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以止」論「熊市見底」的價值邏輯
ThePrimedia
2023-01-03 10:58
本文约310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我們還是需要找回一些信心,在更大的歷史維度裡回看過去,展望未來。

撰文|ThePrimediaDAO 發起人Jerry

2023 已至,我們正迎來一個新的加密生態建設週期。在很大程度上,這輪牛熊轉折期間,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22 ,一批砥礪前行的加密生態建設者已經把我們從幣圈零和的炒作投機遊戲帶入到了區塊鏈/Web3產業生態建設中。

我們還是需要找回一些信心,在更大的歷史維度裡回看過去,展望未來。

我們還是需要找回一些信心,在更大的歷史維度裡回看過去,展望未來。

我們還是需要找回一些信心,在更大的歷史維度裡回看過去,展望未來。

AI+區塊鏈/Web3=文明以止

我們從這個「文明以止」公式講起,意在突出區塊鏈/Web3在人類文明進入到這個危險階段存在的必要性價值,以此放大這輪牛熊轉折期間尤其是2022 年間在區塊鏈/Web3 Builder 的貢獻。

馬斯克在擔心什麼? AI 與“超級大腦”的確正在躍進式發展,量子算力將提升“超級大腦”的總體算力,智能網絡節點終會超越人類神經網絡節點,致力於讓AI 在火星殖民計劃中工程化使用的馬斯克對此理解最為深刻,因此他的擔憂似乎不無道理。

但現在還在擔心卻是杞人憂天——因為在AI 極速發展迭代的同時,人類也在進行著具有相應治理能力的進化和人類自身數字化的進化。這一基礎,正來自區塊鏈/Web3早期實踐與探索。

我們相信下一輪牛市會在「融合」主題中開啟,包括web3技術與諸多行業的融合;加密經濟與主權金融的融合;DeFi 與web3產業的融合。但是,在「融合」主題中開啟的新一輪牛市之後,牛熊週期將會逐漸淡化,不再會像2018 年度之前的牛熊跌宕。

我們現在迎接的是未來十數年間甚至是數十年間「融合」的加密生態的建設——經過區塊鏈世界早期建設者的砥礪前行,加密世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密生態經正在從局限於ICO、DeFi、NFT 等投資/投機屬性領域的活躍進入到產業、金融融合層面,以加密經濟為核心,整個世界的經濟系統將會重新塑造,世界金融格局和秩序也將重建。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有望可以看到如同「互聯網+」一般的「區塊鏈/Web3+」繁榮景象;那個時候,區塊鏈/Web3之外,與元宇宙建構相關的網絡技術、硬件設備以及高沉浸、無延遲應用同樣會獲得長足的發展;那個時候,AI 與區塊鏈/Web3將會在此風雲際會。

我們有必要闡述一下元宇宙概念——我們集結科技與產業的力量建構元宇宙空間,要動用高端芯片技術、可能要突破摩爾效應的集成電路系統、更為高效的網絡通信技術(5 G/6 G)以及VR/AR/MR/XR 硬件和開發先進的虛擬引擎和交互技術、可穿戴的生物傳感器硬件與適配精確動捕軟硬件以實現在元宇宙世界虛擬空間的體感反應、運動規則以及高沉浸式體驗。如果元宇宙空間只是一個高沉浸式的數字空間,這一切值得嗎?

以區塊鏈/Web3去中心化、Token 激勵機制和DAO 組織治理重構數字化社會,給人類進化一個更好的社會體系和治理結構的歸宿,才是值得人類集結科技與產業的力量建構數字空間並期待元宇宙世界。因此,這個元宇宙場景也會比V神的去中心化社會(DeSoc)還要宏大。

元宇宙來自哪兒、會把我們帶向何方則要放在人類進化的宏大場景中去看。這部分內容我們曾經在元宇宙產業媒介DcMeia《創刊號·序| 我們如何辨識元宇宙股的成色》、Web3媒介ThePrimedia《在DeSoc 語境下針對DID 的價值發現與精神分析》中有所討論。

自刀耕火種以來,人類文明又一次出現了進化的可能性——數字化。三體作者劉慈欣曾經擔心人類會內捲在元宇宙忘了星辰大海,但他忽視了人類何以征服星辰大海?元宇宙是人類數字化進階的歸宿,也是人類去往星辰大海的必經之路。完成數字化進階的人類,不論是自然人的數字化身份以及在數字世界輸出思想、處理數據的能力,還是人機結合、腦機接口以及MR 等設備支撐下人族向著矽基生命進化\融合,抑或是與人類並存的原生態數字生命\矩陣與人類的協作(當然也有可能失控),才有可能走出銀河系徜徉於星辰大海。

這個過程中,勢必要與AI 結合甚至是博弈,也存在著目前物理世界政客、學者、商人與科技能力者之間的新的社會地位和利益關係的重新構造。

在2019 年,我們曾經充滿擔心,和馬斯克對AI 的擔心出發點一樣。這一年,一部當年並不叫座的爛片,卻出奇的與現實發生了融合。 “複製人”發動了血腥暴動,反攻“造物主”。 1982 上映的《銀翼殺手》,劇情是從2019 年11 月開始的。

複製人

複製人"複製人"集體反攻,一個實驗的失敗,或者一個科技狂人的報復,都足以將人類文明毀滅……

我們在《一個遊戲公司怎麼拯救世界?》中對此喟嘆:這超出了任何一個國家政權、組織機構的風險應對。在當時,我們只能寄希望於“科技向善”。

2019 年,我們還在幣圈無所適從。因為那個時候,哪怕我們可以認識到比特幣誕生以來,人類對區塊鏈重構生產關係充滿了幻想,區塊鏈適合為智能網絡建立“社會秩序”。但是,那個時候我們還沉浸在2018 年的幣圈零和收割遊戲的反思與迷茫中。如果說你在2018 年那一輪牛市賺了錢,大概率你是零和遊戲的收割者,極其少數是可以靠本事全身而退的,更不要說賺錢。

但是,就是從2019 年起,一些優秀的開發者已經把區塊鏈技術和有限的公鏈資源高效的發揮在了金融領域——DeFi。哪怕,它仍然沒有對產業有實質貢獻,但這個階段DeFi 本身的實踐確實卓有成效且有長遠意義的——在加密經濟體系,當DeFi 融合於web3產業綻放出的能量,將會把加密世界的敘事推演到更高階的進程。如果說傳統金融資本市場的增長邏輯只能來自於經濟增長主線,DeFi 則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可以匹配到超額用戶數量和用戶資金,在指數級別上展現出經濟的空前發展。

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前文所描述的,以區塊鏈/Web3為基礎的加密經濟融合到元宇宙世界,完成人類史詩級進化。而這一切,要依賴於早期區塊鏈/Web3的建設者,尤其是這一輪牛熊轉折之中2022 年砥礪前行的Builder。因此,我們形成開篇給出的判斷。 2023 ,我們會看到更多優秀的Builder 和優秀的項目,在新一輪以「融合」為主題的牛市啟動程序中,以及在逐漸「去牛熊週期」的加密經濟與元宇宙世界融合的進程中。

在不遠處,有光。你相信嗎?

備註:一些重要觀點、判斷的形成來自於2022 年12 月14 日ThePrimediaDAO 發起的Twitter Space「尋找下一輪牛市」論壇啟動儀式暨「主權金融與加密經濟融合」研討沙龍,參與討論的有@ThePrimedia @ PeterG 2100 @MetaJames 8 @satoshi_song @lvxuan 147 @ChangyongLiu @dysonisme @Abdulla 31280434 。

ThePrimedia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