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vin Wood:平行鏈的四大優勢—— 無法中斷、可升級性、不受限和無手續費
PolkaWorld
2021-10-25 08:48
本文约496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0分钟
在10 月13 日的Sub0 Online 大會上,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 博士進行了主題演講,和開發者社區同步了平行鍊等功能的開發進展、平行鍊和Substrate 的優勢、Polkadot 將如何應對監管等。

加入PolkaWorld 社區,共建Web 3.0!

加入PolkaWorld 社區,共建Web 3.0!

加入PolkaWorld 社區,共建Web 3.0!

加入PolkaWorld 社區,共建Web 3.0!

在10 月13 日的Sub0 Online 大會上,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 博士進行了主題演講,和開發者社區同步了平行鍊等功能的開發進展、平行鍊和Substrate 的優勢、Polkadot 將如何應對監管等。以下是PolkaWorld 根據演講內容翻譯和總結的文章。

最後,我會聊一下最新的一些行業時事,以及這些事情和Polkadot、Substrate 的關係。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Substrate 帶來的改變

首先來講講Substrate 和平行鏈模型的作用。

基於Substrate 的平行鏈有以下四個特點—— 無法中斷、可升級性、不受限和無手續費,我會把每一點稍微展開講講,讓大家清楚地了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1、無法中斷

基於Substrate 的平行鏈,或者任何基於Substrate 的鏈,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是真正去中心化的。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的區塊鏈項目並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它們可能是被設計成有一點點去中心化。

在Substrate,我們真正追求點對點、去中心化,這就讓鏈無法中斷。比如全節點保存所有數據,要在一條Substrate 鏈上成為驗證人也很容易,我們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保證輕節點的可用、高效和高性能。所以說,我們在努力去達到可擴展性,同時又保證去中心化,我們不會在去中心化程度上做妥協,來換取可擴展性。

第二點就是可升級性。雖然這一點你們很多人可能都耳熟能詳了,但是還是有必要再強調一下。它是Substrate 和Polkadot 的重要口號和核心精神,Substrate 鍊和基於Substrate 創建的Polkadot 都是元協議(Meta Protocal)。所以它讓我們可以高效地升級、更新和吸收新技術。

3、不受限

這兩張圖可以形像地展示。我們看到一些鏈就像是在泥地裡掙扎前行,而我們就像是在玩風箏衝浪。

3、不受限

Substrate/平行鏈模型和智能合約模型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Substrate 鍊是不受限的。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到,如果你是一個想成為平行鏈的團隊,你可能也想問這個問題,所以我會把它講清楚。

Substrate/平行鏈模型是一種“自由執行模型”,也就是說你是租用一整段時間的一定量的分佈式CPU。這種模型和智能合約模型有本質上的不同,智能合約模型是交易執行模型,也就是用戶可以付費來讓你的代碼為他們執行。

作為自由執行模型,會確保你在時間區間裡被調度,而且確保在一個規律的間隔調度一次,比如對於Polkadot 平行鏈來說每6 秒。這種模型給了你很大的自由,你可以決定你的應用應該怎樣工作,並且根據你的需要來實施它。很重要的是,對於哪些交易得到執行,是你說了算,而不是像智能合約模型中一樣是由交易說了算。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或者你的用戶無法進行一筆交易,那麼你的應用就很難增長,這一點對應用能做的事會產生巨大的不同。

這裡列舉了自由執行模型能夠帶給你的好處:鏈上調度、交易優先級排序等等。簡單來說,runtime 升級、on_initialize、on_finalize 等一些在以太坊型的智能合約平台上不支持的事情,你在Substrate 裡都能輕易獲得。

你可以將用戶交易限制在一定的數量,或者一定的範圍內,而且完全不需要引入token。比如說,你可以有對用戶發放認證,通過一個預言機檢查用戶擁有足夠的個人特質,證明他們無法進行DDoS 攻擊,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類似的檢查。這就開啟了一種可能性,讓無手續應用可以在平行鏈上運行,而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進步,因為我認為這會開啟一扇吸引大眾的門,而目前我們只能吸引那些不介意擁有token,或者已經有token 的人,我認為這對走向大眾是一種阻礙因素。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各方面技術進展匯報

接下來是對一些和Substrate 和Polkadot 相關的開發進展的匯報。

2、XCM

1、橋

首先是橋,這可以讓Substrate 鏈團隊把自己的獨立鏈(solo chains)連接起來,如果出於某些原因,它們還不想成為平行鏈,還是處於獨立鏈的狀態。獨立鏈會有更少的安全保障,會稍微有點延遲,但是可以獲得和中繼鏈的連接性。橋也是我們明年想做的一些事情的很重要的組件。

那麼橋的進展就是,橋方面的代碼審計還有大概兩週完成,這實際上是第二次審計了,所以主要是一些小調整。很快會部署一個橋,那就是從測試網Rococo 到橋測試網Wococo 的橋,來測試一下可行性。在今年之前,我們還希望能部署中繼鏈到中繼鏈的橋,也就是Polkadot 和Kusama 之間的橋,當然前提是剩下的兩週審計工作中不會發現太多重大問題。平行鏈到平行鏈之間的橋希望在明年年初能部署。

XCM v2 已經交付了,它是Polkadot 0.9.11 的一部分,這個版本包含了大部分我們要做的功能。

異步錯誤處理程序,也就是你可以有鏈上代碼運行,以防有一些錯誤發生在遠程鏈上,而且這個功能是用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來實現的,全部都帶有Dispatchables 和狀態報告,允許一些XCM 指令的狀態能被報告回其他的鏈,鑑於其他鏈可能會想用代碼處理器來註冊該狀態。

《Gavin Wood: 跨共識消息格式XCM》

《Gavin Wood: XCM 第二部分- 版本控制和兼容性》

目前平行鏈代碼的功能已經完成,也就是所有的Polkadot 規範中的安全機制都已實現、測試並審計過了。沒錯,審計已經完成了,對於審計中提出的修改意見,應該能在11 月前完成一半。並且我們確實期待很快完成這些功能的初始部署,把安全性代碼補充到Kusama 上。在真正把代碼投入生產環境前,我們會留出三週,但是我們認為代碼不會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了。所以說,根據這個就可以推算出Polkadot 平行鏈上線的時間表。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我想稍微聊一下對近期一些行業內發生的事情和趨勢的看法,以及這些事情將怎樣影響Substrate,在未來的1 年左右你們可能會看到哪些變化。

我注意到的一件事是,為了追求高交易吞吐量,有不少的鏈忽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功能,雖然如果你犧牲網絡的去中心化可以擁有更高的交易吞吐量。這也是為什麼ETH 2.0 升級用了這麼長的時間,其實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跟我們一樣,不願意犧牲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如果你不願意去這麼做的話,那麼網絡的架構、設計,特別是安全性方面的設計,就需要更加深思熟慮。所以當你看到一些網絡聲稱自己是有很高TPS 的公鏈,那麼在很多時候,這些鍊和一些真正的去中心化網絡之間就不再是同類的比較了。如果我們去看一下監管近況,我們會發現一些要點。我在之前一些報導中也提到過這一點,雖然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當然也不是律師,但是我還是說說自己對一些政策文件的看法。如果我們去看FATF,它是個國際化實體,我記得大概相當於G20 國家聯盟,他們出過一個比較清晰的政策。

查看Gavin 對監管的看法:

《Gavin Wood:監管是去中心化的驅動力》

《Gavin 專訪:十年後Web3.0 世界是怎樣的? 》

好消息是軟件開發和運行、維護網絡是無可指摘的,應該允許繼續進行,無需進行監管限制,因為這就是我們開發者的生計,如果人們想去部署這類點對點的網絡,那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類活動應該是自由和不受制約的。

不過,很明顯全球的監管者正在以非常嚴厲的眼光來審視一些其他的活動,而我覺得這些活動在大部分的點對點網絡和去中心化項目中都多少有涉及,其中一些網絡非常倚賴這些活動。一類是服務提供,比如RPC、錢包、app 網站。第二類是多重簽名,比如DAO,或者你有幾個指定的人可以從DAO 金庫中花錢,在Polkadot 和Kusama 中也存在這種情況。還有就是託管,託管錢包、非點對點的穩定幣都屬於這一類。最後一類我叫它便捷功能,比如一些錢包/應用,通過中心化的手段讓去中心化應用更易使用,但是這一類在我觀察看來應該是較晚受到監管的。

服務提供是這裡面最有意思的,因為顯然點對點的網絡,比如以太坊,仍然高度依賴中心化RPC 服務,有些時候還會用中心化錢包和網站去託管去中心化應用,通過觀察監管者的語言,我覺得這一塊應該會在不久的將來就納入監管範圍。

歡迎學習Substrate:

關注Substrate 進展:

  • 歡迎學習Substrate:

    https://substrate.dev/

  • 關注Substrate 進展:

    https://github.com/paritytech/substrate

  • 關注Polkadot 進展:

    https://github.com/paritytech/polkadot

PolkaWorld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