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A. 估值邏輯
如果不是“無意義的治理代幣”或者memecoin,理論上是可以通過給代幣持有者的權益來比較大範圍統一比較的,但畢竟加密貨幣是個注意力遊戲,所謂基本面在敘事面前太過渺小,所以估值一般還是在同類項目裡面進行對標為主。
比如MAV 屬於DeFi 類中的DEX 賽道,DeFi 的通用指標是較為常用的評估規模的TVL ,以及不太常用的評估賺錢能力的總費用收入和協議收入,具體到DEX 方面有多了一個評估業務規模的交易量Vol 指標。而對於代幣本身而言,又有當前市值mcap 和全流通市值FDV 兩個指標,分別對應短期和長期流動性
參見@BiteyeCN所做估值對標圖,就使用了TVL 或者費用收入作為業務評估指標,在mcap/FDV 下分別給出了估值意見。當然,數據背後往往有一些貓膩,比如MAV 使用過於一周手續費來評估的問題在於,MAV 明牌空投+上幣安,所以自然不乏擼毛黨來刷交易量,這塊自然不免虛高( 3 /n)
使用更細的邏輯和常識來判斷也是個好方法,MAV $ 0.5+ 的價格會導致其FDV 接近Pancake, MAV 跟幣安關係再近也近不過Cake, 所以期望幣安加持下價格能夠超過$ 0.5不太現實。此前同樣通過幣安launchpool 首發的DEX Hashflow 當前FDV 在400 M 左右,對應MAV 價格低於$ 0.2 。
所以要是真有人以“相信幣安的眼光”來衝的話,$ 0.5 顯然已經遠超首發launchpool 所能支撐的範圍了。目前市場價0.45 左右已經是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了。
DeFi 類項目由於偏應用,又有一定的實際賺錢能力,所以評估起來還比較方便。而公鏈項目重要的用戶活躍數據基本都是羊毛黨刷的,參考價值較低,只剩一個TVL 數據勉強能看。所以相比於數據公鏈似乎更看重背景,這也是VC 在這個領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反正背景好的貌似無腦給10 B。
參見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B. FDV 並不是只是一個數字
FDV = 代幣總流通量x 幣價
在評估項目時,往往多喜歡使用市值mcap 而非FDV 來對比。然而這些多半是因為熱度較高的新發行項目流通量較低,使用mcap 來對比佔便宜。但是FDV 絕非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以OKX/Bybit/Bitget 三家聯合IEO,並臨門一腳給幣安Launchpool 免費塞了40 M 代幣以避免重蹈Blur 覆轍的SUI 為例,價格自開盤來一路走低。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C. Launchpool & Launchpad 異同與投機
推文
推文推文,我們已經探討過Launchpad 的總體回報數據
我們今次以沖開盤用戶的視角再來分析以下,分析開盤價格(首日均價),歷史最高價格(收盤價)和對應的FDV ,以及開盤買入ATH 賣出的回報率ROI。上圖為Launchpool 數據,下圖為Launchpad 數據,重點看最後一行中位數(15/n)
從歷史數據上來看此前的Lauchpool 項目的表現遠遜於Launchpad 項目。假設以首日均價買入,然後在ATH 賣出,對於Launchpad 而言回報率中位數是2.9 倍, 而Launchpool 僅為1.9 倍
並且Launchpool 還有兩個項目開盤即巔峰,買了就一直套到現在,而Launchpad 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當然開盤首日均價這個數據方便橫向對比但也不能反應全貌,EDU 目前開盤日買入大概率還處於套牢狀態)
至於原因,我們可以觀察到在FDV ATH 方面Launchpad 和Launchpool 的實際上是接近的均為1.9 B 左右, 但是Launchpool 的首日FDV 中位數780 M 要高過Launchpad 的460 M 不少。
這主要還是由於Launchpool 的流動性問題,Launchpad 一般會給5% 左右的份額,而Launchpool 作為免費送幣一般給的更少,一般為2% 以下。雖然Launchpool 開盤價格虛高,但是由於BNB 持有者多數開盤直接賣出,開盤價格越高對BNB 持有者越有利,所以幣安自然也沒有太大動力去區分開來這一點。
總結
總結
總結
使用同類項目估值對標是最常見的估值方法,Launchpool 的項目表現不如Launchpad,幣價由於流動性問題開盤往往虛高,需要更謹慎。 Launchpool 有少量開盤即巔峰一直套到現在的,Launchpad 則基本沒有一直完全套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