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Helium CEO:詳解Helium的運作機制與發展現狀
链捕手
2022-05-07 04:30
本文约643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6分钟
“我認為在未來兩到三年內,Helium 是美國最大的蜂窩網絡。”

原文標題:《In Conversation with Amir Haleem, CEO, Helium

原文作者:Mattturck,FirstMark

原文編譯:餅乾,鏈捕手

原文編譯:餅乾,鏈捕手一篇文章一篇文章

在經常被外界批評缺乏實用性的加密行業中,Helium 脫穎而出。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文章一篇文章

2017年Sean Carey,以及2017年2018年Amir Haleem

Amir Haleem2018年

的首席執行官

都有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因此,很高興再次歡迎Amir 回來談論Helium 最新消息。

Matt Turck:什麼是Helium ?

:Helium 是一種用於構建無線網絡的經濟系統。這個想法的第一個實例是物聯網網絡,在2013 年,我們認為物聯網是電信領域最糟糕的問題。當時,還沒有解決方案可以將體積小、電池供電而且需要便宜的設備連接到互聯網。

Amir Haleem:因此,我們長期以來的重點是解決這個問題。如何構建一個全球規模的物聯網網絡?我們進行了許多不同的試驗,其中並不是每次都正確,這是一條非常曲折的道路。

接觸到加密貨幣之後, 2016 年迎來了一個高光時刻,我們意識到可以把設備授權給用戶,無論是個人、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都可以參與電信行業,並使用加密作為組織方式。 Helium 是一個允許個人參與全球電信網絡的經濟體系。

第一個實例是物聯網,後面我們進入5G 和蜂窩網絡領域,並且在這個方向上也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企業,無論是WiFi 還是固定無線設備,這使人們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協調以構建無線網絡。

Matt Turck:Helium 有供應端和需求端。它是怎麼運行的?

儘管物聯網已經被談論了十多年,仍然像一張白紙,對於如何構建以物聯網的方式連接到互聯網,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所以這不是初創公司應該做的事。用戶不會因為建造了物聯網就來使用,但引入加密貨幣會使這種方法變得可行。我們選擇的方式是首先建立一個供應方。

Amir Haleem:在我們的解決方案中供應方是網絡覆蓋。目前手機信號已經覆蓋了大部分人類活動區域,我們想為物聯網設備構建類似的東西,所以開發一個稱為熱點的設備,它網絡用戶和物聯網設備無線接入點的組合,使用一種稱為LoRaWAN 的無線網絡協議,專為超長距離、極低數據速率的極低功率事物而設計,因此用戶只能發送相對簡單的消息,例如GPS 位置。 Helium 的特別之處在於讓兩件原本對用戶來說非常複雜的事情變得非常簡單。

螞蟻礦機就像一個裝滿電線的鞋盒,這些UI 不是為用戶設計的。此外,物聯網接入點也不是為用戶設計的。這些是為電信公司設計的,用戶界面也很糟糕,並且需要一個48 伏的電源。我們設法將兩個對用戶不友好的東西組合成一個對用戶非常友好的東西。

我認為這是成功的原因。因此,用戶所要做的就是使用手機獲取熱點並進行設置,這與購買其他電子設備的體驗相似。現在熱點已經遍布數百個國家,數千個城市,有350 萬件已經延期訂購,幾乎任何人都能夠參與這個網絡。

Matt Turck:網絡的需求端呢?有哪些新興用例?

Amir Haleem:需求方一直是發展較慢的部分,硬件不像軟件開發那麼簡單省時,必須先建立一個原型,每次迭代都需要數週或數月的時間。
這個過程的非常緩慢。因此,Helium 判定如果網絡搭建完成就會出現用例。從正常的業務角度來看,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是我們多年經驗使我們相信用例會存在並且有很多,只是因為網絡原因沒有辦法部署。這就像你想開發一個iPhone 應用程序,但唯一的手機是諾基亞翻蓋手機,這個想法肯定沒法實現。

目前出現了一些用例,比如通過指令控制無人機運送包裹,捕鼠器連接GPS 跟踪設備,我認為物流、製藥這些行業已經出現了最明顯的用例。

Matt Turck:請談談Helium 實際上是如何工作的,包括技術層面上的覆蓋證明、位置證明和整個共識機制。

第一版Helium 的加密框架是16 、17年構建的,那時候我們已經想過以太坊的gas 費用將是一個問題,並打算將Helium 作為第2 層網絡,在Helium 這樣的網絡中,交易數量將非常重要。

因此,我們不確定如何進行,是否會有一些狀態通道變為現實,或者是否能匯總盡可能多的事務,就像當今許多以太坊第2 層的工作方式一樣。另一個思路是分叉比特幣,獲取比特幣代碼並將其分叉運行。

我們感覺這些方案都不適合,最後決定不在以太坊上運行,這非常具有挑戰性,而且成本不可預測。我們被驅使去建造新的網絡。核心團隊的某些成員具有分佈式系統背景,從事過iMessage 後端之類的工作,我們有信心來做好這件事。

因此,Helium 區塊鍊是第1 層,它是一個權益證明網絡,其中有負責交易驗證和生產區塊的驗證者。它使用稱為HoneyBadgerBFT 的共識協議。 BFT 是拜占庭容錯的共識協議,而HoneyBadger 是異步版本,並不真正關心延遲。當我們當時認為這很重要時。不過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不確定它是否仍然非常重要。

Amir Haleem:驗證者組大約有3,500 名驗證者,大約有三分之一的HNT 供應被質押,用戶必須質押10,000 HNT 才能成為驗證者。如今,所有這些驗證者都質押了價值約10 億美元的HNT。網絡的其餘部分稱為覆蓋證明,用作激勵體系。系統的一部分是創建區塊和驗證交易。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看起來就像其他區塊鏈一樣。關鍵是用Helium 網絡來做什麼?對我們來說是獎勵人們在使用之前建立網絡覆蓋範圍。我們設計了覆蓋證明的方案,熱點通過電波相互傳輸加密數據包,該網絡將獎勵創造覆蓋範圍最多的人。

因此,如果用戶能證明在很廣的範圍內聽到數百個其他熱點,那麼將比收不到熱點的人賺得更多。覆蓋證明就是這樣設計的,它的工作原理非常詳細且複雜,但它的關鍵點是覆蓋範圍越遠,覆蓋信號越好,那麼獎勵的HNT 就越多。

Matt Turck:讓我們談談代幣以及它在代幣經濟學中的運作方式。有HNT,有HST,還有數據信用的概念。這一切如何運作?

HNT是主要代幣,是熱點所有者獲得的獎勵,是驗證者的收入,也有質押功能。 HNT 的目的是能夠創建數據信用(Data Credits),這是Helium 生態系統中的第二個代幣,可以將它們視為Helium 內部的穩定幣,類似於航空里程。它允許用戶通過Helium 網絡無線傳輸24 字節的數據。

Amir Haleem:但是Data Credits 不能交易,沒有投機價值,甚至用戶都無法轉移這些代幣,唯一的作用就是銷毀來為用戶支付流量。這個代幣系統深受Kyle 和Multicoin 團隊的影響,為用戶提供了可預測性,數據信用的價值始終相同。因此,對於構建網絡傳感器的用戶,那麼無論HNT 的價值如何波動,都可計算使用網絡的成本。

所以用戶只能通過摧毀HNT 來創建數據信用,這稱為銷毀與鑄造平衡。銷毀比率根據HNT 的價值而變化,數據信用的價值是固定的,而HNT 的價值是波動的。

第三個代幣HST 與用戶無關,是參考Zcash 建立的創始人獎勵系統。大多數區塊鍊網絡將預先創建所有代幣,並將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給創始團隊和投資者。我們感覺這個模式不正確。將所有這些代幣預先提供給創始團隊隨時出售,這有點不公平。 Zcash 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獎勵創始團隊及其投資者的系統,參考這個模式,HST 持有者將獲得一定的獎勵。我們認為這樣更公平。 Zcash 和Helium 的區別在於HST 是可交易的,而Zcash 創始人獎勵是不可交易的,但基本上就是HST、HNT 和Data Credits 三種代幣。

Matt Turck:激勵措施是擴展Helium 網絡的關鍵,但隨著設備數量的增加和獎勵的降低,當需要繼續擴展網絡時,你如何看待激勵措施減弱?

這是個好問題。我認為加密貨幣中人們對正常的獎勵或正常的投資回報率變得不敏感。以今天的HNT 價值,早期的熱點用戶賺了數十萬美元,甚至超過數百萬美元。我認為這不符合正常的投資回報率。此外Helium 熱點基本不消耗電力,沒有實際運行成本。

Amir Haleem:另一個問題是50% 的年利率是否達到人們的期望。而且我不確定團隊或者社區是否已經彌合了這一點,但是熱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便宜。我認為在這段COVID 時期,對於與硬件和製造業是一段非常糟糕的時期。

這次網絡升級稱為HIP 55,將導致熱點的硬件要求顯著下降,因此生產熱點設備會便宜得多。這些都會改變回報率或激勵計算。隨著熱點變得更便宜,用戶需要減少收入,並且需要減少參與的積極性和激勵。

但是我認為事情會穩定下來,隨著網絡使用量的增加,我從不擔心這一點,部分早期用戶已經賺夠了錢並退出系統,這是完全正常且可以預料的事情。

Matt Turck:當我們討論代幣時,你想談談這方面的去中心化嗎?剛才你提到了熱點的硬件和要求,Helium 已經將硬件業務下放給社區時,Helium 自己並沒有在做硬件業務。能否從基礎的角度討論Helium 網絡的結構?

是的。現在有大約65 家不同的熱點製造商。我們最初建造熱點並不是想成為硬件製造商或者從中牟利,而且很多人錯誤地認為Helium 公司從熱點銷售中賺取收益。我們實際上沒有從任何熱點銷售中獲利,也沒有售賣許可證,什麼都沒有。

Amir Haleem:對我們來說,建立第一個熱點很重要,因為它讓我們能夠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其中的所有技術都已開源並移交給第三方。熱點生態系統盡可能地去中心化。公司除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協助解決技術問題和技術問題外,與供應商沒有任何互動。生態系統的其他部分同樣是去中心化的,例如直到最近,該公司還沒有運行節點驗證器。

現在有3,500 個驗證者,其中3,300 個是社區成員和其他購買了HNT 或參與生態系統的人,與我們無關。它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認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難點實際上是早期的核心工程,例如比特幣,擁有相對較小的群體和有足夠的技能來參與工程。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我希望看到它以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發展,從社區獲得更多的投入,並且公司在其中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

Amir Haleem:Matt Turck:治理呢?你提到了HIP,它是什麼?社區如何影響Helium 的發展?

我們從比特幣中藉鑑經驗。比特幣有改進提案BIP。我們有Helium Improvement Proposals(HIP),任何人都可以提交HIP。 Helium 網絡上幾乎所有的變化都來自社區的提議,而不是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由社區驅動,社區中的某個人編寫了提案,並由社區進行投票。

Amir Haleem:最近,我認為網絡已經到了這些HIP 現在必須包含代碼的地步,人們就如何改進網絡提出非常好的建議,但是沒有人喜歡真正編程去實現。因此,我認為如果你想提交一個改進提案則需要附帶它的代碼,然後人們最終對其進行投票,要么被接受,要么被拒絕。

Matt Turck:你是如何判斷HNT 和HST 是否被SEC 視為證券的?

Amir Haleem:坦率地說,我們對代幣設計非常小心,而且從未出售過任何HNT,也沒有預挖HNT,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確保在法規範圍內。

Matt Turck:請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委託質押?

現在用戶必須質押10,000 HNT 才能作為驗證者參與,按目前HNT的價格算是25萬美元左右。生態系統中有第三方供應商,用戶可以在其中投入小額數量就可以參與質押,但缺點是用戶必須信任供應商。到目前為止,第三方供應商的生態系統是值得信賴且沒有不良事件,我暫時建議這樣做。

Amir Haleem:Matt Turck:請你談談最近的投票,HNT 代幣將通脹1000倍?

我不確定真的會……那不是來自團隊的投票。一位社區成員提議拆分HNT,以千比一的比例重新命名HNT。因此,如果用戶的錢包中有一個HNT,那麼在進行更改後將有1000 個。我認為這很有趣。我確實認為在加密世界中存在人們所說的單位偏差,有熱點用戶直接告訴我,寧願賺1000 個便宜的HNT,也不願賺1 個價值一百美元的HNT。

因此,人們心理上喜歡大量的東西,並想像它們在未來會變得非常有價值,這就是這個想法的來源。有人提議重新命名HNT ,我認為這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生。再說一次,它並不是團隊在短期內實施的優先事項。

Amir Haleem:Matt Turck:你認為Helium 生態系統將在兩年內或者五年內發展到什麼地步?

我希望是今年,我們正在與FreedomFi 團隊定期合作並對此進行思考,社區中有各種建議。有HIP 37 和51 以及52 和53 提案。我認為在未來兩到三年內,Helium 是美國最大的蜂窩網絡。

Amir Haleem:我之前也說過,像Verizon 或T-Mobile 這樣的公司,他們的蜂窩網絡相當於整個美國的10 萬個信號塔,並且已經有600,000 個熱點,另外還有300 萬個即將到來。因此,Helium 完全有可能佔據美國覆蓋範圍內的蜂窩網絡主導地位。

Matt Turck:Helium 的5G 何時會實現?

Amir Haleem:我認為GigSky 是第一個使用Helium 網絡的MVNO,你可以訂閱GigSky 體驗一下。社區中有很多關於如何實施獎勵以及如何參與5G 的建議,我認為社區的討論方向非常正確。

Matt Turck:作為部門戰略的一部分,backhaul 如何與5G 配合使用?

Amir Haleem:backhaul 與物聯網網絡相同。我們希望用戶帶來自己的回程,例如使用Starlink 這種完全有效的回程。網絡不在乎後端如何連接,只關心連接是否良好、可靠和穩定。當我們看到回程選擇的多樣性時,感到非常興奮。通過Starlink 之類的技術,在任何地方創建蜂窩網絡變得可行,我們會與潛在的合作夥伴就未來如何運作進行各種對話。

Matt Turck:隨著Helium 的發展並推出5G 移動服務,你認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不會從其網絡中切斷Helium 設備的原因是什麼?

Amir Haleem:我不在電信行業,我想他們在這一點上很感興趣。我們與一些運營商有著良好的關係,比如最近與DISH、LoRa 等運營商合作。但仍然有人認為Helium 是龐氏騙局,而加密是一個笑話等等,我期待在未來幾年看到他們的反應。官網官網

加密項目相當廣泛,我們

官網

Amir Haleem:官網

链捕手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