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圖預判“交易Bot”賽道的未來方向
南枳
2023-09-04 10:02
本文约161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6分钟
競品湧現、群雄割據,Unibot靠什麼築起壁壘?

原創- Odaily

作者- 南枳

自年初以來,鏈上Meme 隨著BTC 的下調及橫盤走勢熱度逐漸提升。除老牌交易Bot Maestro 外,湧現出了一大批專業的交易Bot,其中Unibot 率先崛起,代幣市值一度超2 億美元,但近期其收入增長開始停滯,而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強有力的競品。 UNIBOT 幣價自進入九月以來迅速下滑,截止9 月3 日收盤價為88 USDT。

本文,Odaily將通過對比各交易Bot 的功能差異及盈利情況,一覽交易Bot 賽道當前發展情況與趨勢。

交易Bot 功能概覽

下表列出了一些較為主流交易Bot 的功能,從表中可以看出,覆蓋率最高的功能為“防夾子(Anti-MEV)”和“新幣狙擊”功能,其次為限價單、跟單以及防貔貅功能,覆蓋率最低的為防Rug(Anti-Rug)和賣出搶跑(FrontRun)功能,或因此類功能非單純的智能合約交易,而涉及了Mempool 等方面。

而從每個交易Bot 的差異點中,可以得出其差異化的發展方向包括有:

  1. 鏈路打通,提供最全面的全過程服務,最前端包括新幣的信息播報與狙擊,然後是熱門的趨勢上升、新幣推介,最後是快人一步的搶跑賣出服務。 MEVFree 甚至“考慮”到了最終端的納稅問題而推出了合約代持代幣功能。

  2. 專業升級,Bot 卷死“手動”用戶,而部分Bot 旨在通過提供0 區塊搶購、搶跑(FrontRun)等專業功能來佔領Bot 市場份額。

  3. AI 結合,除現有的MEVFree 已上線了AI 買賣建議功能,例如頭部AI 項目PAAL 也宣布將開展交易Bot 業務。

以下為部分交易Bot基本概況,包括:

  1. 代幣情況:頭部發幣比例適中,整體市場發幣協議較多,均設置了交易稅作為收入來源。

  2. 使用門檻:通常收取使用費,部分協議通過持幣開放高級功能。

  3. 協議收入:通常以使用費作為主收入來源,部分包括交易稅。

  4. 用戶收入:大部分用戶不參與分成,本文提及項目僅Unibot 和MEVFree 涉及。

市場分析

下圖為2 月28 日起各大交易Bot 使用費情況(因波動較大,取三日平均),和納入代幣交易稅抽成後的協議總收入情況(Unibot 和WagieBot),Odaily歸納出三個發展階段

  1. 一家獨大:在22 年11 月至12 月,MaestroBot 日均收入約為4-5 ETH, 23 年1 月-2 月在6-10 ETH 波動。而在4 月BTC 自3.1 萬U 頂點開始下跌後,收入激增,最高於5 月23 日單日收入達155.61 ETH。

  2. 野蠻生長:第二輪上行趨勢在七月,BTC 高位橫盤,以Unibot 為首的Bot 開始逐步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但因為Unibot 總收入實際為使用費+交易稅分紅的加總,交易稅明顯高於使用費,協議收入結構暫時性更接近龐氏,引發了人們對其可持續性的擔憂。

  3. 群雄割據:而目前又有多家Bot 開始發力,如BananaGun 憑藉其新幣狙擊功能使用量激增,但整體Meme 市場份額沒有明顯的上升,局面成為各大Bot 搶佔存量市場的割據狀態。

下圖為四個交易Bot 項目使用費收入對比,自7 月下旬起,Unibot 份額約在20% -25% 波動,而BananaGun 則不斷上升,MaestroBot 相應下降。

而從上一張收益圖可以看出,WagieBot 雖總收入一度暴漲,但實際收益均來自交易稅,Bot 的使用費份額不論是在協議本身的收入結構中,或者在整體市場下均可忽略不計。

而下圖為Unibot 的收入結構變化圖,雖每日波動較大,但使用費佔比成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Unibot 總收入與交易稅增減同步,總收入極值點往往也是交易稅佔比的極值點,說明交易稅目前而言仍是協議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尤其是9 月暴跌以來,在使用費下滑的同時,交易稅佔比大幅攀升,最高達95% 。

結論

交易Bot 群雄割據時代,仍有許多新品類的交易Bot 湧現,如專門追踪巨鯨的SnakeBot、基於突發新聞交易的Newsly 等。但這些功能門檻不高,容易被各頭部項目複製。

因而各大項目的潛在發展道路或為兩類

  1. 成為Bot 界的”企鵝“:通過複製競品最突出的功能,成為一站式的工具。如Unibot 推出了統一交易終端Unibot X,並表示將”致力於分離Telegram 和Web 端應用“,而從其透露的路線來看,還將增加更多的橫向功能擴展。

  2. 成為“一拳超人”:因Meme 市場單幣規模往往很有限,沒有人原意成為抬轎者,所以在某個功能上做到極致,便能讓該環節的使用者都必須使用。如當前市場Meme 自動化交易項目AimBot 也宣布了集成BananaGun 用來狙擊新幣。

雖已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但存量市場加上不具備網絡效應的特性,Unibot 的護城河並非牢不可破,是否能夠構築起其品牌壁壘仍有待觀察。

參考資料

  1. CoinGecko 電報機器人列表

  2. MaestroBot 文檔

  3. Unibot 文檔

  4. BananaGun 文檔

  5. MEVFree 文檔

  6. Wagie 文檔

  7. Maestro 數據來源

  8. Unibot 數據來源

  9. BananaGun 數據來源

  10. Wagie 數據來源


南枳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