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與崩塌:一文回看2022年加密項目的潮起潮落
巴比特
2022-12-21 10:30
本文约850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4分钟
有哪些項目驚艷一時?有哪些項目突然從聚光燈下倒塌?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2 年,你會怎樣概括這個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年份?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Luna

一、Luna

Luna 作為2022 年加密行業的第一顆大雷,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為後來三箭資本和FTX 的大潰敗也埋下了伏筆。

2018 年1 月,來自韓國的Do Kwon 和Daniel Shin 推出名為Terra 的區塊鍊網絡,計劃開發電子商務支付應用程序Chai 和穩定幣來促進交易,之後伴隨著Terra 主網的上線以及穩定幣UST發展,這個最初的設想逐漸擴張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公鏈生態。但在2022 年5 月8 日這天,伴隨著一場UST 的拋售潮引爆了Luna,誰也沒能料到,這筆在Crv 上的8400 萬UST 拋售,竟成為了壓死這個百億巨人的最後一根稻草。次日的5 月9 日,受到恐慌情緒的影響,大量Terra 的鏈上資金從生息協議Anchor 中出逃,造成了踩踏,原本造就了Luna 大廈的UST 的生成模式在此時則成為了一個加速Luna死亡的催化劑,伴隨著UST 和Luna 的死亡螺旋,一天時間,Luna 市值蒸發了近400 億美元,全生態項目TVL 也幾乎歸零。

二、Solana

二、Solana

作為FTX 暴雷事件中,影響最大的公鏈就是Solana。

2018 年初,Solana 由Anatoly Yakovenko 創立,同期發布了內部測試網和官方白皮書。一直以來,SBF 是Solana 最大的助推者。不僅SBF 旗下的Alameda Research 是Solana 早期投資者之一,而且他還一直積極推動Solana 生態發展,諸如:Serum、Raydium、Oxygen、Maps.me 等一眾Sol 生態項目背後都有SBF 的影子,另外,生態中的諸多項目也都會率先在FTX 交易所上線,正是這些原因,Solana 也一直被視為是SBF 光環下的一條公鏈。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Solana 鏈上開發者周活躍度數據來源:gokustats

三、Fantom

三、Fantom

年初的二月末,

年初的二月末,"DeFi 之父"AC 宣佈在Fantom 推出自己的新項目Solidly,這一結合了Curve 協議veTokne 投票託管機制與DeFi 2.0 協議rebase 機制的項目,一經推出迅速引爆了市場,引發了一場數十個協議競爭Solidly 代幣空投的群雄之戰,短短幾天,Fantom 生態直線飆升,TVL 一度達到80 億美元,成為TVL 排名第四的公鏈。

戲劇性的地方在於,僅在數天之後,AC 宣布正式退出幣圈,一時間AC 概念幣閃崩,Fantom 的鏈上TVL 也在三天時間內跌去了近50% ,而失去了AC 庇護的Fantom 在後續發展中也開始一路走起了下坡路。目前, Fantom TVL 僅剩下4.6 億美元,不及巔峰時期的一個零頭,排名也從第四跌落到了第八位。但有趣是AC 在前不久突然發帖暗示回歸,但當初在決定退出時他還發表過不復出的聲明,甚至直言“加密貨幣已死,望其長存”,這屬於自己打自己臉?

四、StepN

四、StepN

和很多加密項目一樣,Move-to-Earn 應用StepN 也可以劃分為鮮明的兩個發展時期,前半程都是輝煌的敘事,後半程則是衰退的序章。

2021 年12 月底,StepN 在Soana 鏈上正式上線beta 版,上線後不久迅速引爆了鏈遊圈, 5 個月時間DAU 突破百萬,市值直衝10 億美元,更獲得了紅杉資本、幣安等明星機構的青睞,在最狂熱的4-5 月份,到處充斥了StepN 改變生活、改變Crypto 行業、重塑鏈遊行業的論調。但在5 月27 日伴隨著一紙《關於清查中國大陸賬戶的公告》的發布,迅速擊退了市場對StepN 玩家的信心,治理代幣GMT 直線暴跌40% ,隨之而來的是用戶的持續流失,讓StepN 開啟了一輪死亡螺旋般的下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StepN 每日活躍用戶變化(橙:新用戶藍:現存用戶)

五、Tornado Cash

五、Tornado Cash

8 月8 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將混幣協議Tornado Cash 及其關聯的加密錢包地址正式添加到其“特別指定國民名單”(SDN)中,禁止美國公民與該協議或與之相關的任何以太坊地址進行交互,而這也是首個DeFi 協議面臨如此高規格的禁令。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CeFi 時刻| 倒閉與破產

一、倒閉的交易所

FTX:

成立於2019 年5 月,猝於2022 年11 月12 日,存續約3 年6 個月,鑑於有關其暴雷破產的內容已經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述。

AEX:

虎符:

虎符:

成立於2018 年6 月,猝於2022 年8 月1 日,存續約4 年。虎符由王瑞錫創立,在Luna 暴雷後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2022 年7 月15 日虎符員工爆料創始人將大部分資產轉出,並且公司存在工資拖欠的情況;8 月1 日起停止所有交易服務;12 月7 日,虎符官網清空了所有內容,僅剩一則公佈了虎符實際控制人信息的公告,並再無後續,而用戶留存在平台上的資產也無從可知。

Bitfront:

成立於2020 年,猝於2022 年11 月,存續約兩年。 Bitfront 是日本社交媒體巨頭LINE 所支持的一家交易所,LINE 最早在2018 年7 月於新加坡成立交易所BITBOX,後關閉BITBOX 並在美國成立Bitfront, 1 月28 日官方正式宣布將關閉服務,並停止新用戶註冊。

ZB:

成立於2013 年12 月,猝於2022 年8 月,存續約9 年。中幣官方目前雖然還未發布任何破產倒閉的公告,但平台提現已經暫停數月,而且平台上的U 價格僅3.2 元人民幣,此外在暫停提幣後還解散了大量的社群,已被社群用戶認定為跑路狀態。

Nuri:

成立於2015 年,猝於2022 年8 月,存續約7 年。這是一家位於德國的交易平台,前身是Bitwala,由於與前知名借貸機構Celsius 有深度合作,伴隨著Celsius 的破產,Nuri 資產也受到牽連, 8 月正式向柏林法院申請了破產。

Digital Surge: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11 月,存續5 年多。 Digital Surge 是一家澳洲加密交易所,受FTX 暴雷影響, 11 月16 日暫停了所有存取款業務, 12 月9 日進入“自願託管”階段,這意味著Digital Surge 基本確認資不抵債將面臨破產清算。

AAX:

成立於2018 年初,猝於2022 年11 月,存續約5 年。這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交易平台,受FTX 倒閉影響, 2022 年11 月AAX 突然宣布暫停提款服務,之後就一直未開放,不久就傳出合夥人攜款潛逃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0 月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中,AAX 副總裁Ben Caselin 還出席發表了演講。

二、 倒閉的CeFi 應用企業與資本機構

三箭資本:

成立於2012 年,猝於2022 年6 月,存續約10 年。倒閉前,三箭資本作為行業內首屈一指的原生加密資本,在創投圈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其名下管理的資產淨值一度高達180 億美元。但因激進的運營模式和Luna 暴雷導致其不少資產歸零,並造成了重大違約,槓桿高企的三箭資本迅速崩塌,於2022 年6 月27 日正式被勒令清算,最終它們欠下了高達35 億美元外債,而作為創始人的Kyle Davies 和Su Zhu 目前卻依舊下落不明。

Voyager Digital:

成立於2018 年,猝於2022 年7 月,存續約4 年。 Voyager 是一家加密貨幣經紀商,受三箭資本暴雷影響,近6.66 億美元的巨額貸款無法收回, 2022 年7 月5 日正式申請了破產保護。在9 月的破產資產競標中被FTX 拍的,而後FTX 倒台,Voyage 不得不重啟競標程序,破產後的Voyager 依舊命運多舛。

Celsius: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7 月,存續約5 年。 Celsius 是一家中心化的加密資產借貸公司,在2021 年10 月的一輪融資中,其估值高達30 億美元,一度擁有170 萬的客戶和120 億美元的資產。但在2022 年6 月因Luna 暴雷影響,平台無限期暫停所有轉賬和取款服務,一個月後7 月13 日,Celsius 正式申請了破產保護,最終披露的資產負債表中有高達12 億美元的赤字。

Alameda Research :

成立於2017 年9 月,猝於2022 年11 月,存續約5 年。作為一家領先的加密投資基金,Alameda 一度是Crypto 創投領域的代表之一,與同為FTX 交易所創始人的SBF 創立。因FTX 暴雷事件影響, 11 月9 日Alameda 網站被關閉,不久之後Alameda Research 連同FTX 和130 多家附屬實體正式申請了破產保護,走向了終結。

BlockFi: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11 月28 日,存續約5 年。與上文的Celsius 公司一樣,同為加密借貸機構,曾估值達40 億美元,但在11 月FTX 宣告破產後,BlockFi 停止了平台上的所有提現,因其對FTX 的巨大風險敞口,負債高達10 億美元在11 月28 日正式申請了破產。

受FTX 破產影響,更多的餘波影響還會進一步擴散,前不久加密借貸平台Salt 已停止存取款,大概率又是倒下的一員,見證了在如此多所交易所、CeFi 機構隕落中,無數用戶無法收回資金,我們需要銘記一句老生常談的話:NO your keys, No your money!

三、倒閉的礦企

伴隨著比特幣價格從年初的47000 多美元一路下跌現在的17000 美元附近,以及電力成本和比特幣全網算力的攀升,各大礦企都備受衝擊,不少知名的礦企也倒在了這輪寒潮之中。

Compute North: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7 月,存續約5 年。作為美國第二大比特幣挖礦託管服務商,Compute North 不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達科他州等地方擁有4 個大型礦場,還在今年2 月獲得過3.8 億美元的融資,但伴隨著成本的飆升和加密市場的急轉直下,企業資金鍊斷裂, 9 月23 日正式向德州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而它也欠下了至少200 名債權人5 億美元的外債。

Core Scientifi: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12 月,存續約6 年。 Core Scientifi 是北美最大的比特幣挖礦和區塊鏈託管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一家上市礦企,在去年7 月估值就達到了43 億美元,在牛市期Core 瘋狂擴張,曾計劃在2022年年底部署超三十二萬台礦機,但伴隨著整個市場資金流動性的驟降、礦場運營成本的上升,以及因合作方Celsius 的破產無法收回相關資金,資金鍊出現斷裂。 10 月向美國SEC提交了未來有破產可能性的聲明,並不再支付到期的債務,基本已處於瀕死狀態,其股價距年初以下跌了近96% ,僅剩0.43 美元。

Celsius Mining:

成立於2017 年,猝於2022 年7 月,存續約5 年。作為上文提到的Celsius 的子公司,Celsius Mining 與母公司的命運一致,早在去年Celsius Mining 就在北美的比特幣挖礦業務投資了5 億美元,而且在今年3 月一度開啟了IPO 的衝擊,但伴隨著母公司的破產,這些礦機資產都化為了待處理的債務資產。

Argo Blockchain: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Azuki

一、Azuki

2022 年1 月12 日,Chiru Labs 團隊通過荷蘭式拍賣推出了10000 個名為Azuki 的PFP 項目,憑藉優質的產品質量、獨具一格的敘事風格、亞裔群體的文化屬性,推出後幾週,該NFT 在二級市場交易量就達到了3 億美元,迅速成為了一款現象級的產品;幾個月時間地板價從1 ETH 升至30 ETH ,交易量長期處於NFT 排行榜前十名,甚至一度超越了BAYC。

反轉則以一種自爆的方式出現, 5 月10 日創始人ZAGABOND.ETH 發布了一篇名為《A Builder's Journey》勵志文章,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經歷,其中就提到了其先後主導運營的CryptoPhunks (非知名NFT CryptoPunks)、Tendies 和CryptoZunks 項目,而這些項目都以失敗告終,隨即ZAGABOND.ETH 被社區質疑,直言這些都是Rug Pulls 項目、ZAGABOND.ETH 是一個騙子背叛了社區,一時間Azuki項目陷入了信任危機,地板價腰斬,持有者人數大幅減少。

二、SudoSwap

二、SudoSwap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SudoSwap 那就是,驚艷了一時,卻落得罵聲一片。

作為NFT 交易市場上的一顆創新之星,SudoSwap 的AMM 交易模式給NFT 市場帶來了一場久違的甘露。簡單的理解,在SudoSwap 之前,NFT 的流通主要是通過點對點的方式交易,在這樣的情況下NFT 的流通性會限制很大,而Sudoswap 更像是一種基於AMM 交易協議的NFT DEX,和熟知的DEX 一樣,流動性提供者可以通過注入資產獲取收益,可以解決長尾NFT 資產的流動性問題。

8 月就在sudoswap 創始人0 xmons 詳細介紹sudoswap 的發展願景的同時,OpenSea 計劃要IPO 的消息在社區中大量傳播,社區對此也普遍表示不滿,而SudoSwap 明確表示了會發行Token 和空投,一時間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和羊毛黨。單日交易量從最初的不足5 萬美元,半個月時間漲到了超230 萬美元,隱隱有一種黑馬之勢。

但伴隨著具體空投規則的公佈,情況急轉直下。 9 月2 上,Sudoswap 公告宣布Sudo 代幣分配模型,不僅將大量的交易用戶排除在外,還將佔比41.9% Token 分配給創始人前一個項目的持有者,如此操作之下,Sudoswap 的用戶和羊毛黨集體撤退,落得罵聲一片。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三、阿狸

三、阿狸

頂著的國產NFT 之光的名號,結果硬生生的演成了一場鬧劇。

作為中國當紅原創動漫形象,阿狸這個IP 的號召力在NFT 行業,特別是在華語圈影響力一點也不小。在項目上線之前,用戶為獲取白名單可謂是各顯神通,並彙聚起了最為龐大和活躍的華人Discord 群,項目在宣發階段吊足了胃口,不少人都對其有著一種成為藍籌NFT的預期。

但在臨門一腳,卻出現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操作,引發群嘲。 2 月15 日阿狸的“Ali&His Friends”系列NFT 正式上線,隨即爆出技術漏洞,NFT 後台代碼邏輯直接暴露,用戶可在不打開盲盒的情況下訪問對應的元數據和圖片;而且鏈接錢包的Connect 單詞還被拼寫為Collect,之後又相繼出現Opensea 下架、Mod 號召出貨等風波事件,讓項目聲譽喪失殆盡。

截止寫稿時,阿狸NFT 地板價僅有0.005 ETH,而且官方推特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為其他NFT 項目引流的抽獎賬號。而國產NFT 在經歷以一年的發展之後依舊沒能打入主流領域,無論是曾名噪一時的小幽靈還是背靠周杰倫的Phanta Bear(幻象熊),都沒能成為被全球用戶認同的藍籌NFT。

四、DeGods 與y 00 ts

DeGods 由FrankDeGods 團隊於2021 年推出的通縮型NFT 項目,y 00 ts 是創始人Frank 繼DeGods 後於今年9 月推出的又一個項目,兩者都是發行於Solana 之上。

今年10 月9 日,Frank 宣布取消其旗下NFT 的交易版稅,DeGods 與y 00 ts 迅速躥紅,核心項目DeGods 交易量飆升上升,市值一度超越Doodles、Azuki 等以太坊上知名藍籌項目,DeGods 項目地板價一度達到近600 個Sol(當時近2 萬美元),是Solana NFT 生態中最大的一個NFT 項目,而y 00 ts 自發行後成交量以一直穩居前三甲。

但伴隨著FTX 大廈的崩塌,Solana 生態也受到波及。 DeGods 和y 00 ts 的地板價下跌幅度一度超過60% ,大量持有者拋售,前不久,創始人Frank 表示考慮將NFT 合集轉移到以太坊,但卻遭到了Solana 社區的反對,這一想法也不得而終。

在我看來,NFT 領域亦是一個修羅場,你所能看見各式精美的、華麗的、難以理解的圖片,感受到的各种红宏大的、振奮人心的願景,都可能在發售期結束後打回原形,跑路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比如:捲走270 萬美元ETH 的Evolved Apes ,捲走200 萬美元Sol 的Baller Ape Club ,捲走130 萬美元的Frosties 等等,極低的作惡成成本為NFT 欺詐提供便利,而在過去這些成千上萬的小圖片中, 99% 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歸零。

縱覽整個2022 ,“動盪”一詞貫穿全年,無論是大市場還是小項目,大家都在沉浮中感受熊市的來勢洶洶。

回首今年那些曾佔據主流視野的人、項目、機構,你會發現,從來就沒有什麼大而不倒,也沒有什麼點石成金,更沒有什麼天才之子。有的只是資本湧動下的水漲船高,而有人、有的項目剛好站在了浪潮之巔,但從潮起的輝煌,到潮落的崩塌也可能只是一瞬之間。


巴比特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