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22 日,Facebook 所有方Meta Platforms (META)因向美國發送用戶信息而被歐盟隱私監管機構處以13 億美元的罰款,這是歐盟有史以來此類罰款的最高金額。這不是互聯網巨頭第一次因為用戶數據隱私問題被罰款,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和亞馬遜過去都曾因為未經用戶同意即蒐集用戶數據、非法和廣告商共享用戶數據等問題,
僅2022 年,這些互聯網巨頭加起來的罰款總額便已超過了20 億歐元(約合152 億人民幣)。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國內,網約車巨頭滴滴也曾因非法蒐集用戶數據遭罰80 億人民幣。
類似事件一再發生,罰款金額屢創新高,說明用戶和監管機管對於數據隱私的重視程度已今非昔比。根據Userlike 的調查,大多數通訊軟件的用戶都認為訊息隱私非常重要,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用戶會因為數據或隱私安全問題,停止使用一款通訊軟件。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來源:TechShiedler
即便是提供端到端加密對話功能的WhatsApp,也在被罰款之列。為回應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近年來,市場上也開始陸續推出主打私密和數據安全的聊天軟件,例如Signal,但加密聊天軟件市場仍是藍海,尤其是自帶隱私屬性的區塊鏈圈,主打安全私密的聊天軟件推陳出新,但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今年初由穩定幣USDT 公司Tether、老牌交易所Bitfinex 和Hypercore 推出的P2P加密聊天軟件Keet。
不同於Signal,Keet 在加密技術和應用場景兩方面更上一層樓。
l 分散架構:Keet 使用點對點(P2P)架構,允許用戶之間直接通信,而無需依賴中央服務器。這種分散的方法增強了隱私,降低了單點故障或數據洩露的風險。相比之下,Signal 使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型,消息通過Signal 的服務器傳遞,這可能會引發對數據隱私的擔憂。
l 分佈式定位技術:Keet 利用自研的分佈式定位技術在真實家庭和辦公室網絡上的用戶之間建立連接。此技術消除了端口轉發和NAT 穿越的需要,從而實現了更順暢、更可靠的通信。另一方面,Signal 在某些網絡配置中可能會遇到連接問題。
l 完全端到端加密:Keet 和Signal 都提供端到端加密,確保只有發送方和接收方可以訪問消息內容。這種加密提供了高級別的安全性,並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然而,Keet 更進一步,實施了盲鏡像(Blind Mirror),允許同行託管完全加密的聊天室實時副本,同時保持數據隱私。
l 點對點支付集成:Keet 集成點對點支付包括比特幣和USDT。這允許用戶將他們的內容直接面向受眾商業變現,而不用通過其他第三方(例如:Google Adwords 等)並直接在應用程序中進行安全交易。而Signal 目前不提供內置支付功能。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聊天軟件,由於Keet 通過Peer to Peer 技術直接連接使用者之間的裝置,實現了去中心化通訊。根據一份由Juniper Research 發布的報告顯示,去中心化通訊軟件在避免中央服務器故障和提供更快速通訊方面具有優勢。微信和WhatsApp 等主流軟件使用中間服務器作為信息傳遞的橋樑,這可能導致信息傳輸的延遲和不穩定。與之不同,Keet 直接通過點對點連接實現實時、高效的通訊,沒有中間服務器的干擾。這種直連模式消除了中間環節,使得通訊更加快速和可靠。
因此用戶在使用Keet 時,會發現不管是語音通話、視頻通話還是傳輸大型文件時,速度都比傳統的中心化聊天軟件更快。
但Keet 的野心不僅僅於此,其開發團隊Holepunch 表示,“我們從來就不僅僅自居為一款P2P聊天軟件,而是最棒的聊天軟件!”這體現在了Keet 流暢的使用體驗上,例如用戶在上傳和存取大型文件的時候,無需經由中間的服務器,可以直接存取另一端的文件,十分快速。
根據Holepunch 透露,Keet 目前是仍是Alpha 版,測試(Beta)版很就快就會推出。測試版運行在一個稱之為大房間(Big Rooms)的全新聊天引擎上,大房間允許成千上萬的用戶在同一個聊天室內進行端到端聊天,包括表情符號和主持人功能等等。
此外,Keet 將在Big Rooms 引擎上實施鏡像功能。盲目鏡像允許任何節點託管完全加密的聊天室實時副本。通過鏡像,用戶可以擁有完全私密的聊天室,並將聊天室的實時狀態離線傳遞給網絡中的其他節點,而不會喪失隱私保護。這對於Keet 移動版來說尤其令人興奮,因為它可以將移動聊天室託管給其他Keet 節點,輕鬆地創建僅限移動設備的聊天室。
在科技發展的長河中,每次的典範轉移都會帶來全新的生態和用戶習慣,短視頻軟件逐步瓦解了新聞媒體和遊戲。而能夠顛覆馬車的,肯定不是另一台更大更好的馬車,而是前所未有的創新。現有主流的通訊軟件未來肯定不會消失,能夠顛覆通訊軟件巨頭的,只有決定拿回隱私權和數據權的用戶自己,類似Keet 這樣重新把“溝通”和“隱私”的權利重新還給使用者,並且極致化用戶體驗的通訊軟件,正逐步挖深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