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風而上,走進Kusama DeFi中心—— Karura
Azuma
@azuma_eth
2021-08-13 10:44
本文约412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7分钟
帶你了解Karura的昨天、今天、明天。

視頻回放

視頻回放視頻回放

以下為Bette 演講內容:

謝謝主持人,也謝謝的邀請。我剛剛看了一下,滿屏都是熟悉的小伙伴們,許多朋友都是兩年前我們在做波卡和Kusama 開發時認識的,所以感覺非常親切,就像是老朋友聚會一樣,希望能在疫情過去後能和大家在線下聚一聚。

回歸正題,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Karura,就像我的演講題目所說,Karura 是Kusama 上面的DeFi 中心。

在Kusama 生態內,Karura 將扮演好幾種角色,其中一個角色是避免不了的,Kusama 是波卡的先行網,波卡的各項功能都需要先在Kusama 上驗證一遍才能上線主網,同理,Karura 也是Acala 的先行網,所有的金融產品、金融基礎設施都會先在Karura 上試運行,最終才能上線Acala 上。至於未來Acala 和Karura 是不是一直都會保持一致?還是說會產生什麼不同?這是我最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我的想法是,當然了,這件事其實也不在我的掌控範圍之內,但就目前我的觀察來說,在上線初期,Karura 和Acala 一定都會跟白皮書的設想高度一致,畢竟它們都是我們這兩年間一起設計、開發出來的。不過,Karura 和Acala 的社區用戶並不相同,Karura 社區可能更偏好那些更靈活、創新更快的產品,Acala 社區則可能更傾向於穩定性,用戶可能會是一些金融機構。 DeFi 的去中心化屬性意味著它是可以自行發展的,社區最終會決定合約及產品的發展方向,隨著社區的進一步分化,最終Karura 和Acala 的發展也會出現分化。

接下來,我會稍微講一下Karura 的開發歷程,並向大家介紹我們接下來的發展計劃。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PPT(如上圖),最右邊有一個關鍵詞——623。623 天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能猜到嗎?我也是前幾天看到Polkaworld 發了篇回顧文章後才突然意識到,Kusama 上線已經快兩年了,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卻感覺轉瞬即逝。

前段時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Kusama 網絡終於啟動了平行鏈的插槽拍賣,今天在場的許多朋友們也都參與了,不管有沒有拍到第一批插槽,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也正是在大家的協力之下Kusama 網絡才能走到今天。大概50 天前,我們參加了Kusama 拍賣,最終也得到了非常多社區小伙伴的支持,成功拿下了頭槽。其實我自己也參與了其他一些項目的競拍,包括Centrifuge 、Moonbeam 等等,因為這一路走來真的非常不容易,大家一起經歷了數不盡的困難。

拍下頭槽後我們也就上線了主網,大概又過了兩週的時間,我們開啟了轉賬功能,嚴格意義來講,這才是我們正式的“主網上線”。當時我們開啟的是KAR 和KSM 的轉賬,大家可以從Kusama 上轉到Karura 上,實現兩個網絡之間的資產交互。我記得當時有很多小伙伴純粹為了好玩,在兩條網絡之間把KSM 轉來轉去,因為在此之前KSM 唯一的用例就是維護網絡安全,轉賬一開,很多用戶感覺到新鮮,就都去嘗試跨鍊是什麼感覺。截至目前,差不多已經有兩萬多筆發生在Karura 和Kusama 上的跨鏈轉賬了。

兩週前,我們啟動了Karura Swap,這是一個AMM 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跟Uniswap 有點類似,不過是基於Substrate 模塊搭建的。一個稍有不同的點在於啟動過程,Substrate 支持在啟動某項功能時設置一個功能開關,當我們打開這個功能後,大家就可以進行DEX 交易了。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一般這種AMM 型的Dapps 在開盤時不一定會有充足的流動性,這就好比池子裡沒有水,一頭栽下去,肯定都是血。我們的做法是先讓小伙伴們往池子裡註入一些流動性(水),這個注水的時長可以設定,想要多久都可以,我們的選擇是24 個小時。在註入了一定的流動性,我們就可以以一種較為自然、平穩的狀態啟動交易所了,無需再擔心搶跑問題。

起初,Karura Swap 上只有KAR/KSM 兩種資產,用戶可以進行這兩種代幣間的相互兌換。啟動之初,由於這件事情非常新鮮,所以有非常多的小伙伴都來體驗了,我們在當時沒有告訴大家會有獎勵,主要是想測試一下Dapps 的能力,看看它自己是否能穩定運轉起來。啟動後,Karura Swap 很快就積累到了六七百萬美元的流動性,也有了很多的交易活動,我記得當時統計的是大概有四千多位提供流動性的小伙伴,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並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在那之後,幾乎每隔一周我們都有一個大動作。

上週,我們啟動了kUSD 的鑄造,這是在Gauntlet 的協助下完成的,它們是一家曾幫助MakerDAO、Compound 等知名項目做風險分析的第三方專業機構。他們模擬了Kusama 市場波動的情況,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並給我們提供了非常保守的指標。在此基礎上,Karura Swap 上線了kUSD,用戶可以從Kusama 轉賬KSM 過來,鑄造kUSD 穩定幣,並在Karura Swap 內交易或提供流動性。當然,這時候我們也開啟了流動性挖礦,這進一步擴大了Karura Swap 的流動性。

接下來,我們還將發布LKSM,這是我們新的流動性質押產品,可以看到我在圖內寫的是LKSM Lite,這是由於現在跨鏈技術還存在著一些限制,所以我們推出了一個新的產品,為了測試一些已有功能。再接著,我們還會開放LKSM 的交易池。

今天在場的很多小伙伴都是我們的友商,作為一個DeFi 平台,我們在整個Kusama 生態裡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責任,即幫助其他平行鏈的伙伴,讓他們的代幣、資產流通起來。所以接下來,我們會跟Moonbeam、Bifrost 等夥伴互動,一是幫助他們完善跨鏈功能,因為我們的平行鏈已經做好了,跟Parity 也有很多互動,所以接下來會進行一些合作測試,在功能層面把互通做好;二是資產方面,一旦相關功能開啟,就可以在Karura Swap 上上線他們的代幣。

與此同時,我發現大家已經非常踴躍地在Statemine 鏈上鑄造了很多幣種,屆時我們也會觀察他們的發展狀況,將其嫁接到Karura 上。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磅的資產,即由Tether 鑄造的USDT,待把USDT 嫁接過來後,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穩定幣的交易對,更好地幫助其他項目。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EVM+ 平台,現在已經有一些開發團隊迫不及待地要在我們的智能合約平台上搭建Dapp 了。再接下來,我們會推出鏈接以太坊、比特幣的跨鏈橋,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單單是跨平行鏈,而是會跨各種異構區塊鏈。當然,以太坊和比特幣也只是頭兩座橋,我們還有其他的一些合作,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剛才講的是一個大方向。這是目前Karura 的一些數據表現,目前我們已鎖定了4500 萬美元的資金,其實每多鎖定一些資產,我的心裡都會顫一下,因為這也意味著我們肩上的責任會越來越重。我們自己的金融分析師,以及一些外部的代碼審計合約夥伴一直在幫助我們確保代碼安全,但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所以我們每天都會比較緊張地觀測發展動態,不管地改進我們的代碼。

目前已鑄造出來的kUSD 已經接近500 萬枚了,我們希望有了LKSM 之後能有更多的穩定幣流出。上圖裡有一些數據,可以看到一些網絡運行情況,在過去這段時間裡,我們每天的用戶量大概是一兩千名,來來回回的跨鏈交易差不多是兩萬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所以說Gavin Wood 領導的開發團隊雖然是慢工,但真的是在出細活,我們也是在此基礎上去幫助更多的用戶來體驗區塊鏈的高科技。

我這裡有一個關於Acala(Karura)DeFi 服務的簡單介紹圖,主題是EVM+ 和開放平台。其實圖裡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是我們已經或是即將在Karura 上運行的,包括穩定幣(Stablecoin Pool)、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及即將要發布的LKSM(Staking Pool)。

Bring your own gas 指的是現在可以用KSM 付手續費,這已經做到了完全無縫;Oracle Gateway 指的是,現在我們用的是自己的預言機,但很快會接入Chainlink 來提供Oracle 服務,不管網絡有多繁忙,他們都會保證將最優價格推給Dapps,因為我們專注於DeFi,所以安全性和時效性非常重要。

我剛剛也提到了跨鏈橋,Karura 之上以後會有非常豐富的資產,現在我們也有一些做隱私平行鏈的合作夥伴,也有一些做實體資產上鍊的合作夥伴,當大家都準備好之後,我們都會對接進來,讓整個生態活起來。

同時,我們跟Compound 也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之後他們的借貸市場也會嫁接到我們的生態裡,這個非常有意義,不管是DOT 還是KSM 都將會有渠道。

在之後就是我們Acala 的EVM+ 了,我們是拿到了Web3 基金會的Grant 來做這一產品。之所以要開發EVM+,是為了讓熟悉Solidity 語言的開發者能夠像在以太坊之上一樣輕鬆構建Dapps,但其實這裡也有一些不同,因為完全一樣其實沒什麼好玩的,我們想做的事件是讓以太坊生態的開發者能夠體驗到Substrate 的優勢及能量。這部分工作會是我們接下來的重點,隨著EVM+ 的發布,會有更多的小伙伴在我們之上搭建應用。

Acala 基金會會向一些比較早期的項目提供Grant,以培養我們生態的合作項目;再之後,我們還有一個生態基金(Ecosystem Fund),通過投資的形式幫助大家一起成長。我們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所以希望用我們自己的經歷,把自己能夠整合的資源,以及學到的經歷分享給生態夥伴,幫助他們去創新、建設。最後,我們的團隊還在擴張,如果你有意加入我們,可以點擊我們的鏈接,看看有什麼工作適合你。

Azuma
@azuma_eth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