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DAM is here.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DAM 是什麼?
DAM (dPRIME Asset Modules Finance,簡稱“DAM Finance” 或者“DAM”,下文均用“DAM” 代述),是搭建在Moonbeam 上的流動性協議,允許用戶以超額抵押(overcollateralized)的方式借出平台穩定幣——dPRIME,使用戶可以在無需出售任何現有資產的情況下釋放出自己的流動性,從而更充分地參與Moonbeam 甚至整個Polkadot 生態。
Moonbeam 作為Polkadot 生態中的“以太坊”,承載著發布智能合約的重要任務,是波卡眾多平行鏈中擁有最多生態的一條鏈,擁有最多的XCM(波卡鏈間通訊格式)集成數量;同時在社區方面,以用戶為中心,擁有良好的高質量dapp 交付記錄;此外,從資源合作方面也獲得瞭如Curve,Lido,Sushi 等以太坊頭部項目的官方合作。
Moonbeam 創始人Derek Yoo 表示:“現有的跨鏈方法存在資產利用率低和流動性分散的問題。” DAM 是新的跨鏈DeFi 協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利用Moonbeam 上的連接合約來獲取來自多個區塊鏈的資產,能夠安全且更加高效地聚合流動性,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
縱觀整個Moonbeam 生態,目前並沒有原生穩定幣。同時基於整個Polkadot 萬鏈歸一的願景,dPRIME 作為多元資產抵押穩定幣,選擇在Moonbeam 上部署,無論是當下為Moonbeam 生態的用戶提供借貸服務,還是未來釋放整個Polkadot 平行鏈中長尾資產的流動性對於整個生態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
區別於MakerDAO 的僅能通過質押ETH 生成DAI 的模式(Single-Collateral DAI, SCD),以ETH holders 為主要目標群體制定服務,基於以太坊的信用度來為DAI 進行信用背書;DAM 針對波卡生態中平行鏈上的長尾資產進行質押生成dPRIME(Muti-Collateralled),如GLMR, ACA, ASTR 等。 DAM 更看重Polkadot 上每一條平行鏈中的生態及其資產,為每一個參與Polkadot 生態的用戶提供了流動性釋放服務,針對波卡眾多平行鏈中的多元資產為其釋放了流動性並增加了應用場景。
DAM 本質上作為Moonbeam 上的借貸平台,區別於Moonwell 這種傳統藉貸模式,生成穩定幣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小的清算風險並創造而非轉移購買力。其核心是圍繞著平台的兩個代幣,分別是多元抵押穩定幣——$dPRIME, 以及平台治理代幣——$DAM。
dPRIME 可以通過超額抵押平行鏈中的主流及長尾資產獲得,借款人根據借款人的總投資組合價值和資產質量,將協議認可的抵押品存入DAM 的linked-multi-collateral-vault(“LMCV ” ),借款人僅需支付一次mint 費用。
dPRIME 的持有者可以mint ,在二級市場上獲得dPRIME 作為儲備資產,或者轉換成其他資產以尋求更好的投資機會。
那麼既然是DeFi 的借貸平台,自然會有清算這一機制,當借款人的vault 情況變得不健康時,清算人可以獲得一部分抵押品,外加一筆獎金,用於按時支付借款人的vault fee。
平台治理代幣$DAM 除了可進行常規的社區治理、投票、決定協議收入,後期對於DAM DAO 的治理之外,也可以mint 平台中抵押資產——用戶可以將$DAM 存入一個stableswap pool 從而獲得一個LP Token(質押憑證),LP Token 可以在Curve 等同類場所上進行質押,之後會得到對應數量的ddPRIME,ddPRIME 可以用於mint dPRIME 或者其他可供抵押的資產,以此作為激勵措施鼓勵用戶參與生態。其設計具有以下特點:
dPRIME 是超額抵押的,它是一種債務。
一級標題
在與DAM 團隊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這群BUIDLERS 對於行業的熱愛以及他們的專業性。對於DAM 的未來規劃,我認為DAM 作為Moonbeam 上第一個支持超額抵押長尾資產借貸的平台,將會以Moonbeam 為地基,將應用一步步擴張至所有波卡平行鏈中,為每個波卡生態的用戶平等地提供服務。屆時,不僅是波卡生態,我們相信DAM 會為長尾資產的市場在多鏈領域打開一個新的風口,讓每個用戶所擁有的每種資產都可以“跑起來”。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Reference
1. https://dam.finance/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9nGQpiJbE
3. https://hackernoon.com/stablecoin-models-evaluating-centralized-vs-decentralized-architectures-wn1y35tc
正文
二級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