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同質化通證(NFT)是數字復興的標誌性產物。在2021 年多頭期間因炒作而達到頂峰,NFT 市場在2021 年8 月的月交易量接近28 億美元。但到了2023 年7 月,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週交易額大幅萎縮,驟降至8,000 萬美元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最近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實:大多數NFT “毫無價值”。
NFT 的迅速崛起使其曾被譽為Crypto 行業的“新星”。然而,隨著塵埃落定,市場正陷入熊市。在未來價值前景黯淡的情況下,許多NFT 項目正艱難地尋找買家。
這些數據來自對超過7 萬個NFT 的廣泛分析,與曾經的「百萬美元交易」以及「一夜成名」的故事形成了鮮明對比。事實上,在分析的NFT 中,只有21% 的藏品被完全認領或擁有超過100% 的所有權,還有79% 的藏品尚未售出。
報告提到,“幾乎每5 個NFT 中就有4 個仍未售出,這種情況說明,新的NFT 的創造與這些數字資產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嚴重失衡。”
這種失衡反映了新NFT 湧現和實際需求之間的供過於求問題,買方市場由此形成。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有辨別力的投資者在出手之前,會越來越仔細地審查NFT 項目的獨特性、潛在價值和背後的故事。
報告顯示,「目前持有NFT 的95% 的人都是在做毫無價值的投資。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估計這95% 的人中有超過2,300 萬人的投資現在一文不值。”
“我們對CoinMarketCap 上列出的前8850 個NFT 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這一令人不安的趨勢仍在繼續。”
即使在這些成功的項目中,也有18% 的項目底價為0 ,只有1% 的項目價格超過6000 美元。這一現實與曾經佔據新聞頭條的百萬美元交易大相徑庭。因此,在一個由投機和轉瞬即逝的趨勢所驅動的市場中,價值的本質就凸顯出來了。
MacContract 是一個以1323 萬美元為底價,但總銷售額只有18 美元的項目,這充分說明了掛牌價格與實際交易之間的明顯脫節。這種鴻溝暴露了部分NFT 市場存在著投機性質。本質上,掛牌價格往往缺乏實際需求或交易歷史。
這種趨勢表明,投機性定價與實際交易的動態脫節,有可能誤導新投資者或不明真相的投資者。
調查也揭示了NFT 的環境足跡。在沒有明顯所有者或市場份額的19 萬個NFT 中,鑄造資產所消耗的能源相當於2048 個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
隨著永續數字技術的呼聲越來越高,NFT 領域也受到了關注,尤其是那些缺乏明顯實用性或真正藝術價值的NFT。
NFT 的出現和隨後的低迷揭示了Crypto 市場的炒作週期。當投機者開始尋找下一個淘金熱時,問題仍然存在,即這些NFT 是否缺乏真正的用例。
在誘惑和光環之下,NFT 的故事是對創造者和投資者的嚴酷提醒,也是一個關於「投機狂熱」的危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