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今天的NFT類似於2012年的比特幣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如何簡單理解NFT?》、《NFT是很大的範疇,任何具有獨一無二特性的內容都可以成為NFT,除了人們看到的藝術品、收藏品、遊戲中的物品等,甚至連域名、提供流動性的LP代幣、球賽門票等等都可以成為NFT。所以,用一篇文章囊括所有NFT是不現實的,不同類型的NFT其價值和用途也是不一樣,有的沒有明顯的用處,如像素頭像、生成藝術品等;有的則有非常具體的用途,例如門票、域名、遊戲中的物品。關於NFT,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三年前到最近的文章《》、《加密遊戲與NFT》、《NFT的狂暴》《NFT的狂暴》。
DeFi泡沫、NFT以及市場調整
在本文中,主要從生成藝術品的角度,來探討NFT,看看生成藝術品和區塊鏈的結合,會不會有一些新東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生成藝術並非是新事物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生成藝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
首先從藝術發展自身的角度,生成藝術本身就是過去50年藝術發展的重要主題,其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成藝術和計算機找到了結合點,這讓生成藝術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生成藝術有它自身的藝術土壤
現代藝術先驅塞尚是藝術史上的重要畫家,他對後來的馬蒂斯和畢加索等人產生重要影響。現代藝術開始走向現代表達,而不再追求臨摹和相似度。在這個過程中,藝術進入了紛呈的階段,有熱衷機器美學和技術的未來主義和構建主義;有關注自主性和隨機性的達達主義;有大膽使用幾何形狀的新造型主義……
這些都是生成藝術發展的土壤,它並不是憑空而來。
圖片描述
(Bubble Chamber,Jared Tarbell,2003)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AI Generated Landscape #6,Robbie Barrat, 2018)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總言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讓生成藝術有了新的實踐工具和新的表達方式。在現代藝術的語境中,藝術是不拘一格的,是創造,並不是美的才是藝術。與眾不同的創造就是藝術本身。
因此,計算機技術和藝術的結合產生了有趣的新藝術形式,其中包括生成藝術。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達芬奇”和”梵高“,也許一百年之後,像Beeple、Tyler Hobbs之類的加密藝術家(也可能是其他藝術家),就可能被認為是21世紀上半葉的“米開朗基羅”。誰又知道呢?
生成藝術本身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的技術,但並不是說,它是完全隨機的。它由藝術家們設計,設置一定的規則,但在受控的規則下,存在一定的隨機性。這本身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
二級標題
(Hommage à Paul Klee ,Frieder Nake,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Untitled,Vera Molnár,1985)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生成藝術遇上區塊鏈
生成藝術是數字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在工業時代,人們使用工業材料(鋼鐵、混凝土、玻璃、塑料)生產出各種工業產品等。這些工業材料構建了我們的建築和日常用品。在信息時代,人類在軟件環境中消耗了大量時間,社交、遊戲、閱讀新聞、購物、打車等等都依賴於軟件進行,編碼正在重塑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各種關係。
在生成藝術家Tyler Hobbs(Fidenza系列創作者)看來,材料對藝術很重要,它不是中性化的,它跟建築師一樣具有深厚的影響力。他認為,鋼筋和混凝土構建了現代城市,其密度塑造了我們生活方式。高聳的鋼鐵和混凝土牆散發出堅硬、陌生和無情的氣息。
Tyler Hobbs還認為,計算機編程也不是一種中性的媒介。它有現代CPU架構,有操作系統、編程語言、web瀏覽器、UI等,也有它自身的限制和偏好。對於藝術家們來說,它就是信息時代的核心材料。在這樣的情境下,藝術家們被迫使用計算機語言來完成自己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和軟件進行相互磨合鬥爭,最終獲得深刻了解。因此,Tyler Hobbs認為,藝術家們在過去拓寬了鋼材、混凝土和玻璃的意義,未來也會改變我們對軟件的概念。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Fidenza #313,Tyler Hobbs的生成藝術作品)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加密時代的生成藝術平台Art Blocks
Art Blocks是生成藝術的創作、收藏和策展平台,專注於可編程的生成藝術作品,且存儲在區塊鏈上。
它核心是兩個方面:一是幫助藝術家創作生成藝術品,二是幫助收藏者購買這些作品。藝術家通過p5.js等編寫生成腳本定義輸入參數,通過算法生成加密藝術品。這些輸入參數有一定的限制,如顏色和形狀,可以簡單,也可以復雜,可以只有一兩個,也可以有十多個。 Art Blocks將這些編寫的代碼上鍊。由於存在一定的隨機性,任何用戶生成藝術品時,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CryptoPunks的交易數據,Larva Labs)
在不同人眼中的Cryptopunks是不一樣的,有人將它看作為炒作的像素jpg圖片,除了投機和炒作,沒有任何用處;有人將其看成是生成藝術在區塊鏈最初的經典應用,認為CryptoPunks是一種新的藝術品;有人將其看作是一種收藏品;有人將其看作為圈子的身份象徵......。
這些頭像是向加密領域的先驅們致敬,密碼朋克由Timothy May等先驅創建。藍狐筆記之前提到過Timothy May理念相關的文章《
Tim May的加密世界構想
這一萬個“Cryptopunks”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過存在隨機的特性,有些朋克更稀有。比如“外星人”朋克只有9個。
在2017年推出時,通過KOL的介紹,在20個小時內,被認領了8,600個Cryptopunks,這些都是免費的認領。一些人將這些朋克像素頭像設置為推特頭像,這些頭像讓他們聯想到自己、家人、朋友或名人等。這些聯想會對他們的購買產生重要影響。也有一些用戶是單純很喜歡這些“朋克”頭像,他們認為這些頭像讓他們興奮,就是喜歡。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之前的文章《》。
早期玩家眼中的NFT
早期玩家眼中的NFT
當初Matt Hall和John Watkinson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進行一項小實驗:數字產品的個人真正所有。他們選擇了密碼朋友像素頭像作為實踐方向。在他們看來,朋克的精神具有獨立性,不墨守成規,其美學內核來自於1970年代的倫敦朋克運動,一些電影和小說作品,也加深了這些美學內涵,例如電影《銀翼殺手》和William Gibson的小說《神經漫遊者》等。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NFT背後是人類恆久的需求
人類是社會化的存在,人的滿足感來自於群體的認可。而這個認可貫穿到人類誕生以來的各種行為活動中。人類的一個底層動力是基因的擴展。這個底層需求超越人的意識,支配著人的行為。它會通過人類的各種行為外化出來,其中之一就是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這一點,甚至在動物界也是如此,如鳥類的雄性羽毛非常漂亮,這利於吸引雌性鳥類的注意。
做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類比,如今Cryptopunks頭像就像某些有錢人身上戴的名表,它代表了人們在加密世界中的一種位置,是一種加密社區地位的展示,雖然這跟加密朋克的理念並不一定符合。
其他的NFT,如用戶購買NBA Top Shot等收藏品對於籃球迷社區來說,有它的社區展示價值。這跟一些富人購買名畫、收藏豪車、各種限量版的奢侈品在某種程度上是類似的行為。當前在一些富有的加密圈子中,如果不擁有一個punk,就會感覺不好意思呆在他們的圈子裡面,這形成了一種圈子身份的象徵。
這也是一種社會化的相互影響的行為。可能有些人對與所謂朋克精神不了解,也沒有興趣了解,但在一個圈子裡存在著從眾的行為。這種行為影響著人們的最終選擇。
NFT符合數字時代的收藏品特性: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NFT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