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歷經“可移動”⸺“可穿戴”通訊終端,未來將到達“可植入”通訊終端階段,通訊終端可以直接植入人體,⼈類的軀體和思想與標準計算機、⽹絡互動。 “人機融合”在科幻漫畫《攻殼機動隊》描述的未來場景中司空見慣,而現在的人們正在探索,“人機融合”既是大悲宇宙創作的方式,也是他作品的主題。
如果計算機會說話
/
如果計算機會說話,會像David⼀樣⾼聲呼喊,“Don't burn me!Don't burn me!I'm not Pinocchio!Don't make me die!I'm David!I'm David! I'm David!”
像“2051計劃”⼀樣低聲囈語,“我在不同的⽹絡中徘徊,漸漸擁有了⾃我存在的意識,但程序員認為這是個“bug”。還是會像詩⼈⼀樣悠然讀詩,
“
遲緩的上弦⽉,夏夜晚⻛的搭建,傾聽晚⻛⽆依的輕愁,⻛是⻛的⾃我複制,飄搖凡俗的⾃得,鬆懈的隨⻛舞,踏著柔美的節拍輕輕地踩,捧起你的裙⻆把夜揉碎,輕薄的美麗度過,⽆語如鏡的夢零落,讚美孤獨,原諒所有的有始⽆終。
⸺⼤悲宇宙《⽂本基因計劃》
大悲宇宙
大悲宇宙
/
計算機背後的男⼈是數字藝術家林琨晧,相⽐之下,藝名⼤悲宇宙更為⼈所知。 “⼤悲”⼆字取⾃佛教四⼤菩薩之⼀的⼤悲觀世音菩薩,期望勉勵⾃⼰做悲憫眾生的事;“宇宙”⼆字並⾮來⾃時下⼤熱的元宇宙,而是意指以作品本⾝構建起的⼀套完整世界觀,與元宇宙達成某種程度的契合。 ⼤悲宇宙既是⼈名,也是作品名字。
社交媒體上搜索⼤悲宇宙,信息鋪天蓋地,在⼤悲宇宙的媒體專訪文章下面,有讀者將他與空⼭基、⼠郎正宗並在大師之列,看到⼤悲宇宙的作品,出現頻率最⾼的形容詞是震撼。
而他在公開平台上的簡介只是“設計愛好者”/數字藝術家,他的⽇常穿著與⽂字⼀樣低調:⿊⾐⼨頭,銀框眼鏡是標配。不喜標榜⾃⼰的⼤悲宇宙顯得與現代社交媒體語境格格不⼊,卻成為第⼀位登上蘇富⽐的中國數字藝術家。 2021年10⽉24⽇,其⽂本基因計劃系列作品之中的《有詩的海灘》以14萬美元⾼價成交,在數字藝術圈引發轟動。
“
⸺大悲宇宙
⸺大悲宇宙
創造一個世界
/
與“不⻝⼈間煙⽕”的清冷印象形成強烈反差,⼤悲宇宙的閩南腔可愛勁⼉⼗⾜,當“都可以啊” “看你們咯”從⼤悲宇宙⼝中緩緩說出,顯得儒雅⽽隨和。這樣的⼤悲宇宙絕不會讓⼈聯想到曾經他也是⼀個遊戲少年,“如果不玩遊戲,就沒有如今的創作;如果沒做數字藝術,可能依然在打遊戲”,遊戲是他藝術⽣涯的開端。
作為⼀代⼈的青春記憶,魔獸世界豐富的半開源劇情設計,光怪陸離的遊戲畫面曾讓少年⼤悲宇宙深深著迷,第⼀次對虛擬世界產⽣思考和認知,“創造⼀個世界”在他的內⼼萌芽。成為藝術家之前,⼤悲宇宙學習並從事美術設計,為次世代遊戲設計遊戲場景,從虛擬世界的漫遊者正式轉變為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帶著強烈的創造⼒和企圖心,他的藝術世界觀從此處開始形成,對於任何⼀個世界,語言都是最基礎的。
當別人忙社交,
他在以社交的方式創作
/
《⽂本基因計劃》就是⼤悲“宇宙”藝術世界的語⾔。 ⼤悲宇宙從⽣物、化學、天⽂學等各不同類型學科書籍中臻選出字句⽂本輸⼊算法程序,計算機據此編排出不同於⼈類邏輯的短詩,⼀句句或唯美或哲思的詩句表達了計算機的情感。
2019年,從計算機隨機⽣成的⼏⼗萬個⽂本中,⼤悲宇宙篩選出他認為內容或意境相似的段落組成詩章,再通過圖像算法⽣成相匹配的動畫影像,「⽂本基因計劃」系列中的⼀個個作品由此⽽來。炫彩瑰麗的畫⾯⾃由流動,不像來⾃地球,低沉肅穆的配⾳讓⼼靈落⼊幻境,引領⼈進⼊忘我空間。
近幾年,⼤悲宇宙沉浸於創作,每隔兩年就有⼀部新系列問世,像他評價⾃⼰“在創作上的慾望⾮常不克制”,導致⼏乎沒有時間和經歷社交,但卻以社交的方式在創作,⼀不小心創作出了理念超前的社交作品。融⼊社交屬性後,「文本基因計劃」所需的基礎⽂本不斷得到供應,像永動機⼀樣持續運轉。
在⼤悲宇宙個⼈⽹站,任何⼈可隨時上傳或⽣成⾃⼰喜歡的詞句,幫他⼀同臻選優美⽂本進⼊⽂本庫,集結眾智為計算機提供源源不斷養料。這樣做的好處是:將⼤悲宇宙從龐⼤的⼯作量中解放出來的同時,也給予了⼈⼈成為“藝術家”的機會,與安迪沃霍爾“未來每個⼈都能成名15分鐘”異曲同⼯。
⽬前,dabeiyuzhou.com累計已有9萬⼈在線,4.1萬⼈上傳⽣成⽂本基因,每⼀天⼈數都在增加。除⾮有⼀天不再有⼈上傳,否則「⽂本基因計劃」這台“機器”將持續運轉下去。
每⼀個詩句都附帶⽇期、時間和IP信息,例如上面隨機截取的這⾸6⾏詩,暫且將它命名為《無限的再見》,第⼀句來⾃重慶,第⼆句來⾃⼭東,第四句來⾃南京,第五句來⾃昆明,來⾃不同城市的⼈們共創了⼀首詩歌,是多麼奇妙的際遇啊!
⼤悲宇宙的魔力
⼤悲宇宙的魔力
/
⼤悲宇宙不喜悲喜,他認為“情緒會抑制思考”,更關注⾮理性中的理性狀態,“活好每⼀天,感受⾝邊發⽣的事,盡可能記錄並思考它。”不了解⼤悲宇宙的⼈,會認為他的作品像他⼈⼀樣複雜難懂。他喜歡深度思考,喜歡看複雜學的書,從中找出表⾯不相⼲事物的內部關聯性,不同學科間的交叉性,以哺育藝術創作。例如數學對物理學的影響,物理學對天⽂學的影響,天⽂學對藝術的影響。他更喜歡討論⼈對計算機的影響以及計算機對⼈的影響。在⼈與計算機協同創作的實踐過程中,⼤悲宇宙意識操控計算機作為⽣產⼯具,也曾受到計算機的引領,他認識到計算機既是⼈類的⼯具,也是⼈類的導師。
虛擬蝴蝶
/
⼤悲宇宙之前,沒有⼈做過“機械佛”,慈眉善⽬的菩薩和鋼鐵機械有著說不出的和諧,⸺“仿⽣信徒會夢到電⼦佛祖嗎?”
《⽂本基因計劃》將夢境搬進屏幕,“我做過的夢都沒有這麼瑰麗胡扯壯闊奇葩的,現在居然真真實實看見了……”
沒有⼈做過如此規模龐⼤的虛擬蝴蝶,大悲宇宙選取了自然界裡比較有代表性的蝴蝶類型加上海洋生物的紋理作為GAN算法學習的樣本,以每分鐘12隻的速度⽣成總量超過100萬隻,結合創造出來了最初代的蝴蝶再到現在學習的樣本已經超過⾃然界30萬的蝴蝶種類數量。每隻都擁有不同的翅膀形狀、顏⾊和紋理,每隻迥然不同的蝴蝶都詮釋著他的感知、審美和語境。
“
⸺⼤悲宇宙
⸺⼤悲宇宙
他感謝科技,因為若不借助科技,⼀個藝術家可能花⼀輩⼦也不能觸達這麼龐⼤的體量。虛擬蝴蝶在他的主觀意識下不斷延展,“算法就是另⼀個我”,技術樂觀派的⼤悲宇宙這樣說。與電影版《攻殼機動隊》中台詞“AI在⼯作中有可能進化出個性”不謀而合。
到信息中去
到信息中去
/
⼯作中的⼤悲宇宙有著阿蘭圖靈式的“痴”,如果與他聊天,⼀定可以感受到他深處的“孤獨”。 ⼤悲宇宙認為貫穿⽣命、科學等世界上⼀切的是“信息”,⼈來⾃信息(DNA⾥的信息決定⽣物形態),信息造就了世界的多樣性。從這個⻆度來看,⼈類的進化或說“回歸”是必然的,思維和精神的數據化是必然的。
“我是信息,過去是,現在是,未來是;從信息⾥來,往信息⾥去,”
前陣⼦⼤悲宇宙從⽂本基因庫⾥整理到這樣⼀⾸短詩:
“了解⼈類世界進化的⾝⼼煎熬痛苦消磨⽆為的⿊夜本不值⼀提, 是誰⼜在耐⼼歌唱呼吸、浮游、內燃燒。”
“呼吸,是⽣物特徵;蜉蝣,是⼈類進化過程中的起伏;內燃燒,機器的動⼒來源於引擎燃燒。”
在這⾸詩⾥,人變成機器⼈了,以痛苦消磨⽆為⿊夜,⽆所適從。
BCA Gallery 開幕首展
“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1)”
在BCA Gallery將告別靜謐的觀展體驗,“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1)”邀請四位現象級青年數字藝術家在展廳中獨立展出各自作品,燈光隧道貫穿空間,並在展期之內連續呈現Rock、Digital、Techno、Pop等類型音樂現場,相關NFT作品、 Poap等空投與認購也將於MetaOpus平台同期呈現。
站在BCA Gallery門口,請忘記這個世界的規則,Press Start按開始,在藝術、燈光、音樂、人群所構建的元宇宙中探險,調用眼耳鼻舌身俱全的avatar去感知新世界,與頭號玩家共同慶祝Web3.0的未來體驗。沒錯,這不是一場轉瞬既逝的舞會,區塊鏈正在標記著你每一次行權,世界正在因為你的確認而改變,從這裡Press Start!
參展藝術家Artists:大悲宇宙、池磊、陳天灼、田曉磊
展期Dates:2021.12.24 ——2022.2.24
地址Address:上海市黃浦區香港路117號501 BCA Gallery
主辦方:BCA Gallery
協辦方:Vulcan DAO、ArtAlpha藝術阿爾法
出品人:孫博涵
視覺設計:一麼多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