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一級標題
摘要
一級標題
SBT 由Vitalik 受遊戲《魔獸世界》啟發後在論文中提出,是一種公開可見、不可轉讓,但可以被撤回的代幣類型。綁定這些SBT 的賬戶就是靈魂,靈魂可以對應個人、機構、組織等等,且一個靈魂可以擁有多個SBT。 SBT 將用戶的特徵和成就在鏈上以代幣形式進行標記,並且附帶可驗證的信息。 SBT 可以幫助用戶在web3.0 世界中構築原生數字身份,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社會的願景。 SBT 與DID 的概念有重合的地方,從功能上講,它們都是希望通過證書或標識符的形式來描述用戶的特徵,進而構建出一個數字身份。 SBT 是從下而上的解決方案,是實現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種手段。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1. 緣起:SBT 的前世今生
1.1 詞源與含義
二級標題
隨著NFT 市場的火熱,NFT 憑藉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在稀缺數字資產的確權上,形式上也與遊戲內稀缺道具相當契合。不僅如此,它還有一些其它作用,比如用作某種能力、資質或社會地位的證明。但是,由於NFT 可以自由轉移,尤其是在這兩年內出現了很多關於NFT 的造富故事,導致人們過於關注它的交易屬性。此時若NFT 仍作為獎章或能力的憑證,那麼便無法判斷持有人是真的擁有這項資質還是僅僅有足夠的財富。因此,Vitalik 從靈魂綁定機制獲得啟發,試圖將二者相互結合,開拓一些新的應用場景。
二級標題
在《Decentralized Society: Finding Web3's Soul 》一文中,Vitalik 將他的構想做出了詳細闡述,並對靈魂綁定代幣(SBT,soulbound token)給出明確定義。 SBT 是公開可見、不可轉讓,但可以被撤回的NFT。這個NFT 代表了用戶在鏈上有過某種行為或經歷。由於這些行為發生在區塊鏈上,它們天然地可追溯。綁定這些SBT 的相關賬戶就是靈魂,靈魂可以對應個人、機構、組織等等,且一個靈魂可以擁有多個SBT。不僅如此,SBT 通常被用來構成web3世界中社會關係的承諾、證書或是從屬關係,其作用就像一份可擴展的簡歷,將對應靈魂的特徵和成就在區塊鏈上以代幣的形式進行標記,並且附帶可驗證的信息。由此,SBT 可以幫助用戶在web3.0 世界中構築一個與現實社會映射的原生數字身份,通過建立並不斷擴大這種社會關係網絡,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社會的願景。
二級標題
1.2 去中心化身份的新型解決方案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產生了疑問,SBT 似乎與已有的DID 賽道十分相似,認為SBT 是DID 的翻版。誠然,這兩個賽道關聯甚多,概念之間也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因此,我們有必要理清二者的區別,並對各自的價值和發展路徑作出闡述。
DID 的全稱是去中心化標識符,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它強調去中心化,希望用戶能夠完全擁有對自己身份的控制權,而不是像web2世界中由大型中心化平台控制著用戶的身份數據。這一點也是之前DID 類項目的核心敘事。
至於“ID”,人們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符號”和“身份”的雙重含義。 DID 的標準概念由W 3 C 在2019 年發布的關於DID 的工作草案中提出和闡釋。之後在2021 年發布了《發布去中心化標識符(DIDs) 1.0 版提案推薦標準》,詳細解釋了DID 的含義。它說“實體由去中心化標識符標識,並且可以通過證明(例如,數字簽名、保護隱私的生物特徵協議等)進行身份驗證。”從這裡可以看出,DID 是用於標識某個實體的符號。這個符號可以用來標識什麼,標準裡沒有明確規定。
DID 的出現是想要改變當前數字身份由中心機構控制的現狀。它旨在將數字身份數據的所有權歸還給用戶的同時構建出一個全局性的數字身份。正如現實生活中的身份證號,每人只有1 個且不能轉移,一切其他的證書都可以與它相關聯。因此,有人更傾向於將DID 解釋為Decentralized Identity,一個包括了用戶的各種特徵的全局性身份。
在W 3 C 的一系列推薦標準裡,DID 使用可驗證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VC)作為驗證手段。 VC 由第三方(Issuer)生成,用於證明用戶具備某種屬性。出於對隱私的保護,通常用戶的身份信息存儲在鏈下,Issuer 有權訪問這些數據,對此生成零知識證明並上傳至鏈上。這樣就能在不洩露隱私的情況下證明用戶的身份。用戶可以把VC 存在錢包裡復用,就像是持有其他加密資產一樣。
相信看到這里大家就都明白了,容易引起迷惑的地方就在於DID 有雙重含義。當DID 項目用某種標識符表示一般的證書,尤其是當這個證書不能轉移時,它與SBT 實現的功能是一樣的。而當DID 用於表示身份時,它本身就是與SBT 綁定的那個靈魂(the Soul Bound by Tokens)。
一級標題
在未來,可能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每個用戶對應一個唯一的去中心化身份,這個身份下有很多張不可轉移的憑證,它們分別表示用戶在不同領域的經歷、技能和資質。這個身份可以是一個地址,也可能是多個地址的集合。
一級標題
於是,憑證和身份的行業競爭格局也自然清晰了。任何組織都可以給用戶頒發憑證,這個業務的門檻較低,但是需要有幾個大型的、有影響力的組織來將憑證匯聚成一個能在多個應用甚至是多個網絡間通用的身份,這個業務的價值很大,門檻也相對較高。
2. 典型的基於SBT 的應用
1. 用SBT 作為證書,建立身份;
二級標題
3. 用SBT 作為不可轉讓的特殊資產的載體。
二級標題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前2 類應用,我們結合典型項目看看SBT 和基於它的身份的作用。
二級標題
2.1 證書類
RabbitHole 是一個有獎的新手課堂。它通過發布有獎任務來吸引用戶,讓用戶學習並使用特定的Web3應用之後領取獎勵。獎勵包括活動定制的NFT 和由項目方提供的代幣獎勵。
獲得了技能證書後,用戶就能以此為前提條件,參與更多的有獎任務。比如之前Uniswap 曾與RabbitHole 合作,發布了Learn L2s with Uniswap 任務Quest。完成這個任務的前提條件是要擁有Bright ID 認證(真人認證)和由RabbitHole 自己頒發的Intro to DeFi 證書(當時還沒有Intro to L2證書)。 Quest 分為4 個小任務tasks,本別是在部署在Arbitrum 和Optimism 上的Uniswap 裡提供流動性和交易。完成了這4 個小任務後,用戶可以獲得2 枚UNI 代幣獎勵和一個NFT。
二級標題
我們仍以RabbitHole 為例,它們會與合作項目一起運營整個活動,包括活動起止時間、任務設置、獎勵與預計參與人數設置、社群與媒體宣傳、製作教程等。 RabbitHole 會像合作方收取活動獎勵金額的20% 作為服務費,並鎖倉1 年。這樣看來,這筆服務費更像是運營的費用,數據使用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級標題
證書類項目的關鍵點在於要有合作方認可它們的證書,並基於證書開展活動。一方面,它們的收入比較依賴市場整體的活躍程度,當市場活躍,各類項目能夠拿出獲客資金時,它們的收入就有了保證。而當市場冷清時,它們也就沒有太多生意可做了。另一方面,它們的收入依賴它們的市場影響力。如果某個項目運行時間較長,社群人數多且活躍,能夠吸引用戶關注,它們的證書就更有可能得到認可,從而產生實際的作用。
二級標題
2.2 身份類
基於SBT 的身份類項目使用SBT 直接作為用戶的身份憑證。在這個體系中,SBT 實現了DID 的功能。身份類項目的代表有BAB 和開頭提過的帕勞數字身份證。
BAB 雖然誕生不久,但它的切實落地也帶來了一些可預見的機會。
( 2 )對Binance 來說,它不僅可以通過提供鑄造BAB 渠道來賺取一定的鏈上收入,還可以對用戶鑄造BAB 的時間進行驗證,以此判斷該用戶的忠誠程度,甚至在未來通過分析持有者的鏈上行為來提供精準服務。
二級標題
帕勞的數字身份證也是一種身份類SBT。申請租用(一年US$ 248 )這個SBT 需要經過KYC 手續,包括上傳身份證照片、頭像、填寫身高體重等。它的計劃用例包括地址驗證、KYC 驗證、訪問數字銀行、合法驗證的鏈簽名、數字公司註冊服務以及其他潛在產品,如資產所有權和保險。官方還特別說明可以將它用於任何需要政府頒發的ID 的應用中。
二級標題
身份類項目可以看做是一種聚合了由自身發行的多個證書的高階項目。 BAB 本身就是一個身份,它包含了一個用戶的Binance KYC“證書”,未來還可能會包含更多信息如BNB Chain 上的交互和持倉信息等。其中的KYC 證書是連接真人用戶與賽博世界的紐帶,一般的區塊鏈項目無力為用戶頒發,只有交易所、資管公司等才會頒發。知名的交易所又擁有較大的流量優勢,所以它們成為了發行基於SBT 的身份的首選。未來可能會出現幾個大型交易所結合與自身關係緊密的公鏈,各自發行鏈上身份的情況。這將有力降低機器人用戶對加密應用的干擾,讓普通用戶獲得更加舒適的鏈上使用體驗。若某個交易所發行的鏈上身份能獲得較大規模的共識,甚至是跨越幾個公鏈的共識,這個SBT 則會為交易所吸引增量用戶和資沉,實現反哺。
二級標題
自2020 年DeFi 之夏以來,借貸類項目發展迅速,但絕大多數都是抵押借貸項目。抵押借貸符合加密世界無許可、無門檻的特點,但是在資金利用效率上有先天的不足。信用借貸類項目如TrueFi、Goldfinch、Maple 隨後嶄露頭角,它們為經過了鏈下KYC 的加密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擴大了借貸的市場規模,提升了機構交易者和加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但是一般的用戶仍然較難憑藉信用獲得貸款。一個原因就是鏈上缺乏身份和信用的認證,讓出借方難以衡量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於是Vitalik 才在論文中提出了”靈魂借貸“的概念,希望SBT 可以作為信用的歷史記錄,以證明用戶有良好的聲譽,從而無需抵押而直接獲得貸款。
目前行業種還沒有完全以SBT 作為依據給一般用戶提供信用貸款的項目。但是出現了依據用戶的行為判別其信用風險等級,並以此調整他的最大可藉款比例(loan-to-value,LTV)的半信用借貸類項目。我們把這類項目歸為基於SBT 的第二大類應用場景。下面以ARCx 為典型代表介紹SBT 如何推動這類項目的運行。
ARCx 的信用分數根據用戶的地址在鏈上(Polygon 和Ethereum)與借貸協議的交互記錄計算,計算公式完全公開。信用分數由3 大項組成,分別是每日分數獎勵、生存分數獎勵和清算分數懲罰。每日分數獎勵是獎勵在120 天以內使用ARCx 平台的用戶,根據用戶借款使用率(實際借貸LTV 佔最大LTV 的比例)計算獎勵係數。 ARCx 根據對Compound 的調研發現,最有經驗和能力的用戶的借款使用率大多在60% 左右,他們會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獲得合理的最大資金使用效率。所以當ARCx 的用戶的借款使用率在60% 時,他們會獲得更多的分數,而偏離這個比例,無論是更高還是更低,分數的增速都會下降。生存分數獎勵和清算分數懲罰都是衡量用戶有多少被清算的風險,這兩項都要考察用戶在所有借貸協議中的表現。如果借貸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清算事件,而用戶卻避免了被清算,這說明這個用戶的風控能力很突出,應該給他更高的分數。而如果市場很平穩,一般用戶都不會被清算,此時就不會獲得很高的分數。懲罰更好理解,如果用戶在120 天內有過被清算記錄,直接扣掉250 分。總分只有999 分,短期內被清算過一次就無法使用ARCx 最高借款使用率的池子了。
類似ARCx 這樣的半信用借貸項目,其實仍然在抵押借貸的安全範圍內運行。它們通過描述用戶信用SBT 衡量用戶的信用風險,並以此為信用好的用戶提供更具資本效率的服務。目前看來這種設計符合加密行業的發展現狀,是對傳統超額抵押借貸的有效補充。
二級標題
3. 當前SBT 賽道的發展難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3.1 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
這個問題的解還是比較容易的。我們需要一種統一的具有大眾共識的SBT 技術標準,這樣才能為SBT 的應用打好基礎。
二級標題
3.2 保護隱私與可驗證難以兼顧
二級標題
3.3 部分應用場景存在漏洞
一級標題
4. 展望:SBT 的潛在用例
二級標題
4.1 跨越平台的SBT 讓用戶操作更自由
官方網站:
二級標題
3. 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結論和觀點不構成相關數字資產的任何投資建議。火必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參考資料
1.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 abstract_id= 4105763
2.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2/01/26/soulbound.html
3. https://docs.rabbithole.gg/rabbithole-docs
4. https://wiki.arcx.money/welcome/arcx-credit-introduction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VJK 69830511 WPT 2.html
6. https://www.w 3.org/TR/vc-data-model/
關於火必研究院
火必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簡稱“火必研究院”)成立於2016 年4 月,於2018 年3 月起致力於全面拓展區塊鏈各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以泛區塊鏈領域為研究對象,以加速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推動區塊鏈行業應用落地、促進區塊鏈行業生態優化為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塊鏈領域的行業趨勢、技術路徑、應用創新、模式探索等。本著公益、嚴謹、創新的原則,火必研究院將通過多種形式與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搭建涵蓋區塊鏈完整產業鏈的研究平台,為區塊鏈產業人士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趨勢判斷,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聯繫我們:
諮詢郵箱: research@huobi.com
官方網站:https://research.huobi.com/
Twitter: Huobi_Research
https://twitter.com/Huobi_Research
Medium: Huobi Research
https://medium.com/huobi-research
Telegram: Huobi Research
https://t.me/HuobiResearchOfficial
免責聲明
1. 火必區塊鏈研究院與本報告中所涉及的項目或其他第三方不存在任何影響報告客觀性、獨立性、公正性的關聯關係。
2. 本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及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資料及數據的出處皆被火必區塊鏈研究院認為可靠,且已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進行了必要的核查,但火必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
3. 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結論和觀點不構成相關數字資產的任何投資建議。火必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免責聲明
1. 火必區塊鏈研究院與本報告中所涉及的項目或其他第三方不存在任何影響報告客觀性、獨立性、公正性的關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