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十餘種代幣明確歸為證券的美SEC,為何要對ETH持續逃避?
白泽研究院
2023-06-06 06:09
本文约188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分钟
同時充當日常交易的媒介和投資工具的L1代幣需要有明確的監管,不僅有利於創新,更有利於主流採用。

原文編譯:白澤研究院

原文編譯:白澤研究院

原文編譯:白澤研究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最近對幣安提起訴訟,震驚了加密行業。

起訴書

起訴書起訴書與幣安對此訟訴回應

二級標題

tcF2zBjeQ1vnO2Jb8aYfZZIejCeXer0oVHD2Xa9N.png

二級標題

從加密貨幣到“加密貨幣證券”

美SEC 將上述代幣指定為是“加密資產證券”的論點在起訴書的第八節中(第85 至123 頁),依次分析了每一個項目,顯而易見它們有著類似的模式:首次代幣發行(1C0) 的過程、代幣的歸屬、核心團隊的分配以及通過擁有這些代幣來促進利潤產生。

ORKGTOKPuRBFKhQru57xFgBoioTzhAEHzz1G9MJA.png

但是,同樣有著上述模式的以太坊卻不在其中。在以太坊及其錨定幣(例如WETH) 是否屬於證券的問題上,SEC 主席Gensler 一直含糊其辭。 ETH 通常作為一種投資品被持有,這表明它可以被歸類為證券,但它也被廣泛用作日常跨協議的交換媒介,使其功能更類似於現金。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ETH 究竟是不是SEC 眼中的證券?

這可能是美國政府內部爭論的一個問題。

以太坊可能屬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的管轄範圍,CFTC 已將BTC、ETH 和USDT 視為商品,而非證券。這兩個類別不僅彼此截然不同,而且這種重疊可能會引發一場監管拉鋸戰,因此,Gensler 試圖避免政府內部出現內鬥,對以太坊採取較為公開的立場。

加密媒體Protos 曾經發布過一項過分析,認為Gensler 對以太坊的迴避可能是SEC 在臭名昭著的“The DAO 黑客事件”後不採取行動的結果,該事件導致以太坊網絡分叉並將整個生態系統置於風險之中,當時許多投資者因此事處於水深火熱。然而,當時SEC 什麼也沒做,選擇了沉默和不作為。現在Gensler 發現自己處於彌補前任疏忽的尷尬境地。既然以太坊生態系統已經花了數年時間恢復信譽,那麼現在追溯性地宣布它是一種未註冊的證券,將會給投資者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保護投資者意味著保護他們免受保護者的侵害。

Gensler 不願對以太坊進行明確分類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他可能不知道。

加密貨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創新性和新穎性。它們代表了我們理解金融和資產所有權的方式的根本轉變,並且在像以太坊這樣的生態系統的發展中,它們引入了許多全新的用例。

任何新事物都會不便分類,而以太坊就是這樣做的——既足夠“去中心化”,又符合證券的“概念”( 投資者、利潤承諾) ,這才是難以被監管的核心所在。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加密行業需要有意義的監管進展

目前,通往全面加密貨幣監管的道路被兩個重大障礙所阻礙,必須緊急解決這些障礙以促進該行業的負責任發展。

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風險提示:

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白泽研究院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