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Key Capital報告:Web3音樂試驗——音樂人不再為愛發電
HashKey Hub
2022-07-22 08:20
本文约1120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45分钟
從傳統音樂產業入手,探究我們為什麼需要Web3 音樂

一級標題

摘要:摘要: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Web 3音樂? — 分配得不到合理解決世界最大流媒體平台Spotify 上,每播放一次,藝術家獲得的版稅在0.003–0.005美金,流媒體版稅收集機構Audiam創始人表示,儘管Spotify的用戶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支付給藝術家的版稅卻在大幅下降,版稅下降在2013年已經開始。

  • 版稅的兩級分化嚴重。向Spotify上傳歌曲的音樂人有800 萬,每天上傳新歌大概6萬首,有99.3%的藝人年收入不到1萬美金。

  • 藝人收入低。這1萬美金也沒法全部流入藝術家的口袋,音樂產業鏈條極其冗雜和不透明,過了下游的流媒體這關,向上游還有版稅分成的大頭唱片製作公司,唱片發行公司,藝人經紀人公司以及代理商發行商,最後分到音樂人手中的版稅則是少之又少。

黑匣子版稅。

  • 因為沒有同步披露音樂產業鏈條的相關主體,每年大概會產生6.55億的黑匣子版稅。陳奐仁也指出,人們近年來都認為音樂是一個免費的產品,此外版稅收入很多時候沒有到達核心創作者手中,超過一半的音樂人收入達不到最低工資水平。音樂NFT則可以為藝術家解決收入、費用和粉絲圈建立的煩惱:

  • NFT直接創收。試想一個不是很出名的獨立音樂人在平台上賣出了一個價值0.1e的音樂NFT,這就相當於Spotify上67000次的播放,這對小眾的獨立音樂人來說往往是無法企及的數字。這筆錢可以作為音樂家的收入,讓音樂家的創作不再是為愛發電。

  • 建立後續啟動資金。此外銷售音樂NFT也可以被視作是為了未來的音樂產品和計劃的募資行為,相比傳統上百萬的市場調研和營銷費用,省時省力。

形成和粉絲良性互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1 流媒體Streaming — 直麵粉絲的流量入口

如前文提到在傳統流媒體模式下,流媒體作為第三方平台處在藝術家和粉絲之間,藝術家報酬相對微薄,Web 3音樂流媒體則有強烈的去中心化色彩,通過代幣激勵藝術家進行內容創作,實現營收,最有代表性的項目是Audius。2.1.1 Audius — 去中心化音樂門戶

參與門檻低:Audius的保留了傳統Web2音樂流媒體的影子,對互聯網用戶進入Web3相對比較友好。平台不需要用戶必須有去中心化錢包,郵箱登陸即可,而且用戶登陸後,如果沒有metamask, 平台會自動分配一個Hedgehog的AUDIO錢包地址,整個網頁的使用過程和傳統播放器也很類似,比如點贊轉發歌曲,創建歌單,上傳音樂,關注喜歡的創作者等,用戶體驗比較流暢,門檻也很低,全部功能免費,這也是Audius在Web3音樂賽道可以積累相對較多的原因之一。

內容吸引用戶: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2 交易平台— 差異化賦能

音樂NFT交易平台的模式基本是和售賣其他NFT一樣,所以交易平台的其他差異化賦能就是用戶比較不同平台的關鍵,比如流量IP的比拼以及代幣經濟模型的設計。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Sound.xyz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Dune Analytics

圖片描述


Catalog月交易量: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Mint Songs 是一個建立在Polygon上的幫助創作者免費mint音樂、專輯海報NFT以及建立Web3粉絲社群的平台。藝術家免費mint音樂NFT後,可以在平台的marketplace中售出NFT,首次售出可獲得95%的收益,二次轉賣可以從中收取10%的收益,所有音樂NFT儲存在IPFS上。這些海報以及音樂NFT可以免費空投給藝術家的社區,也有供藝術家分析自己作品和社區情況的dashboard,幫助藝術家管理社區。目前平台上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簡單的mint歌曲以及交易,粉絲和音樂人之間的社區建設還非常早期,平台上的top seller 藝術家的推特粉絲數一般不超過1000,屬於比較小眾的音樂人。 Mint Songs 在去年12月完成了3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Castle Island VC領投,Coinbase Ventures和IOSG Ventures等參投,該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拓展團隊以及為藝術家開發社區管理工具。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3 二次創作/生成音樂— Web3音樂的創意來源

二次創作即用戶可以根據平台已有或者其餘用戶上傳的音樂資源進行創作,平台提供創作工具。而生成音樂也是Web3音樂上游創作的一個分支,即玩家可以購買或收藏單個音軌組合成不同音樂,音樂單元的引入可以增加整個音樂創作板塊的槓桿,參考PFP NFTs的玩法和多樣性,為音樂賽道帶來更多想像力。

2.3.1 EulerBeats — 主打算法生成音樂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4.1 Eulerbeats

2.4 版稅/粉絲經濟— 音樂家和粉絲產生良性互動

Web 3音樂版稅的主要的玩法包括發行限量類似黑膠唱片的稀有原盤NFT,在復刻原盤的過程中,原盤持有者可以持續獲利。另外就是將藝術家的線下版稅收入按比例分配給粉絲,是藝術家眾籌的邏輯,相當於粉絲投資了藝術家,並且共享其成果。這也引出了粉絲經濟的概念,粉絲由傳統的消費變為了投資,他們之間形成了合作關係,藝術家也收穫了更多有效粉絲,除了共享版稅之外也有其他的需要兌現的福利。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Eulerbeats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Royal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5.1 Songcamp

2.5 Web 3音樂社區— 去中心化探索,借鑒DAO模式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Chaos Twitter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2.5.2 Good Karma Records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4. Web 3音樂發展前景思考

二級標題

粉絲對於藝術家的投入變得可以量化,二者的關係也由一對多變為一對一,藝術家可以更關注自己的忠實粉絲,這些粉絲也值得擁有不一樣的福利,他們是藝術家的投資人。藝術家的融資變得簡單,也可以直接實現創收,創作音樂不再是為愛發電。但目前Web3音樂的粉絲經濟的整個商業鏈條比較短,大部分歌手借助Web 3音樂還是停留在周邊售賣的邏輯,將售賣NFT視為另一個增加收入的手段,粉絲和藝術家的聯繫不夠緊密,僅僅依靠交易週邊和藏品這一套邏輯也很難依靠音樂NFT形成藝術家社區。

二級標題

前文提到傳統音樂產業行業中存在大量的黑匣子版稅,而將音樂鑄造成NFT可以自動分配版稅收入。就例如Delphi研究報告中指出的Sound 與廠牌Soulection 合作的活動中,聆聽派對結束後,300多個NFT以0.1e的價格售賣給買家,之後用0xSplits技術自動分割給廠牌,策劃和藝術家。不過,傳統音樂產業供應鍊鍊條相當複雜,包括上游的創作者、歌手,中游的唱片公司,下游的流媒體等。若將產業鍊和商業模式全部搬到鏈上,所涉及的法律風險和實操的複雜性都是需要考慮的,實際上比如只考慮到上游創作層,就包含作詞、作曲、藝人、造型、視覺、設計師、攝影師、製作人以及導演等等相關方,很多時候並不是簡單的將所有主體的收益採用和鏈下一樣的模式用百分比的形式記錄在智能合約內。如果是參與主體非常少而精簡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0xSplits這類鏈上收入拆分協議去分割收入。

二級標題

音樂NFT和圖片NFT相比,視覺衝擊力不夠強,人們至少需要10秒以上的時間去聆聽音樂,從而決定是否購買,這也決定一般情況下Web3音樂應用同時配有播放器尤為重要。在應用場景方面,圖片NFT最直觀的應用是社交媒體的頭像、遊戲以及元宇宙的avatar, 有天然的強大社交屬性,但音樂NFT除了藏品之外更廣泛且具有傳播性應用會在哪裡?會是twitter個人主頁或者是遊戲人物的出場BGM嗎?不過Gala生態下的Gala music也在嘗試將平台上的音樂NFT作為其生態遊戲的背景音樂,音樂的流量來自於遊戲,同時音樂NFT持有者、節點以及藝術家都會在音樂播放時獲得獎勵。此外,對於Web3音樂的社交屬性和社區,sound.xyz的可視化社交和聆聽派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參考的範例。

二級標題

項目方早期需要盡可能獲取更多的知名音樂人IP,只依靠長尾或者小眾音樂人無法吸引流量,儘管Delphi的研究報告中指出Web3藝術家在Catalog的銷售情況和在Spotify的流量情況不具有相關性,twitter追隨者也大概只有幾千位左右,大部分Web3平台上的歌手是獨立的,也受到了收藏家的早期支持。但是對於大部分項目來說,擁有流量和IP都是項目啟動最好的方式,早期沒有較好的音樂資源和運營能力的平台上的獨立音樂人作品很容易成為無人問津的殭屍音樂。參考Royal, Emanate, Audius, Opulous,OneOf這些團隊的創始人或投資人,無疑都有很強的傳統音樂行業背景,平台的音樂資源也可圈可點,比如Royal上的格萊美獲獎者Diplo以及有“紐約rap帝”之稱的饒舌歌手Nas。參考小圖片的爆發之路,雖然人們對於crypto native的事物接受程度似乎高於傳統藝術作品上鍊,但是不可否認村上隆,西班牙幽默藝術家Joan Cornellà這些在傳統藝術領域已經有所成就的藝術家的NFT作品熱度依然非常高。

二級標題

如上文,Web3的殭屍音樂可能最後的結果是無人問津,音樂NFT的天地也是留給在傳統音樂行業有一定積累的人。 Web3雖然給了音樂人平台,但本質上沒解決曝光度的問題,那小眾音樂人究竟如何冷啟動呢?我們可以參考去中心化音樂分發平台sonorus的形式,平台和越南本地播放器合作,平台track link和SDK共存,用戶可以通過平台將音樂分享到社交媒體,第三方APP也可以調用項目方曲庫和數據進行promote to earn,傳播的人會得到代幣獎勵,從而聚集傳播能力強的人,傳播和宣發也正是小眾獨立音樂人最急需的。 Spotify對於沒有廠牌的獨立音樂人以及其歌曲的宣發操作是將他們的歌曲放在熱門曲庫和歌單總宣傳,此外短視頻和直播這類平台也允許藝術家宣傳音樂、培養音樂人,但這些平台比如Tik Tok對上游版權商依賴性強,需要先將版權商的曲庫放在APP裡面供創作者使用。而且大多數音樂人和廠牌之間是獨家的,不可以使用其他宣發渠道。所以參考sonorus的模式,從宣發、傳播和曝光的角度出發,長尾市場音樂人在Web 3世界中的冷啟動就似乎不再那麼困難了。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HashKey Hub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