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裡說到了曾經風光無限的幾個藍籌PFP NFT 在這輪熊市中跌跌不休,有的價格甚至跌了99% ,這讓前兩年剛入場的很多新韭菜們心頭在流血。 PFP NFT 板塊應該是上一波牛市新入圈者接觸的第一類項目,簡單直接,有共識就能衝。這些新韭菜們年輕,有熱情,新加入到加密圈,看到有社區有DAO 有共識,更重要的是Money 竟然如此好賺,不需要像老韭菜們懂代碼,學金融,做投研,搞些圖片說它值幾千美元就是幾千美元了。這還等什麼,衝啊!然後一戰大勝,再戰小胜,終戰而卒…
對於一個旁觀者而言,我並沒有太搞懂如果沒有持續賦能,PFP NFT 可以長時間保持價值的邏輯在哪裡,哪怕是有錢有資源懂運營如無聊猿的Yuga Labs,也要早早推出鏈遊Otherside 去給項目共識加碼。當然有位加密圈大神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然而共識也是像愛一樣,需要去呵護和維繫的。更何況到了熊市,傻逼也在進化,純傻逼人數本來就不多了,還在堅持的也紛紛表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PFP NFT 項目的日子也就更不好過了。
如何解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讓PFP 類的NFT 能用起來,在炫耀性質的社交屬性退化的同時,是否加入其它的實用屬性可以先度過難關?就和房屋一樣,當投資屬性被慢慢剝離了,那就加大居住屬性的賦能吧。
而在區塊鍊和Web3的世界中,NFT 和鏈遊一直以來都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夥伴。從2017 年Dieter Shirley 創立ERC-721 標準,Axiom Zen 推出Crypto Kitty 遊戲導致ETH 堵塞,到上一輪牛市高潮時Axie 掀起全球GameFi 熱潮,再到去年StepN 豐富了X 2 E 賽道……NFT 賦予了遊戲靈魂,讓遊戲資產歸屬於玩家,讓遊戲角色、裝備全面資產化;而遊戲則拓展了NFT 的應用疆域,讓NFT 擁有了了更多的實用功能和落地場景。我們本文就簡單的分析下PFP 類NFT 和鏈遊相結合的可能和實際可以怎麼做,以及已有的一些案例。
雖然NFT 和鏈遊的跨領域發展一直在持續,但深度和廣度還遠遠沒有達到完美融合的程度。我們平時所說的NFT,主流分類包含6 種類型,包括個人圖像(PFP)、藝術品、遊戲資產、門票和通行證、虛擬土地、域名等,其中PFP 又是佔據了NFT 的大頭,佔總交易量的78.7% 。前文說了這麼多的PFP 類NFT,這裡正式定義下:PFP NFT 就是頭像類NFT,該NFT 除了能做頭像,也可以是一種會員通行證,是一個網絡人社交價值和地位的體現,能夠在價值觀趨同的群體中快速形成社群共識,並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顯然PFP 已經跳脫出小圖片本身,成為了IP 的新範式,而IP 則是PFP 背後故事的真正敘事。
以IP 屬性為主的PFP NFT 社區,凝聚力強大,NFT 價值和流動性較高,能跟藝術、社交無縫對接,自帶流量;但其局限性也很明顯——使用場景較為單調,NFT 賦能不夠,絕大部分項目都缺少第二層敘事,即NFT 真正的使用場景。 PFP 類NFT 項目在牛市時沒問題,價格噌噌噌的漲,你每天對著一隻吊著眼皮的醜猴子都可以爽到頂點,腎上腺素拼命分泌,只要共識到位就可以平地拔起一個市值佰億U 的圖片王國,但是到了熊市下這種路徑還行的通嗎?
反觀鏈遊項目,大多數遊戲中的NFT 還是基於遊戲內容產出的,NFT 有使用場景(一般用於Pass 卡、遊戲英雄、裝備等),但主要問題還是共識較弱,影響力有限,流量瓶頸明顯。特別是冷啟動的GameFi 項目,項目方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生產、推廣其遊戲NFT,同時也無形的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既然PFP NFT 與鏈遊有這麼顯著的互補性,那我們就分析下他們兩個板塊跨界融合的思路:
從NFT 嵌入遊戲的路徑上看,可以採用幾種方式:
PFP NFT 持有者直接獲得遊戲的Passcard 或遊戲價值NFT。這種方式最為簡單直接,但給人的感覺是突兀的,做的不好的話有生拉硬拽的感覺。這是初級階段。
遊戲的某些場景或副本中,某類PFP NFT 的持有者有特殊加成或特權,同時遊戲在該場景或副本中的線路發展是和NFT 項目的背景有關,比如地圖編制的色彩和NPC 。這是中級階段。
背景和文化上的融合。這種就是高級階段了,需要把NFT 社區長期所形成社區主題,精神和文化嵌入到遊戲中去,不是簡單找個遊戲換個皮就可以的。我們接觸到一個PFP NFT 項目支持的遊戲,甚至把項目前期發展的一些故事和關鍵人物加入到了遊戲副本中。
從融合的落地方式上看,也有兩種思路:
一類是從PFP NFT 拓展到鏈遊領域,即先樹立IP,再填充遊戲應用場景,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有Yuga Labs 的Otherside 和最近比較火熱的Flappy Moonbird;
另一類是先打造一個遊戲平台,為IP 項目方或者持有方提供一個GAAS (Gameplay as a Service)工具,並進一步吸引更多IP 入駐,代表項目是Mobaverse。
我們就來逐一介紹和分析一下以上提到的三個案例。
01、Otherside
無聊猿Yuga Labs 在NFT PFP 領域的成績光彩奪目,多輪空投賦能,無數明星的站台,收購Cryptopunks 和Meetbits,並發布說要搞一個遊戲Otherside,並在發售土地NFT 時達到高潮,引發了多年未見的Gas War。作為無聊猿世界的元宇宙遊戲,Otherside 可以說是PFP NFT 跨界的標桿項目。 Otherside 定位為MetaRPG,將會建立成一個遊戲化(Gamified)、去中心化的互相操作性世界(Interoperable World),不僅是無聊猿持有者,其他項目的NFT 也可整合到Otherside 的元宇宙遊戲世界中,野心甚大。
Otherside 是一個怎麼樣的元宇宙遊戲世界?雖然在去年7 月Otherside 首次Voyager 航行以及今年3 月份發布的Legends of the Mara 中我們初步窺探到了遊戲面貌,但是因為遊戲篇幅有限,還有很多內容有待進一步挖掘。根據官方的說法,Otherside 將遵循三個原則:
與社區共同打造。 Voyager 除了能參與遊戲內測,還能親自下場開發套件並使用建造工具;
所有權和互動性。 Otherdeed 不僅僅是一張圖片,更代表著遊戲世界中的土地所有權,並通過活動影響土地屬性;
激勵措施。與玩家建立深度聯繫,提供創作者激勵,成為開放、可互操作的元宇宙世界。
不得不說Otherside 的佈局,是一個十分高明的動作。從嵌入方式來看,BAYC 持有者可以無障礙的取得遊戲Pass 卡,遊戲的文化背景也是為BAYC 社區量身定做,社區文化的嫁接與過渡堪稱完美。從落地方式來看,借助BAYC 的IP 影響力,從NFT 到遊戲,直接拉爆了Otherdeed 土地銷售,達到了萬人空巷打猴地的奇觀。通過Otherside 元宇宙世界,Yuga Labs 不但把BAYC 的NFT IP、Land NFT 和APE 代幣等元素串聯起來,還通過與眾多頭部IP 聯動,打造出了以BAYC 為中心的IP 矩陣。除此之外,遊戲還將為開發者提供SDK,使得開發者可以基於平台創作。 Otherside 的推出是對遊戲和元宇宙概念的革新,設立了一個基於強IP 身份認同和連接的元宇宙世界,這一點是其他元宇宙和遊戲項目所不具備的,也是Otherside 的巨大優勢之一。而這一切均是依託於Yuga Labs 的BAYC 社區。
02、Flappy Moonbird
最近一則消息“Flappy Moonbird 以6000 萬美元估值完成200 萬美元融資”發佈到了各WEB3媒體,心想著難道藍籌PFP NFT 月鳥也要進軍遊戲領域了?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Flappy Moonbird 與Otherside 的模式略有不同,並不是Moonbird 官方團隊下場做的遊戲,而是授權了一個第三方獨立團隊製作並運營的新項目。該團隊自己公佈開發過100 多款休閒遊戲。
說下我們調研的項目基本情況:Flappy Moonbird 在今年年初剛起來的時候是非常火的,現在到DappBay 查數據,用戶增長和周活都在DappBay 中排名第一,在BNB 鏈上的20 個最受歡迎遊戲中,Flappy Moonbird 一家便貢獻了11.1% 的活躍用戶,可以說是BNB 生態的當家花旦。而Flappy Moonbird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還是在於項目充分利用了月鳥Moonbird IP 的流量,另外同時上線的幾款遊戲十分容易上手,這就是我們一直說的WEB3遊戲的特性之一:進階可以難,但入手要簡單!
項目的背景不錯,挺有錢的,項目天使輪由Moonbirds NFT 持有者參與,去年年底獲得了LinkVC 領投的600 萬美元融資,今年4 月又完成了Pre-B 輪FBG Capital 領投的200萬美元融資。
根據官網信息,Flappy Moonbird 一共包含了4 部分內容:與Flappy Bird 玩法相似的Flappy Moonbird,競速遊戲Racing Birds,類似大富翁的AI Birdnopoly,以及休閒遊戲元宇宙。他家是通過這四款遊戲形成了一個連續套娃:
首先通過Flappy Moonbird 免費遊戲,降低遊戲入門門檻,吸引盡量多的用戶,並讓用戶通過玩遊戲積累初始資產和遊戲幣;
隨後通過Racing Bird,加上競技競猜元素,讓普通玩家在Flappy Moonbird 積累的財富有機會成倍放大;
最後通過建立大富翁和休閒元宇宙,並結合AI 技術,打造一個有趣、豐富的元宇宙世界。
以上三層遊戲玩法與敘事,層層遞進,並在經濟模型上形成閉環,能初期迅速捕獲大量玩家,同時在過程中增強玩家粘性,並在最後的元宇宙中建立起完整的遊戲生態系統,更好的留住玩家。反正邏輯上沒毛病,就是把我們在經濟模型中的單個遊戲中加入套娃模塊的方法,給擴大到了各個遊戲互相套,使得價值傳導線條變長。
再審視一下他家是如何把PFP NFT 嵌入到遊戲中的。 Moonbird NFT 的持有者在Flappy Moonbird 遊戲中的賦能,主要集中在我們之前描述的第一類和第三類,即Moonbird NFT 持有者並在項目早期就成為支持者的,能夠得到遊戲的創世鳥空投;同時遊戲的整個背景和文化,也是和Moonbird NFT 項目貼合的,讓玩家一進入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落地方式來看,以NFT 社區為基礎,拓展到遊戲內容,也與Otherside 模式類似,但是區別於Otherside 的是,NFT 和遊戲兩個項目的獨立性較強,運營發展上也是各自決策。
基於現有路線圖可以看出,未來項目還有遊戲通行證NFT 鑄造(2023 年5 月9 日即將上線)、代幣空投、稀有鳥NFT 及土地NFT 等各種內容。我們可以推斷,項目方最終是想呈現一個以月鳥Moonbird IP 為核心的元宇宙平台,讓月鳥的NFT 持有者或其他的遊戲參與者,通過體驗平台上的各種休閒遊戲,更深入的了解月鳥Moonbird 的文化。
03、Mobaverse
總結
總結
總結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融合思路:
Yuga Labs 走的是一條相對傳統的,重資產的道路,即以PFP NFT 為核心,橫向拓展NFT 體系的應用場景,並由團隊深入參與打造Otherside 遊戲,這樣的強控盤方式,能夠讓遊戲充分賦能給NFT,達到真正的資源共享,打造完整生態系統;但3 A 遊戲超長的研發週期,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複雜的遊戲玩法與經濟模型,也會變成枷鎖,推高遊戲的風險。
相對而言,Flappy Moonbird 則是走的一條相對輕量化的道路,通過IP 授權給獨立第三方遊戲團隊,一開始遊戲用NFT 的熱度打開市場,完成了第一波用戶的引流;而休閒遊戲的易上手性,使得月鳥NFT 的持有者可以有先入為主的優勢進入;同時通過快速迭代,不斷獲取市場反饋,來調整遊戲對於NFT 的賦能。遊戲和NFT 之間更多的是互相扶持和合作。
而Mobaverse 則是從遊戲的角度切入,搜羅並整合市面上有影響力的NFT IP,放到了遊戲中,充分利用了成熟的IP 資源,而自己則專注遊戲玩法和遊戲內容的打造。
Otherside 和Flappy Moonbird 雖然思路略有不同,但都是從打造NFT IP 到遊戲開發的路徑,而Mobaverse 則是反過來,是從開發遊戲平台到孵化IP 的路徑。以上的兩種是現在市場上的NFT 和鏈遊融合的主流路徑,有點像歌手與演員之間的轉型與切換,可以演而優則唱,也可以唱而優則演。這兩條路徑沒有優劣,只是方向與思路的不同,且都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
歡迎轉載,原創不易,淚求註明”瓜田實驗室W Labs”出品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