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龍頭Project Galaxy開啟了逃脫DeFi引力的新範式?
链上观
2022-05-06 02:11
本文约148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6分钟
Project Galaxy 之於Web3 意味著什麼?該如何冷靜看待這個項目的價值?

原文作者:郝天


原文作者:郝天

備受矚目的Project galaxy web3頭部項目在幣安上線了,很多人都很期待它的幣價表現,希望Project Galaxy能給web3這個招牌爭一口氣吧。但這個項目之於web3意味著什麼?該如何冷靜看待這個項目的價值?本人因為研究過一段時間的DID,覺得可以簡單點評一下

(客觀闡述觀點,不做投資建議)。

一、這是個長線項目,任何想短線靠此項目來一次web3之夏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理由有三:

1)項目是面向To B開發者的,打生態牌,未來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未來有多長誰也不知道。就好比2018年的以太坊和EOS一樣,EOS火了大半年最終還是被生態更有底蘊的以太坊打趴下了。

2)項目作為輕量級解決方案,“輕量級”意味著項目輸出的更多是寫故事的範本,一些技術細節,比如,NFT.storage背後的IPFS如何高效應用,交給了Filecoin,而Galaxy OAT背後的NFT代幣如何價值發現,則交給了web3浪潮中的DAO以及你和我;

3)項目引入了DID(去中心化身份系統)解決方案,而且還是鏈上身份系統和鏈下身份系統的揉和,鏈上身份面臨去中心化和匿名的區塊鏈環境很難,鏈下身份還要綁定web2 互聯網的賬戶體係以及政府機關的身份憑證以及物理指紋虹膜生成私鑰的解決方案,難上加難。

所以,一定要以長遠眼光和視角看待這個項目,切莫短期投機和賭博。

二、那麼,Project Galaxy對於web3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什麼?答案也很簡單:一場思想實驗。理由同樣有三:

1)項目卡位DID去中心化身份系統,等於掌握了web3一切用戶流量的入口,某種程度上講現在的DeFi和NFT項目雖然魂是web3的,但大多數還是以web2時代思想在運營。因為這些項目沒辦法判斷自己的用戶是人是狗,就像QQ時代我們不知道網絡那頭的美女是不是摳腳大叔一樣。所以現在的DeFi只能拼TVL和APY,NFT只能拼mint白名單和floor價格戰,但這樣的數據維度太粗顆粒了,都便宜科學家了,DID的出現,大概率能讓協議實現以“人”為本的願景吧;

2)以太坊作為公鏈雖然很成功,但終究是胖協議的代表,太重,太慢了。 web3時代需要更輕量級的協議,Project Galaxy通過應用模塊賦能已有區塊鏈生態的眾項目(不和你競爭),通過NFT忠誠度系統為幾乎每個DAO社區提供源動力(無摩擦寄生),這樣的起勢很聰明。就像以太坊基於智能合約和EVM,憑DeFi和NFT最終繁榮起勢,Project Galaxy基於Galaxy ID和Galaxy OAT鏈上貢獻衡量系統,可以更開放,更包容,更快速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為所欲為。畢竟Web3訴求下的每個項目都需要解決刺激數據生成和合理分配獎勵的問題;

3)DeFi和NFT市場增長的關鍵在於賺錢效應,而web3市場增長的則靠的是分佈式治理模型的DAO裂變效應製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並讓更多人以更公平的方式分配收益。因此Project Galaxy這樣的項目是有web3的格局的,從其發空投的激勵方式以及一系列的增長黑客活動,就已經為web3時代的項目都定下了主基調,越有忠誠度,越有貢獻值,才能得到更大的激勵和回報。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链上观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