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每一天都是刷新認知的一天
认知 Labs
2022-01-12 08:50
本文约2089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4分钟
區塊鍊是數字時代的最新產物,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和多次更迭:從2017年的萌芽、2018年智能合約、2019年更迭,到2020年DeFi,在2021年, NFT 無疑是這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區塊鍊是數字時代的最新產物,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和多次更迭:從2017年的萌芽、2018年智能合約、2019年更迭,到2020年DeFi,在2021年, NFT 無疑是這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正文

區塊鍊是數字時代的最新產物,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和多次更迭:從2017年的萌芽、2018年智能合約、2019年更迭,到2020年DeFi,在2021年, NFT 無疑是這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一級標題

正文

區塊鍊是數字時代的最新產物,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和多次更迭:從2017年的萌芽、2018年智能合約、2019年更迭,到2020年DeFi,在2021年, NFT 無疑是這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一級標題

正文

區塊鍊是數字時代的最新產物,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和多次更迭:從2017年的萌芽、2018年智能合約、2019年更迭,到2020年DeFi,在2021年, NFT 無疑是這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一級標題

2021 年是NFT走入大眾視線的一年。儘管NFT的概念在2014 年就已經出現了,但直到今年才開始大放異彩。僅今年一年,NFT領域就完成了超過230 億美元的交易量。隨機生成的NFT藏品、主流名人在該領域的參與、以及邊玩邊賺遊戲的興起等都是NFT 繁榮背後的主要驅動力。而最新的元宇宙熱潮更是錦上添花。

年初,體育圈名人效應一下子將NFT 從一個細分市場推向了真正的主流市場。僅Dapper Labs 上的NBA Top Shot 在2 月和3 月的月交易量就超過了2 億美元,超過了整個NFT 市場在2020 年的總交易量。

不過從現在看來,這次拍賣似乎成為了NFT 繁榮初期的天花板:狂熱逐漸褪去,市場開始趨於飽和。很明顯,Top Shot 的銷量已經開始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名人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許多人開始懷疑NFT 的繁榮是否只是曇花一現。

一級標題

總體來說,在2021 年上半年,NFT 領域完成了創紀錄的25 億美元的交易額,平均每季度的交易量都比較均衡,打破了該領域在以往取得的成績。然而隨著加密貨幣價格在7月開始一路高歌猛進,NFT 市場像是被注入了火箭燃料似的,在8月份一下子飆升到了驚人的新高度。 NFT 市場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發展後,社區、團隊逐漸強大起來、效用逐步擴大,奠定了其“藍籌”的地位,交易額更是達到了107 億美元。

SuperRare

OpenSea 是目前業內較為領先的NFT 平台,其6 月份在以太坊上的交易量為1.5 億美元,到了7 月份躍升至3.29 億美元,而8 月份則飆升至34 億美元。不難發現,這一次推動其激增的是更加原始、完全加密的原生項目,也充分展示了數字資產的創造力以及社區、功能效用的潛力。

Rarible

一級標題

Pixlr Genesis

另一方面,名人效應在NFT市場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系列名人如SouljaBoy、Steve Aoki 和Rob Gronkowski 在今年年初紛紛踏入NFT 領域,在NFT最關鍵的發展期助了一把力。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名媛Paris Hilton、饒舌巨星Eminem和NBA球星Stephen Curry也加入了NFT 收藏隊伍,此後關於NFT 的頭條新聞就開始頻繁出現在主流媒體上。隨著Beeple 的藝術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00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NFT 在著名的佳士得拍賣行首次亮相,NFT的這種流行趨勢變得越發明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其他一些藝術NFT 以及CryptoPunks 和BAYC藏品的一部分在佳士得和蘇富比都拍出了天價。

一級標題

CryptoPunks

展望2021 年,NFT 究竟發展出了哪些新用例,哪些用例可能會在2022 年更上一層樓?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

Bored Ape Yacht Club

NFT功能:收藏品

NFT功能:藝術

NFT 藝術通常被稱為“Cryptoart”,是增長最快的NFT 細分市場之一。畫家、設計師、音樂家等更多人通過基於區塊鏈的鑄造平台創建NFT,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銷售。

Axie Infinity

SuperRare 是一個由區塊鏈技術支持的藝術創作者和收藏者的社交網絡平台。創作者可以創建數字藝術品,並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對其進行標記。得益於智能合約,收藏家可以購買和交易藝術品,其版稅可歸還給創作者。

Rarible 是一個供用戶鑄造、銷售和創建收藏品的開源的、非託管的平台。任何用戶都可以創作和展示自己的藝術品,也可以用以太坊購買藝術品來收藏。用戶擁有NFT 的所有權以及知識產權。買家和賣家可以在Rarible 上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進行交易。

Pixlr Genesis 是一個由全球最佳線上圖像編輯器Pixlr 開發,旨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虛擬博物館,目標是與盧浮宮、MoMA和國家美術館相媲美。 Pixlr Genesis 生態系統將包括五個模塊:“畫廊”、 “拍賣”、“鑄造”、“傑作”和“社區”。自上線以來,Pixlr Genesis 發行了10,000 個中的2000個獨特的、由AI演算法生成的NFT“通行證”,從藝術收藏的角度上來說,每個“通行證”代表了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而從藝術展示的角度上來說,“通行證”代表了可以將自己的NFT藝術品展示在虛擬博物館的權力。此外,Pixlr Genesis 還將支持藝術創作者,通過與知名藝術家合作發行NFT,來為藝術家建立一個與社區結合的橋樑。

NFT功能:收藏品

作為最早的一批NFT,CryptoPunks(加密朋克)於2017 年夏天推出,這是第一個通過以太坊發布的NFT 項目,並為迄今為止主導NFT 生態系統的ERC-721 令牌標準鋪平了道路。朋克只有10,000 個,分類為外星人、猿猴、殭屍、人類,它們是稀有而精美的收藏品。 CryptoPunks 是NFT 的開山鼻祖,被公認為是「加密藝術」運動的起點。已知的龍頭支付公司Visa、美圖的董事長蔡文勝、香港演員余文樂、波場公鏈創始人孫晨宇等都是加密朋克NFT 的持有者。

Decentraland

NFT功能:元宇宙

Sandbox

Bored Ape Yacht Club(無聊猿)由美國Web3 公司Y uga Labs 發行,用算法生成的10,000 個無聊猿,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和多樣化的特徵。每隻猿猴的特徵隨機生成,因此每隻猿猴都擁有獨特的背景風格、服裝、耳環、眼睛嘴巴和皮毛。已知的著名說唱歌手Post Malone、知名主持人Jimmy Fallon、著名投資人Mark Cuban、傳奇嘻哈音樂製作人Timbaland、NBA 傳奇球星Shaquille O'Neal 等都是無聊猿NFT 的持有者。

Cryptovoxels

NFT功能:遊戲

由以太坊提供支持的區塊鏈遊戲正在朝著“Play-to-Earn”的未來邁進。玩家玩遊戲,賺取更多資產,並可以在此過程中進行交易,NFT 作為遊戲物品所有權的形式,發揮著重要作用。

Axie Infinity 是一款類似口袋妖怪的NFT 遊戲,用戶可以通過可交易和出售的NFT 遊戲資產收集、培育和戰鬥標誌性的Axie 怪物,以獲得榮耀和利潤。 Axie Infinity 不僅是目前最大的以太坊遊戲,也是目前以太坊最常用的應用程序之一。作為區塊鏈領域“打金”的先導者,今年夏天打響了NFT 和GameFi 狂潮的第一槍,也使得區塊鏈遊戲在過去幾個月裡步入了狂熱發展的階段。 Sorare

Opensea

Sorare 是一款新興的夢幻足球遊戲,通過與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職業足球特許經營商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玩家使用數字交易卡創建夢幻球隊,然後在比賽中進行正面交鋒,看看誰是最好的足球經理。該遊戲在以太坊上運行,每張球員卡牌都是NFT。截至撰文,Sorare 已獲得全球215 個足球俱樂部的正式授權,包括皇家馬德里、尤文圖斯、拜仁慕尼黑等知名球隊。

NFT功能:元宇宙

Async Art

自上個月Facebook 公司宣布將專注於元宇宙領域發展改名為“元宇宙(Meta)”後,全球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熱潮,包括微軟、迪士尼在內的全球多家巨頭也紛紛宣布投入元宇宙的建設。可以說元宇宙是由NFT 組成的,明確了虛擬世界內物品的所有權,大到土地、房子,小到衣服,只要是可以被用戶私人所有,便可以把它鑄造成NFT。反過來,元宇宙也為NFT 創造了一個新的應用場景。

Audius

Decentraland 最初創建於2015 年,於2017 年首次推出Beta 版,並在2021 年的NFT 浪潮中逐漸成為元宇宙中最強大的項目之一。用戶可以在其中購買土地、參觀建築物、四處走動或與人會面。 Decentraland 已經成為加密世界元宇宙的熱門聚集地。值得注意的是,加勒比島國巴巴多斯(Barbados)外交和外貿部已與Decentraland 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建立數字版大使館。

Sandbox 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玩家可以自由地創造他們自己的虛擬世界,利用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與他人合作的同時,按自己的意願定制。 Sandbox 曾推出了P2E 活動,在虛擬世界中,玩家可花時間完成一系列任務來賺取資產。值得注意的是,SandBox 在一個月前獲得了9300 萬美元融資,由日本軟銀(SoftBank)旗下願景基金(Vision Fund)領投。

NFT功能:流媒體

一級標題

今年3 月,加密藝術家Beeple 的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 天》在佳士得拍出了六千多萬美元的價格,這使得NFT 瞬間火爆了藝術圈,一些音樂人、藝術家紛紛加入。

“音樂NFT 正在改變粉絲與他們最喜歡的藝術家聯繫的方式。從3LAU 到Imogen Heap,各種各樣的創作者都在區塊鏈上進行創新,而在一個為獨立創作者服務不足的行業中,尋求改變的渴望是顯而易見的。”——Opensea

一級標題

Async Art 是個建立在以太坊上的音樂/藝術品創作平台。 Async Art 的作品是由“Master”和“Layer”兩部分組成,Master 是作品的主體形式,一個Master 可由多層Layers 構成,藝術作品能夠根據“圖層變化”進行改變。例如,藝術家可以通過layers 給一副畫的天空創造不同狀態,因此作品能夠展現下雨、晴天等不同狀態。創作者在申請成為Async 藝術家後,無需任何編程知識,只需在作品上傳過程中,將作品切為圖層即可。在作品出售中,創作者可設置“立即購買”或者“開放式拍賣”,拍賣結束時間由自己決定。

Audius 是一家基於Solana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音樂共享平台,旨在去除音樂流服務的中間環節和額外費用,讓藝術家直接拿到自己作品應有的收入份額。具體說來,該平台的用戶可以使用代幣來解鎖音樂,也可以通過收看廣告賺取代幣再去解鎖。當用戶在這個去中心化音樂庫中聽歌時,錢包會自動付款。其中,大約有85% 的收益,歸於藝術家。剩下部分由歌曲提供方以及開發團隊所得。

一級標題

  • 三、加密市值屢創新高,前十排位頻繁更迭

  • 2021 年,加密貨幣市值屢創新高。

  • 年初,加密貨幣總市值僅為7795 億美元,在1 月和5 月接連跨過1 萬億美元、2 萬億美元大關,並於今年11 月10 日達到創紀錄的3 萬億美元;截至12 月22 日,加密總市值暫報24159 億美元,較年初上漲175%。

同時,比特幣在加密市場中的主導地位被削弱,市值佔比從年初的70.66%,不斷下滑至38.8%,這也是自2018 年年中起,比特幣市值佔比首次跌至50% 以下。

價格方面,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資產在今年率次突破新高。比特幣最高漲至69000 美元(11 月10 日),現價約49000 美元,較年初價格上漲近70%;以太坊最高漲至4860 美元(11 月10 日),目前暫報4050 美元,較年初價格上漲450%。

2021 年,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7.5 萬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435%。

穩定幣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原因:

一級標題

隨著穩定幣作為市場避險工具和支付中介,隨市場規模自然增長;

衍生品市場通常使用穩定幣作為結算單位。

一級標題

市場規模上,當前穩定幣市場的“龍頭”依然是USDT,但其在穩定幣市場的佔有率已經從年初時的68% 一度下降至57%;與此同時,USDC 以及BUSD 的市場佔有率則顯著上升,USDC 在12 月20 日發行量突破420 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穩定幣市場正迎來了更多的監管和審查,對於非合規穩定幣來說,未來或將進一步失去生存空間。

一級標題

四、2021大事記

概覽一二級市場後,我們將按板塊/賽道分別回顧這一年最值得被銘記的大事件和成果。 (上下滑動)

①比特幣ETF終落地,礦業迎來大遷徙

無論加密金融如何演化,作為市場基石和風向標的比特幣永遠是焦點。

2021 年開年,比特幣延續漲勢,從年初的29000 美元不斷攀升,接連突破3 萬、4 萬、5 萬、6 萬美元關口,最終在上半年創下65000 美元(4 月14 日)的新紀錄;進入5 月,隨政策收緊以及市場獲利盤退出,比特幣迎來大幅回調,5 月19 日比特幣最低跌至3 萬美元。

此後兩個月,比特幣始終在3 萬美元附近盤整,並於8 月開始反彈,開始“慢牛”,最終於11 月10 日創下69020 美元的歷史紀錄——這也使其市值一度達到1.3萬億美元,超過了Meta 和騰訊,擠進了“公司市值”世界前五。目前比特幣價格暫報49000 美元,較年初價格上漲近70%。

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始終位於3 萬美元以上,也讓不少人對後市行情充滿信心,“市場進入長牛”的論調層出不窮。樂觀者認為,2022 年比特幣將突破10 萬美元。

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主流機構對其關注也隨之上升,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或將其作為資產儲備。

2 月,特斯拉向美國SEC 提交報告稱,公司計劃購買價值15 億美元的比特幣;3 月,特斯拉官網宣布支持比特幣付款;但到了5 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卻在Twitter 上以“不環保”為理由宣布暫停接受使用比特幣為其汽車付款的計劃。

態度反復又著實有市場影響力的馬斯克,也令眾多加密投資者對其“愛恨交加”。

另一家不斷加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代表便是MicroStrategy,開啟“瘋狂買買買”模式。此外,全球支付平台Visa 開通了加密貨幣支付;資管公司灰度在《紐約時報》報紙上刊登了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廣告,宣傳比特幣……機構的跑步入場,成功抬升了比特幣的價值認可度增加。

除機構購入外,比特幣在部分地區的合法化也成為其基本面一大利好。

6 月,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 向該國立法機構提交了一項法案草案,要求將比特幣變成該國法定貨幣;9 月7 日,該法案正式生效,比特幣終成法定貨幣。雖然這一方案在國內外引起爭議,但對整個加密金融發展而言卻具有重要意義,比特幣首次以合法的身份走入社會生活。薩爾瓦多也樹立了樣本,更多拉美國家正試圖效仿,將比特幣合法化。

結構化產品方面,加密市場翹首以盼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終於在2021 年落地實現。今年10 月,首個比特幣期貨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 正式問世,登陸NYSE Arca 交易所,而後SEC 陸續批准多個期貨ETF。"雖然從價格反饋來看,ETF 對加密市場帶來的影響被未滿足預期。但不管怎麼說,隨著這類合規產品出現,傳統機構投資者以及普通用戶對加密的信心將不斷增加。

技術層面,今年比特幣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軟分叉升級Taproot,並獲得超90% 礦工的同意。本次升級包含三項內容:Schnorr 簽名(BIP 340)、Taproot(BIP 341)和TapScript(BIP 342)。升級最終降低了比特幣網絡交易費用,提升了交易的匿名性和效率。

此外,年底前比特幣非零地址數量突破4000 萬個,創歷史新高。

對於比特幣生態的重要參與者礦工而言,2021 年是一個遷徙的年份。

今年5 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掀起了新一輪監管浪潮;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全國多個省市相繼出台禁令,對虛擬貨幣挖礦進行整頓和清理,大量礦場關停或出海。最終,部分礦工在哈薩克斯坦、美國德州等地找到了新的礦場,繼續耕耘挖礦事業。

受礦機關機影響,比特幣算力也在劇烈變化。今年4 月,算力達到頂峰,但在5 月至7 月期間下降了近50%;年初至今,比特幣算力累計上漲近20%。

②Meme:始於玩笑,火於社區

如果你年初買了100 美元BTC,到現在會值167.4 美元;如果買的是SHIB,猜猜現在值多少錢?答案是6200 萬美元。這就是Meme 幣財富效應的究極體現。

今年加密市場中誕生了一個新的板塊:Meme 幣,代表性項目包括Doge、SHIB 等各種動物幣。 Meme 文化,可被通俗地理解為

玩梗”,凡是帶有“段子”屬性的項目可被稱為Meme 幣。

Meme 文化的起勢,源自今年年初傳統金融市場的一個大事件——GME 保衛戰。簡單概括,華爾街散戶在Robinhood 上聯手買入GME 公司股票,導致機構做空產生虧損,一度扭轉散戶與機構間的江湖地位。

反傳統、反華爾街運動在主流社會唱響,這股思潮蔓延至加密市場,被塑造成更具反叛精神的Meme 文化。曾經投資者看重的市場前景、商業模式、技術優勢、產品亮點等,在Meme 時代變成了趣味營銷和共識凝聚。

Meme 幣的“首席放大官”當屬馬斯克,其每隔一段時間就在推特上發文,“吐槽”狗狗幣,“反向吸引”到不少圈外人士。甚至在很多海外“韭菜”眼中,狗狗幣才是真正的比特幣。隨著馬斯克一次次“喊單”,狗狗幣高歌猛進,市值擠進前十,超過DEX 龍頭項目Uniswap,年內最高漲幅逾100 倍,並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狂歡,形成價格與聲量的正向循環。

①比特幣ETF終落地,礦業迎來大遷徙

無論加密金融如何演化,作為市場基石和風向標的比特幣永遠是焦點。

2021 年開年,比特幣延續漲勢,從年初的29000 美元不斷攀升,接連突破3 萬、4 萬、5 萬、6 萬美元關口,最終在上半年創下65000 美元(4 月14 日)的新紀錄;進入5 月,隨政策收緊以及市場獲利盤退出,比特幣迎來大幅回調,5 月19 日比特幣最低跌至3 萬美元。

此後兩個月,比特幣始終在3 萬美元附近盤整,並於8 月開始反彈,開始“慢牛”,最終於11 月10 日創下69020 美元的歷史紀錄——這也使其市值一度達到1.3萬億美元,超過了Meta 和騰訊,擠進了“公司市值”世界前五。目前比特幣價格暫報49000 美元,較年初價格上漲近70%。

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始終位於3 萬美元以上,也讓不少人對後市行情充滿信心,“市場進入長牛”的論調層出不窮。樂觀者認為,2022 年比特幣將突破10 萬美元。

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主流機構對其關注也隨之上升,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或將其作為資產儲備。

2 月,特斯拉向美國SEC 提交報告稱,公司計劃購買價值15 億美元的比特幣;3 月,特斯拉官網宣布支持比特幣付款;但到了5 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卻在Twitter 上以“不環保”為理由宣布暫停接受使用比特幣為其汽車付款的計劃。

態度反復又著實有市場影響力的馬斯克,也令眾多加密投資者對其“愛恨交加”。

另一家不斷加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代表便是MicroStrategy,開啟“瘋狂買買買”模式。此外,全球支付平台Visa 開通了加密貨幣支付;資管公司灰度在《紐約時報》報紙上刊登了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廣告,宣傳比特幣……機構的跑步入場,成功抬升了比特幣的價值認可度增加。

除機構購入外,比特幣在部分地區的合法化也成為其基本面一大利好。

6 月,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 向該國立法機構提交了一項法案草案,要求將比特幣變成該國法定貨幣;9 月7 日,該法案正式生效,比特幣終成法定貨幣。雖然這一方案在國內外引起爭議,但對整個加密金融發展而言卻具有重要意義,比特幣首次以合法的身份走入社會生活。薩爾瓦多也樹立了樣本,更多拉美國家正試圖效仿,將比特幣合法化。

(比特幣合法化法案)

結構化產品方面,加密市場翹首以盼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終於在2021 年落地實現。今年10 月,首個比特幣期貨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 正式問世,登陸NYSE Arca 交易所,而後SEC 陸續批准多個期貨ETF。"雖然從價格反饋來看,ETF 對加密市場帶來的影響被未滿足預期。但不管怎麼說,隨著這類合規產品出現,傳統機構投資者以及普通用戶對加密的信心將不斷增加。

技術層面,今年比特幣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軟分叉升級Taproot,並獲得超90% 礦工的同意。本次升級包含三項內容:Schnorr 簽名(BIP 340)、Taproot(BIP 341)和TapScript(BIP 342)。升級最終降低了比特幣網絡交易費用,提升了交易的匿名性和效率。

此外,年底前比特幣非零地址數量突破4000 萬個,創歷史新高。

對於比特幣生態的重要參與者礦工而言,2021 年是一個遷徙的年份。

今年5 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掀起了新一輪監管浪潮;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全國多個省市相繼出台禁令,對虛擬貨幣挖礦進行整頓和清理,大量礦場關停或出海。最終,部分礦工在哈薩克斯坦、美國德州等地找到了新的礦場,繼續耕耘挖礦事業。

受礦機關機影響,比特幣算力也在劇烈變化。今年4 月,算力達到頂峰,但在5 月至7 月期間下降了近50%;年初至今,比特幣算力累計上漲近20%。

②Meme:始於玩笑,火於社區

如果你年初買了100 美元BTC,到現在會值167.4 美元;如果買的是SHIB,猜猜現在值多少錢?答案是6200 萬美元。這就是Meme 幣財富效應的究極體現。

今年加密市場中誕生了一個新的板塊:Meme 幣,代表性項目包括Doge、SHIB 等各種動物幣。 Meme 文化,可被通俗地理解為

玩梗”,凡是帶有“段子”屬性的項目可被稱為Meme 幣。

Meme 文化的起勢,源自今年年初傳統金融市場的一個大事件——GME 保衛戰。簡單概括,華爾街散戶在Robinhood 上聯手買入GME 公司股票,導致機構做空產生虧損,一度扭轉散戶與機構間的江湖地位。

反傳統、反華爾街運動在主流社會唱響,這股思潮蔓延至加密市場,被塑造成更具反叛精神的Meme 文化。曾經投資者看重的市場前景、商業模式、技術優勢、產品亮點等,在Meme 時代變成了趣味營銷和共識凝聚。

Meme 幣的“首席放大官”當屬馬斯克,其每隔一段時間就在推特上發文,“吐槽”狗狗幣,“反向吸引”到不少圈外人士。甚至在很多海外“韭菜”眼中,狗狗幣才是真正的比特幣。隨著馬斯克一次次“喊單”,狗狗幣高歌猛進,市值擠進前十,超過DEX 龍頭項目Uniswap,年內最高漲幅逾100 倍,並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狂歡,形成價格與聲量的正向循環。

同時,以DOGE 為代表的Meme 幣種逐漸成為加密社區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從3 月到5 月,秋田犬(AKITA)、豬豬幣(PIG)、小狗幣(DOG)、Loser 幣(LowB)等各種山寨幣批量誕生;雖然短時獲得驚人的漲幅,但也很快一蹶不振或直接歸零。

最終,只有狗狗幣的“仿盤”Shiba Inu (SHIB) 真正存活下來並“做大做強”。 SHIB 在下半年依然穩步抬升,並最終於10 月創下歷史新高0.00008845 美元;相較於年初,SHIB 最高漲幅超過125 萬倍。 SHIB 上漲的重要原因,同樣離不開馬斯克的多次“戲謔點評”,以及Coinbase 等眾多主流平台的相繼上線。

SHIB 的走高帶動起Meme 文化復興,激勵了GM(Good Morning)、People 等新興Meme 幣代表。

其中,GM 在發布的短短3 天內,市值從零上漲至2 億美元(最高達到4 億美元,目前依然維持在1 億美元)。而People 幣則以DAO 之名,眾籌競拍美國憲法副本,並在競拍失利後轉為Meme 幣,價格一度飆升超過50 倍。

總體而言,如今Meme 文化已充分融入加密社區,憑藉亞文化共識,具備了較強的傳播影響力。但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推動加密金融走向成熟和發展,僅靠營銷和FOMO 還不夠,技術與產品才是變革的第一生產力。由此,Meme 幣可以是一味“佐料”,卻難成為一道“主菜”。

③持續演進的DeFi

相比Meme 幣大起大落的行情表現,DeFi 板塊略顯冷清,但如果從更高的視角、更多的維度來看DeFi 全年表現,不難發現DeFi 的演進從未停歇。

宏觀數據層面,DeFi 一直都保持著正向的增長態勢。

DeFi Pulse 數據顯示,截至12 月21 日,鎖定在各大生態DeFi 協議之內的資產總價值(TVL)已達24.32 億美元。細看TVL 的變化曲線,“519”級別的黑天鵝事件也僅僅是上升態勢中的一段小波折。

Dune Analytics 數據則顯示,臨近年末,曾交互過DeFi 協議的獨立地址數量首次突破了400 萬關口,大量的新鮮血液正在不斷湧入。

個體項目層面,“藍籌” DeFi 在2021 年大多都完成了自身的重大迭代。

Uniswap v3 為AMM 帶來了“主動做市”的新可能;Aavev3 開始了對跨鏈借貸的探索;Curve v2 則是通過數學公式對其做市曲線進行了堪稱神奇的再優化,不但抵擋住了Uniswap v3 對其穩定幣市場的地位衝擊,更是憑藉著多鏈策略長期霸占個體協議TVL 榜首之位……諸多“藍籌”之中,表現略令人失望的可能有Compound 和SushiSwap,前者出現了一次影響較大的合約漏洞,致使數千萬美元的COMP 被錯誤分發,後者則是被爆出內鬥風波,其醞釀已久的下一代Trident 能否順利上線至今仍未可知。

賽道趨勢層面,隨著穩定幣、借貸、DEX 等基礎細分板塊的市場結構日漸穩固,DeFi 的關注焦點也在逐漸轉移。

首先是衍生品的爆發,這裡不得不提dYdX 的發幣及空投。作為衍生品概念下最受關注的項目,市場對dYdX 的價值寄予了相當高的期待,再加之項目方的大手筆(空投比例7.5%),絕大多數曾交互過dYdX 的用戶都拿到了上萬美元的空投收益,這也掀起了市場新一輪的薅羊毛熱潮。

然而,從行業角度來看,儘管在交易挖礦策略的加持下dYdX 曾一度超過了其他所有DEX 之和,但這樣的刺激顯然很難長久,伴隨著dYdX 日交易量的回落以及幣價的走低,“衍生品爆發”的呼聲也慢慢變弱。我們堅信衍生品定會像現貨那樣在DeFi 領域實現大爆發,但這樣的爆發看起來並不是單一項目發幣就能引燃的。

第二個比較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擁抱傳統金融(TradFi),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藉貸三雄——MakerDAO、Aave、Compound,前者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引入現實世界資產抵押品,後兩家則在夏季相繼宣布了面向傳統金融機構的新服務Aave Pro(現已更名為Aave Arc)和Compound Treasury。

年末,旨在重構流動性關係、優化資金利用效率的DeFi 2.0 敘事快速興起,也湧現出了以Olympus DAO、TokeMak、Abracadabra 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興項目。雖然,關於“DeFi 2.0”這一命名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但拋開稱呼不言,類似項目所做的核心努力——讓流動性服務更具可持續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除了上述趨勢之外,多鏈佈局也是當前DeFi 賽道內的一大主要趨勢(詳見下文“跨鏈”部分)。

④瘋狂吸粉的NFT × 萬物

區塊鏈行業曾用十年尋找足夠“出圈”的殺手級應用方向,去年的DeFi 並未完全實現這一夢想,今年的NFT 當仁不讓。

2021 年,NFT 領域年度標誌性事件當屬:3 月,藝術家Beeple 的NFT 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得6934.6 萬美元,成功吸引傳統藝術等各領域人士的關注。

①比特幣ETF終落地,礦業迎來大遷徙

無論加密金融如何演化,作為市場基石和風向標的比特幣永遠是焦點。

2021 年開年,比特幣延續漲勢,從年初的29000 美元不斷攀升,接連突破3 萬、4 萬、5 萬、6 萬美元關口,最終在上半年創下65000 美元(4 月14 日)的新紀錄;進入5 月,隨政策收緊以及市場獲利盤退出,比特幣迎來大幅回調,5 月19 日比特幣最低跌至3 萬美元。

此後兩個月,比特幣始終在3 萬美元附近盤整,並於8 月開始反彈,開始“慢牛”,最終於11 月10 日創下69020 美元的歷史紀錄——這也使其市值一度達到1.3萬億美元,超過了Meta 和騰訊,擠進了“公司市值”世界前五。目前比特幣價格暫報49000 美元,較年初價格上漲近70%。

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始終位於3 萬美元以上,也讓不少人對後市行情充滿信心,“市場進入長牛”的論調層出不窮。樂觀者認為,2022 年比特幣將突破10 萬美元。

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主流機構對其關注也隨之上升,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或將其作為資產儲備。

2 月,特斯拉向美國SEC 提交報告稱,公司計劃購買價值15 億美元的比特幣;3 月,特斯拉官網宣布支持比特幣付款;但到了5 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卻在Twitter 上以“不環保”為理由宣布暫停接受使用比特幣為其汽車付款的計劃。

態度反復又著實有市場影響力的馬斯克,也令眾多加密投資者對其“愛恨交加”。

另一家不斷加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代表便是MicroStrategy,開啟“瘋狂買買買”模式。此外,全球支付平台Visa 開通了加密貨幣支付;資管公司灰度在《紐約時報》報紙上刊登了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廣告,宣傳比特幣……機構的跑步入場,成功抬升了比特幣的價值認可度增加。

除機構購入外,比特幣在部分地區的合法化也成為其基本面一大利好。

6 月,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 向該國立法機構提交了一項法案草案,要求將比特幣變成該國法定貨幣;9 月7 日,該法案正式生效,比特幣終成法定貨幣。雖然這一方案在國內外引起爭議,但對整個加密金融發展而言卻具有重要意義,比特幣首次以合法的身份走入社會生活。薩爾瓦多也樹立了樣本,更多拉美國家正試圖效仿,將比特幣合法化。

(比特幣合法化法案)

結構化產品方面,加密市場翹首以盼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終於在2021 年落地實現。今年10 月,首個比特幣期貨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 正式問世,登陸NYSE Arca 交易所,而後SEC 陸續批准多個期貨ETF。"雖然從價格反饋來看,ETF 對加密市場帶來的影響被未滿足預期。但不管怎麼說,隨著這類合規產品出現,傳統機構投資者以及普通用戶對加密的信心將不斷增加。

技術層面,今年比特幣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軟分叉升級Taproot,並獲得超90% 礦工的同意。本次升級包含三項內容:Schnorr 簽名(BIP 340)、Taproot(BIP 341)和TapScript(BIP 342)。升級最終降低了比特幣網絡交易費用,提升了交易的匿名性和效率。

此外,年底前比特幣非零地址數量突破4000 萬個,創歷史新高。

對於比特幣生態的重要參與者礦工而言,2021 年是一個遷徙的年份。

今年5 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掀起了新一輪監管浪潮;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全國多個省市相繼出台禁令,對虛擬貨幣挖礦進行整頓和清理,大量礦場關停或出海。最終,部分礦工在哈薩克斯坦、美國德州等地找到了新的礦場,繼續耕耘挖礦事業。

受礦機關機影響,比特幣算力也在劇烈變化。今年4 月,算力達到頂峰,但在5 月至7 月期間下降了近50%;年初至今,比特幣算力累計上漲近20%。

②Meme:始於玩笑,火於社區

如果你年初買了100 美元BTC,到現在會值167.4 美元;如果買的是SHIB,猜猜現在值多少錢?答案是6200 萬美元。這就是Meme 幣財富效應的究極體現。

今年加密市場中誕生了一個新的板塊:Meme 幣,代表性項目包括Doge、SHIB 等各種動物幣。 Meme 文化,可被通俗地理解為

玩梗”,凡是帶有“段子”屬性的項目可被稱為Meme 幣。

Meme 文化的起勢,源自今年年初傳統金融市場的一個大事件——GME 保衛戰。簡單概括,華爾街散戶在Robinhood 上聯手買入GME 公司股票,導致機構做空產生虧損,一度扭轉散戶與機構間的江湖地位。

反傳統、反華爾街運動在主流社會唱響,這股思潮蔓延至加密市場,被塑造成更具反叛精神的Meme 文化。曾經投資者看重的市場前景、商業模式、技術優勢、產品亮點等,在Meme 時代變成了趣味營銷和共識凝聚。

Meme 幣的“首席放大官”當屬馬斯克,其每隔一段時間就在推特上發文,“吐槽”狗狗幣,“反向吸引”到不少圈外人士。甚至在很多海外“韭菜”眼中,狗狗幣才是真正的比特幣。隨著馬斯克一次次“喊單”,狗狗幣高歌猛進,市值擠進前十,超過DEX 龍頭項目Uniswap,年內最高漲幅逾100 倍,並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狂歡,形成價格與聲量的正向循環。

同時,以DOGE 為代表的Meme 幣種逐漸成為加密社區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從3 月到5 月,秋田犬(AKITA)、豬豬幣(PIG)、小狗幣(DOG)、Loser 幣(LowB)等各種山寨幣批量誕生;雖然短時獲得驚人的漲幅,但也很快一蹶不振或直接歸零。

最終,只有狗狗幣的“仿盤”Shiba Inu (SHIB) 真正存活下來並“做大做強”。 SHIB 在下半年依然穩步抬升,並最終於10 月創下歷史新高0.00008845 美元;相較於年初,SHIB 最高漲幅超過125 萬倍。 SHIB 上漲的重要原因,同樣離不開馬斯克的多次“戲謔點評”,以及Coinbase 等眾多主流平台的相繼上線。

SHIB 的走高帶動起Meme 文化復興,激勵了GM(Good Morning)、People 等新興Meme 幣代表。

其中,GM 在發布的短短3 天內,市值從零上漲至2 億美元(最高達到4 億美元,目前依然維持在1 億美元)。而People 幣則以DAO 之名,眾籌競拍美國憲法副本,並在競拍失利後轉為Meme 幣,價格一度飆升超過50 倍。

總體而言,如今Meme 文化已充分融入加密社區,憑藉亞文化共識,具備了較強的傳播影響力。但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推動加密金融走向成熟和發展,僅靠營銷和FOMO 還不夠,技術與產品才是變革的第一生產力。由此,Meme 幣可以是一味“佐料”,卻難成為一道“主菜”。

③持續演進的DeFi

相比Meme 幣大起大落的行情表現,DeFi 板塊略顯冷清,但如果從更高的視角、更多的維度來看DeFi 全年表現,不難發現DeFi 的演進從未停歇。

宏觀數據層面,DeFi 一直都保持著正向的增長態勢。

DeFi Pulse 數據顯示,截至12 月21 日,鎖定在各大生態DeFi 協議之內的資產總價值(TVL)已達24.32 億美元。細看TVL 的變化曲線,“519”級別的黑天鵝事件也僅僅是上升態勢中的一段小波折。

Dune Analytics 數據則顯示,臨近年末,曾交互過DeFi 協議的獨立地址數量首次突破了400 萬關口,大量的新鮮血液正在不斷湧入。

個體項目層面,“藍籌” DeFi 在2021 年大多都完成了自身的重大迭代。

Uniswap v3 為AMM 帶來了“主動做市”的新可能;Aavev3 開始了對跨鏈借貸的探索;Curve v2 則是通過數學公式對其做市曲線進行了堪稱神奇的再優化,不但抵擋住了Uniswap v3 對其穩定幣市場的地位衝擊,更是憑藉著多鏈策略長期霸占個體協議TVL 榜首之位……諸多“藍籌”之中,表現略令人失望的可能有Compound 和SushiSwap,前者出現了一次影響較大的合約漏洞,致使數千萬美元的COMP 被錯誤分發,後者則是被爆出內鬥風波,其醞釀已久的下一代Trident 能否順利上線至今仍未可知。

賽道趨勢層面,隨著穩定幣、借貸、DEX 等基礎細分板塊的市場結構日漸穩固,DeFi 的關注焦點也在逐漸轉移。

首先是衍生品的爆發,這裡不得不提dYdX 的發幣及空投。作為衍生品概念下最受關注的項目,市場對dYdX 的價值寄予了相當高的期待,再加之項目方的大手筆(空投比例7.5%),絕大多數曾交互過dYdX 的用戶都拿到了上萬美元的空投收益,這也掀起了市場新一輪的薅羊毛熱潮。

然而,從行業角度來看,儘管在交易挖礦策略的加持下dYdX 曾一度超過了其他所有DEX 之和,但這樣的刺激顯然很難長久,伴隨著dYdX 日交易量的回落以及幣價的走低,“衍生品爆發”的呼聲也慢慢變弱。我們堅信衍生品定會像現貨那樣在DeFi 領域實現大爆發,但這樣的爆發看起來並不是單一項目發幣就能引燃的。

第二個比較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擁抱傳統金融(TradFi),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藉貸三雄——MakerDAO、Aave、Compound,前者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引入現實世界資產抵押品,後兩家則在夏季相繼宣布了面向傳統金融機構的新服務Aave Pro(現已更名為Aave Arc)和Compound Treasury。

年末,旨在重構流動性關係、優化資金利用效率的DeFi 2.0 敘事快速興起,也湧現出了以Olympus DAO、TokeMak、Abracadabra 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興項目。雖然,關於“DeFi 2.0”這一命名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但拋開稱呼不言,類似項目所做的核心努力——讓流動性服務更具可持續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除了上述趨勢之外,多鏈佈局也是當前DeFi 賽道內的一大主要趨勢(詳見下文“跨鏈”部分)。

④瘋狂吸粉的NFT × 萬物

區塊鏈行業曾用十年尋找足夠“出圈”的殺手級應用方向,去年的DeFi 並未完全實現這一夢想,今年的NFT 當仁不讓。

2021 年,NFT 領域年度標誌性事件當屬:3 月,藝術家Beeple 的NFT 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得6934.6 萬美元,成功吸引傳統藝術等各領域人士的關注。

12 月,藝術家Pak 的項目《Merge》在NFT 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 公開發售,最終總成交額近9181 萬美元,成為新晉的史上最貴NFT,更躋身全球在世藝術家作品成交金額的第三位。

與很多年輕小眾的“FT”一樣,NFT 的高價也會受到炒作、營銷、泡沫的質疑,但高價就是會“漲服”一批人,並吸引更多資金(今年NFT 總交易量突破了230 億美元)、流量以及推動行業成熟的創業者。

這一年,不少科技巨頭(騰訊、支付寶、Mega、微軟、Twitter 等)、一眾傳媒平台(時代雜誌、CNN、Vogue 等)、很多消費品牌和大IP方(Nike、歐萊雅、可口可樂、麥當勞、迪士尼、索尼等)、文體領域明星(Jay-Z、惠特妮·休斯頓、王家衛、陳小春、貝利、庫裡等)、政商界人士(Jack Dorsey、馬斯克、斯諾登、梅拉尼婭·特朗普等)都購買、發行或佈局了NFT。

NFT 從最初的小範圍影響藏品領域,到為創作者經濟賦能,再到更廣域消費級別上改造粉絲經濟和品牌市場關係,逐步擴大輻射半徑。

在NFT 項目百花齊放的同時,其基礎設施(交易市場、數據分析平台及搜索導航工具、借貸/租賃/分拆/眾籌等金融服務)正冉冉升起。

7 月獲a16z 領投1 億美元B 輪的NFT 交易市場龍頭Opensea 每月成交額呈指數級增長,當前用戶總數已超75 萬人,12 月ETH 交易量市佔率達98.2%,全年銷售額至少160 億美元,總收入估算下來達4 億美元。

NFT 生成藝術平台Art Blocks 總交易量破11 億美元,現市值近1.3 億美元。

今年,承接過Pak NFT作品、萬維網源代碼NFT、CryptoPunks、BAYC 等拍賣的藝術品拍賣行蘇富比從NFT 銷售中賺取了1 億美元。

最後,我們想單獨提一個細分領域——NFT 眾籌DAO。 8 月,CryptoPunk #173 通過社區眾籌形式以99.9 ETH 成交,People's Punk 此後發行代幣DDDD。眾籌買NFT 玩法的鼻祖項目PleasrDAO 更是在今年收錄了11 幅NFT 作品,包括Uniswap V3 官宣視頻片段NFT、斯諾登首個NFT、Dogecoin 原始照片NFT、Wu-Tang Clan 孤本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Shaolin(少林往事)》等。

這一類NFTFi × DAO 創新產品往往在實操上以捆綁或集合法、基金化的形式分拆權益,的確降低了某些高價NFT 的入局門檻、提升其流動性,但也對應著託管和展示權不清、退出或轉售困難、買斷機制不完善等新的風險。

⑤鏈遊和GameFi向前大步躍進

2021 年,NFT 也鞏固了其在遊戲行業的地位。先看圈內鏈遊:Dapper Labs 的爆款收集類NFT 遊戲NBA Top Shot 全年銷售額突破7.5 億美元,交易筆數超過1141 萬筆;引領了“Play to Earn”風潮的東南亞鏈遊Axie Infinity銷售額超過38 億美元,日活玩家近280 萬,最貴的一隻“Axie”售價82 萬美元;最初只是小眾頭像IP 卻派生出諸多遊戲玩法的PFP(個人資料圖片)類NFT 代表CryptoPunks 12 月19 日市值約26.4 億美元,地板價超24 萬美元。

今年,還有很多NFT 項目獲得了充分的關注並屢創銷售記錄:“子孫成群”的BAYC 系列、卡牌類遊戲Parallel Alpha、隨機生成裝備名稱的TXT 文字版NFT 代表Loot……

再來看傳統遊戲對NFT 的加碼:育碧(Ubisoft)將推出NFT 平台;網易旗下游戲《永劫無間》IP 授權發行NFT 盲盒;Epic Games 旗下數字遊戲平台Epic Games Store 將向區塊鏈以及NFT遊戲開放……

此外,在Axie Infinity 的強大“玩賺效應”下,以YGG 等為代表的遊戲公會們也基於“打金”主業之上,衍生出scholar(獎學金)、遊戲資產租賃、投資孵化等多條業務線,並在Q4 引發了融資熱潮。

⑥Web 3.0:勝利之日不遠矣

12 月8 日,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於國會山舉行了以“數字資產和金融的未來:了解美國金融創新的挑戰和利益”為題的聽證會。

一級標題

會上,Bitfury 首席執行官Brian P. Brooks 在回答眾議員Patrick McHenry 關於Web 3.0 的提問時也援引了Chris 的理論。 Brooks 解釋稱,在Web 1.0 中,用戶只有特定的閱讀,所以這是“僅可讀的互聯網”;在Web 2.0 中,除閱讀內容外,用戶也可以自己發佈內容,但這些內容並不歸屬用戶所有,所以只是“僅可寫的互聯網”;而在Web 3.0 中,除了可以閱讀和發佈內容外,用戶也將真正擁有內容的所有權益,實現真正的“可讀,可寫,也可擁有的互聯網”。

2021 年,我們看到了Web 3.0 趨勢不可逆的發展,各項基礎設施愈發成熟,上層應用也開始漸漸推廣開來。去中心化世界的首選入口MetaMask 實現了業務量的井噴式爆發,其開發商ConsenSys 繼完成了2 億美元融資後,估值已上升至30 億美元(雖然這看起來並不是很Web 3.0); Arweave 作為永久的去中心化內容存儲層,也在下半年完成了價值發現;ENS 在發幣和空投之後的熱度也持續在線,還引發了市場對於域名想像力的深度討論;Mirror 已成為了大家閱讀行業優質內容的常規渠道之一……

一級標題

在加密行業對Web 3.0 前景表示堅定的同時,一些傳統互聯網的代表人物則對這一新興概念表達了不同觀點,馬斯克存疑,Jack Dorsey 則就“Web 3.0 到底屬於誰”和a16z 展開了激烈討論,話不投機,甚至還玩起了取關和拉黑。

或許我們該重新默念這句Chris 的名言:起初他們無視你,然後他們嘲笑你,接著他們會批鬥你(我們所處的位置),再然後就是你的勝利之日。

一級標題

五、加密行業走向合規,擁抱監管

過去的一年,隨著加密世界的多元化發展,全球政策收緊、監管趨嚴。

①中國清退數字資產挖礦和交易行業

早在2017 年,七部委聯合發布了“九四通知”,禁止加密貨幣在中國運營、交易,但對加密貨幣挖礦未明確限制。今年,我國明令禁止了加密礦業在國內的存續。

5 月21 日,國務院金融委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此後,新疆、青海、內蒙古、雲南、四川紛紛出台相關政策對虛擬貨幣挖礦進行整頓和清理。

9 月24 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強調開展法幣兌換虛擬貨幣、幣幣交易、發幣等業務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此後,包括幣安、火幣、OKEx 等多家交易平台宣布清退中國大陸用戶及退出中國市場。

②美國處罰力度增大,擴大加密監管邊界

2021 年,美國加密監管事件變得頻繁起來。

從執法力度上看,SEC(證監會)與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新聞稿中提及加密貨幣制裁的次數提升了25 倍;從具體金額上看,SEC 罰款金額從2020 年的4100 萬美元增加到2021 年的5.62 億美元,增長了13 倍,而CFTC 罰款金額從2020 年約900 萬美元增加到7.16 億美元,增長了80 多倍。當然,推動數據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制裁對象罰款金額較大。

有趣的是,據媒體統計,SEC 70% 以上的執法行動最終都以和解(繳納罰金)告終,而SEC 最常用的理由是“違反證券法”。 SEC 去年起訴Ripple 一案,歷時一年多仍無結果,2022 年大概率要達成和解了。

另外,今年Gary Gensler 成為SEC 主席,其對加密金融監管相對激進,在一個月內先後對Terra 開發公司Terraform Labs、Marathon Digital 等公司發起調查。他還多次重申,未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措施不會被改變,相關公司必須向SEC 報告註冊。

美國多部門發聲、執法,對加密產業提出監管要求,其實本質上是一種行政權力爭奪。加密產業本就屬於新興產業,究竟該屬哪方管轄,沒有具體劃分。對於美國監管機構來說,誰能在加密市場掌握話語權,誰就能夠左右行業走向。

目前,只有SEC 真正具有影響力和話語權。美國國會正試圖通過《數字商品交易法》改變這一局面。該法案由美國眾議員Michael Conaway 於去年提出,旨在為“數字商品交易所”建立聯邦定義,將其歸入自己的法律類別並使CFTC 對其進行監督。

今年美國監管方面,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加密貨幣納稅。

一級標題

今年美國國會提出《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其中明確要求“經紀人”向美國國稅局報告超過1 萬美元的交易信息。有觀點認為該法案對“經紀人”的定義“過於寬泛和模糊”,可能將這些要求強加給礦工和錢包開發商,而不僅僅是Coinbase 這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一些對加密友好的參議員開始試圖修補這一問題,提出新的修正案,但最終被否決。

其它國家的監管舉措也逐漸趨嚴,今年9 月,韓國相關金融部門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所有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在特定時間之前在金融部門註冊,提供互聯網安全機構的合規證書,並與銀行合作,以確保賬戶的實名,未註冊的交易所將在9月24日之後關閉服務。

一級標題

此項措施導致上百家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關停。不過作為最早實現加密貨幣合法化的國家,韓當局表示政策初衷是為了維護加密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級標題

總結

六、2022:Crypto保持創新並邁向主流

2021 年的亮點極多,板塊輪動迅速,還有不少小熱點、小風口未能在本文中一一詳述,如NFTFi、SocialFi、去中心化存儲、去中心化預言機、流動性釋放方案……

總結

认知 Labs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