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遊的AI革命:AI不是一個新命題(一)
瓜田实验室 W Labs
2023-04-20 03:16
本文约359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4分钟
我們所理解的AI + 遊戲+ 鏈遊的故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開篇語

“狼來了,狼來了……”AI 這次真的來了,如洪水猛獸,短短兩個月時間,OpenAI 旗下的ChatGPT 月度活躍用戶數突破了一億大關,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之一。而最新的GPT-4 於3 月14 日發布,隨後在3 月29 日,狗狗幣的統帥馬斯克與1000 多名專家和產業高層聯名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 更強大的人工智能係統至少6 個月,給個緩衝期,以認識並遠離極端的大規模風險。

帶貨大師馬斯克都按下了暫停鍵(然後反手就把推特頭像換成狗狗搶熱度?哈哈),給手機前的你和我準備了6 個月的實習時間,好好備戰。暫停鍵也意味著,這將是一個不可逆轉和不可抗拒的趨勢,所以,我們現在還有5 個多月時間好好思考下,該如何面對或迎接AI 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革。

AI 帶來了一場全新的革命,誰都逃不過。感謝統帥按下了暫停鍵,哪怕是假裝暫停,而自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地偷偷在研發。瓜田實驗室W Labs 在ChatGPT 3.5 剛興起的時候就成立了專門的“AI 鏈遊研究小組”,這段時間拜訪了我們能通達到的已經涉足AI 的鏈遊項目和團隊,並結合我們學習到的AI 知識,開始撰寫我們所理解的AI + 遊戲+ 鏈遊的故事。我們這就開始吧! (本系列長文可能會很長很長,瓜友們就當做連載故事來看吧,不過實屬原創,非ChatGPT 生成,哈哈哈)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AI 不是一個新命題

1956 達特茅斯會議參會的關鍵人物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1956 達特茅斯會議參會的關鍵人物

艾倫· 圖靈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杰弗裡·辛頓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杰弗裡·辛頓

我們現在已經基本認知了科技的進步不是線性增長的,而是需要經過一大段時間的平台期,然後短時間會突然爆發。在經過了兩次寒冬後,到了2007 年,辛頓創造了一種描述神經網絡的方式——深度學習出現了。作為AI 的一個子領域,深度學習在2000 年代開始迅速崛起,並帶動了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十年,一批批才華橫溢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大小公司紛紛入場:

2010 年,DeepMind 成立;2011 年,吳恩達等人創立“谷歌大腦”;2013 年,扎克伯格和發明了卷積神經網絡(CNN)的楊立昆成立了Facebook 人工智能實驗室,該實驗室也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2014 年,谷歌收購DeepMind;2015 年,AlphaGo 擊敗了歐洲冠軍樊麾,初顯身手;2015 年,今天全球最矚目的明星公司OpenAI 成立了;2016 年,AlphaGo 擊敗了世界冠軍李世石;2017 年,AlphaGo 擊敗了柯潔,從此再無敵手;同年陸奇加入百度,百度作為中國的AI 領導者,在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等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英偉達推出漸進式生成網絡,可以生成照片級的人臉,“深度造假”開始出現在互聯網上。英偉達這個公司後續會不斷出現在我們這個系列的長文中,真的是華人之光,一個公司通過顯卡芯片技術橫跨了遊戲,AI 和加密三大行業。

這裡要幫百度多說幾句(分文未收,本人一向非常厭惡百度系產品的使用體驗),早在2012 年人工智能這一波復興剛開始不久,百度就意識到了深度學習的重要性。為了把神經網絡之父辛頓招進公司,幾家第一梯隊的公司加入了競價,發起對辛頓團隊的人才收購。辛頓為此特意註冊了一家初創小公司DNNresearch,公司的全部資產便是辛頓、他的兩個學生,以及幾篇深度學習的論文和研究成果。

參與本次競拍的四家公司是矽谷巨頭谷歌、微軟、剛成立兩年的DeepMind、以及……中國公司百度。百度率先給出了一千萬美元的報價,但很快價格就來到了兩千萬美元,資金不足的初創公司DeepMind 不得不退出競拍,而信仰不足的微軟隨後也退出了競拍,只剩下谷歌和百度持續在掰手腕儿,雙方都非常堅決要把辛頓拿下。於是價格從兩千萬,到三千萬,到四千萬,眼看勢必還要繼續去五千萬和更高的價碼,百度也從一開始負責競拍的研究員換成了公司高管,從北京直接連線接入拍板。

但最後辛頓主動停止了拍賣,選擇用較低的價格直接出售給谷歌——早已功成名就的大佬,把合適的研究環境看得比錢更重要一些。而當時替百度參與競拍的研究員餘凱,驚奇的發現原來財富可以來的這麼快和舒服!李彥宏再帥也阻擋不了余凱的夢想了!於是他創辦了自己的芯片和自動駕駛公司,就是地平線。截止2022 年末,地平線的估值為50 億美元,累計融資34 億美元,這是一個屌絲抓住信息機遇實現自由的典型案例。

而辛頓的其中一個學生伊爾亞・蘇茨克維後來也應馬斯克的邀請離開了谷歌,聯合成立了OpenAI。

那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最春風得意的一段時間。其實直到18 年,谷歌都是人工智能領域絕對的領頭羊,招來了辛頓、收購了DeepMind、發展自家的谷歌大腦Google Brain,將自己置於AI 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前沿。

業界其他人員和公司大多也都追尋著谷歌的研究道路,谷歌發布的Transformer 架構也為OpenAI 提供了巨人的肩膀——今天廣為人知的GPT 的T 便指的是這個架構。

但此後OpenAI 慢慢來到了歷史舞台的中央。 2019 年,OpenAI 發布了GPT-2 ,沒有把辛頓收入旗下的微軟這次沒有錯過機會,向OpenAI 投資10 億美元。 GPT-2 以後的OpenAI 終於在不同於谷歌領導的道路上走通了屬於自己的大模型之路,而後便開啟了狂暴的開掛模式: 2020 年,GPT-3 ;2022 年,GPT-3.5 ,僅用十幾天做出來的ChatGPT 在年末席捲了全球,開啟新一輪AI 熱潮;2023 年,其他公司還在苦苦追趕ChatGPT 之際,又直接砸出了GPT-4 。

歡迎轉載,原創不易,淚求註明”瓜田實驗室W Labs”出品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s://discord.gg/wggdao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s://Twitter.com/GuaTianGuaTian

瓜田實驗室Website:https://mirror.xyz/iamwgg.eth

瓜田實驗室Discord:https://guatianwgg.medium.com/

瓜田实验室 W Labs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