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能否成為公鏈生態新的爆發點? | N-POWER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2021-09-03 10:30
本文约1034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41分钟
NFT可以為行業帶來新鮮血液。

(點擊回看視頻)(點擊回看視頻)

(點擊回看視頻)

(點擊回看視頻)

圓桌論壇環節主題為《NFT能否成為公鏈生態新的爆發點? 》,邀請到七位行業嘉賓進行討論,分別是:Dapper Labs 中國區負責人Amber、Solana 中國區負責人Chris、Avalanche 亞洲區負責人Wilson、Neo 生態發展總監John Wang、Polygon 中國區負責人Charlie Hu 、Acala 社區開放貢獻者YuZhu、Conflux 聯合創始人張元杰。

關於NFT 能否接棒DeFi 成為公鏈應用落地的新窗口,Amber 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她表示,過去去中心化世界和中心化世界交融的過程中,很難找到非金融驅動的增長點,傳統大品牌沒有擁抱區塊鏈的強需求。隨著NFT的崛起,大企業、品牌、藝術家認知到NFT 可以讓他們跟粉絲之間產生更直接自然地互動,並具備長尾效應。

關於DeFi 與NFT 之間的關聯,Wilson 認為二者是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我覺得未來的市場是一直膨脹的,在膨脹中可能會融合,在融合中可能會分裂,所以是相輔相成的過程,並不能說誰發展得更好、誰發展得更弱。”

John Wang 則認為,NFT 和DeFi 不是一個接棒的概念,而是平行的概念。與DeFi 概念較為晦澀不同,NFT 對圈外人來說更容易接受。此前我們看到有數千億資產通過Token 進入加密市場,未來可能會有另外幾千乃至上萬億資產借助NFT進入其中。並且,NFT 背後的資產更加多元,可以是法幣、真實藝術品、收藏品等等。 “如果能非常方便地把現實資產帶入區塊鏈,長期來看我倒覺得NFT是一個流量入口。它可以讓新鮮血液進入到加密行業,這對行業發展更加重要。”

Yuzhu 表示,NFT 可以與DeFi 更好地結合,提升DeFi 發展。不僅僅是遊戲、藝術品還有更多的鏈下實體資產鏈上化,借Acala 這樣的平台解決該類資產流轉效率低而產生的融資和流動性難題。這樣對HyFi 也會是很好的補充,讓現實資產或鏈上虛擬資產數字化後也將進一步完善和補充,結合流動性挖礦模式也能解決NFT 資產交易市場部分流動性問題。

Wilson 表示,NFT 給人的第一印像是藝術品,但這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其實質內核是將冷冰冰的代碼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可以表達心情、狀態並產生收益。 “每個人希望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價值,然後產生傳播性,最後產生價值。NFT 以及GameFi 發展的核心,就是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由Odaily整理: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由Odaily整理: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由Odaily整理:

一級標題

Amber: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由Odaily整理:

Yuzhu:錢多多(圓桌主持人): 首先請各位嘉賓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

Charlie Hu:大家好,我是Dapper Labs 中國負責人,Dapper Labs 是加密貓、Flow 背後的開發團隊。在加入Dapper Labs 之前,我是區塊鏈內容社區幣乎的創始團隊成員。

Wilson:大家好,我是Yuzhu,是Acala 社區開放貢獻者,目前主要負責Acala 以及Karura 國內市場運營。 Acala 是波卡和Kusama 的DeFi 生態中心,將帶來一系列的DeFi 產品矩陣,比如穩定幣、DEX 以及釋放Staking 流動性的產品,也推出EVM+ 幫助以太坊的開發者更快捷遷徙至波卡生態。 。

Chris:大家好,我是Charlie,是Polygon 中國區負責人。從2017 年開始,我就開始推動波卡生態的建設,並且很早就開始關注並持有Polygon;今年4 月我成為Polygon 的中國區負責人,目前負責遊戲和NFT 業務的推進。

John Wang:大家好,Avalanche 亞洲區負責人Wilson,負責亞洲市場拓展和整個亞洲生態基金的投資及孵化。我曾從事十幾年的傳統金融,後來機緣巧合進入FBG 負責亞洲市場,去年底有幸加入Avalanche,拓展亞洲市場。 Avalanche 是一條開放的高性能公鏈,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最新動向。

大家好,我是Solana 中國區負責人Chris,也是Amber 的學弟。 Solana 是納斯達克級別的互聯網擴容公鏈,我們團隊主要來自舊金山;Solona 可以根據硬件摩爾定律擴容,只需要根據GPU、CPU 的速度就可以擴容。現在有超過350 個項目在Solana 上開發,估計這次「黑客松」結束之後會有更多,還請大家多多關注。

Q1

大家好,我是Neo 的業務負責人John Wang。 Neo 公鏈的發展歷史比較久,大家也都了解。其實2019 年也有一波類似GameFi 的熱潮,當時我們也做了很多NFT 以及區塊鏈GameFi 相關的孵化及推廣。現在大家看到的很多遊戲團隊,也和我們當時有過比較深入的合作。

Amber:張元杰:大家好,我是烤仔,我來自Conflux 烤星。因為一些意外,我的飛船破損被迫降臨在地球,現在我需要一些特殊物質來修補飛船,這個物質就是BTC;還需要一些零件,這個零件就是NFT。

錢多多(圓桌主持人):在過去的幾週時間內,NFT 市場熱度已經攀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Opensea 在內的NFT 交易平台交易量不斷創下新高。各大公鏈、側鏈/Layer2 也相繼開始入局NFT,各類NFT 新項目層出不窮。各位嘉賓認為, NFT 能否接棒DeFi 成為公鏈應用落地的新窗口,為什麼?

過去的一年,NFT 的發展十分迅猛,特別是像《NBA Top Shot》這種標桿性應用的興起,能夠讓主流對NFT 和加密領域產生強烈的興趣。

之前我們在去中心化世界和中心化世界交融的過程中,很難找到非金融驅動的增長點。比如在傳統認知中,會認為大品牌有很多受眾、很大影響力及變現能力,那為什麼它還要擁抱區塊鏈?其實大品牌也有長期痛點。比如要和自己的客群建立聯繫,往往需要依賴大的互聯網技術平台作為中介,這個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利潤都會被平台抽走。

但是NFT 出現之後,就讓像NBA 這樣的大企業、品牌以及藝術家認知到NFT 可以讓他們跟粉絲之間產生更直接自然的互動,並具備長尾效應。對他們的受眾來說,不僅能夠以更均等的機會收藏更多元化的內容,還可以通過購買NFT 解鎖一部分社會屬性,讓收藏不再是孤單體驗,打開了新維度增量窗口。

Charlie Hu:FLOW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與大品牌的連接和共同創新,幫助他們擁抱區塊鏈。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連接也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網絡效應,讓FLOW 真正成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世界的橋樑。

我個人很看好DeFi 會給NFT 帶來另一個爆炸性增長點,因為DeFi 是區塊鏈底層設施,NFT 是數字世界中非標準事物的原子級基礎。我們反觀現實世界,金融場景和非標商品本身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預見,在數字世界中DeFi 和NFT 的結合未來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

剛剛提到的Opensea,也和Polygon 有著深度深度合作,大量的NFT 藝術家都是在Polygon 版本上每天產生新的NFT。我們也跟很多藝術家有密切交流,每天都有很多活動,比如8 月份我們組織了「每天一個NFT」活動。

目前Polygon 上有超過300 個項目準備部署,有些是原生的。因為以太坊手續費太高了,它們考慮到遊戲和很多資產,承受不了這麼高的手續費,所以直接到Polygon 做部署。

Wilson:今年我們看到了很多廣義上的NFT,不僅僅是狹義上的藝術品,而是延伸到體育、音樂等不同概念上,背後也有一定社區屬性。關於未來,我們認為這個起點遠遠不是終點。我們也希望Polygon 能支持很多項目,支持NFT 的可組合性,在金融票據、資產以及各個廣義的領域,用非同質化資產的技術標準來做衡量方式,定義各種有特點的金融資產和廣義的數字資產。

我們也看到,很多創新性業務場景項目跟Polygon 在做技術交流,我們Polygon Stutio 也成立了1.5 億美元生態基金推動這件事,並跟一些有特色、有價值的生態資本進行交流。我們跟很多傳統AAA 遊戲工作室進行了合作,期待下一波迎來更多新的可能性。

我們在技術上能夠完全支持NFT 的創造,包括元宇宙的速度要求;其次,我們跟NFT 生態非常有緣分。早在2018 年我就開始關注NTF,那時候很多項目都是偏小的收藏品,可能只有加密貓以及一些藝術品。

我認為,NFT 的發展其實是整個生態用戶不斷理解並認識NFT 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外界很多人參與NFT,最開始認為NFT 是藝術品,但並不是,它只是一種表現形式。我覺得NFT 是一個打開的機會,它讓市場參與者看到,區塊鏈並不僅僅只是看到代碼、APY,而是看到有些東西可以呈現在人們的面前,能夠表達自己的心情、狀態,並且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其他收益。因此,NFT 也好,GameFi 也罷,發展的核心就是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Chris:包括這一波,我們看到了CryptoPunks 興起,整個Crypto 用戶需要的是更加偏向自己生態所需要的產品,不僅僅是因為它能掙錢或者是因為它很有名,整個Crypto 用戶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早期QQ的頭像,為什麼有價值?因為每個人希望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價值,然後產生傳播性,最後產生共識。

回到剛才所說的問題,NFT 是否能接棒DeFi?我覺得未來的市場中,Crypto 以及區塊鏈都是一直膨脹的,這兩個一定會相輔相成地成長;另外在膨脹中可能會融合,融合中可能會分裂。總得來說,是相輔相成的過程,並不是說誰發展得更好、誰發展得更弱,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整個市場現狀。

John Wang:Solana一開始在大家的印像中是DeFi 鏈。聽到Solana,大家會覺得有很多華爾街以及傳統金融的人在上面做交易。但是在過去三週,我們看到Solana 上NFT 從0 到100 實現極速增長,目前基於NFT 交易量達到1.8 億美金,七天交易量是6400 萬美金。

到底是什麼導致的?我覺得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一個叫Degenerate Ape 的項目,它是一個Solana 版本的猩猩,畫工做得特別好,獲得了社區的強烈歡迎。現在大概每天都有新的NFT 在Solana 上發售,增長速度不比我們的DeFi 慢。我覺得NFT 在接下來會有一個爆發,會有更多的以太坊以及NFT 生態作家會來Solana 上發行。另外在Solana 上,我們也看到了DeFi 和NFT 結合,將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應用。

我認為NFT 和DeFi 不是一個接棒的概念,更多是平行的概念。

從DeFi 角度,真實世界資產通過一些方式,最開始可能是通過BTC 的方式進入區塊鏈世界。我們基於這些資產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操作,或者是更深入的金融活動,例如DeFi。接下來會是什麼?我覺得NFT 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前兩年,NFT 不被大家了解、不被知道,當時大家沒有認可NFT 是否能關聯到核心價值。但現在,大家對比特幣以及其他區塊鏈事務提高了認知度,大家很容易就可以理解NFT。比如我身邊的人,之前我跟他們講DeFi,他們很難懂,但對區塊鏈又非常感興趣;接下來他們看到NFT,會覺得這個比較簡單,可以參與到行業裡。

隨著行業發展,更多的資產可以通過NFT 的方式進入到區塊鏈。之前有五千億到一萬億的資產,通過Token 進入這個行業;接下來,NFT 有可能是另外的五千億、一萬億,因為它背後代表更多資產。這些資產可能是法幣,可能是真實的藝術品、收藏品,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口子。接下來大家也會討論收藏品,討論金融類NFT 的使用。但我覺得如果能抓住這個非常好的機會,非常方便地把現實資產帶入區塊鏈,NFT 就成為一個流量入口。長期來看,只要這個資產是被認可的,它就可以為行業帶來新鮮血液,我覺得這對一個行業發展來說更加重要。

Yuzhu:張元杰:

我覺得DeFi 和NFT 是並存的。地球上已經很多地球人轉化為烤仔,他們加入了社區,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每個人都是以NFT 的形式存在。我在地球上看到很多烤仔社區和大軍正在形成,他們除了有金融賺錢的需求,還有社交、文化的需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文化的人因為不同的興趣聚在一起。除了錢,這個世界還是有一些人情味的,他們是並存的。

我認為NFT 跟DeFi 應該是更好地結合,NFT 也可以讓DeFi 運營得更好。

Q2

現在大部分NFT 都是數字收藏品,我也發現很多DeFi 項目也會結合NFT 的玩法,比如類似會員卡,你作為我們DeFi 產品的用戶,我給你發一個NFT,讓你作為我們項目的VIP用戶或者是身份的象徵;在有這個身份象徵的後,你會對DeFi 產品產生一種黏性。

Chris:最後,對於新窗口我想說DeFi 的概念確實需要重新的看待,因為DeFi 市場對比傳統金融市場還是佔比很小的所以Acala 在6月與用擁有300萬用戶的美國一家移動銀行Current 達成了合作,推出了一個HyFi 的概念,也就是DeFi 與傳統金融結合的混合金融Hybrid Finance,我們之間正在合作開發一個收益引擎,這會打通傳統金融與DeFi 之間的橋接,銀行卡里的美元儲蓄可直接用於DeFi,而DeFi 所產生的收益可以直接用銀行卡進行消費,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出國到全球的任何地方不用自己繁瑣的換匯就能進行消費和理財,當然這樣的HyFi 趨勢需要很長的行業週期不斷的推進,但是這是相對於娛樂和遊戲更剛性的需求。

錢多多(圓桌主持人):去年Flow 和NBA 合作推出《NBA Top Shot》可以說是NFT 最出圈的經典案例。想問一下Solana、Polygon、Conflux 、 Neo 和Acala,你們在NFT 領域的規劃和佈局,也可以為我們介紹下生態中已經或即將推出的重點項目。

Solana 上目前有一個NFT 項目數據網站,叫Solana analysis。幾個月前,我們也推出了一名叫Metaplex 的工具,任何開發者和藝術家都可以用五美分價格去鑄造一個新的NFT。

在Solana 上,NFT 的轉賬費用是0.0001 美金;以太坊那種一筆轉賬幾十美金的情況,永遠不會在Solana 上發生。因此你可以用很便宜的成本發行10 萬個、20 萬個NFT。對於早期做增長黑客,我們可以先發1000 個免費的NFT,接下來基於這些NFT 去賣它身上的部件。

Charlie Hu: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平台叫Holoplex,它可以讓藝術家零開發前提下創造一個Store,現在這些Store 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 多個。

接下來,Solana 上會有自己的Opensea,現在叫SolaArt,接下來會有Solsea。我們還開啟了一個NFT 聯盟,包括二級市場,以及一些使用我們自己NFT 標準的項目。另外提一下Solona 的NFT 標準是叫Metadata,等於ERC721+ERC1155,同時支持Non-Fungible(不可分割)以及Fungible(可分割)代幣。接下來的「黑客松」有遊戲賽道和NFT 兩條比較有意思的賽道,非常期待大家的表現。

遊戲跟NFT,也是我們非常看好的領域,幾個月前我們也成立了Polygon Studio(類似以太坊基金會)來支持這些項目發展。

目前以太坊上藍籌NFT 項目都有在Polygon 上部署,比如OpenSea、Decentraland 等;還有遊戲大廠做的NFT 項目,我們成立Studio 也是希望跟各種各樣的大廠和大的項目合作。新的項目方面,最近有幾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項目也在做NFT 版本,都是在Polygon 上發布的;國內魔獸世界的代理公司,馬上也會跟Polygon 建立合作。類似這樣的官方項目有很多,我們也在推進當中。

最後說回到遊戲,我們跟很多AAA 遊戲室密切探討,未來兩三個月我們會看到跟多新的遊戲發布。隨著今年這個夏天GameFi 爆發以及傳統遊戲大廠進場,接下來會有很多好玩的遊戲誕生。

張元杰:烤仔駕駛的宇宙飛船墜毀在中國,所以我和很多中國小伙伴成為了好朋友。在了解了以太坊和眾多公鏈NFT 之後,我發現他們其實是資本主義的NFT,在中國祇能發展社會主義NFT,一定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NFT 主義道路;如果你不搞中國特色的NFT道路,必將走向一個內捲的幣圈小圈子。

怎麼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NFT?一定要在中國的合規框架下做這件事情。你們考慮一下,如果現在你們要發展NFT,對圈外用戶來說要分幾步走?第一步,教他使用梯子,這是違法的;第二步,下載加密貨幣交易所;第三步,OTC充錢,可能凍卡;第四步,買公鏈代幣,提到鏈上,還要記助記詞……層層漏斗之下,基本你的用戶就沒有了。

怎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NFT?烤仔和他的工程師們提出「Fiat-To-NFT」解決方案,用戶只需要用法幣、人民幣就可以直接購買NFT,賬戶也可以用手機郵箱來註冊,背後通過MPC 多方計算,替用戶分片私鑰,用手機和郵箱就可以登陸賬號,同時自有的手續費代付功能;整個過程上鍊,全程毫不接觸加密貨幣,沒有加密貨幣體驗,並且擁有自己的公有鏈地址。這樣才可能真正讓NFT 走向大眾,讓老百姓一起參與NFT,才可以讓大家真正用十塊錢、二十塊錢人民幣參與到NFT 的過程中。烤仔推崇的社會主義NFT 不是去叫囂地板價漲了多少,那是資本主義的NFT,不是社會主義的NFT。

YuZhu:John Wang:NFT 這件事,它其實是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溝通很好的橋樑。 NEO 早在2019 年就開始了NFT 探索,不過每個地區的合作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比如在中國,就像剛剛烤仔說的一樣,主要是做聯盟鏈、可審查,更多是用這樣的解決方案做一個符合國情的NFT 方案,可能會跟一些大的展會、公司進行合作,方式方法會跟阿里、騰訊略微有一點像。

Q3

傳統的區塊鏈社區,包括歐美、韓國這些地方,我們之前也做過差不多20 個項目,大概是一兩年前,也是跟NFT 有關的。儘管那時候市場比較小,但也能做到兩三千萬美金的交易量,很多項目也活到了現在。包括最近我們在Neo 生態做的項目,叫《New word》主打虛擬世界,當時的DAU 差不多是1萬+,現在他們進行了升級,近期會推出。另外在日本,我們主要是跟當地的上市公司合作,幫著日本的IP 發行他們自己的NFT,以及去建設他們自己的NFT 生態。

Amber:這裡其實我們也想藉著發一則招募,我們Acala 目前也在招募優秀的NFT 團隊來這這片肥沃的土壤開疆拓土,我們的國庫也會開放國庫,歡迎優秀的小伙伴來申請。 Acala 基於Substrate 開發一站式DeFI 平台,也已經實現了安全穩定的跨鏈,並且XCM 也在不斷推進中,從跨鍊和功能組合的角度來說,像Acala 和Karura 這樣的DeFi 平台實際上是更通用的工具,能夠最大程度的幫助NFT 市場解決流動性,也因為波卡和Kusama 本身支持高定制化的特性,相信基於Acala 的NFT 市場很快就會有碎片化之外的新玩法,能夠構建一個更公平、更開放的全球市場。

錢多多(圓桌主持人):第三個問題想問下Dapper Labs、Avalanche 和Acala,從歷史數據來看,成交量排名前五十的項目中,以太坊佔比達到90%(45個),儘管鏈上擁堵,大家在mint 盲盒時經常Gas 是NFT 價值的幾倍,大多數項目依然在選擇以太坊。各位嘉賓認為,其它生態要想在NFT 浪潮中獲得發展,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是提高技術等基礎性能,還是與圈外IP聯名,亦或者是其他因素?

從戰略來說,FLOW 更注重如何讓主流社會無感知、無障礙地使用區塊鏈。目前,FLOW 有約200 萬主網賬戶,增長很快。

我認為在NFT 浪潮中獲得發展很重要的因素是,如何既保持核心的加密精神,又可以給沒有使用過區塊鏈的用戶帶來無感知的體驗。之前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但是FLOW 在這方面作出了巨大推動,我們也在持續努力降低用戶和開發者的使用門檻。比如FLOW 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主流用戶的體驗,創建了Cadence 語言,採用資源導向編程架構,這樣的架構更貼近現實中的賬戶轉賬概念,讓用戶的擁有更加具有實際感。

另外,由於FLOW 交易機制設計,一個平台或企業可以成為付款人的角色,為他的產品使用者支付所有鏈上行為的開銷。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普通用戶只需要用自己熟悉的VISA 等法幣完成支付就可以。這為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服務主流市場,為普通用戶降低門檻,起了極大的作用和幫助。

Wilson:另外,FOLW 中一些新興平台採用混合方法,既為大眾提供法幣支付選項,也可以通過錢包達成非託管解決方案。

為了進一步減少用戶使用成本,我們之前也推出了FLOW 上首個美元支持的穩定幣FUSD,可以幫助FLOW 上Dapp 的開發者打開全球範圍內的目標受眾。開發者可以利用供應商提供的直接法幣到FUSD 的渠道,可以獲取更多的主流用戶,持續減少用戶的支付使用成本,這也使FLOW 成為電商巨頭第一批支持的區塊鏈項目。

在整個生態中,我們確實看到有非常多的項目在以太坊上發展;雖然以太坊有高Gas 風弊端,但它的生態非常大,很多NFT 項目不會放棄這個生態。但我覺得這也給其他公鏈帶來了新的機會。當一個生態特別大的時候,其實也給其他玩家放出了更多的空間,讓它在別的平台上進行發展。

可能跟其他幾條最近推NFT 比較火的公鏈來說,我們現階段沒有做那麼多的工作,但我們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包括我們建了NFT studio,打造了一些NFT 基礎設施,允許用戶快速鑄造;最近我們也投了很多NFT 項目,後續會逐步帶到這個生態上。

我們看到機會,其實來自於幾個類型的NFT 市場。

Yuzhu:一類是IP 驅動型,本身的IP 非常強,可以是圈內用戶,可以是圈外用戶,因為喜歡,認知這個IP,帶來的用戶。第二種是社群驅動型,產生了原生新IP,不同於一些固定類形象的IP 衍生品,這種新IP 主要依靠社群創造,並不固定。第三種是利益驅動。很多身邊的朋友根本分不清楚到底這個NFT 是他想要收藏的,還是因為利益而收藏的。他們所謂的收藏是「掃貨型收藏」,體會了女生購物時掃貨的樂趣。所以現在談NFT 到了收藏級別,我覺得還沒有。

我覺得現在幾大公鏈產生的生態,都會吸引一大部分的用戶去鏈上產生NFT。有些用戶選擇在以太坊上,有的用戶選擇在Solana上,都會有自己的選擇。就像遊樂園不同的項目,肯定有差異化。慢慢地,你會看到各大公鏈上的NFT 生態也會爆發起來,可能也會有不同競爭。但我覺得未來兩到三年內的競爭,都是比較健康的競爭,還不至於太內捲,現在這個狀態下,都屬於生態級別的擴張體系,會有更多的用戶進入,會有更多的用戶選擇,不可能因為你現在用微信支付、支付寶而把銀行卡刪掉。現階段還屬於是擴張型的生態,各大公鏈都會非常有機會,性能好的公鏈,尤其是像頭部幾大高性能公鏈,可能會在以太坊之上帶來更新的體驗,進而產生粘性。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Acala 是如何把NFT 與項目進行結合的。 Acala 2019 年就成立了,2020 年屬於測試網階段,2020 年最後一天,我們給所有在測試網上玩過、使用過的測試網用戶發放了一個老朋友NFT;在波卡平行鏈插槽競拍時,我們也為支持我們插槽競拍的用戶發放了NFT。

個人認為NFT 市場想要實現除以太坊之外的可持續性發展,技術作為大樓的地基往往決定了大樓的高度,如果NFT持續利用目前以太坊幾套通用協議的標準NFT 的可組合性尚弱,波卡無論是從協議層還是從結算層來說,跨鏈的基礎就大大的提高了流動性,而Acala 協議層的組合性也能夠幫助NFT實現更豐富的玩法,所以想像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