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熱潮,是散戶“最後的狂歡”嗎?
区块律动BlockBeats
2023-05-07 07:00
本文约550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2分钟
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MEME季。

原文作者:Cookie,BlockBeats

原文作者:Cookie,BlockBeats

每年一度的「meme 季」它又又又又來了。

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季節」。財富自由的故事似乎在不斷發生,害怕沒能「上車」的FOMO 情緒能夠戰勝所有未知的恐懼。

其實,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只不過,這次有了一個新的「賭場」——比特幣主網上的BRC-20 。

突然,就火了

突然,就火了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ordi 4 月26 日至4 月30 日的價格走勢(圖片來源:@Ca1aba93 )

作為當前市面上幾乎是唯一的BRC-20 交易市場,又有著BRC-20 Mint 和Deploy 功能,UniSat 無比熱鬧。 4 月29 日開始,UniSat 時不時被「衝鋒」的玩家們弄得出現卡頓。由於每張銘文能代表的BRC-20 Token 數量通常被設置為1000 ,所以Mint 10000 枚也就意味著要鑄造10 個文本類型的比特幣NFT,玩家們唯恐在一級市場錯失「金狗」,瘋狂地拉高Gas 並不斷往UniSat 上提交Mint 交易。

鏈上的手續費率數據也體現出了玩家們到底有多熱情。 4 月20 日之前, 1 - 2 sat/vB 的費率每日穩定佔比50% 以上,能到20 - 30 sat/vB 的費率已經很「卡」了。但是近幾天,我們甚至看到了有著一定佔比的100 - 125 sat/vB 費率。

很難想像,在BRC-20 如同淄博燒烤一般爆火之前,整個Ordinals 協議的熱度增長其實已經放緩。這次的「出圈」,就像「冰火兩重天」一樣神奇。

北京時間4 月9 日凌晨,銘文數量突破了100 萬大關。此後的一周,每日新增銘文數量並不多,甚至有不到1 萬的情況出現。當時中文圈乃至整個Ordinals 圈的Space 幾乎都是熟人面孔,中文圈的日常Space 大約也就是30 - 60 人的規模,每晚聊天的朋友幾乎都相熟了,鮮有新面孔。

4 月9 日- 4 月20 日這段時間,銘文的每日增量出現了一個週期性的低谷。 (如下圖中藍色柱狀圖的紅框部分所示)而在4 月23 日之前,僅出現過一次BRC-20 當日交易手續費佔比超過非BRC-20 銘文交易手續費佔比的情況,大部分的時間裡,非BRC-20 銘文交易手續費佔比都遠比BRC-20 交易手續費要多。 (如下圖中黑灰色柱狀圖的紅框部分所示)

4 月23 日,UniSat 的BRC-20 市場上線,但是4 月24 日凌晨就因為業務漏洞緊急關閉。隨後在4 月27 日重新開放。

4 月24 日,OKX 宣布其錢包插件已支持展示/轉移比特幣NFT。同一天,Binance 官推也發布了一條「Ordinals, made simple」的推文。 4 月27 日,OKX 中文官推發起了「你希望OKX 支持BRC-20 嗎?」的投票,並在同一條推文中對Ordinals 協議與BRC-20 Token 進行了簡單介紹。 CEX 入局比特幣NFT 的想像開始有了清晰的輪廓,$ordi 的漲勢開始被注意到,並逐漸「出圈」。

其實直到現在,我也沒能想清楚到底是哪個點最直接地引爆了BRC-20 的狂潮。太快了,真的太快了。

「其實一個月前,我們差點就放棄了」

在各路KOL 開始帶領廣大玩家進行「你為什麼沒有抓到BRC-20 ?」的深刻反思時,xiyu、Huan.sats 與Ivan 等從Ordinals 協議正式上線初期就開始活躍在圈內,並因觀點/教程輸出或開發的原因被熟知的老玩家們卻在這波爆火期間顯得十分冷靜。xiyu 在2 月份從Twitter 上發現到Ordinals 的相關內容並開始深入研究。彼時恰逢比特幣進入反彈行情,又覺得以太坊沒有新故事可講,就開始回過頭來研究比特幣。 xiyu 還曾根據BRC-20 的缺陷設計了一個現金系統

,後續可以作為一種銘文穩定Token,把這個穩定Token 加入到系統中。 Huan.sats 在Ordinals 協議上線主網的第二天從Decrypt 的文章了解到Ordinals 並且開始了研究。BRC-1155 Ivan 是

的開發者,可能也是三個人當中最有儀式感的。在深深為Ordinals 協議著迷後,為了表達自己的熱愛,特意挑選了一隻有著橙色背景的MAYC 來紀念自己與Ordinals 的相遇。

正如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曾提到的,他們從沒有預想過BRC-20 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Ivan 最初對BRC-20 不太看好,但還是抱著「試一下也無妨」的心態以及對Ordinals 生態內「創新實驗」的支持,Mint 了一些$ordi。當晚,UniSat 上因為$ordi Mint 出了一堆還未被網絡確認的銘文,看到如此熱鬧,Ivan 又拉滿礦工費加註。而談及BRC-20 的發展速度,Ivan 回憶起了當時$meme 的鑄造情況。 $meme 是第二個被部署的BRC-20 Token,總量99999 枚,每張銘文只能代表1 枚$meme。 Ivan 說,當時大家心裡還在犯嘀咕, 99999 張銘文,真的打得完?

Ordinals 生態一下子湧入了這麼多新玩家,到底算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三位都認為利弊共存,但總體利大於弊。有利的方面,Ordinals 生態因為BRC-20 非常成功地「出圈」了,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比特幣NFT。而有弊的方面,三位的角度則各不相同。

xiyu 認為,BRC-20 的火熱擠佔了圖片(藝術)比特幣NFT 的空間。 (正如我們在前文曾提到, 4 月24 日至5 月3 日,累計新增了181 萬5157 個銘文。其中,新增文本類型銘文178 萬7862 個,新增的圖片類型銘文僅有3122個,僅佔新增銘文數量的0.172% 。)但同時,xiyu 也說這其實算不上「弊端」,雖然他認為這是個不健康的現狀,但相信市場會自我修復。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吞幣過程以及後續被發現二者是同一個人

隨著UniSat 的BRC-20 交易市場的上線以及Ordswap 在官方Discord 推出的擔保服務,BRC-20 交易的安全性目前已得到了很大改善。

$nals 的故事:我就是土狗,你買不買吧?

今年的五一假期,對Null 來說,是忙碌的。他一天25 小時高強度蹲在電腦屏幕前,像一個耐心的獵人一樣等候著新的BRC-20 「金狗」出現,然後瘋狂地Mint。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掰著手指頭向我報菜名一般地分享他的戰績時的那種自豪感。

「$piza、$moon、$ 8888、$lowb、$#gua、$ngmi、$noot、$gmgn、$noce... 有些記不清楚是不是五一假期打的了,反正是最近,還有的還沒賣完就不上採訪了。你就說,哥是不是BRC-20 傳奇?」

除了潛伏在一堆BRC-20 相關的討論群中,他還死死盯著UniSat 上的BRC-20 看板,主要觀察Holder 數量和Mint 速度兩個指標。一旦發現了心儀的目標,比如出現了一堆未確認Mint 交易的Toekn,他會馬上考慮要不要把Gas 拉高,衝鋒。這裡邊也會有一些Gas 拉的很低製造FOMO 假象的情況出現,因此在決策上,他追求速度,也同時兼顧謹慎。

秉持著「賣飛永賺」的原則以及實戰累積的Token 篩選經驗,Null 在五一假期收穫頗豐。他最初是因為圖片類型的銘文而被吸引到Ordinals 生態中,現在他也依然堅持只把自己的真愛留給圖片。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ordi + $nals = ordinals

圖片描述

Mint 全部完成後,$nals 的價格以驚人的速度起飛。根據UniSat 上的成交數據,$nals 在Mint 全部完成後的大約12 個小時內就完成了20 倍的漲幅。

像$nals 這樣的「金狗」似乎滿地都是。在UniSat 上隨便找幾個熱度靠前的BRC-20 Token,都在飛,只是起飛的姿勢略有差異。

$pepe,接近10 倍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Ordinals 離不開一筆筆的$utxo

為什麼會有「meme 季」?

Huan.sats 認為,有人賺錢就肯定有人虧錢,投機過熱可能會導致很多新玩家面臨虧損。同時,BRC-20 作為賬本系統本身還不夠高效,有被更好技術替代的風險(比如該協議作者就在官方文檔中指出:Would also like to mention that the taproot enabled concept of issuing assets on the bitcoin blockchain is not novel, and Taro is unequivocally a better solution),越是有了更高的熱度,技術本身的問題越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討論,這樣才會使BRC-20 乃至整個Ordinals 生態越來越好。

Ivan 認為,「出圈」了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怎麼把新玩家留存在Ordinals 生態內,而不是隨著未來可能的熱度減退又慢慢地把「人」給流失了。需要思考的是,BRC-20 帶來了更多更好的項目方進入生態進行建設嗎?如果暫時還沒有,那麼要如何做到這一點?畢竟,優質的項目才能在未來持續不斷地為Ordinals 生態注入增量。

除了分享自己的觀點,xiyu 與Ivan 還與我分享了他們對其他Ordinals 老玩家乃至比特幣老玩家的態度的觀察。

根據xiyu 的觀察,老玩家們對Ordinals 的態度大概有以下這幾種:

1. 探索能把以太坊上的東西轉移一部分到比特幣鏈上,也算是一種貢獻;

2. 不反對,你們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只要不是分叉這種形式就行;

3. 拿好自己的比特幣,你們搞得好,比特幣持有者一樣受益;

4. 別想用圖片、數據騙我的比特幣。

而對於BRC-20 ,xiyu 說老玩家大多都不對BRC-20 表態,這本身可能也代表了一種態度。

Ivan 的觀察結果則是Ordinals 老玩家對BRC-20 的態度「兩極化」。有的認為BRC-20 作為一個Token 協議系統,雖然在交易、記賬等各方面的支持仍然相對落後,但堅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完善的配套基建來解決,看好BRC-20 的未來發展。相反,有的則認為BRC-20 偏離了重心,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極強的比特幣上建立BRC-20 是本末倒置,純屬多此一舉。

關於BRC-20 自身的技術短板,xiyu 與Ivan 都強調了「中心化依賴」的問題。

Ivan:在技術角度,BRC-20 難以通過銘文來實現順滑的交易流程和去中心化的記帳系統。畢竟當鏈上的交易活動日漸頻繁,轉帳的複雜性會把數據量增長得異常龐大且難以追踪,當前還是需要依賴單一中心化項目方來實現相關的記帳系統,而這是存在系統性風險的。然而,社群意見普遍傾向不接受以映射或側鏈方式,把BRC-20 協議的Token 轉到不同的鏈上進行更方便的交易和應用,而是僅接受在比特幣的原生網絡上實現相關操作,以突顯其獨特之處。不過,在目前的技術支持的下,要實現以上更用戶友好的操作流程,此舉則意味著BRC-20 協議將需要犧牲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改為迎接極度依賴中心化的支持。

BRC-20 具體到各個Token 後從資金盤的角度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BRC-20 整體上有兩個很能吸引增量的敘事:

1. 「比特幣主網」上的山寨Token;

2. 天然的「無主性」。這一點從各個社區的反應來看很對新玩家的胃口。由於BRC-20 Token 的部署者沒有辦法給自己預留任何Token,想控盤要么自己也和普通玩家一樣花Gas 去Mint,要么花錢從普通玩家手裡收籌碼。玩家們覺得,炒ETH 上的「土狗」是炒,炒BRC-20 也是炒。與其被ETH 上的「土狗」通過預留籌碼老鼠倉的方式割,與其玩所謂的「價值投資」項目看著CEX、機構和做市商大口吃肉,不如到BRC-20 上「翻身做主人」。

恰逢「meme 季」,ETH 又出現了$PEPE 這樣的暴富神話,BRC-20 潛在的可能性也更讓玩家們FOMO。 Binance、OKX 等大CEX 會上架BRC-20 Token 的吧?現在上手難度還這麼高,還有很多玩家之後會入場的吧?

至於為什麼會有「meme 季」?每次的「meme 季」出現,都是「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兩年前的$Squid「魷魚Token」,因為上了電視被冠以「社區自治」的名頭從Rug Pull 死灰復燃,再次飛天,引爆市場情緒後又有了拍賣憲法失敗的$People,這就是「天時」,往往比較無聊、缺乏熱點的行情就會是meme Token 表演的時候。 「地利」很簡單,這裡是Crypto 的世界,成千上萬倍的漲幅已經有了不少先例,「炒meme 可以自由」的故事已經深入人心。至於「人和」,趨勢已出現,情緒被點燃,在這之上再去找邏輯,真的還重要嗎?

只不過,meme 的「感染」總會帶點「感情」。就像下面的這些案例:

区块律动BlockBeats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