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與該行業進行了兩年的反復交涉後,全球反洗錢監管機構最終敲定了它的加密貨幣指南。
儘管最終版本對某些有爭議的定義作出了可喜的澄清,但業內人士警告稱,關鍵細節其實在執行過程中。
FATF 於2019年首次發布了虛擬資產指南草案,此後進行了全面審查和修訂。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製定指導方針,幫助成員司法管轄主體控制加密交易中的匿名性,並將傳統金融已經接受的某些標準應用到加密行業。
在這些擬議的標準中,最主要的是所謂的數據轉移規則(Travel Rule)。該規則將要求加密交易所和貨幣傳輸商(FATF稱之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或VASP)共享交易雙方的身份信息。
在為期兩年的評估過程中,業內人士抱怨指導意見的部分內容不明確,其中兩個問題最為突出:第一,到底誰算是VASP ? 最初的定義中似乎包括軟件協議,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標準如何適用於轉賬的智能合約。第二,VASP 將如何有效且安全地傳輸必要的信息?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工作組推遲了指導方針的最後定稿時間。最後的版本添加了額外的部分分解了這些定義的主要內容,並闡明了監管機構建議如何將這些定義應用到不太容易分類的領域,比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指南里寫了什麼
最終定稿的建議包括了額外闡明FATF 初始言論的篇章,並回答了行業關於VASP 定義如何適用於DeFi 的問題。這些篇章逐字逐句地分解了定義,詳細解釋了定義的每個方面——包括對“作為業務”和“執行”等單詞和短語的深入剖析。
但最重要的闡明是在DeFi 部分,它解釋了“交換和轉移”意味著什麼。在這裡,FATF 抓住了DeFi 的核心問題:FAFT希望,無論一個實體去中心化到何種程度,那些只要在平台上獲得商業利益並對平台運營有一定控制的人,都要對反洗錢合規負責。
該指南指出:“一個DeFi 項目可能自稱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實際上能被一個對其有控制權或有足夠影響力的人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司法管轄主體在使用VASP 的定義的時候不應考慮項目方的自我描述。”
DeFi 社區中的許多人抱怨該指南的早期版本,認為VASP的定義似乎包括某些智能合約。他們說這項政策非常死板甚至是不可能的。更新版本里面的語言闡明試圖解決了該問題。
Shyft 開發了幫助交易所遵守數據轉移規則的軟件,其聯合創始人約瑟夫•溫伯格(Joseph Weinberg)認為FATF 的做法很聰明。他說:FAFT的政策將重點從智能合約轉移到其背後的人,這留下了大量的政策調整空間,同時仍然清楚地表明項目需要承擔責任。 “在他們的初始草案裡,想討論的不是智能合約,而是討論那些通過智能合約控製或負責運行資金的人,這些人可能包括創建者,核心團隊,DAO密鑰簽名者。” Weinberg說。
根據指南意見,地方監管機構應能識別並追究具有足夠影響力的人的責任。
不過,這需要每個司法管轄主體自己去辨別他們應如何開展工作,以及他們認為哪些操作存在洗錢風險。如果根據這些解釋,這可能是除了用戶以外的任何人。 Weinberg說:“基本上,在我看來,他們所做的任何新項目本質上都是一個VASP。”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FATF如何看待執行
FATF的指南對每個闡明案件保留開放式結論,並經常提醒司法管轄主體“逐案”考慮DeFi。
在這一點上,標準已經制定,FATF實際上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職責。前FATF執行秘書、反洗錢專家協會現任董事里克·麥克唐納(Rick McDonell)也說到,監管機構近期不太可能發布與這些問題相關的新文件。現在私營部門有責任滿足所有要求,包括數據轉移規則。還有國家監管機構需要確保這一切發生。
然而,FATF將繼續其對各國工作的評估,這意味著相關司法管轄主體將必須表明,他們正在認真對待FATF 認定的數字資產領域的洗錢風險。
zCloak Network 是基於波卡生態的隱私計算服務平台,使用zk-STARK 虛擬機為通用計算進行零知識證明的生成與驗證。基於獨創的自主權數據和自證明計算技術,可以讓用戶在無需對外發送數據的情況下,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和計算。通過波卡跨鏈消息傳遞機制,可以為波卡生態內的其它平行鏈以及其它公鏈提供數據隱私保護支持。項目會採用“零知識證明即服務”的商業模式,打造一站式的多鏈隱私計算基礎設施。
zCloak Network 是基於波卡生態的隱私計算服務平台,使用zk-STARK 虛擬機為通用計算進行零知識證明的生成與驗證。基於獨創的自主權數據和自證明計算技術,可以讓用戶在無需對外發送數據的情況下,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和計算。通過波卡跨鏈消息傳遞機制,可以為波卡生態內的其它平行鏈以及其它公鏈提供數據隱私保護支持。項目會採用“零知識證明即服務”的商業模式,打造一站式的多鏈隱私計算基礎設施。
About zCloak Network
zCloak Network 是基於波卡生態的隱私計算服務平台,使用zk-STARK 虛擬機為通用計算進行零知識證明的生成與驗證。基於獨創的自主權數據和自證明計算技術,可以讓用戶在無需對外發送數據的情況下,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和計算。通過波卡跨鏈消息傳遞機制,可以為波卡生態內的其它平行鏈以及其它公鏈提供數據隱私保護支持。項目會採用“零知識證明即服務”的商業模式,打造一站式的多鏈隱私計算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