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itrum攜1.2億美元融資上線,Rollup時代能否順利來臨?
Azuma
@azuma_eth
2021-09-01 03:16
本文约251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0分钟
在外部公鏈的真金白銀攻勢下,暫不發幣的Arbitrum或將缺失一定的生態激勵主動性。

萬眾矚目的Arbitrum 終於來了。

跨鏈橋

跨鏈橋跨鏈橋或是其他第三方橋(比如cBridge)存入資金後即可自由體驗Arbitrum One。 Metamask 內設置Arbitrum One 網絡的方式如下:

根據官方公告,自5 月份向開發者開放了Arbitrum One 的訪問權限後,已向400 餘家團隊發放了白名單,且已見證了數十家項目順利完成應用部署,目前在Arbitrum One Portal上可以追踪到這些項目的最新部署進展。不過,Arbitrum 官方也強調,雖然已有不少項目完成了部署,但並不是所有項目都會選擇立即啟動,預計在今天只有少數幾個項目會伴隨主網公測版本一同上線。

雖然官方並未明確提及具體會是哪幾個項目同步上線,但經過Odaily 測試,至少Uniswap、Balancer 的Arbitrum 版本均已啟動,用戶可自由體驗交易,不過目前在Uniswap 上僅有ETH-WETH 的交易對,而Balancer 則已上線了BAL、LINK、COMP、YFI、CRV 等16 個幣種,暫時在可交易品種上會更理想些。

昨日夜間到今天凌晨,伴隨著Arbitrum One 上線公告一起流出的還有其他幾條重磅消息。比較關鍵的兩則信息如下:

  • 一是Arbitrum 的開發商Offchain Labs 宣布以12 億美元估值完成了1.2 億美元的B 輪融資,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領投,Polychain Capital、Ribbit Capital、Redpoint Ventures、Pantera Capital、Alameda Research 和Mark Cuban 等參投。

  • 二是Offchain Labs 聯合創始人Steven Goldfelder 透露Arbitrum 在短期之內不會發行代幣,近期的願景也不包括代幣計劃,1.2 億美元的B輪融資僅為股權融資。

客觀來說,Arbitrum 能拿到如此巨額的融資並不令人意外,作為幾個主流Rollup 方案中落地速度最快的項目,Arbitrum 此前的融資狀況(2019 年4 月的37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與其江湖地位多少顯得有些不夠匹配。今年3 月時,另一大明星Rollup 擴容團隊Starkware 就已拿到了7500 萬美元融資,時隔半年,市場情緒已進一步走高,Arbitrum 這時候拿到12 億美元的估值並不過分。

不過,未能發幣卻多少有些另社區的期待落空,在區塊鏈的世界內,Token 就是凝聚共識的最好工具,Arbitrum 這一選擇或許會對其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作為主流EVM 兼容型Rollup 中最先上線主網的項目,Arbitrum One 的啟動可以說是正式拉開了Rollup 時間的序幕。不過,結合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Rollup 方案的普及或許並不會那麼順利。

新生代公鏈正值大爆發,從持續強勢的Solana,到砸下了上億美元的Avalanche 和Fantom,再加之更早爆發的BSC 和Polygon(Rollup 方案尚未落地,側鏈方案更接近外部公鏈的模式),這些外部生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以太坊的Layer2 角色,且已取得了一定規則的成績。

綜合對比來看,暫時作為Rollup 賽道唯一代表的Arbitrum 較之Solana、Avalanche 等外部公鏈,存在著明顯的優勢及劣勢。

作為V 神本人所認可的擴容方案,Rollup 更加符合以太坊社區的上層意識,這一點從Arbitrum 啟動時自帶的生態體係可見一斑。Uniswap、Aave、Sushiswap、Maker……這些外部生態費勁心力也不一定能夠請來的龍頭項目一早就完成了在Arbitrum 上的部署。此外,作為依附於以太坊進行交易驗證的擴容方案,Arbitrum 可以直接享用以太坊主網的去中心程度及安全性,這一點也是其相較於其他自己執行網絡驗證的公鏈之優勢。

不過,多個公鏈(側鏈)的爆發故事已經告訴了市場一個真理——「搞生態,就要捨得砸錢」。本月中旬,Avalanche 啟動了1.8 億美元的生態激勵基金;前幾天,Fantom 也已決定將拿出3.7 億枚代幣作為生態激勵。與這些用真金白銀吸引用戶的外部公鏈相比,暫不發幣的Arbitrum 缺少了一個關鍵激勵工作,當然,不排除項目本身會為了提前搶佔市場而拿出自己的代幣作為激勵,但綜合來看,Arbitrum 在流動性激勵措施上還是丟掉一定的主動性。

今年7 月,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Haseeb Qureshi 曾發文指出,其擔心Rollup 方案生不逢時,可能並不會那麼受用戶歡迎。 Haseeb 認為,普通用戶大多數時候並不會在意網絡底層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只會關心一些更為直觀的體驗,比如鍊上操作是否便宜,收益是否夠高……

結合Arbitrum 的情況來看,交易費用一直以來都不是Rollup 的優勢,雖然整體交易成本較之以太坊一層已有明顯下降,但0. n 美元的交易費用較之外部公鏈生態仍存在一定劣勢,再加之前文提到的激勵主動性缺失,Arbitrum 以及整個Rollup 時代的推進節奏可能並不會像許多人預料的那樣順利。

不過,作為漫長的以太坊擴容之路上得出的最優解(暫不分OP 還是ZK),我們仍然堅信Rollup 未來的無限潛力。從長線來看,Arbitrum 們更適合成為未來以太坊生態活動的主陣地,項目自身也終會在這一生態轉移大潮中完成價值發現,只是從短期來看,我個人對其生態增長態勢持謹慎態度。

Azuma
@azuma_eth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