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一直是一個熱門賽道,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社交應用。但無論是在Web2 還是Web3,社交應用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在Web2 中,如Telegram、Sinal、Whatsapp、Facebook、Twitter、微信等社交應用,雖然產品體驗絲滑,部分軟件也能夠實現通信加密,但由於運營方式中心化,隱含著停止服務、內容審查、隱私洩露的風險。
在Web3 中,如Lenster、Link3、Ethereum World、Farcaster 等社交應用,雖然實現了去中心,相比Web2 社交應用更加抗審查、保護用戶隱私,但存在延時、成本高、多次授權的問題,影響用戶體驗。
最近,Odaily發現了一個叫做Berty 的即時通訊App。它不是一個最近推出的新產品,而是一個不斷更新,直到最近才勉強可用的、與眾不同的產品。
它基於IPFS 構建,每個用戶下載的Berty 都是一個IPFS 節點,它既是客戶端也是服務器,所有Berty 共同構成一個點到點的分佈式網絡,因此實現了去中心與抗審查。除此之外,它還具備端到端加密通訊、免身份註冊、斷網通訊、完全開源的特點。
與此同時,在《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Berty compared to the other messengers?首先在
教程
教程
首先在官網下載App,完成之後點擊創建賬戶就能夠免信息地直接創建一個Berty 賬戶。
接下來跟隨新手引導就可以完成賬戶創建的全過程。左上角是刷新,右上角是設置,點擊右下角可以添加好友與群組。
目前Berty 功能較少,操作也較為簡單,下文主要向大家演示Berty 如何完成離線通訊。我們點擊右上角進入設置界面,點擊離線通訊並允許藍牙。
問題
問題
問題
在完成一些基本的交流和測試後,我們發現Berty 顯著的問題是慢,非常慢。當用戶初次向好友與群組發送信息會花費大量的等待時間,這個時間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延長。
當第一次與另一個客戶端建立聯繫,物理距離越短,初次發送消息需要等待的時間就越長,隨後的通訊延遲將會極大地縮短。如果是面對面第一次建立聯繫需要40 秒左右,如果另一個客戶端距離太遠,可能需要極長的時間,我在北京與遠在丹麥的好友在都開通互聯網的情況下,第一次建立聯繫花費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最終仍未成功。
關於網絡加載緩慢的問題,官方給出的優化建議是啟用路由器的IPv6 網絡。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較
在體驗方面,Berty 不像Web3 社交應用那麼難用,卻也沒有Web2 社交應用那麼好用,特別是在初次發送小消息的時候會花費大量時間。
在機制方面,將區塊鏈上的社交應用與Berty 對比,鏈上社交應用需要共識、互聯網和驗證等待時間,會給用戶體驗造成延遲影響。而且由於有限的區塊成本高昂,這會增加用戶的使用成本,因此區塊鏈更適合在沒有中央權威的情況下驗證交易,而不是匿名交換經濟效益幾乎為零的消息。
總結
總結
總結
Berty 是一個基於IPFS 開發的即時通訊工具,既是客戶端也是服務器,具備端到端加密通訊、免身份註冊、斷網通訊、完全開源等特點。
所有的Berty 客戶端共同組成一個分佈式網絡,以實現網絡內的通信。與去中心的區塊鍊網絡相比,Berty 部署在分佈式對等網絡上更加抗審查,成本更低。
Berty 目前的產品還很早期,明顯的缺點是慢,用戶初次發送消息需要大量的等待時間。但這可以隨著Berty 用戶數量或者IPFS 節點數量的增加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