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頁PPT裡看懂Jack Dorsey的Web5
Moni
2022-06-11 05:31
本文约235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9分钟
Web2+Web3=Web5?

本文來自cryptobriefing,原文作者:Tom Carreras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Tom Carreras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6 月11 日,Twitter 創始人Jack Dorsey 推出的加密項目TBD 宣布將在比特幣網絡上推出一個名為“Web5”的去中心化網絡標準平台,旨在“繞過”現有的Web3 概念。

如今大多數加密項目都選擇使用所謂的Web3 概念並提供了一種基於區塊鏈構建應用程序的方法。但在大多數情況下,Web3 需要依賴於以太坊或其他支持智能合約的區塊鏈,以更加便捷地滿足可編程性要求和Token 支付。

但是,Jack Dorsey 似乎並不認可這種想法,他試圖在比特幣網絡上構建Web 組件,這種策略通常不是區塊鏈應用程序的理想選擇。

從技術上講,Web5 將專注於身份而非Token 化支付,簡單點說就是——TBD 計劃構建一個去中心化Web 平台(DWP),讓開發人員使用去中心化標識符(DID)和去中心化Web 節點(DWN)來創建去中心化Web 應用程序(DWA)。

據悉,Web5 平台將使用ION,這是一個由微軟和去中心化身份基金會開發的比特幣身份層。 (Odaily 君o-daily 注:TBD 是Jack Dorsey 旗下支付公司Block, Inc. 最近創建的一個項目,旨在專注於開發比特幣基礎設施。)

從實際意義上講,Web5 希望解決現實個人數據保護問題,確保不會將這些數據出售給第三方,該項目旨在將去中心化身份和數據存儲帶入Web 應用程序,同時將數據所有權歸還給用戶。

接下來,Odaily 君(ID:o-daily)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Jack Dorsey 發布的16 頁PPT 裡究竟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什麼樣的“Web5 未來”吧。

Web5 有三個核心:

去中心化標識符(DID):

去中心化標識符(DID):

1、去中心化身份:自我控制的身份能夠支持去中心化身份授權和路由;

3、去中心化Web 節點:數據存儲和消息中繼節點將作為去中心化APP 和協議的基礎。

去中心化標識符(DID):

去中心化標識符(DID):

1、標識符將自主生成、自主控制;

2、沒有中心化提供商和授信機構;

3、沒有特別實用型Token或主觀共識;

4、抵抗各種形式阻隔;

5、ID可見。

上圖為可驗證證書在銀行金融機構的一個應用示例。

去中心化Web節點是一個新興的數據存儲和中繼標準,支持任何類型的實體,比如個人、組織等,可以發送和存儲加密或公共消息和數據,可為基於節點構建的各類去中心化APP和協議提供支持,主要特點包括:普遍可尋址、語義發現、可複制、異步消息線程、安全、支持任何身份類型。

Web5 將會推出一個身份錢包,具體功能包括:

1、數據管理:提供UI和功能管理去中心化Web節點中存儲的APP和憑證數據;

2、DID 功能:支持創建、更新和恢復DID;

3、證書功能:為驗證方提供簽署、驗證、發行和展示證書;

4、DID 授權;

5、語境管理。

Web5 網絡拓撲

去中心化標識符和去中心化Web 節點結合在一起之後,將會構建出一個支持DID 安全即時通訊、數據分享和證書交易的網絡,可以用所有類型語義數據的通用標準取代一次性協議交換(比如加密消息傳遞協議、照片共享協議等)。

可視化Web5 和去中心化Web 平台堆棧

1、去中心化Web 應用程序(DWA)包括:tbDEX 和其他APP;

2、去中心化Web 平台包括:去中心化Web 應用模型、去中心化Web 節點、去中心化標識符。

什麼是PWA?

Web5 音樂用例:在不同音樂APP 裡一遍又一遍複製自己的播放列表,這個操作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不悅,Web5 可以解決。

二級標題

總結

總結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Moni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