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Cycle:面向AI算法數據的創新型區塊鏈架構
Go2Mars的Web3研究
2023-05-18 03:32
本文约414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7分钟
群體AI是指一個集體智能係統,系統中每個AI模型之間會相互協同工作,以解決複雜問題。而HyperCycle是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AI機器之間的安全高效交易的網絡平台,它可以讓不同的AI算法

量變引起質變的效果在AI 算法模型中已經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驗證,從GPT 1 到GPT 4 的躍遷過程中,真正迭代的是在於參數量的變化,從而讓GPT 4 產生了讓研究人員難以解釋的智能。如果我們的野心再大一些,讓GPT、BingChat、midjourney 甚至於文心一言等等的大小模型聚集在一起,毫不誇張地說,AI 智能將會在短時間之內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種野心勃勃的設想便被稱之為群體AI,系統中每個AI 模型之間會相互協同工作,以解決複雜問題。通俗而言,我們可以通俗理解為個人的單打獨鬥和團隊的整體配合——單打獨鬥中的個人需要負責全部,而團隊配合中的個人只需要負責部分。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HyperCycle 應用簡介

想要通過組織或者其他第三方機構的協助來統籌這一批AI 科技巨頭進行AI 技術協同必然是不現實的,我們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公平公正的規則“監督者”來維護這個遊戲秩序,HyperCycle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早在1995 年,HyperCycle 的核心創始人Ben Goertzel,作為SingularityAI 的首席AI 科學家,便有設想過去借助全球互聯網的發展紅利,去為全球人工智能網絡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基礎平台架構。然而,由於網絡硬件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以安全的去中心化方式進行工作的開銷非常高,因此這個設想一直只是設想而已。

而當時間快進到2015 年,以太坊提出了智能合約的概念,儘管嚴格意義上來說,智能合約既不是智能也不算是合約,但這種通過提前在網絡節點中持續性設置驗證腳本,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來驗證與維護整體網絡安全的思路,讓創始人第一次看見了一種新的思路來驗證這個AI 創新實驗——讓節點變得智能。

如果用具象化的形式去描述HyperCycle,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能讓AI 算法與數據進行上鍊的一個區塊鏈架構,它通過去中心化的組織設計與更加高效的數據傳輸與安全技術,以讓不同項目的AI 算法之間既可以實現AI 算力共享,又能保證每個AI 算法都能得到算法運算過後該有的“獎勵”。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TODA/IP 無賬本區塊鏈:讓區塊鏈的傳輸效率適用於AI

為了讓區塊鏈技術適用於AI,最核心的難題在於時間成本和數據運輸成本。在傳統的區塊鏈系統中,每當發生一筆交易,所有節點都會接收到全部的交易數據、哈希參考值和區塊頭,這種複制式賬本記錄模式導致系統的記錄效率和成本線性增加。

在過去的模式迭代中,有項目提出了分片管理的解決思路,將區塊節點劃分為不同的片段,每個片段只記錄自己所負責的交易記錄。這種分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效率問題,但也增加了系統複雜性,進一步提高了系統運營成本。

  • TODA/IP 是一個基於密碼學原理的安全高效的點對點網絡協議,它可以讓每個網絡數據包有一個唯一的全局標識符,同時屬於一個可以確保該數據包屬於一個單一簽名公鑰的數據結構。

TODA/IP 在某種程度上與分片管理的底層原理很類似,但它是通過更徹底的去中心化的方法來保持系統的輕量運營和低開銷——每個本地數據塊負責管理自己的歷史信息。

TODA/IP 的核心結構是讓個人記錄與他們自己的本地化賬本聯繫起來,這使得這些記錄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半自主的代理,在交易或者數據傳輸時,節點個體只需與與自己賬本相關的、特別是涉及爭議的交易進行互動。

  • 給定一個由錢包A 所擁有的記錄R,該記錄可以通過生成一個交易請求發送給錢包B,該請求由錢包A 簽署,然後由B 簽署,最後由一組驗證者分發和簽署。 TODA/IP 的一個週期包括一輪交易請求和隨後的驗證。

在這樣的交易過程中,交易驗證器代替了傳統模式的賬本,為整個交易提供四個重要的功能:

  • 確定交易的有效性(結構合理性和證明正確性)

  • 防止在這個週期內兩次發送同一數據包

  • 幫助建立交易的共識證明

  • 為A 和B 提供匹配的證明

為了配合TODA 的數據架構,節點與節點之間所傳輸的文件格式也進行了相應的迭代。 “TODA 文件”本質上是一個數字數據文件,作為元數據依附在每個文件的賬本上。一個文件的內部數據和它的分類賬之間的結合允許一個文件表現的像一個“唯一的數字對象”(一種NFT,可以理解為一堆鑰匙共同開一把鎖,或者開鎖的一部分)。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POR(聲譽證明機制):效率與公平的二次潤滑

僅僅只有效率是無法支撐整個蜂群AI 的運轉的,公平性也是區塊鏈架構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在HyperCycle 中,系統引入了相比於Pos 與Pow 機制更適合於AI 算法系統的動態共識機制——聲譽證明機制(POR)。

在最早期的區塊鏈系統中,採用的是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每個節點必須通過計算工作來證明其參與度,以獲得相應的權益。然而,PoW 機制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出現了更輕量的PoS 機制:網絡節點可以通過擁有代幣來獲得確認交易的權利,而無需進行計算工作。

儘管PoS 規避了PoW 的能源浪費問題,但仍延續了PoW 中的"富者更富,窮者更窮"的馬太效應,即共識只能由擁有大量數據處理能力或代幣的節點提供。對於想要真正共贏的節點或願意為整個蜂群AI 提供算力的中小模型而言,這種贏家通吃的局面顯然是不利的。正因如此,聲譽證明機制(PoR)應運而生。

  • TODA had its own consensus mechanisms, which were also great, but layering a Proof of Reputation dynamic on top of them would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simplify things in many use-cases.

PoR 的核心思想是將基於流動性加權等級的聲譽評分作為區塊鍊網絡的共識機制。 PoR 框架使用的網絡節點的聲譽量隨著時間和互動而確定。

單個節點的聲譽量是通過混合在一起的規範化評級與整體節點的聲譽值來綜合計算,且會隨著時間動態改變。這不是簡單的由其他節點直接給出的評級值。而單個節點的行為也會通過系統對應的量化公式來影響它的整體聲譽值。

在此基礎上,PoR 機制將會根據信譽值來確定一組負責維護熱度共享狀態的共識節點,並且隨著時間推移,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信譽值會隨著互動而不斷更新。在每一輪PoR 共識機制開始時,社區需要選擇共識組成員並邀請進對應的共識組,而共識組的成員將從具有最高聲譽值的節點中選擇。

例如,集體聲譽得分超過網絡總聲譽值的50% 時,會從小組中選出一個領導者,他的功能是:

  • 將待處理交易列表中的所有有效交易打包到一個區塊中

  • 利用交易清單中交易數據來計算所有網絡節點所生成的新的信譽值

  •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輕量級“環”:畫龍點睛的機制創新

在HyperCycle 的整體架構中,設計最為巧妙的莫過於輕量級的“環”機制。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MeTTa 合約語言:讓合約真正擁有智能

一個全新的AI 區塊鏈架構現在只差最後一步,即如何將各種AI 算法模型遷移到鏈上。答案是:一個原生的智能合約MeTTa。 MeTTa(Meta Type Talk)語言是在OpenCog Hyperon AGI 項目的背景下開發的,它具有許多優秀的特性,使其成為HyperCycle 的核心智能語言。

MeTTa 具有靈活的底層語義,如面向同類構型理論的等價處理。 AI 項目方可以通過API 接口直接調用系統來處理各種事務,這意味著在處理TODA/IP 消息或TODA 數據時不會進行冗餘的腳本運算,從而提高運行效率。

另一方面,MeTTa 是一種基於元圖重寫的語言,它以統一的方式表示數據和代碼,實現了高階函數和動態類型。 MeTTa 支持多範式編程,包括函數式、邏輯式、面向對象式和並發式。 MeTTa 還提供了強大的類型系統,確保代碼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通過使用MeTTa 的編譯器,項目方可以將MeTTa 源代碼編譯為最初在Rchain 區塊鏈開發的rholang 語言的源代碼。這使得MeTTa 能夠借助rholang 強大的並發特性實現真正的智能。甚至可以在MeTTa 智能合約的內部利用tokenomics 來管理計算資源的分配。

  • With their new scheme, every validator in a network doesn’t need to verify that a smart contract is being run correctly, only a judiciously chosen random subset.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Summary

區塊鏈與AI 結合可以為商業和社會帶來全新的價值。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安全和透明的數據庫,用於存儲加密的數據,而AI 則具備模擬人類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二者結合使用時,區塊鏈能夠提高AI 模型所使用的數據資源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並通過將模型連接到自動化的智能合約來提高AI 操作的速度。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研究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推薦。本文介紹的項目機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文作者或本平台無任何利益相關。區塊鍊和數字貨幣投資存在極高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等多種不確定因素,二級市場代幣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文作者或本平台對投資者因使用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研究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推薦。本文介紹的項目機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文作者或本平台無任何利益相關。區塊鍊和數字貨幣投資存在極高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等多種不確定因素,二級市場代幣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文作者或本平台對投資者因使用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參考

  • https://wiki.opencog.org/w/File:A_Formalization_of_Hyperon_MeTTa_language_in_terms_of_metagraph_rewriting.pdf

  • https://wiki.opencog.org/wikihome/images/1/1 e/Basic_Atomese_Features_required.pdf

  • https://medium.com/singularitynet/hypercycle-the-journey-to-a-fully-ai-capable-blockchain-9d2b7431cfa1

  • https://medium.com/singularitydao/singularitydao-launchpad-hypercycle-token-generation-event-9eeeea17f0ce

  • https://medium.com/singularitynet/hypercycle-a-convergence-of-radical-technologies-c59aeb83ab3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研究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推薦。本文介紹的項目機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文作者或本平台無任何利益相關。區塊鍊和數字貨幣投資存在極高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等多種不確定因素,二級市場代幣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文作者或本平台對投資者因使用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Go2Mars的Web3研究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