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正文
說在前文的話:關於Crypto行業、項目調研的文章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從技術、數據上對項目進行分析。實際上,這種文章無法幫助投資者看到下一步的趨勢。因此,阿空在未來會針對Crpyto行業內的投資標的做一個《我看XXX》系列的專欄,以行業發展趨勢為角度,提出對項目商業模式和個人的投資看法。竊以為,這樣才是對讀者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傻子都知道”的ETH在谷歌的搜索量又破了新高。
“傻子都知道”的ETH在谷歌的搜索量又破了新高。
以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英國為首的國際友人們紛紛在表示對“以太坊合併”的關注。其中比較集中的關鍵詞是“以太坊合併”、“權益證明(POS)”以及“以太坊2.0發布日期”。
關於“ETH2.0”的技術性問題,各類媒體、技術員包括2.0的開發者BenEdgington都有寫過如果有需要,可以找阿空領,但這個並不在今天的討論範疇,或者說我不建議非從業人員過多的去了解技術。
道理很簡單,我們是投資人,不是技術員。
投資之所以能獲得收益,是因為你所投資的標的能夠帶來價值,這個價值來自於改善生活、促進社會的進步------而技術只是實現這個目的的路徑,更關鍵的是,大部人也看不懂技術。
那麼對於以太坊而言,我們更多的應該關注到的是2.0帶來的價值、可投資的方向,以及未來能夠達到的估值。
今年以來我寫的文章幾乎很少去探尋某個項目的技術路徑,更多的都是從本質去生髮一些哲學的探討。
這就是因為如果不搞清楚某個項目、某個賽道的發展對於社會進步、對於行業進步的重要意義,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兩個:
2.在熊市暴跌90%以後,不會再有牛市中能漲幾十倍的信念。就好像我在《就好像我在《
以太坊誰都知道,還要你來說?
》說的一樣,好像很多人都知道ETH,但很多人要么是因為以太坊Gas費、擁堵等問題而錯失了投資機會;要么就是在18年底ETH暴跌90%以後直接割肉。
這些知道ETH的人很少可以持有ETH到現在。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沒有信念-------沒有因為“價值”建立的信念,自然就沒有長期持有、無視市場波動的信念。
所以接下來,阿空會以風險價值投資的體系,來聊一聊以太坊合併、以及以太坊的估值到底可以達到多少,合在一起寫估計會很長,這次我就分開兩篇文章寫,一篇是關於以太坊2.0的意義,一篇就是如何給以太坊估值。
當然,觀點會是很主觀的,聽不听就在諸位了。
其實討論以太坊2.0,或者說以太坊合併的意義,是需要提出一個更高的視角。如果只是以他本身的發展來看,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可能到處都是問題:
比如Pos轉Pow是不是可能會讓以太坊礦工“造反”?
ETH2.0長期跳票是不是技術上有漏洞?
很多業內資深大佬因為ETH基金會的“腐敗”而長期看衰。
那麼回到以太坊。
我們先忽略它在發展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我們先思考,未來3年、5年,或者最後Crypto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果不能看到這麼遠,我們也可以去思考,Crypto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因為搞明白這些東西,你才知道以太坊存在的價值,以及現在的方向到底對不對。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也斷斷續續的聊過一個事,就是我內容的一次改變。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教行情分析不能帶人賺錢;另一部分原因就是,Crypto行業確實也就是在“DeFi之夏”以後,尤其是在元宇宙、web3.0的概念提出來以後,才可以實踐風險價值投資。
因為當時大家都是在“探索道路”,“拿著錘子找釘子”,琢磨著這個能不能“去中心化”一下,那個可不可以“去中心化”一下,用隱私、確權包裝出了很多東西,比如DAC、去中心化媒體等等等等,然後輪動式的炒“板塊”,濃濃的“大A風”。
這些東西真的全都有價值么?不見得------或者說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是難以實現價值的,所以大部分的資本是看不到未來想像空間的。
但元宇宙、web3.0出來以後,加上基礎建設開始慢慢豐富(這時候還不能說是完善),加密世界真正的想像力才開始爆發出來。WEB3.0改變遊戲規則:瘦平台,胖用戶》、《WEB3.0改變遊戲規則:瘦平台,胖用戶》
WEB3.0改變遊戲規則:瘦平台,胖用戶
WEB3.0改變遊戲規則:瘦平台,胖用戶
在此基礎上,各行各業會出現一個顛覆式的革命,並因此出現新的財富分配,出現投資回報率超乎想像的投資機會。
當你明白這點以後,再回過頭來審視以太坊、以太坊2.0、以太坊合併,就非常容易看明白他的意義,也就會明白一些之前看似非常重要的、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能實際影響也並沒有那麼大。
首先,現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以太坊1.0或者以太坊2.0了,取而代之的是執行層(ETH1)和共識層(ETH2)。
最初以太坊的發展路線設計一共分成四個階段:
1.邊境。主網上線,可以挖礦,可以開發。
2.家園。正式版,優化。
3.大都會。優化。
4.寧靜。優化,PoW轉PoS。
這是以太坊最初的既定路線,其意義就是不斷擴容、優化,進而從工作量證明轉權益證明,在這一過程中,原有的ETH1將會通過難度炸彈被捨棄。難度炸彈:極大的減少礦工收益以促使礦工從PoW轉PoS
但是一直以來ETH2.0的跳票,說明了ETH2需要兼顧的問題以及難度,遠遠超過了開發者們的想像。以至於開發者們不得不尋求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即在以太坊信標鏈更早被準備好的基礎上,提出了“早期合併”的提案。
並且在今年初正式敲定並“官宣”:未來取消ETH1和ETH2的稱呼,轉而以ETH執行層和ETH共識層的稱呼來代替ETH1和ETH2,說白了就是“執行層+共識層=新以太坊”。而新的“以太坊”主鏈的結構將變成:
以太坊主鏈→信標鏈→分片鏈。
技術問題學到這就夠了,因為學到這就足以應對“ETH2.0升級”帶來的一些誤解和被詐騙的風險:
第一個是以太坊1不會被棄用。在最初的設計中,確實有提到會用難度炸彈將ETH1棄用,但在現在的“共識層+執行層”的路線中,ETH1和ETH2是合併的,並且在合併之前,所有的NFT加密代幣、鏈的狀態歷史、DeFi應用都會繼續存在。
第二點是不會出現分叉幣或者硬分叉。因為轉權益證明從一開始就是社區共識,持有ETH沒有任何問題,起碼5年內是不需要把ETH代幣,升級為新ETH代幣。所以啊,現在各種ETH2.0代幣,以及所謂的測試網代幣都是騙局,沒有,沒有,沒有.....強調三次。
第三點是不會存在百萬級別ETH質押到期的崩盤。在很多人會臆想出關於ETH質押到期而產生巨大的拋壓-----那些在32個以太坊價值只有1WU的時候就質押的人會不會想要獲利?
不會,首先合併不會解鎖ETH,而是在合併後的硬分叉開始(時間大概在6~8個月)後,並且ETH不是一次性全部解鎖,而是排隊解鎖,每天只有1125人可以解鎖,這意味著解鎖的過程需要一年,並且每日最多就只有3.8W個ETH流向市場,這還沒有算上繼續質押的收益率------要知道未來的質押收益率很可能會繼續提高。
當然,還有更多的疑問和質疑,比如“巨鯨是否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為什麼以太坊從一開始就不用POW而是要升級?”,“質押的利息不就是存款,這不就是印錢?”等等問題。
但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小問題。
沒錯,其實都是小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都無法影響以太坊的基本面。
在2019年,以太坊2.0升級再次被延期的時候,市場上很多專業人士都表達了對以太坊的悲觀態度。比如對各個公鏈上DAPP的日活總量對比以及對各公鏈代幣價格的對比,當時的數據顯示:
正文
正文
正文
“年邁”的以太坊,由於底層系統的性能問題,漸顯頹勢,面臨“憂患時刻”。
性能,都是性能。發現沒有,對以太坊的攻伐無一例外的集中在以太坊高昂的gas費以及極低的性能上。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性能真的就如此重要么?如果性能如此重要,那麼BTC如此低能效的網絡,怎麼至今還沒有被顛覆?
還沒搞清楚問題的所在。
以太坊是加密世界最大的一條公鏈,我們可以認為他是這個世界中最強的一個“國家”,但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一定是要有世界觀且這個世界觀是能對現有世界觀做出顛覆的,而這個世界中所有事物存在的意義,都是在執行這個世界的“世界觀和自然規律”。
Crypto世界核心的世界觀就是三條:去中心化、隱私、安全。
我簡單的來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以太坊存在的意義就是搭建底層架構以及生產實現社會運轉的各類“智能合約”。
那麼,以太坊的需求就是穩固、去中心化------你能想像一條中心化的公鏈來承載這個“世界的運行”麼?又是一個被中心化主宰的世界?或者說,如果沒有去中心化作為“武器”,現在任何一條公鏈所能達到的性能和擴展性,能和web2.0的產物所媲美?這屬於是放棄核心自我毀滅了。
但矛盾統一,事物都有相對性。人世間也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面對Crypto的“不可能三角”以及社會運轉中所呈現的繁複活動,以太坊也不能承擔起一個世界。所以未來的Crypto世界,一定是多鏈的世界。會根據不同的社會活動而出現對“中心化→去中心化”不同的需求。貨幣體系和經濟體系需要的一定是安全性、去中心化以及部分隱私,而諸如社交、遊戲這些高頻活動對性能的需求又會大過對安全性的需求。那麼公鍊格局就會變成以太坊+諸多特性公鏈+跨鏈,各司其職,聯合運轉。這部分關於公鏈類型的討論,我在《
未來的穿越者polkdot:聯通萬鏈的手和百倍機會!
》已經聊過,就不多說了。
以太坊也恰恰是因為技術最成熟、積累最深厚的原因,從1CO的平台變成了DeFi的金融結算層,同時又獲得了部分BTC所具備的貨幣結算價值。而以太坊升級後帶來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它“去中心化”的基本面。而是:
用PoS極大的降低了Gas費用,驗證者的服務器級別;用分片網絡提高了網絡吞吐量;用eWASM降低了開發難度。
這些舉措,無一例外的會讓以太坊獲得很多的開發者,更低的准入門檻,更高的用戶容量-----並且這都是建立在“去中心化”為原教旨的核心之上。
你所能想像到的公鏈,誰能取代以太坊呢?或者說時至今日,還能不能用4000億美金來重新做一個以太坊出來?可能性連萬分之一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