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代幣“翻新”,加密圈重啟SocialFi
Blocklike
2021-11-29 10:40
本文约3705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5分钟
下一個被市場看好的潛力板塊或許就是SocialFi 了。

正文


正文

一級標題

下一個被市場看好的潛力板塊或許就是SocialFi 了。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SocialFi:萌芽、碰壁與爆發

回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社交」其實是加密社區一直在追求的方向之一。

EOS 的創始人BM 就曾三次嘗試該領域,在推出了Steem 、基於EOS.IO 網絡的媒體產品Voice 陸續熄火之後,離開EOS 的他仍然選擇致力打造中心化社交概念Clarion。

回看2017 年前後,大批區塊鏈+社交方向的項目曾經批量湧現,ONO、QunQun、GSC、YeeCall、NRC、SwagChain、火信、TTC Protocol 相繼被推出。但囿於當時市場早期環境、參與用戶體量有限、生態模型有局限性等問題,大部分項目早已銷聲匿跡。市場上理性的聲音認為,大部分開發時間較早的項目經濟模型並不成熟,其實並不具備競爭力。

「社交」這個老話題在每一輪週期中都會有出現創新。 2020 年之後,流動性挖礦模式開始逐漸被內置於多種生態及模式中。

在DeFi 加持之下,SocialFi 中的「Fi」更多地從「Finance」的含義偏向「DeFi」。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信息來源:Messari )

去中心化社交平台BitClout 的出現,讓市場清楚地看到了DeFi 對於社交的影響力。 BitClout 產品形態類似Twitter ,直接抓取了Twitter 前15000 名KOL 數據,讓這些名人們被動認領並發行社交代幣。 Bitclout 的炒作方式至今仍存在爭議,但在早期一度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意義非常。

隨後,v.cent.co 項目的出現,將「名人社交」再進一步,該平台將名人的推特製作成NFT 進行拍賣,其收益在原推文創作者、賣家、平台等角色中以特定比例分配,也聚集了一些熱度。

另一方面,社交在遇上Web 3.0 時代之後,很多人意識到,服務器承載的前端展示界面是有限的,部分Dapp 或許並不需要服務器。在這種情況下,Maskbook 這樣基於已有中心化社交的瀏覽器插件模式受到了認可。 Mask 通過簡約的插件模式,通過私鑰進行管理,將已有的社交網絡移植到區塊鏈關係鏈條中,形成了對於SocialFi 價值的另一種助推。

社交代幣的全部潛力仍然有待挖掘。

在海外社區,創作者經濟、所有者經濟、粉絲經濟概念相繼走紅,而DeFi 帶來的開放式金融氛圍下,市場及加密社區對於「社交價值」的價值評判體係也在更新迭代:

Elon Musk 和狗狗幣生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通過個人在社交平台的影響力,直接攪動了狗狗幣(Dogecoin)與特斯拉($TSLA)的市場價格。 Meme 文化以鮮明的內容風格與極快的傳播速度發展。在Doge 系列生態中,目前已經有主打「社交挖礦代幣」的「Doge++」項目出現。SocialFi 的重要方向正是將這種「社區影響力」金融化、DeFi 化。通過社交代幣,參與者、發行人都能更加直接地從「影響力」中受益。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Coingecko)

據Coingecko 平台所展示的數據,社交代幣發行平台通證Rally 是目前估值最高的社交代幣,市值已超過1.2 億美元。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Messari )

個人代幣主要由個人發行和控制,通常用於勞動交換。

個人代幣的典型案例是Roll,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開發的社區貨幣層協議,一個社交代幣的基礎設施。在這裡,社區、內容創造者可鑄造自己的粉絲代幣,實現自給自足的粉絲經濟體。在Roll 項目中,代幣流通量足夠大時,社區、第三方和幾乎任何用戶都能夠靈活交易。

社區代幣主要由一個團體發行和控制,通常由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管理。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如何拓展社交代幣的價值呢?

目前的社交代幣是以個人或組織的聲譽、盈利能力、相關服務、品牌為支持的代幣。往往通過發放社交代幣來鼓勵用戶對社區做貢獻,或用通證模式激勵用戶產生有價值的操作,個人類型的代幣也致力於探索為個人藝術家、內容創作者、發行人增加價值。

上半年,由於發行者往往自帶社區、粉絲基礎,在「創作者經濟」等口號下,社交代幣體現了許多Web3.0 的特徵,不斷有新的項目被推出。

另一方面,社交代幣的出現和興起為社交媒體的價值輸入帶來了新方式。 Social Token 與NFT 在去中心化社交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更加關鍵的作用。

社交代幣常常與創作者產出的內容、音樂、視頻等有著緊密的聯繫,而這些內容往往與NFT 相容性好,能夠一起為創作者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及收益,這讓社交代幣與NFT 產生了很多交集。不過,社交代幣本質上並非NFT,在概念上並不能做混淆。2017 年甚至更早些時候,DeFi、GameFi、SocialFi 也在不斷被探索,卻一直未曾出現過極具代表性的「爆款」項目。

直到去年6 月,流動性挖礦的為市場的流動性注入新的活力,長週期的DeFi 熱潮開啟。今年GameFi 大火,就離不開流動性挖礦邏輯下的「邊玩邊賺」,這讓市場所有人看到流動性挖礦扮演的重要角色。

將這樣的思路引入Social Token,或許就能引發新的行業爆點。


Blocklike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