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ial(社交)也要加DeFi了。
Social(社交)也要加DeFi了。
引入Web3概念,名為Monaco Planet的區塊鏈社交挖礦項目出現。 11月28日,該項目測試版網站上線,它是一個類似於微博的平台,用戶可以發布圖文和視頻,並展示名下NFT。此外,用戶可以參與「Write to Earn」進行挖礦,在該平台進行關注、點贊和評論等動作都可以挖得原生通證MONA。
項目啟動階段,Monaco搞了一波「病毒營銷」,只有前期購買旗下游艇NFT的用戶才能率先在平台中創建賬號。由於每個NFT持有者有5個邀請碼,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波「求碼潮」,邀請碼一度被炒到上百美元,市場熱度高漲讓Monaco在發展初期暫露頭角。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Monaco SocialFi 平台邀請碼遭爆炒
在Monaco Planet的開篇裡,它向所有圍觀者描述了一個故事。
2150年,人類探測到一個巨大的黑洞將接近太陽系,黑洞巨大的引力將無情地撕裂整個太陽系,地球最終會化作星塵。為了繼續生存,人類不得不飛向太空,尋找適合生存的新家園。
幾十年後,宇航員發現了幾光年外的一顆水行星具有與地球環境相似的重力、溫度、氧氣和水。 「就叫她Monaco吧」,宇航員興奮地向地球發射坐標。很快,第一批9999名人類先遣隊抵達了Monaco,他們住在從地球運來的遊艇上,共享整個Odaily 的所有權,通過共同治理來實現共同繁榮。
正文
圖片描述
正文
正文
在Monaco上,用戶只需連接以太坊錢包便可完成登陸,但在早期階段,只有擁有遊艇NFT的用戶可以在平台上創建賬號並發表內容。同時,每個擁有NFT的用戶可以獲得5個邀請碼,可邀請其他玩家加入。
根據介紹,Monaco設立了「Write to Earn」的內容挖礦機制供活躍內容創建者和討論參與者獲益,他們可以通過關注、點贊和評論以及NFT 展示和Staking 獲得平台原生通證MONA。
在通往自由內容烏托邦的路上, Monaco先限制了部分人的自由。
一級標題
在通往自由內容烏托邦的路上, Monaco先限制了部分人的自由。
在通往自由內容烏托邦的路上, Monaco先限制了部分人的自由。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Monaco「只有英文才可挖礦」言論引發爭議
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Monaco平台已發布的內容就不難發現,華語用戶在平台上廣泛存在居多,許多人的暱稱和發言都帶有中文。有社區成員猜測,Monaco不給中文內容髮放挖礦獎勵,可能是為了順應中國嚴厲的監管政策。很快又有人曝光,Monaco代碼存在中文痕跡。
根據推特用戶Paradise曬出的記錄,Monaco App接口報錯中出現了「msg:類型不正確」的中文字樣。該用戶質疑Monaco背後項目方本就是中國團隊。而在外界掌握的有限公開信息裡,人們只知道該項目獲得了三箭資本和IMO Ventures的投資,項目究竟由誰操持尚不得而知。
還沒通往新Odaily ,Monaco在華語社區先「社死」了。大量的華語用戶發文指責、抵制Monaco,這個爆火的流量項目遭遇了群體倒戈。與此同時,Monaco發行的遊艇NFT在二級市場也出現較大跌幅,一度從0.35ETH跌至0.14ETH。
這場爭議事件給Monaco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而單從運作機制來看,號稱打造SocialFi平台的Monaco也的確缺乏創新亮點。
從Monaco當前呈現出的產品看,其主打的特色是無需身份認證以保護用戶隱私,同時給予活躍用戶及創作者Token收益。但這種模式早就有先遣者探索過,在2017年,部署於Steem鏈上的社交博客類DApp Steemit就已經出現,用戶可以在其上發佈內容並記錄在鏈上,同時可獲得Token收益;華語用戶熟悉的幣乎也在創立之初就採取了這一創作激勵方式。
Steemit一度成為最大的鏈上加密社區,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加密愛好者入駐。但由於後續通證價格大幅下跌,新用戶的參與積極度也隨之下降,Steemit不溫不火地活著。
如今,與Steemit模式相近的Monaco披著Web3和SocialFi的外衣再度來襲,這也被一些玩家質疑為「新瓶裝舊酒」。社交媒體上,有大V評價稱Monaco只是一個區塊鏈微博,正好在SocialFi的風口上,「我覺得大概率做不起來,社交太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