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這一篇是Jensen在離職時發在內網的離職稿件。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告別內捲的Web2
線下訪談時,恰好一位前360高管現web3創業的朋友也在,這個問題他是這麼回答的:
很多大廠遇到了業務增長瓶頸,個人在大廠內的上升通道有限。
Web3處在早期與投資的風口,年輕人有更多的上昇機會。
這兩點基本已成為我們這些離開大廠選擇Web3人的共識,我們都在Web3中看到了更多的機會點、更大的施展空間。當然,我們中有堅定的Web3去中心化信仰者,也有純粹將其作為金融衍生品來投機炒作割韭菜的。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參加路演和線下辦公:上圖是我們虛擬小team的一些零碎日常:週末聚在咖啡館搞事情,參加創業者沙龍或項目路演)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Algorand和Polkdot中國行,彼時講演的他們還未成為大公鏈)
後續在北京又聽了一些線下佈道,但大多還是一知半解。之後進了字節,就一直沒有再去深度了解。
直到21年12月份,我注意到ICP的Hackathon,又得知陪伴大學四年的美劇《矽谷》中,主角所構想的那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計算機似乎被ICP落地了。振奮的心情無以言表,就馬不停蹄報名參加了Hackathon,做的產品也是每一個Web2人進入Web3首先想到的方向——DID。當時臨時組隊,兩個人通宵寫代碼做PPT,再跑去上海路演。從一個想法到初版的實現再到講完,一共耗時36小時。也是經歷了整個過程後我才發現,自己對於行業的認知還很淺顯,別人口中長串的名詞聽不懂,甚至連ENS都沒那麼了解。
但賽場的火熱氛圍,就像13、14年時移動互聯網還充滿想像力的時期,每個人都有各種創想,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了激情。
相較來說,現在Web3行業確實還處於早期,大家都在摸索階段,可這也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在平等的起跑線上競爭,沒有邊界,也沒有條條框框,甚至沒有明確的定義,大家都在向著自己所構想的更美好的互聯網進發。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1.435名字的由來)
在做項目過程中,我們結識了World哥(以技術手段曾一晚套利百萬的大佬),與他在之後的一些合作中慢慢相互建立了對彼此的信任,又一起在一些GameFi和特殊事件(Luna等)之中捕獲了一些機會。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大理Web3大會)
上個月我們小團隊也去參加了大理的活動,參與策劃了幾個主題會場。大理Web3之行的故事與感悟就非常多了,此處不再贅述。如果想了解更多Web3與大理的故事可以參考我們寫的這篇文章《這幾天Web3在大理髮生了什麼》。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半年時間,從幾個人到一個組織
我們的組織從最開始Das、World哥、龍哥、川神、D的小團隊持續不斷拓展,包括後續秋老師、Sean,小橙子、DM等等朋友加入,現在社群覆蓋成員已經有近萬人,參與過貢獻的有近百人,核心貢獻者有幾十人,目前也有了媒體工會、投研工會、孵化工會等子組織,隊伍持續壯大是大家想要做事情的心把所有人凝聚在了一起。我們也用最短的時間積累了資源和技術班底,讓理想不僅有想法,更有支撐。
再回歸到我們創立1.435Club的初衷,我們就是希望能夠聚集起一群有抱負有想法的人,用深度的投研幫助大家在Web3行業早期混沌的狀態中建立系統的行業認知,用我們積累的業內資源幫助成員更快獲取啟動的勢能。
我們相信這裡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會不斷有優質的項目、優秀的創業者從1.435走出去,成就屬於自己的Web3時代。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