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sen數據分析:Fantom是如何崛起的?
Moni
2021-10-09 03:50
本文约318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隨著DeFi激勵措施逐漸失去作用,那些能夠解決「三難困境」的區塊鏈開始脫穎而出

本文來自Nansen,Odaily 譯者| Moni

介紹

,Odaily 譯者| Moni

二級標題

介紹

二級標題

本文來自

,Odaily 譯者| Moni

介紹

二級標題

,Odaily 譯者| Moni

二級標題

介紹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Fantom 是一個高度可擴展的區塊鏈平台,適用於DeFi、crypto dApp、以及企業解決方案,旨在通過使用Lachesis 協議來突破“老牌”區塊鏈設置的限制,這是一種定制的異步拜占庭容錯(aBFT) 共識機制,相比於那些建立在以前共識算法上的區塊鏈,Fantom 的鏈上處理速度更快、更安全、也更具可擴展性。

二級標題

為了順應未來的多鏈趨勢,Fantom 已通過橋接將各種鏈納入其網絡,例如以太坊、BSC、Polygon 和Avalanche。目前,SushiSwap 和Curve等主要的以太坊項目已經遷移到Fantom,流量也被順勢引入。另一方面,SpookySwap——Fantom 鏈上首個原生收益耕作農場及AMM DEX——目前已經獲得了極大人氣,在鎖倉量排行榜中僅次於AnySwap,領先於Curve 和Beefy Finance。

交易和Gas 費用

Smart Money

雖然Fantom 上的每個網絡都是按不同規模進行獨立獨立構建,但它們有一個共同功能,即:提高性能並減少擁堵。此外,Fantom 主網使用的是以太坊虛擬機(EVM),這樣可以與以太坊兼容,這種兼容性能使開發人員能夠進行快速遷移,體驗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此處如下圖所示,就在2021 年8 月下旬Fantom 宣布推出價值3.7 億美元的流動性挖礦激勵計劃之後,Fantom 上的交易數量在9 月超越了以太坊。與此同時,我們發現Fantom 上日均gas 費用要遠低於以太坊網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Fantom 本身就是基於較低交易成本而構建的。

二級標題

上圖:Eth 日均Gas 費用vs. FTM 日均Gas 費用

此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穩定幣

上圖:合約部署活動FTM vs ETH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穩定幣

如果您熟悉Nansen 的話,那麼對我們的Smart Money 這個錢包分析標籤應該比較熟悉了。 Smart Money 是Nansen 旗下數據分析服務的一個指標標籤,其他一些指標標籤還包括了Smart LP、Flash Boys、Whales、Funds 等,在

可查看相關錢包標籤的定義。

如果我們將這些數字與幣安智能鏈上的數字進行比較,那麼可以發現,Fantom 上的Smart Money 重疊率要低得多,這也許暗示了Fantom 仍處於採用Smart Money 的早期階段。

二級標題

穩定幣

二級標題

結論

穩定幣

在以太坊網絡上,Tether (USDT) 是目前市值最高的穩定幣,並以巨大的市場優勢主導著穩定幣流通。就交易量而言,USDT 的交易量幾乎是USDC 和DAI 總和的兩倍。然而,在Fantom 網絡上,佔據主導地位的穩定幣卻是USDC 和DAI,USDT 位列第三,這表明在Fantom 上尚未出現佔據主導地位的穩定幣市場領導者,因此關注下未來穩定幣在Fantom上的表現一定會很有趣。

Moni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