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面向主流的區塊鏈
FlowTimes福洛时代
2022-03-14 06:44
本文约3141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6分钟
Flow 要打造最具活力的Web3生態。

原文標題:Flow: The Normie Blockchain

原文作者:A16z顧問,Not Boring 資本創始人Packy McCormick

朋友們,週一快樂!

我最喜歡寫看似所有人有統一共識…但結果證明是完全錯誤的東西。而這正是今天這篇文章要寫的內容。

Flow鏈,這個由Dapper Labs最先開發的區塊鏈,被許多加密世界的人詬病稱過於中心化或公司化。儘管最初確實如此,但後續的發展以及背後的動向卻更加複雜,也引人入勝。 Dapper正在打造的,是一個最大程度上去中心化的平台,可以支持十億級別的用戶在鏈上創造複雜的世界,哪怕說要實現這一點意味著Flow鏈需要事先做好一些艱難的取捨。

此處

此處此處了解我是如何選擇和撰寫付費深度稿件的。

免責聲明:本文並非投資建議。我個人持有少量的FLOW。我的慣例是,只為那些我個人會投資的公司或資產撰寫深度稿件-儘管如此,本文僅供娛樂和教育之用。如果讀者觀察過我過去幾個月的資產組合,就會知道如果僅憑我寫了某個資產就進行投資的話,結果一定令人懊惱。此外,本文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因此,如果要投資,請務必自行研究。

讓我們開啟Flow鏈之旅吧。

Flow: 漸進式去中心化的主流區塊鏈

TL;DR

本文是Not Boring有史以來最長的一篇,因為我們先快速做個總結:

  • 加密貓和NBA Top Shot背後的團隊Dapper Labs開發了Flow鏈,旨在解決以太坊的擴容問題,並支持開放世界。

  • 加密界往往認為Flow中心化程度過高,而不予認可。

  • Flow希望接入下一個十億用戶,而非競爭原生加密用戶。

  • 它押注用時間來解決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之不可能三角。

  • 自2020年下半年上線以來,它在各個維度都逐漸去中心化。

  • 收購Brud後,它將獲得DAO能力,並加大對年輕人的投入。

  • 一級標題

  • 一級標題

物理屬性加上數字權力

加密世界給了數字資產物理屬性,兼具數字權力。

  • 比特幣相當於黃金,但是儲存和轉移起來更為方便。

  • DeFi相當於金融體系,但是去除了媒介,並添加了可編程性與可組合性。

  • NFT類似於實體物品,但是存儲成本更低,且擁有可編程性與可組合性。

  • DAO類似於有限責任公司,但是更靈活、迅速,兼具利益攸關方的所有權和控制權。

DAO的DAODAO的DAO一文中,我寫到,“我認為利益攸關方所有權是事物的自然狀態,只是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必要的技術或模型來協調如此廣泛分佈的治理和所有權。” 我為自己提出這樣的對比而自鳴得意。

事實證明我的認識比Roham Gharegozlou晚了數年。 2018年12月,這位Dapper Labs的CEO發表了一個TED演講,標題為:生命是非同質化的:所有權、資產和我們的進化。

在演講中過,他歷述所有權、藏品和貨幣的歷史,以強調在人類歷史的宏大敘事中,NFT(非同質化代幣)的地位。他甚至用到了樂高積木來描述可組合性這一概念,這一比喻直到很久之後才成為默認的概念。在演講的最後,他提出:

區塊鏈正在打造一個數字資產和開源軟件的世界,這個世界和物體世界一樣真實且永續,它能像樂高積木一樣交互。但是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阻礙區塊鏈被採用的壁壘依然非常高。在主流用戶考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工具之前,其速度、可擴展性、用戶體驗和成本都需要大幅改變。但是如果你朝四周看看,就會發現令人難以想像的事物正在發生。

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有理由也有能力拆除控制了我們在互聯網上體驗的封建城堡;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可以走上真正的數字自由;身份、自我表達和所有權回歸真正的主人:每一位普通人的手中。

這一說法深具遠見卓識。 Roham發表這個演講的時間,比99.99%的人首次聽到“NFT”這個詞還早整整兩年。自此之後,許多人就用Roham提出的概念,來闡釋這一全新的世界。

如今,Roham聯合創辦的公司Dapper Labs及其開發的區塊鏈Flow鏈想要給予整個數字世界有數字權力的物理屬性。 Flow鏈將自己描述為“開放世界的區塊鏈”。它能用來組合的樂高積木包括加密技術、Defi、NFT和DAO。

Roham和Flow團隊理解,開放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一樣,都是隨著來自各行各樣、各種技能和能力的人員持續加入而繁榮。他們的工作就是盡可能簡化將想法變成現實,並與其它人的想法進行拼裝的過程。他們知道現實世界的城市和空間之所以充滿活力,並不是由於空間本身,而是由於生活其中的人。

極客們創造出互聯網,但是普通用戶參與聊天室、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共空間的活動,才使得互聯網真正走入生活。要看到一個繁榮的數字生態,兩者都不可或缺。但是也正如Roham在演講中指出,阻礙區塊鏈被採用的壁壘依然非常高。在主流用戶考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工具之前,其速度、可擴展性、用戶體驗和成本都需要大幅改變。

我們在數字世界中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諸如推特這樣的2D世界裡玩著線上游戲, 或是完全沉浸式的電子遊戲。我們既使用也塑造數字世界。問題在於,在數字世界中,我們是否會獲得在物理世界中相同的屬性和投票權。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們能把事情做對。我們將獲得物理世界的屬性加上數字世界的權力。

這也是Roham和團隊決定開發Flow鏈的初心。這是一條開放世界的區塊鏈,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為接入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的主流消費者而設計的。

儘管看起來Flow鍊是加密世界的一匹黑馬。但是在經過2021年炙手可熱的春天之後,Flow的使用量有所下降。

鏈上的交易筆數在2021年4月達到810萬的峰值,截至9月,這一數字已經腰斬,跌至390萬。

在4-9月之間的5個月時間,Flow鏈在推特上的加密領域內沒有產生大量的討論。當我在推特上問出這個會引發聖戰的問題時,我的本意是在不洩露自己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情況下,試探出對Flow鏈的看法…

…沒有一個人提及Flow鏈。

我感覺到推特上加密界人士當前並沒有認真地視Flow為一條獨立的區塊鏈,因為人們和Flow鏈最開始的接觸體驗似乎過於中心化了。在我這條推特下的論辯已經轉向諸如Solana、Avalanche、Near、波卡和Celo這樣的一層公鏈,和Polygon、Fanton這樣的二層側鏈,以及Starkware和zkSync這樣領先的零知識證明區塊鏈。

儘管上述的各個區塊鏈都已經實現無須許可的部署-也即任何人都可以寫一個智能合約,並將其部署到主網,而不需要獲得任何人的批准-Flow還尚未開放(儘管它預計將在夏天前實現這一點)。它感覺上不像是Web3。

加密貓

加密貓

  1. 加密貓

  2. NBA Top Shot

就我所知,圈內一些最低調的投機者進入這一領域的第一站,要么是購買下圖中的jpeg(嚴格來說,是SVG文件):

或是排隊等待購買下圖….

…..輸入信用卡信息,然後將NBA的精彩時刻囤在自己的託管錢包裡。

加密貓和NBA Top Shot也是我進入Web3的第一站。在我的第一篇有關Web3的文章,開放元宇宙的價值區塊鏈中, 我寫到了這兩個項目。 NFT是除了投機之外,第一個讓我產生認同的Web3使用場景。它們代表我的頓悟時刻。隨著越來越多的事物走向數字化,我意識到我們毋庸置疑是需要擁有自己的數字資產的。

得益於ERC-721代幣標準的出現,用戶可以擁有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 ETH和BTC是同質化代幣:每一枚ETH的價格都完全一樣,人們也不在乎自己擁有的是哪一枚。在以太坊上的同質化代幣都是基於同一標準:ERC-20。但是對於像加密貓這樣每一隻都獨一無二的事物而言,ERC-20的標準是無法滿足其需求的。因此加密貓背後的開發團隊Axiom Zen創建了一個全新的標準:ERC-721。如果說ERC-20代表的是數字貨幣,那麼ERC-721則代表數字事物。事實上,數字事物的市場巨大。

瘋狂的一點在於: 加密貓、ERC-721標準和NBA Top Shot都是由同一批人打造的:Roham及團隊。

Dapper Labs當前的團隊由聯合創始人兼CEO Roham, CTO Dieter Shirley (“Dete”)和CBO Mikhael Naayem(“Mik”) 共同領導,從溫哥華的初創企業Axiom Zen時代就一起共事,並在Axiom期間基於以太坊開發了加密貓項目。同一時期,Dete聯合撰寫了ERC-721標準,並提出“NFT”這一術語

當意識到以太坊無法處理加密貓帶來的交易量時,他們決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Dapper Labs,並開發了自己的區塊鏈Flow鏈,此後又基於Flow鏈打造了第一個項目NBA Top Shot來展示這一區塊鏈的潛力。

為避免混淆,在此對Flow鍊和Dapper Labs的關係做一區分。 Dapper Labs是Flow區塊鍊和NBA Top Shot的母公司,而Flow則是獨立於Dapper的實體。 Dapper和Flow的關係就像是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或是Solana Labs和Solana之間的關係,只是Dapper Labs本身是一家盈利性機構,它也會基於Flow鏈開發一些應用,比如NBA Top Shot、NFL All Day和UFC Strike。在下文裡,我們將進一步討論Flow鏈正變得日益獨立於Dapper,假以時日,它將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實體。

手握加密貓的Top Shot的Dapper實際上為整個Web3打造了一個絕佳的漏斗,但同時這個漏斗又並非密不透風的。

2021年上半年,當NBA Top Shot起飛之際,數百萬人由此首次體驗了Web3。但是當他們想要進一步探索時…卻發現自己沒有選擇。 Flow鏈上以Top Shot為主,第三方的開發人員沒有Dapper團隊的許可,是無法基於Flow開發的。在其它生態中,無須許可的部署推動了事物的野蠻發展,但是Flow卻沒有開放這一點。

用戶要么回歸Web2,要么被迫去其它的更加成熟的生態中繼續Web3的探索,其中就包括以太坊和隨後的Solana。

去年8月的一篇文章

去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我寫道Solana著眼高頻DeFi賽道,目前已經是這一賽道的領軍者。

Flow鏈則想要通過接入盡可能多的普通消費者而勝出。

圖片描述

GeniesCryptoys圖片描述

Cryptoys

除了今天的主流消費者外,Flow還將目光投向下一代的用戶和開發者。 Flow最大的隱藏優勢之一就是它正試圖通過Genies、Cryptoys、Brud以及更多無縫的體驗吸引(並留存)所有的年輕用戶。這些年輕人會成為創作者、開發者和巨鯨。面向這些人開發意味著Flow可以佈局長遠。

時間維度這一部分往往為那些對Flow了解並不十分透徹的人所忽視。我也一度忽視這一點。

在我最開始收集素材的過程中,我和Flow團隊進行了交流,那時候我認為團隊是決定完全犧牲去中心化來換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以此來解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問題-也即區塊鏈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不可兼得。

現在我認為團隊實際上是試圖加入第四個維度:時間來解決不可能三角,從而不犧牲任何一角。

Flow團隊重新思考如何從頭開發一個可以處理複雜dApp的區塊鏈,以承載十億級別的用戶。他們意識到也許可以通過提前加入一系列的複雜度來解決不可能三角問題,這在短期內會減少去中心化,但是可以打造出一個產品和一個生態,就長期而言,是可以實現三者兼而有之的。

換言之,不可能用簡單的方法從一開始就解決不可能三角問題,但是如果放鬆時間約束,並漸進式“去中心化”,長此以往是有可能解決的。

那麼這個複雜度具體來說是什麼呢?

從底層來看,Flow的架構對一切都進行了重新想像:

  • 一門新的編程語言-Cadence-使得代幣擁有自己的資源類型,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更好地開發,並保護用戶的資產。

  • 一個新的多節點架構,將共識和計算分離,並將節點分成四大類型:共識、驗證、執行和收集。

  • Dapper為新手提供了一個託管錢包,但是有經驗的用戶可以接入或開發自己的錢包。

  • 由於錢包秘鑰週期,用戶可以隨時選擇切換至非託管錢包,而無須進行資產的轉移。

  • 更可持續的區塊鏈,根據德勤的一份報告,在Flow上鑄造一個NFT所消耗的能源低於發一則Instagram的推文。

Flow一直在以一種緩慢、漸進的方式去中心化。他們並不著急。他們在為下一個十億用戶,也就是主流消費者開發。

為主流消費者而開發意味著短期需要作出不同的取捨以追求長期目標,這也意味著要使得Flow成為最受下一代開發者歡迎的平台,允許他們開發豐富的可組合性體驗。這需要時間。

用時間換空間是一招險棋,在當前這個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也不能保證一定開花結果。但是如果這一策略奏效,Flow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擁有真正網絡效應的區塊鏈,“每個人都在用它”。

很難去賭Flow團隊不會成功。到目前為止,團隊已經經歷過幾次炒作週期,但他們只是堅持開發,繼續去吸引數百萬的用戶。如今,Dapper Labs已經發展了4年,Flow鍊主網上線運行也將近18個月,我們也許甚至不用再等待很長的時間就可以看到它的起飛。 Flow正在找到自己的節奏。

還記得本文開頭有提到Flow的鏈上交易經歷了一段冷卻期麼? 現在又回歸了。而且勢頭正猛。

即使當前正處於NFT熊市,上個月Flow的鏈上交易依然比9月份高出3倍。就總數而言,Flow到目前為止處理的NFT交易筆數超過任何其它的區塊鏈。

但是Flow的野心不止於成為一條NFT區塊鏈。它正在打造“開放世界的區塊鏈”。

因此去年10月,

因此去年10月,Dapper收購了Brud,這支由Trevor McFedries領導的、虛擬偶像Lil Miquela背後的團隊。 Trevor本人也是知名DAO Friends with Benefits(FWB)的創始人,他將負責Dapper在DAO方面的佈局,稱為Dapper Collectives,從Brud DAO開始。

當我問及Trevor何時會推出Brud DAO時,他的回答很好地代表了Dapper的開發方式:“我們正盡快將其推出,但是這裡的口號是反臉書的:慢速行動把事情做對。”

“我們也許是錯的,”Roham自己也承認,“但是如果我們對了,這就是打造新的主流消費產品的方式。”

沒有人能夠保證他們會把事情做對。如果把Flow的市值和其它一層公鏈進行對比,數字差距表明人們認為他們不太可能成功。但是一直以來Flow團隊都在耐心地將一塊塊樂高積木拼好,以追求一個更大、更長期的願景,他們也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如何將主流消費者帶入Web3。因此值得了解一下他們正在做什麼:

  • 面向主流用戶的區塊鏈

  • 加密貓起飛!

  • 後加密貓時期

  • Flow 的架構

  • 收購Brud並將其去中心化

  • 年輕用戶和真正的網絡效應

  • 風險與權衡

  • 一級標題

  • Flow的里程碑

一級標題

面向主流用戶的區塊鏈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詢問了一個圈內好友對Flow的看法,他又去問了更圈內的好友,並得到了以下回复:

“Flow像是個主流的區塊鏈。”

在加密界,這樣的評價像是侮辱,但是我們快速的看幾個數字。

截至去年9月,MetaMask錢包地址數為2100萬。我們就大膽假設每個錢包地址背後都是一個不同的真人,這意味著有2100萬人可以直接接入Web3。 Crypto.com估計全球範圍內共有約3億加密用戶,其中包括了所有比特幣的持有者和像Coinbase這樣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戶。所以我們就選3億這個數字。

全球範圍內的互聯網用戶數是50億左右。為簡單起見,我們做兩個極端的假設:

  1. 當前的3億加密用戶中,沒有人曾經用過Flow。

  2. 加密純粹主義的人要么已經屬於這3億之一,要么年紀太小無法參與。

兩個假設都是粗糙且錯誤的,但錯誤的方向又恰好相反,因此應該會相互抵消。

因此如果Flow是主流區塊鏈,它似乎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遊樂場。

顯而易見,上面這張圖是對加密版圖的一個極端展示。左側的很多一層和二層區塊鏈都在努力讓Web3變得更加便宜、更高性能,從而使得開發者能開發吸引右側的47億用戶進入Web3的產品。

然而,為了討好當前的Web3用戶和開發者,這些鏈也許不會願意像Flow這樣提前就做好取捨。 Flow團隊已經證明了他們對於看起來很酷全不在意。他們是帶給用戶加密貓的人。

在其他人還為獲取現有的加密用戶而競爭時,Flow正試圖吸引所有的其他用戶。 a16z的Chris Dixon告訴我說,“Flow正在打一場完全不同的仗。有時候,你必須要對未來進行下注。”

因此在閱讀本文時,也請大家將目光投向未來。正如Layne所描述的那樣:

Flow的設計是面向未來的。區塊鏈上將出現數字城市,而Flow需要提供建造城市所必須的保證-讓居民可以生存下去、向開發者提供保證、給所有者財產權、確保不會有人破壞這一切。今天建造的所有城市都必須要尊重環境,Flow也不例外。這是長遠來看一種可持續的擁有數字資產的方式。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跨越代際的產品,為十年的dapp設計,並孵化其後十年的dapp。

當你把開發的時間尺度拉長到數十年時,你在短期會做出不一樣的決策。以Flow為例,儘管它過渡至無需許可的開發這一過程在某些人眼中漫長得沒有盡頭,但在更宏大的敘事中,一年半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著眼長遠也是為什麼Flow上有比其它生態更多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知名項目的,包括Cryptoys、Genies和Brud。

在我最喜歡的經典科技語錄中,來自Stripe的Patrick Collison曾經說過:

使用時間尺度作為競爭優勢的概念非常深刻,因為你只是願意比其他人等待更長的時間,並且你也擁有一個以此為導向的組織。

在對Flow進行深度挖掘後,我在團隊身上看到了相同的精神和耐心。 Flow團隊願意用時間和短期圈內用戶的讚譽來交換一個機會,以尋求為數十億的主流消費者把事情做對。

這個戰略很合理,這樣的取捨也站得住腳,但是在Flow真正做到十億級別用戶之前,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以下幾個核心問題:

  • 它是否可以證明大量的主流消費者在進入Web3時,更願意通過消費級的區塊鏈應用,而非看起來更加Web3原生的應用?

  • 它是否可以吸引足夠多的用戶,以至於吸引到開發者的注意,並主動學習一門全新且與EVM不兼容的編程語言,以便在Flow上搭建應用?

  • Flow上的開發者是否能搭建出將用戶留存在Flow生態的應用?

  • Flow及生態上的開發者是否能為用戶提供完整的Web3體驗?

這一切又回歸到Flow正在下的大注: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加密貓起飛!

Roham Gharegozlou成長於互聯網。他出生於伊朗,6歲時舉家搬到迪拜,之後又去了巴黎念高中。他在網上找到了自己的永久家園,他製作網站,經營副業。這樣的經歷幫助他申請到美國的大學。

他從斯坦福大學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和生物科學碩士學位。 2012年,也就是畢業3年之後,他創辦了Axiom Zen, “一個專注於新平台主流應用和新興技術的工作室,包括區塊鍊和人工智能,並多次獲獎。”

早在2014年,Roham就被區塊鏈的巨大潛力所吸引。在當年的拉斯維加斯Money 20/20黑客鬆上,Axiom Zen獲得大獎。團隊提交的3個參賽作品中,有2個是比特幣App。 OG

2021年,Coindesk的一篇文章稱Roham是當年加密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並對他進行了詳細介紹, 文章稱最初吸引Roham的,是為開發人員消除平颱風險的機會。 2016年,他成功說服Axiom Zen的首席軟件架構師Dete,基於以太坊開發一個切實、有趣甚至有點笨拙的東西,來展示這種機會。

同一時間,Roham在巴黎時的高中同學Mik Naayem剛剛把自己的手游平台即服務的初創企業賣給Animoca Brands, 並決定休息一段時間。在Mik還在巴西玩兒風箏衝浪的時候,Roham就一直跟他說這個區塊鏈的事。幾週後,Mik最終意識到:這項技術有可能給予人們所有權、權利和自由。

(最恰當的例子:此時此刻,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在向烏克蘭捐贈BTC和ETH:點此了解更多或捐贈。)

在Roham多次請求他“北上(從南半球的巴西到北半球的加拿大)”後,他最終屈服了,並前往了加拿大。到達時,團隊正在咀嚼這句話:

我們相信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需要搭建怎樣的橋樑才能到達呢?

一開始他們想做一個穩定幣,當時還只有USDT。

接著他們又探索了用零知識證明搭建一個隱私保護的區塊鏈。

但是兩者都不能實現終極目標:讓這樣新的技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最後,“有一天在結束了又一場一無所獲的頭腦風暴後,Dete的同事Mack Flavelle扭過頭來跟他還說,'我們需要把貓放到區塊鏈上'。”

在弄清楚這句話究竟意味著什麼之後,團隊立刻投入開發。 2017年秋季,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在ETH Waterloo黑客鬆上推出了加密貓。

加密貓獲勝了,一道勝出的還有七個別的項目,包括Axiom Zen的另一個項目:區塊鏈分析工具Rufflet。獎金數額? $1000等值的團隊指定代幣。

但是團隊真正想要的獎勵,是將區塊鏈帶入主流世界。他們在中列出了自己的信仰。中列出了自己的信仰。

Mik則更加簡潔地解釋了加密貓背後的邏輯:“從銀行服務開始讓人們接受一項新技術,這樣的想法是瘋狂的。”

在這個版本中,Dapper的戰略就已經可見一斑。 NFT要代表人們關心、相信的事物。而互聯網愛貓。他們是對的。

的一篇文章:Delphi Digital的一篇文章:

未確認交易從2000不到飆升至超過11,000,這一期間,全網的所有交易中,加密貓合約地址約佔12%。

加密貓變得太大,發展太快,已經不適合繼續放在Axiom Zen裡,因此Roham、Dete、Mik和Mack決定將它剝離出來。 2018年3月,他們宣布加密貓成為獨立實體,並公佈了由a16z的Chris Dixon和聯合廣場風投(USV)的Fred Wilson領投的$1200萬融資,二者也是Coinbase的早期投資者。

USV和a16z投資的時候,他們投的是一個數字收藏品公司-不僅僅是加密貓,但並非整個區塊鏈。但是最終卻得到了一條鏈。

Kim CopeLayne Lafrance開始尋找別的鏈。幸運的是,當時是2018年,每個人都在開發鏈。他們“閱讀了超過100個白皮書”,並和20多個團隊交流,但是用Dete的話來說,“沒有人在打造一條可以開發高質量、消費級應用的鏈”。

當然,最開始他們是向Roham保證不需要自己開發一條新鏈,但最終意識到,他們的確需要開發一條自己的區塊鏈。

“我們不得不開發自己的鏈,”Dete這麼說:

而一旦決定要開發自己的鏈,我們就尋根究底。還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所以我們寫了一個新的編程語言(Cadence),開發了dApp和錢包之間的一個新接口(FCL),從而允許用戶使用移動、託管和瀏覽器錢包。我們對協議層做了許多設計,從而降低用戶的學習門檻。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後加密貓時期

對Dapper Labs和Flow的一個批評在於,和以太坊或比特幣不同,Dapper是VC支持的。 VC進入得非常早,而普通用戶當時卻無法進入。這樣一來,一旦VC的鎖倉期結束,他們幾乎可以無本萬利的讓散戶接盤。

所說:Cobie所說:

加密VC也分為兩個極端:有一類是合作創建者,擁有加密原生的長期思維。他們和被投公司一道開發,並在熊市保證後者生存。

就Dapper而言,VC在熊市保證了這家公司能活下來,而Dapper後續給公眾的價格和給VC是一樣的,儘管VC先進入。

A16z的Chris是Dapper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也在後續的每一輪都提供了支持,哪怕是在情況看起來有一點瘋狂的時候。 “要麻煩你先跟團隊確認這一點能不能說。”

“可以,我們可以說。”Mik笑了。

“我們一度情況非常艱難。2018年年中,我們身上的標籤還是加密貓,一群做可愛小貓咪圖片的人,但是我們卻四處宣傳說我們要開發一個平台。人們都認為我們只有一板斧。因此所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就在Dapper Labs正式成立並募集到$1200萬的一個月後,市場急轉直下,進入加密寒冬。 10月,以太坊價格從1月的最高點暴跌85%,加上加密貓的交易量日益下降,團隊2018年10月通過A2輪勉強募集到$1500萬。這一輪由Venrock領投,Google Ventures、a16z和USV參投。截至2018年年底,以太坊再次下跌55%。

2019年,情況變得戲劇化。大多數生於ICO瘋狂時期的項目都已經不復存在。新的一層公鏈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它們爭奪的是殘羹冷炙。加密貓的使用量持續下降…

然而,2019年12月,Chris Dixon和Fred Wilson如約而至,參與了$1120萬的可轉債。宣布融資的同時,Roham也向世界宣布了Dapper自己的鏈Flow,並解釋了它和其它鏈的區別。

比特幣和以太坊展示了加密技術如何讓金融變得更加開放透明;Flow將會向娛樂文化的消費者展示相同的可能性。

這一輪也是首次VC的投資可以日後轉換成FLOW代幣。當時VC進入的價格是$0.1/FLOW,而目前FLOW的價格在$5.78,看起來VC又一次大賺,但在VC投資時,FLOW的前景尚不明朗。

我們先停下來盤點一下。到那時為止:

  • 加密貓推出馬上2週年了,成交量萎靡;

  • Dapper已經募集到3900萬美元;

  • Flow鏈已經公佈,但是主網還沒有上線;

  • 當時還沒有另一個爆款dApp.

接著新冠就來了。

新冠剛剛爆發之時,VC投資還沒有飆升,中間疫情一度威脅到許多初創企業的生存。公司退租辦公室、裁員。在a16z內部,團隊分析了所有被投項目的情況,問“誰還有現金,誰沒有了?”最危險的就是Dapper。

Mik告訴我當時情況有多危急:“在疫情剛剛開始之時,有一度我們賬上的資金只夠維持6個月。但之後我們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融資。”

我問Chris他是如何決定再次投資的,他坦誠地告訴我,“如果我不是基金的負責人,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Dapper當時已經募集了5000萬美元左右的資金,卻沒有開發出一個適合市場的產品。如果我只是一個普通員工,是不可能讓這個項目過會的。”

但是Chris確實是a16z的負責人,除了a16z外,USV和Dapper此前的投資者,包括Venrock、Accomplice、Animoca和Samsung NEXT都再次進入。到8月正式公佈時,融資金額已從1000萬美元上升至1200萬美元,並最終達到1340萬美元,因為NBA球星安德烈-伊格達拉和斯潘塞·丁威迪以及Coinbase Ventures和A.Capital也新加入。這一輪的FLOW價格依然是0.1美元。

“然後,”Mik回憶到,“事情開始扶搖直上。”

轉折點是社區輪的銷售。 9月,Dapper通過Coinlist銷售,不限參與人數,每人最多可購買價值1000美元的FLOW,也就是10,000枚。每一枚FLOW的售價為0.1美元,和過去兩年間VC支付的價格一樣。來自100個國家超過12,500名用戶投資了近900萬美元,打破CoinList當時的記錄。第二週,Dapper又拿出2500萬FLOW進行拍賣,並以0.38美元/FLOW的價格成交,再次募得950萬美元。

2020年10月當FLOW代幣正式發行後,a16z是所有VC中持有數量最多的,占到全網的3.2%。考慮到事情的不確定性,這個結果並不壞,但是也沒有特別驚人…

第二週NBA Top Shot上線了。

1月25日,Top Shot的交易量飆升,以至於我注意到它,並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第二天,FLOW上線Kraken. CoinMarketCap的數據顯示當天的價格為$6.87,對於機構和社區投資者來說,回報都已經達到了68倍。

Top Shot之後,NFT人氣迅速飆升,FLOW的價格在3月達到$39的峰值。 3月下旬,Dapper Labs,也就是Flow鍊和Top Shot的母公司宣布從Coatue領投的機構中(當然也包括a16z)再次募得3.05億美元,這一輪的投前估值為23億美元。這一輪的投資者中還包括NBA傳奇喬丹和凱文杜蘭特,歌手肖恩·蒙德茲和多名NFL球星,這也為之後Dapper和NFL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NBA Top Shot數據暴漲-2021年2月21日,它的單日成交量達到4790萬美元的峰值,5月7日,用戶數最高達186, 000-然後開始下滑。

儘管旗艦產品的使用量下降,9月Dapper再次成功募集2.5億美元,依然是由Coatue領投,投前估值為74億美元,a16z、Bond的Mary Meeker等參投。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Flow的架構

要了解Flow鏈,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理解它是為滿足主流消費者需求設計的-快速、低成本-不犧牲安全性-就長期而言,也不犧牲去中心化。為此,Flow的架構師設計了一個多節點架構,將共識與計算分離。

儘管交易量巨大,但是Top Shot在Flow鏈上運行期間沒有遇到故障。根據CryptoSlam的報導,Flow鏈處理的NFT交易筆數(1700萬)比其它區塊鏈高出兩倍以上,其中大部分來自於Top Shot。

但是Flow的設計是可以處理來自不同dApp的數倍於此的交易量的-不僅僅是NFT,也包括DAO和DeFi;不僅僅是Dapper自己開發的,也包括大量獨立開發者開發的。要吸引他們,Flow需要導流大量的消費者,並提供更好的開發體驗,就從它的編程語言Cadence開始。

Flow團隊所做的一切選擇都在一開始增加了複雜度,以換取未來更好的體驗。這也是為什麼Flow一開始感覺更加中心化,但這並非最終狀態。

因此本章節會深入挖掘Flow入門必讀中的三個主要內容:

  • Flow鏈:多節點架構

  • Cadence:開發者優先的體驗

  • 消費者:消費者友好型入門

好,我們開始。

鏈接

鏈接

鏈接

聽聽極客的快樂!這場對話的兩位參與者都一直在試圖解決相同的挑戰,並且也分別提出了比幾乎世界上任何其他人都更先進的解決方案。

但是Solana的市場戰略包含了和SBF合作,並為硬核交易員開發,而Flow的戰略則包含了貓、灌籃和信用卡,這就掩蓋了很多協議層發生的技術魔法。我們又要回到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了。

文章

文章文章中,他寫道,“不可能三角代表區塊鏈想要擁有的三個屬性(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如果堅持'簡單'技術,你只可能擁有其中的兩個。 ”

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為什麼分片很好,標題完全不隱晦地暗示他認為解決不可能三角的不簡單技術就是:分片。

和Solana團隊一樣,Flow團隊也認為分片存在幾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在於分片打破了”ACID”原則,因此破壞了可組合性。

分片本質上是將復雜度轉移給應用的開發者和用戶:

在分片的區塊鏈中,一個簡單的用戶行為(用穩定幣,比如TUSD,給加密貓買帽子)需要十二筆交易和7個區塊。而在Flow這樣一個不分片的、ACID完整的環境中,同樣的行為,甚至更加複雜的行為只需要一個區塊內一筆原子交易就可以。

作為第一個需要可組合性的NFT dAPP開發團隊,Flow團隊擁有獨特優勢,可以從應用開發者的視角來理解以太坊所面臨的挑戰。此外,除了寫出第一個NFT標準,並用加密貓造成以太坊網絡崩潰外,他們也開發出以太坊上第一個消費級智能合約錢包,裡面就包含了很多他們此後在Flow鏈上直接部署的Dapper錢包的許多功能。

變成Dapper Labs後,團隊希望能和頂級IP合作,比如NBA和NFL,來打造NFT項目和區塊鏈遊戲,但是他們知道兩點:

  1. 如果他們將IP的龐大受眾需求帶入,以太坊會再度崩潰,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別人都無法使用它;

  2. 要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創作者進入NFT和開放世界,他們需要找到一個更快、更便宜且開發消費級應用更簡單的區塊鏈。

他們最初沒有打算開發自己的鏈;但是在浩如煙海的選項中,他們找不到一條想要的鏈。所以他們最終決定自己開發,Flow鏈由此誕生。

Flow團隊的核心洞見在於可以將計算和共識分離。

簡單來說,區塊鏈任務分為兩種:非確定性的和確定性的。

共識,也就是就交易順序先後達成一致意見,屬於非確定性任務,是主觀的。

計算,也就是算出交易的結果,是確定性任務,是客觀的。

計算消耗的算力資源更多,但是面臨的安全性風險更小;要證明2+2的計算結果是否有人撒謊是很容易的。共識對算力資源的消耗不多,但是面臨的安全性風險更大。 Flow鏈的架構師們意識到,將二者分離可以獲得更高效的架構:

  • 計算:由更少但是更貴的計算機來運行計算節點;

  • 共識:由更多但是更便宜的計算機來運行共識節點;

現有的區塊鏈不區分分配給節點的任務,因此不管是吞吐量還是安全性都受到了限制。 Flow則要魚和熊掌兼得。

“作為一個共識節點”,Dixon解釋到,“你只要知道狀態變化是有效的,不需要你去計算。類似於zk rollups的概念。”

在2019年9月發布的名為《Flow鏈:分離共識和計算》的技術白皮書中,Dete、Lafrance和Alexander Hentschel博士對新架構的邏輯進行了解釋。

本文的目的在於對分離共識和計算進行正式闡述,並證明這一方法在不犧牲安全性的情況下增加了吞吐量。和大部分現有的提案不同,我們通過分離關切來實現可擴展性,換言之,我們的解決方案在於更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而非分片。

2020年2月,Flow團隊發布第二篇《技術白皮書》,更詳細地闡釋了多節點架構,這一次的白皮書中包含了四種類型的節點:

  • 共識節點決定區塊鏈上交易的順序;

  • 驗證節點負責保證執行節點不作惡;

  • 執行節點負責執行每筆交易的計算;

  • 收集節點承認交易的存在,並為dApp提供更好的網絡連接性和數據可用性。

將任務分配給四類節點是Flow鏈的關鍵創新,現在依然如此,沒有任何別的鏈使用這一架構。

下圖顯示出四類節點如何協作以流水線方式完成交易的確認,每一個節點都有專門的任務,並將任務結果傳遞給下一個節點。

我在讀完這些文章後,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共識節點確認了某個交易,但最終被執行或驗證節點推翻,會帶來什麼結果?” Flow團隊對這個問題也有解決方案。

這張圖看起來很複雜,但它實際上代表著網絡中的一系列制衡,“只要有一個節點是誠實的,不管是哪一類節點,它都可以懲罰不誠實的收集或執行節點,並觸發因無效數據造成的損失恢復。” 區塊A中的交易直到兩個區塊之後,也就是所有的檢查完成之後,才會塵埃落定。

下圖代表了對這一過程的可視化:

就像是在一個汽車生產廠,整個的流水線可以快速高效地運作,但是任何節點都可以拉下安全繩,以阻止某筆特定的交易通過。

儘管Top Shot的界面上含糊了區塊鏈的描述,它的底層架構始終是Flow鏈,並且這套架構運行流暢。在項目的早期階段,許多的節點是由Dapper運行,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不斷去中心化,現在Flow網絡中大部分和安全相關的共識節點都是由第三方運行的。這一數字未來還會持續增加,而Flow鏈也會變得越來越去中心化。 (可以點擊Flowscan查看全網節點的實時信息。 )

“Flow的開發原則就是大規模下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 Dete解釋到,“任何人用一台家用電腦就可以參與共識或驗證。”

當前,Flow鍊是安全且可擴展的。假以時日,它將繼續不斷去中心化。

看起來去中心化不僅僅要求節點的去中心化;同時也意味著對於第三方開發者而言,可以實現無需許可的部署。

因此在開發Flow鏈的過程中,團隊決定再創造一門新的編程語言,Cadence

Cadence: 開發者優先原則

“作為一個商人,”Roham回憶到,“當我們賬上只剩下一年的錢時,我的CTO跟我說,他想要開發一門新的編程語言,我感到害怕。”

開發一門全新的編程語言不僅僅需要資源-這是Dapper Labs早期缺乏的-同時也意味著要做出一個巨大的取捨:時間。

開發者要來Flow上開發需要先學一門新的語言,現有的區塊鏈開發者需要在Flow上重寫自己的dApp。

比特幣和Solana的編程語言都是已經存在的:C++和Rust。以太坊智能合約語言則是Solidity,它也已經成為了大部分Web3應用的標準語言。許多一層和二層的鏈都是“以太坊兼容的”,也即它們的智能合約部分是用Solidity寫的,因此可以接入以太坊虛擬機(EVM)。

擁有獨立的編程語言和架構意味著Flow鏈並不與以太坊兼容。它迫使開發人員做出選擇並學習。這是一項冒險的賭博:哪怕結果符合預期,第三方的生態系統也需要更長的時間開發。 Cadence沒有豐富的開源資源,也沒有大量的審計機構進行智能合約代碼的審計。 Cadence也是Flow一開始必須要更中心化的另一個原因。

儘管如此,Cryptoys的CTO Emilio Cueto告訴我說,從Solidity切換到Cadence的學習曲線非常容易,從代碼的角度而言,二者的區別並不大,但是從開發者體驗的角度,在二者有差異的地方,往往是Cadence勝出。

讓音樂付費(Let the Music Pay)的創始人兼CEO Obie Fernandez基於Flow鏈開發了NFT平台RCRDSHP,他也是Cadence的擁躉:

我們嘗試了幾門區塊鏈編程語言,Cadence可以說是其中對開發者最友好的。我們喜歡它的熟悉語法,以及高生產力,尤其是當和Solidity進行對比時。

這個背書非常有力度。在創辦RCRDSHP之前,Fernandez曾擔任Andela的CTO,也是Ruby on Rails開發聖經《The Rails Way》一書作者。

Cadence的魔力在於它是一門專門為數字所有權設計的編程語言。

根據Flow鏈入門必讀,“Cadence是第一個對開發者友好、面向資源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 ”

和其它編程語言中“可編程的貨幣”出現較晚不同,Cadence事實上將貨幣變成了一個數據類型,這意味著它可以像對普通數字或字符串一樣,對貨幣進行操作。舉例而言,和字符串不同,Cadence不支持直接複製粘貼貨幣,這也就意味著對開發者而言,保證用戶資產安全也更容易。

這個想法的出現正當其時。 Facebook的Libra團隊也以類似的方式開發了面向資源型的編程語言Move。

Flow鏈還為dApp的開發者提供了一系列額外的優化體驗:

  • 開發者友好的語法容易閱讀,更重要的是易於審計。

  • Flow團隊開發的開源SDK和標準庫(比如FT和NFT標準,也即Flow鏈上的ERC-20和ERC-721)。

  • 強大的靜態類型系統允許在編譯過程中報錯,而非等到正式運行時。

  • 可升級的智能合約允許開發者將貼上標籤的測試版本發布至主網,並在完全放棄對合約控制之前找到並修復漏洞。

  • Flow客戶端庫(FCL)簡化dApp和錢包之間的交互,兩邊都不需要寫專門的代碼。

此外,Flow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Flow上的一筆交易所消耗的能源比一次谷歌搜索還少-這一點對開發者、用戶及合作方都極具吸引力。

Cadence以及Flow做出的其它開發者友好的決策都使得用戶更加安全,新開發者的學習曲線也更平坦,這是Flow的一大優勢。但它同時也意味著要做出取捨:複雜度和時間。

一開始Dapper只允許經過自己審計的團隊在Flow鏈上部署項目。但是現在只要是由知名審計機構審計過的項目,都可以在Flow鏈上開發,而且審計費用由Flow承擔,目前已經有超過50支團隊可以自由部署。預計到今年夏天,Flow將完全開放無需許可的部署,這將是一個值得觀望的關鍵里程碑。

由於Flow還沒有實現無需許可的部署,許多開發者對進入Flow望而卻步。但是Dete也解釋了背後的邏輯:“因為今天的網絡太複雜了,我們必須要保護它。”

他指出早期以太坊上的項目也存在漏洞,但是由於當時的使用量很小,因此無關緊要。但是對當前的任何區塊鏈而言,潛在的風險都增加了。因此Flow有意在短期內選擇不開放,以保證一切順利,並在適當的時機開放。

在面對消費者時,Flow也做出了同樣的取捨。

消費者:消費者友好型入門

Flow從協議層入手,簡化開發保護用戶安全並提供便捷體驗產品的流程。

舉例來說,Flow宣傳人類可讀的安全性,這意味著錢包的開發者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告訴消費者,在對交易進行簽名時,具體批准了哪些權限。

在我用Blocto錢包登陸Matrix World時,批准頁面清晰顯示了我的授權內容-“您正簽名批准交易費-免費(由Blocto補貼)”-並讓我知道當前正在運行一個腳本,以便我檢查。該頁面清晰且易於理解。

人類可讀的安全性有助於避免類似最近OpenSea的黑客攻擊事件,此次攻擊就是利用了用戶批准交易時,對授權內容並不真正了解這一點,點此查看具體原因。因此人類可讀的安全性對於吸引主流用戶而言是基本條件。以史為鏡,手機應用是在蘋果保證了下載的安全性之後才真正起飛的。在Web3的世界裡,由於大量資金的存在,這一點就更加重要了。

此外,Flow允許用戶申請錢包而無須存儲或牢記12或24個單詞的助記詞,這一點對於主流用戶入門同樣重要。和其它錢包相比,Flow錢包的體驗更像是一個普通的消費級應用,但同時又允許用戶後續升級至更高級的體驗。

“Top Shot最初是在一個私有接口內集成了一個託管錢包,” Dete解釋到,“我們的新產品,比如NFT All Day和UFC Strike都使用了FCL,它是一個開放接口。現在Top Shot也允許用戶將資產轉至非託管錢包了。但是我們相信不需要每次都讓用戶先申請一個非託管錢包才能參與。”

相反,Flow希望給用戶選擇。

有些用戶始終想用信用卡支付,並把NFT或代幣託管給錢包開發者。

其他用戶則希望用非託管錢包登錄、支付和存放NFT以及代幣,比如Blocto-目前Flow上最受歡迎的第三方非託管錢包。

Flow團隊也相信部分用戶希望從託管錢包和更中心化的體驗開始,並逐漸過渡至非託管錢包。他們中有一部分會希望通過跨鏈橋或蟲洞,將資產跨至其它鏈。

一級標題

漸進式去中心化

已經說了很多,所以我想要稍作停頓,給大家一個思考Flow的框架。

社區參與

  1. 社區參與

  2. 社區參與

  3. 社區所有權

下表可以提供快速參考:

當然這本手冊更適用於應用,比如已經轉變為DAO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而區塊鏈則應當具有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

雖然我對技術定義做了些模糊處理,而且Flow從表中各方面來看都是去中心化的,因為它已經發行代幣,而且網絡也不受任何一個實體控制,但Flow在各個層面上都表現出了漸進式的去中心化:

  • 區塊鏈逐步去中心化。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通過低資源硬件運行共識節點,而Dapper Labs 控制的共識節點數下降至不到三分之一。

  • 開發逐步去中心化。從一開始的完全由Dapper開發,到開放給通過Flow審計的開發者,再到只要通過Flow授權的審計機構審計即可,最後到今年夏天徹底實現了無需許可的部署。

  • 用戶體驗逐步去中心化。用戶體驗更佳,用戶可以放棄託管錢包,選擇使用非託管錢包。

Flow的去中心化是流動的、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或固定不變的。

Flow上的使用場景也反映了這一動態過程。

Dapper Labs搭建Flow是為了服務遊戲、媒體、娛樂領域和開放世界。 NFT僅僅只是第一個實例,而使用場景則需要更多的“樂高積木”進行組合。

於是,2月初DeFi(去中心化金融)項目Flowty上線。這是一個P2P的NFT借貸市場,目前已達成65筆貸款,總金額超過30萬美元。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涉及一張LeBron James Cosmic Top Shot Moment球星卡,貸款金額為五萬美元。 Flowty同樣也在漸進式去中心化:起初它只支持高價值的傳奇級NBA Top Shot資產,後來開始逐步向更多的Flow收藏品開放。其他DeFi項目,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將逐步上線。這些項目並不將重點放在吸引圈內人上,而是專注搭建服務於NFT、遊戲和開放世界的金融架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收購Brud並對其去中心化

Dapper入局DAO的起因是Brud創始人漸進式中心化的努力頻頻遭受挫折,這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因為漸進式去中心化和復雜社區貫穿了Dapper的發展歷程。

2016年,Trevor McFedries創立Brud,旨在創造基於“社區自有媒體和共建世界”的數字化故事敘述新模式。這恰好是Flow所期望的場景。 Brud的旗艦虛擬偶像Lil Miquela在社交媒體上坐擁一千多萬粉絲,與粉絲的互動有助於豐滿該人物的形象。

Trevor跟我聊天時說道,Dapper之所以會收購Brud,是因為他試圖把Brud改造成一個DAO,但董事會不同意。幾年來,他一直在向董事會提出公司應轉向社區,但他們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而且沒什麼興趣。其中一名董事會成員告訴他,他們上一次投資的代幣被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作廢,所以不希望重蹈覆轍。

但Brud的宗旨是以社區為依託來構建人物、故事和世界,而且Trevor認為社區所有製是唯一適合公司業務的模式,所以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想法。意識到勸說無用後,Trevor決定讓事實說話。 “推出FWB的目的之一是讓董事會認識到DAO的巨大價值。”

FWB即Friends With Benefits,這是Trevor於2020年9月推出的聚焦文化領域的DAO。結果證明他是對的。一年後,也就是2021年9月,FWB收穫了a16z的1000萬美元投資。在Dapper團隊普及NFT的時候,Trevor和FWB普及了非DeFi DAO。

FWB的成功以及日漸洶湧的DAO熱潮,最終讓董事會確信去中心化是正確的選擇。但董事會中有不少人限於基金文件限制,無法持有代幣,於是他們讓Trevor去找加密貨幣投資者,買下他們持有的公司股權。準備好相關文件後,Trevor開始聯繫投資者,其中也包括Roham。 Dapper和Roham均活躍於web3投資領域,但在Trevor和Dapper開始接觸後,他改變了主意:

沒有人比你更擅長打造面向下一代的體驗,我們雙方都相信未來是多鏈的。何不選擇我們呢?你為Brud社區創建工具,但在Flow上,你可以為所有人創建工具。

這項交易並沒有馬上完成,因為Trevor需要確信Brud和Dapper在文化上是契合的。經過雙方團隊的多輪接觸,Trevor發現兩家公司彼此非常合適。 “我們是富有藝術氣息的emo族,他們是一群超級友好聰明的加拿大人。”

2021年10月,Dapper Labs正式收購Brud,並宣布成立Dapper Collectives,由Trevor擔任該部門CEO。 Dapper Collectives“致力於為Flow上實現社交媒體的去中心化和線上共同利益社區的民主化鋪平道路,確保創造者社區捕獲價值”。

USV的Fred Wilson在他的博文中介紹了Dapper Collectives即將開展的初步工作:

  • 以Lil Miquela和她的一千萬粉絲作為起點,為Dapper Labs的產品賦予兩大特性——社區所有和共同建設;

  • 創建並發布開源工具,讓其他主流社區可以入局Flow區塊鏈上去中心化的所有權和去中心化治理;

  • 助力最富有遠見的web2公司實現運營去中心化,開展CEO以及董事會層面的互動,提

FlowTimes福洛时代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