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綜合概述
1.基於MOVE語言的新生態調研
Aptos
Sui
Linera
2.模塊化區塊鏈與Celestia
什麼是「模塊化」?
區塊鏈的架構分層
數據可用性問題
Celestia的區塊鏈擴展方案
全模塊化堆棧--- Cevmos和遞歸Rollups
二級標題
Aztec
Aleo
二級標題
AltLayer
----------------------
綜合概述
近日,明星公鏈Aptos主網剛上線流通市值即超10億美元,本篇我們將從基於MOVE語言的公鏈生態(Aptos、Sui、Linera)、模塊化區塊鏈生態(Celestia)、新一代隱私公鏈(Aztec、Aleo)與區塊鏈擴展解決方案(AltLayer)來探索新公鏈中潛在的新機遇。
在「基於Move語言的公鏈生態」中,我們首先圍繞Move語言特點、與solidity對比、應用進行分析,其次分別對Aptos、Sui、Linera各公鏈的介紹、特點、生態展開論述。
在「模塊化區塊鏈與Celestia」中,我們介紹了什麼是“模塊化”、區塊鏈的架構分層以及數據可用性問題,其次針對Celestia公鏈討論區塊鏈擴展方案與全模塊化堆棧,得出可共享性、簡單性、共享安全、主權等方面相對於傳統解決方案更有優勢的結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基於Move語言的新生態調研
Move 語言的特點
Move 語言是Diem 項目專為表達數字資產發明的一種安全可靠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專為數字資產設計,用於發行數字貨幣,處理區塊鏈上交易及管理驗證節點。
目前,Move 語言僅能在內置的智能合約使用。最早出現在Facebook 的區塊鏈項目Libra (已廢棄)中,最大的特點是資源Resource 作為Move的一等公民。不同於以太坊的開發語言Solidity,Move 的資源永遠不能被複製或隱式丟棄,只能在程序之間移動。
Move vs solidity
目前,區塊鏈語言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是Solidity。作為最早的區塊鏈語言之一,Solidity 旨在使用眾所周知的數據類型(例如字節數組、字符串)和數據結構(例如哈希圖)來實現基本的編程語言概念。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可以看出區塊鏈語言的主要目的是對數字資產進行操作,而這種語言的主要質量是安全性和可驗證性。
Move 專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而設計:數字資產的表示及其安全操作。 EVM 和Move 之間的一個根本區別是資產的數據模型,EVM資產不能作為參數傳遞、從函數返回或存儲在另一個資產中。而Move 資產是任意用戶定義的類型,資產可以作為參數傳遞,從函數返回,並存儲在其他資產中。
MOVE 的主要優勢之一是數據可組合性。始終可以創建一個新的資產Y,其中包含初始資產X。更重要的是,通過添加泛型,可以定義能夠包裝任何資產的通用包裝器Z(T),為包裝的資產提供額外的屬性或將其與其他資產組合。
Move語言的應用
Aptos,Sui兩個公鏈均是基於Move語言開發,但它們的共同點不至於此:
聯合創始人都是來自meta的Diem和Novi團隊;
兩者均是Layer1公鏈;
都試圖用一條鏈解決去中心化、安全、高性能這組「不可能三角」。
介紹
介紹
Aptos
介紹
Aptos是三個meta系公鏈中開發最早也是發展最好的一個項目。 Aptos 區塊鏈旨在創建一個高吞吐量,低延遲的底層區塊鍊網絡,為生態中的所有參與者提供底層網絡支持。
特點
特點
特點
MOVE語言開發
Aptos Move 遵循Move 語言的最初設計原則:
資源優先
靈活性
靈活性
靈活性
Move語言可以通過transaction 腳本,自由組合各種transaction 來實現不同的功能,一個Move 腳本可以調用多個transaction。
安全性
安全性
安全性
Move編譯的字節碼提交到鏈上後,會被字節碼驗證器校驗,然後經由字節碼解釋器執行。
為有助於編寫更可信的代碼,Move 包括了一個類型驗證器,Move Prover ,能夠根據給定的規範,驗證Move 程序的功能正確性,該類型驗證功能已經集成到了Move 語言中。
Move 編碼系統為資源提供了針對性的安全保護。 Move 資源不可複制,重複使用或銷毀。一個資源類型僅能被定義其類型的模塊創建或銷毀。 Move 虛擬機將通過靜態字節碼驗證,並拒絕未通過字節碼驗證的的程序運行,以此確保其安全性。
可驗證性
Move語言具有多種驗證方式。通常,最好的驗證方式就是將字節碼提交到鏈上進行真實驗證,但這樣很明顯會加重鏈的負擔,影響交易的速度。所以,我們在Move 中盡可能多在鏈上做輕量級的驗證,而在語言級別做線下的靜態驗證。
Aptos狀態同步
狀態同步是允許非驗證節點分發、驗證和持久化區塊鏈數據並確保生態系統中所有節點同步的協議。 Aptos 網絡中的節點,包括驗證節點和全節點,必須始終同步到最新的Aptos 區塊鏈狀態。運行在每個節點上的狀態同步(state sync)組件負責這個同步。為了實現這種同步,狀態同步從對等點識別並獲取新的區塊鏈數據,驗證數據並將其持久化到本地存儲。
Aptos 狀態同步模式
Aptos 狀態同步以兩種模式運行。所有節點將在啟動時引導(引導模式),然後持續同步(連續同步模式)。
其中引導模式有三種:
執行自創世以來的所有交易
應用自創世以來的交易輸出
直接下載最新狀態
連續同步模式有兩種:
執行交易
應用交易輸出
Aptos 狀態同步架構
Aptos 狀態同步組件由四個子組件組成,每個子組件都有特定的用途:
Driver:同步進度。它負責驗證節點從對等點接收到的所有數據。數據通過數據流服務從對等方轉發。數據驗證後,Driver將數據持久化到本地存儲中。
數據流服務:為客戶端創建數據流,使客戶端從對等點流式傳輸新的數據塊,無需擔心哪些對等點擁有數據,也不關心數據請求如何管理。
Aptos 數據客戶端:數據客戶端負責處理來自數據流服務的數據請求。對於流式傳輸所有事務的數據流服務,發出多個請求(每個請求針對一批事務)並將這些請求發送到對等點。數據客戶端接受請求,確定哪個對等方可以處理請求並將請求發送給它們。
存儲服務:存儲服務是每個節點提供的一個簡單的存儲API,對等點通過API調用獲取數據。
Aptos 並行執行引擎
為了實現高吞吐量和低延遲,Aptos 區塊鏈在交易處理的關鍵階段採用了流水線和模塊化方法。具體來說,交易傳播、區塊元數據排序、並行交易執行、批量存儲和賬本認證都同時運行。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所有可用的物理資源,提高了硬件效率,並實現了高度並行的執行。
Aptos 區塊鏈從數據模型和執行引擎兩方面著手實現並行處理。由於Move 語言數據模型本身支持數據和模塊的全局尋址,Aptos 使用Move語言實現交易的並行執行。同時設計並實現了一個高效、多線程、內存中的並行執行引擎Block-STM,依靠Rayon、Dashmap 和ArcSwap crates 實現並發。
並行數據模型
Aptos 區塊鏈引入了一個新概念,delta writes,它描述了對賬戶狀態的修改,而不是修改後的賬戶狀態(例如,增加一個整數而不是簡單地確定最終值)。所有交易處理都可以並行完成,然後以正確的順序對沖突值進行delta writes操作,以確保確定性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Aptos 區塊鏈將繼續通過提高並發性(例如,利用讀/寫提示)以及改善開發體驗的方式來增強數據模型,讓開發人員更自然地創建、修改和組合鏈上值。 Move 為語言級別和平台特定功能上的改進提供了靈活性。
並行執行引擎
Block-STM 並行執行引擎檢測和管理有序交易的衝突,同時進行樂觀並發控制,以實現在特定順序下最大並行度。
批量交易採用樂觀鎖並行,並在執行後得到驗證。驗證失敗會導致重新執行。 Block-STM 使用多版本數據結構來避免寫-寫衝突。所有對同一位置的寫入都與它們的版本一起存儲,其中包含它們的ID 和被樂觀重試的次數。當事務tx 讀取內存數據時,它會按預設順序,從多版本數據結構中獲取出現在tx 之前的區塊高度最高的交易,寫入該交易的值及其相關版本。
Block-STM 已經集成到Aptos 區塊鏈中。為了解Block-STM 的性能潛力,我們使用內存數據庫,將有意義(non-trival)的點對點Move 交易(例如:每個交易8 次讀取和5 次寫入)作為獨立的,僅執行(非端到端)的基準進行測試。
Aptos 共識協議
介紹
介紹
Sui
介紹
Sui是Meta系公鏈中起步最早的一個項目,由Mysten Labs團隊開發,Mysten Labs團隊創始人Evan Cheng等也是從Diem和Novi項目離開的。
特點
特點
特點
1. 基於Core Move改造的Sui Move
以Sui對象為中心的全局存儲:在Core Move 中,全局存儲是編程模型的一部分,可以通過特殊操作訪問,例如move_to、move_from 和更多全局存儲操作符。 Sui Move 中沒有與全局存儲相關的操作,存儲只發生在Sui 內,Sui 顯式地將所有需要訪問的對像傳遞給Move。
地址代表對象ID:在Move 中,有一種特殊的地址類型。此類型用於表示Core Move 中的地址,因為Core Move 在處理全局存儲時需要知道賬戶地址。在Sui Move中是使用地址類型來表示對象ID。
Sui對象具有全局唯一ID:在Core Move 中,key可以用作全局存儲的key。 Sui要求任何具有鍵能力的結構都必須以具有ID類型的id字段開頭,Sui通過字節碼驗證器來確保ID 字段是不可變的並且不能轉移到其他對象。
Sui的模塊初始化:初始化函數在模塊發佈時由Sui 運行時執行,目的是預初始化特定於模塊的數據。初始化函數必須具有以下屬性才能在發佈時執行:函數名是init;函數必須是單參數類型;沒有返回值;私有函數。
Sui將對象引用作為輸入:Sui 提供了可以直接從Sui 調用的入口函數,以及可從其他函數調用的函數。
2. Sui 的數據模型及交易處理通道
Sui創始人指出:Sui 的做法是通過「對象(objects)」 來區分、組織數據。某款NFT 、某個代幣的餘額、某項智能合約,這些都是不同的對象(可以理解為類型),意味著Sui 鏈上的交易可以根據對象的不同來分組處理。
常規區塊鏈所有交易都需要集體排序,然後執行。對於Sui 來說,所有交易都會根據一定的邏輯區分、整理後再排序,然後執行。數據模型可以使不同交易之間的依賴關係更清晰,只有共享對象的交易才需要集體排序,特定對象的交易則不需要這一共識協商過程。
總結來說即Sui對於特定對像類交易可以並行執行,共享對象型交易彼此間也可並行執行,但在各個共享的對像是需要順序執行的。這一架構可以同時解決如下產品問題:
水平擴容能力:在Sui 之上,每組交易都是並行處理的。
可組合性:將資產作為參數傳遞給函數,從函數中返還某種資產,再將資產存儲在一個數據結構內,或是直接存儲在另一個資產內。
鏈上存儲:類資產數據,比如游戲的種族、等級、經驗等等,都可以存儲在Sui 的對像中。
部分重播能力:區塊鏈提供了所有交易的歷史記錄,Sui 的構架允許這些項目只關注它們所關心的對象的演化,即部分重播。
3. Sui的兩種交易共識機制
Sui的共識機制分成了兩部分:Narwhal(內存池協議)和Tusk(異步共識協議),但在2022 年8 月,Bullshark 取代了共識協議的Tusk 組件作為默認設置,以減少延遲並支持公平性。所以可以理解為Narwhal 和Bullshark 或Tusk 構成了Sui 共識引擎。
Sui共識引擎的特點(Narwhal mempool提供)
一個高吞吐量的數據可用性引擎,在一個主節點上有數據可用性的加密證明
一個結構化的圖形數據結構,用於遍歷這些信息
一個可擴展的架構,將磁盤I/O和網絡要求分給幾個工作者
共識組件提供一個零信息開銷的共識算法,利用圖的遍歷
Sui共識引擎架構
一個Narwhal實例設置了一個消息傳遞系統,該系統由一組節點之間分配的利益單位組成,並假設有一個計算上受限的對手控制著網絡,可以破壞持有f個利益單位的各方。驗證者合作形成一個無領導的交易批次圖--文獻(在基於DAG的共識的背景下)將其指定為區塊,我們將其標記為集合--以強調我們處於mempool數據被未指定的共識算法使用的環境中。
該圖的頂點由認證集合組成。每一個由其驗證者-作者簽名的有效集合必須包含一個整數,並且本身必須由法定的(2f+1)驗證者樁簽名。我們把這2f+1個簽名稱為可用性證書。此外,該集合必須包含指向上一輪有效證書(即來自具有2f+1個單位股權的驗證人的證書)的哈希指針,這構成了圖的邊。
每個集合是以下列方式形成的:每個驗證人可靠地廣播每一輪的集合。在規定的有效性條件下,如果擁有2f+1股權的驗證者收到一個集合,他們會用各自的簽名來確認它。來自2f+1個驗證者的簽名形成了一個可用性證書,然後在r+1輪共享並可能包括在集合中。
下圖表示這樣一個DAG的五輪構建(1到5),當局A、B、C和D參與其中。為簡單起見,每個驗證者持有1個單位的股權。在A5中,由A的最新一輪確認的集合在圖中以全線表示。
Sui共識引擎工作機制
圖形結構允許在每個機構和每一輪的系統中插入更多的交易
證書證明了每個集合或塊在每一輪的數據可用性
它們的內容構成了一個DAG,可以在每個誠實節點上進行相同的遍歷
雖然Bullshark或Tusk共識在幾個後驗中選擇了一個特定的DAG遍歷,但它們和外部共識算法都可以在選擇區塊/集合時增加更多的複雜性,以反映優先級問題。
Sui共識引擎小結
Sui將交易分為兩種,一種是簡單交易,即交易與區塊鏈狀態的其他任意部分沒有復雜的相互依賴性,一種是複雜合約,即在這種交易下,合約可能會受益於共享對象,其中多個用戶可以改變這些對象。
正文
正文
特點
正文
Linera
介紹
正文
特點
特點
支付系統。 linera公開信息中指出:“Linera 區塊鏈旨在推廣這種方法並將其投入生產,使大多數基於帳戶的操作能夠在幾分之一秒內得到確認”。可以看出linera的定位其實是支付系統,而不是通用型公鏈。
低延遲。 linera致力於讓web3應用像web2應用一樣擁有極致絲滑的體驗,不再被網絡延遲的問題所困擾。
一級標題
總結
總結
一級標題
2.模塊化區塊鏈與Celestia
什麼是「模塊化」?
模塊化區塊鍊是區塊鏈架構的革新,是解決區塊鏈擴容問題的一種創新型方案。在理解模塊化區塊鏈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什麼是「模塊化」?
在軟件工程開發中,「模塊化」是指將程序中的代碼進行解耦,使每個模塊的功能獨立,模塊之間的耦合程度低,達到模塊復用的目的。 「模塊化」的本質是一種「勞動分工」,而程序就是一個「組織」;不同的模塊相互組合能形成不同的程序。
對於區塊鏈,「模塊化」是對於「單體化」區塊鏈架構的一種替代,根據區塊鏈各部分的功能對於架構進行分層;新興的區塊鏈只需要實現某一層的功能,為其他層的區塊鏈提供服務,而無需像「單體化」區塊鏈那樣,包含所有層的功能。實現「模塊化」的好處在於,增加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程度,提升區塊鏈的吞吐量和容量。
區塊鏈的架構分層
關於模塊化區塊鏈的分層,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定義:
安全模塊: 保證區塊鏈的安全性.
執行層:在執行層中,單筆交易被執行並發生狀態更改;對於同批次的交易,計算該批次的狀態根。目前主流的執行層解決方案是Rollup,即我們熟知的StarkNet、zkSync、Arbitrum和Optimism等。
結算層:結算出狀態承諾,例如主鏈上的Rollup合約驗證狀態根的有效性(zkRollup)或欺詐證明(Optimistic Rollup)的過程。
執行環境層: 提供區塊鏈的執行環境.
共識層:共識層是為了在分佈式系統中對某件事達成一致,即對狀態轉換的有效性達成共識。在共識層上,驗證者會對交易發生的順序達成共識,但驗證者並不關注交易本身是否有效。
數據可用性層:這一層需要解決的是「數據可用」的問題,即保證在一個新區塊產生之後,新區塊的所有數據發佈在區塊鏈上。如果無法證明區塊的數據都發佈在了區塊鏈上,則隱藏在區塊中惡意交易無法被檢測出,區塊鏈也就不具有安全性。
模塊化區塊鏈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是Celestia,一個提供「可插拔的」共識層和數據可用層的POS(Proof of Stake)區塊鏈。在深入理解Celestia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數據可用性」可能存在的問題。
數據可用性問題
在區塊鏈中,每個區塊由兩部分組成。
區塊頭:這是區塊的元數據,包括關於區塊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交易的Merkle根。
交易數據:這構成了區塊的大部分,由實際交易組成。
區塊鍊網絡中一般也有兩種類型的節點。
完整節點(也被稱為完全驗證節點):這些是下載並檢查區塊鏈中每筆交易是否有效的節點。建立這種節點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數百GB的磁盤空間,但這些是最安全的節點,因為它們不能被欺騙接受含有無效交易的區塊。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使用DAS允許輕客戶端驗證一個區塊中的所有數據實際上是可以下載的,因此完全驗證節點將能夠在任何無效交易的情況下產生欺詐證明。結合這些技術,我們能夠依賴更弱的安全假設,進而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完整節點:仍然是最安全的方案,完整節點不能被欺騙接受無效的區塊。
標準輕客戶端:因為他們不驗證區塊,所以他們假設多數人的共識是誠實的。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在這個新的堆棧中,Cevmos將作為一個優化的結算層,建立在Cosmos SDK上,運行一個受限的EVM。它將以Evmos為基礎,並在其之上承載EVM的遞歸Rollup(Rollup中的Rollup)。這個結算層本身將是一個Rollup,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正文"正文
正文
目前的問題是,以太坊主鏈並沒有隻為Rollup結算而優化,因此Rollup結算必須始終與其他應用程序競爭,這變得昂貴且不可擴展。 Cevmos的結算Rollup將反而受到更大的限制,只允許:
Rollup智能合約:它必須處理有效性證明的驗證和必要的爭端,以便在其之上託管ZK和樂觀Rollups合約
Rollups之間的簡單轉移
因為Cevmos結算Rollup將完全等同於EVM,你將能夠很容易地移植並在它上面運行你最喜歡的EVM Rollups(Fuel, Optimism, Arbitrum, StarkNet, 等等)。
簡而言之,完整的Cevmos堆棧可以包括:
Celestia - 在底部提供數據可用性。
正文
正文
總結
Celestia與傳統的解決方案相比具有多種優勢:
可擴展性:通過將執行與共識和數據可用性解耦,Celestia能夠隨著網絡上節點數量的增加而實現專業化和線性擴展,執行環境可以自由地在上面進行優化。
簡單性:Celestia是一個可插拔的解決方案,目標是能像點擊按鈕一樣輕鬆部署特定應用的區塊鏈。潛在的許多區塊鏈將在Celestia的頂部有一個自然的家。
正文
一級標題
正文
Aztec
正文
二級標題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二級標題
正文
AZTEC放棄了賬戶餘額的記賬方法,採用票據所有權轉換的形式來保證交易的機密性,其中AZTEC票據包含的交易價值經過了加密表示。一個AZTEC的票據由一組橢圓曲線係數和三個標量組成:一個查看鍵,一個消耗鍵以及票據價值。查看鍵能夠對票據進行解密,從而顯示交易信息,其顯示結果可以用來創建有效的基於離散聚合的零知識證明。然後這些證明由消耗鍵進行簽名,由此實現價值轉移。
離散聚合處理算法被AZTEC協議用於實現交易機密處理
該算法將一系列交易利用票據的銷毀與重建,產生與原始交易價值大不相同的新一組交易,並置入離散聚合交易池以混淆各個交易的真實價值。例如將10E拆分為10次AZTEC網絡內1E的交\100次AZTEC網絡內0.1E的交易\1,000次AZTEC網絡內0.01E的交易等以上的一些組合。
當然,為實現這一匿名化過程,在AZTEC網絡中需要有足夠的資產數量,以支持假設的交易場景。 AZTEC協議需要產生一組遠遠大於原始需求交易場景的總交易數。 AZTEC協議描述瞭如何在零知識證明中構建和驗證離散聚合處理的有效性,並保證解密票據價值的地址沒有暴露,證明票據“所有權”的地址不會被曝光。
Aztec Connect
前述AZTEC的隱私交易處理模式僅能支持基於Layer2的交易轉賬,為實現Layer1上的DeFi隱私交互,AZTEC開發了Aztec Connect以通過網關的方式,將Layer2 上的交易聚合至Layer1。當Aztec 用戶想用協議進行交易時,該交易將在完全匿名的情況下通過Aztec Connect在以太坊主網上與第一層協議進行交互。
AZTEC協議與ERC20代幣標準等傳統公共數字資產的交互
AZTEC協議能夠與AZTEC協議相同的底層區塊鏈的傳統數字資產交互。該協議可用於定義兩種不同類型的數字資產:完全匿名資產(僅通過優化的AZTEC票據表示)和公共\私有資產。 AZTEC協議可以把公開的ERC20值轉換成AZTEC票據,或是將AZTEC票據轉回ERC20。
AZTEC協議的匿名性
AZTEC協議支持機密交易,其中單個票據的信息是加密的。同時,通過將機密的零知識交易與地址匿名算法結合起來,可以提供交易的完全匿名性。
AZTEC協議的效率分析
在AZTEC當前的技術範式中,被稱為UltraPlonk(AZTEC開發的一種優化的Plonk算法,能夠在Plonk邏輯電路中實現高效的查找命令)的密碼系統向以太坊發布證明的成本約為550,000wei,比AZTEC原始產品zk.money首次推出時便宜約30%。當前系統的單次交易匯總量也從112個擴大到了896個,吞吐量實現了8倍的提升。
AZTEC在單次吞吐量為112項時的工作方式為:
瀏覽器客戶端生成了一個證明
然後將28個客戶端證明聚合為一個內部Rollup證明
然後將4個內部Rollup證明聚合為一個外部Rollup證明
隨後,這個“外部”的Rollup證明在根Rollup的邏輯電路中進行驗證——這個邏輯電路能夠確保所有底層工作的有效性。
對最後的證明進行上鍊。
AZTEC官方認為其Aztec Connect 軟件開發工具包可為以太坊DeFi服務節省高達100倍的成本,同時提供完全的隱私保護。並且,隨著驗證成本的下降以及zkRollup匯總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數據通信成本在未來會佔交易成本的近100%。
AZTEC的未來
AZTE協議為私人交易提供了良好的隱私性,並同時兼備成本低廉的特性。同時,AZTEC還通過可編程的私有系統來達到良好的可審計性和合規性。
AZTEC仍在努力探索協議的拓展功能,如嘗試提供私密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私密的加權投票以及匿名的身份共享方案。結合以上擴展功能,AZTEC協議能為開發者需要的工具來創建下一代私密化去中心化金融服務設施,構建具有絕對隱私且私密化治理的數字資產。
Aleo
Aleo 是一個提供數據完全私有應用程序的平台,其旨在基於零知識密碼學建立私密的用戶體驗。 Aleo 通過利用去中心化系統和零知識加密來保護網絡上的用戶數據來實現這一目標。 Aleo 的核心是為用戶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供具有絕對隱私的計算服務。
具體來講,基於零知識密碼學,Aleo可以幫助用戶擁有數據私有權,而不是公司控制數據獲取利益。這不僅僅讓用戶擁有數據的所有權,它還正在定義用戶的數字身份,以便用戶決定數據的應用與共享,以獲得更加私密、個性化的服務。
Aleo核心技術
LEO語言
Aleo團隊開發了一種受Rust啟發的靜態類型編程語言Leo,其強調了語言的可讀性和易用性。 Leo語言可以在零知識的情況下直觀地表達邏輯,讓開發人員直觀地在Aleo公鏈上構建具有隱私和去中心化屬性的應用。
AleoStudio
AleoStudio是Aleo開發的專門用於零知識證明的IDE,其主要為隱私賽道開發者提供開發環境支持。
zkCloude:
Aleo開發團隊構建了一個組件,它構成了Aleo應用程序更安全、私有和個性化範式的基礎。 Zkcloude建立的點對點、去中心化的私有計算模型能偶保證被屏蔽的身份可以直接(如在資產轉移中)或以編程方式(通過智能合約)進行交互去中心化的私有計算,從而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研究中只需要清楚:
zkCloud 是點對點、去中心化、私有計算的新模型的基石,可以在本地運行或委託給專門的證明者。
zkCloud實現了受保護身份之間的編程交互,這些身份可以是用戶、組織、DAO 等等。
這些交互是通過屏蔽交易發生的,這些交易提供了保證給定程序正確執行的加密證明。
這些交易被提交到更新全球狀態的Aleo 區塊鏈,並將活動錨定在zkCloud上,並提供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數據可用性保證
其中,屏蔽交易是Zcash 最先創建的一種基本式。但是Aleo 中的屏蔽交易不僅僅是資產轉移。它們描述了用戶與用戶或程序的各種交互,包括流動性供應、治理投票、身份認證、去中心化通知等等。因為只有交互方知道交易的細節,第三方在做惡時無法了解該交互的細節或以任何方式利用它。
4. AleoBFT
AleoBFT是一種新的共識混合架構,在Aleo測試網3運行的過程中,Aleo 將把它的共識模型轉變為一個混合架構,用於證明者和驗證者,稱為AleoBFT。首先,AleoBFT 保證每個區塊的即時確定性。其次,AleoBFT 確保網絡保持充分去中心化。第三,AleoBFT 激勵證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大Aleo生態系統的證明能力。
Aleo共識機制——PoSW
POSW原理:
POSW原理:
Aleo代幣經濟學
Aleo團隊在考慮代幣經濟學時,對以下屬性有嚴格的要求:
網絡的原生代幣代表著有意義的價值
該系統激勵網絡上的參與者為其安全做出貢獻
激勵措施不鼓勵不誠實或任何作惡行為
它能夠促進有用應用程序生態系統的開發和使用
它能夠促進權力下放,從而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整個系統
Aleo的代幣名稱叫做Aleo credits,代幣總量:10億。下面兩張圖片展示了Aleo 的代幣分配情況和挖礦產出時間表。
下圖顯示了Aleo代幣的通貨膨脹曲線,可以看出Aleo團隊在盡力尋求一個平衡使得代幣能夠維持Aleo鏈的正常運作,同時不會引起無限的通貨膨脹。
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AltLayer
二級標題
AltLayer介紹
項目及團隊介紹
Altlayer 主要針對dApps 階段性的高擴展性需求,是一個可插拔、按需加載,為單個應用程序定制的執行層系統。 AltLayer 是基於Optimistic Rollups 構建的臨時擴展層,可以滿足一次性使用的需求,且共享Layer1 或Layer 2 的安全性,為工程師們帶來具有高度彈性的執行環境,做到了高度的資源優化。
AltLayer 由Parity Asia 前總監、Zilliqa 聯合創始人兼CTO Dr.Yaoqi Jia 領導。於2022年7月1號宣布已經完成了由Polychain Capital、Breyer Capital 和Jump Crypto 牽頭的72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目前AltLayer 的測試網已經準備完畢,計劃在今年Q3 推出一個完全支持EVM 的測試網。
項目功能特點
Altlayer 可以直接從Layer 1 或以遞歸方式間接從Layer 2 獲得其安全性,被看作為Layer 3 層協議,主要功能特點如下:
滿足dApp個性化需求
高度資源優化
模塊化設計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為什麼需要AltLayer —— NFT mint場景痛點
痛點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實際上許多NFT 項目其實並不需要一個長久的專用區塊空間,只需要短時間內佔用區塊空間。因此AltLayer 的彈性擴容方案可以更好的滿足NFT 項目Mint 期間的網絡需求,且不會帶來長期持續性負擔。有效避免了使用頻率多的dApp會與大量未使用的dApp爭奪區塊空間的問題。
AltLayer 滿足dAPPs更加專業化定制化的需求,幫助它們更靈活的選擇資源,而不是在一層網絡中和其他dApp爭奪有限的資源,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實現路徑
當dApp預期有非常大的訪問需求而Layer 1 無法承接時,Flash Layer就會被調用。一旦需求逐漸減少dApp就會遷移回一層網絡,這種高度彈性的方案使得整個系統的資源得到了高度優化。 Flash Layer為每個NFT 項目分配一個特定於Mint 的執行層。由於區塊空間是為項目保留的,這意味著mint event可以與任何其他鏈上活動完全隔離,從而不會導致網絡擁塞,也讓NFT 項目在mint過程中不會產生GAS。此外,Flash Layer 還帶有一個高吞吐量的執行環境,能夠提供2000 TPS 的專用吞吐量和1-2 秒的低延遲,提供流暢的體驗。
具體路徑如下:
1)快速啟動一個由一層網絡(如以太坊)保證安全性的Rollup 解決方案;
2)合理利用Rollup 解決方案,從而防止一層網絡的空間堵塞;
3)通過在一層網絡進行“end-of-life ”的結算程序來結束Rollup 解決方案的調用。
項目優勢
自動擴展:當NFT mint event 結束時,系統會結算Base-chain上的所有資產。與需要用戶手動橋接資產的解決方案不同,自動結算可確保所有NFT 都移至Base-chain,而無需任何用戶幹預,消除了任何與橋接相關的安全風險
多鏈支持:默認支持EVM 和WASM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隱密交易的到來:深入AZTEC 協議
AZTEC 協定簡介
AZTEC 協定簡介
Privacy for Pennies: Scaling Aztec's zkRollup --- Aztec如何降低交易費用
UTXO VS. ACCOUNT MODEL
數字隱私與零知識證明
How Zero Knowledge is Rebalancing the Scales of the Internet
What does Transparency Cost You?
The Future of Zero Knowledge with Aleo
Aleo核心技術
Zero Knowledge Primitives by Aleo
zkCloud: Decentralized Private Computing
Aleo簡介和代幣分配
Discover Aleo
Aleo Token Economics
爆火地隱私公鏈Aleo 介紹
Aleo——隱私賽道的未來
多方位解析——Aleo價值與未來
Celestia — The Foundation of a Modular Blockchain World
Foresight Ventures:「合久必分」模塊化區塊鏈與數據可用性層
IOSG Weekly Brief |拆解數據可用性層:模塊化未來中被忽視的樂高積木#136
-------------------------------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Medici Larissa 小橙子Ken Mindy
校對:Medici 排版: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