的額外優勢。
流動性質押提供者在A 鏈上從用戶那裡得到通證,並代表用戶進行質押,然後在B 鏈上用另一種通證向用戶提供收據,該收據可兌換質押在A 鏈上的資產(加上獎勵/減罰款)。
跨鏈流動性質押的好處與風險
跨鏈LST 的好處與其他跨鏈通證一樣,都能提供更多的流動性,加強可組合性並提高賺取獎勵的機會。通證若跨多個區塊鏈運行,通常能夠擴大其效用,從而獲得更好的流動性和收益機會。
而跨鏈流動性質押的風險也與單鏈LST 的風險相似。其中包括罰沒風險,智慧合約漏洞或被盜,以及通證價格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跨鏈可能會導致風險因素的增加,因為跨鏈LST 需要額外的跨鏈基礎設施來支援。這就是為什麼整合一個安全、可靠、去中心化的跨鏈解決方案為跨鏈流動性質押提供相應的必要基礎設施,是至關重要的。
Chainlink 在跨鏈流動性質押中的作用
高品質的Chainlink 基礎設施可以為跨鏈流動性質押提供關鍵的Web3服務:Chainlink Data Feeds可提供高度可靠且安全的LST 定價數據,同時Chainlink Automation可以用來觸發跨鏈流動性質押通證的智慧合約。
作為建構跨鏈應用及服務的最安全、可靠且易於使用的互通性協議,Chainlink CCIP 能讓開發者靈活使用Arbitrary Messaging (任意資訊傳遞橋) 來建立自己的跨鏈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CCIP 還提供簡化的通證傳輸,保障協定在鏈上傳輸通證,同時其安全性經過實戰檢驗。相較於開發人員自行建立解決方案,此舉可節省大量時間。 CCIP 提供經審計的通證池合約,可以處理複雜的跨鏈燃燒/鑄造,或鎖定/解鎖通證。
除了提供經過全面審計的通證池智慧合約之外,CCIP 通證轉移還具有額外的安全功能,例如允許開發者限制在一定時間內資產轉移的費率。此外,風險管理網絡是一個獨立的節點網絡,透過輔助驗證服務來增強CCIP 的安全性。
Chainlink CCIP 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跨鏈互通協議
所有這些功能背後,都有Chainlink 行業標準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這些功能結合在一起,使協議能夠快速無縫地創建跨鏈LST。
總結
實現流動性質押通證的跨鏈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加其流動性,還有助於在DeFi 上建立更好的連接性。有Chainlink 強大的Web3服務平台作為支持,跨鏈LST 可以提高跨鏈生態的資本效率,並為PoS 上的質押提供更廣泛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