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加密資產稅收法案到底在講些什麼?
Rilak
2021-08-10 11:38
本文约205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分钟
這一法案的相關動態值得關注,因為其影響巨大。

長期以來,美國當局不願過多讓自己參與進複雜的加密世界,監管力度算並不算大。但市場已經發展到不能再被忽視的階段,因此美國也在籌備為加密市場發布實質性的監管框架。

雖然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致力於監管,比如韓國,但大多數國家才剛剛開始研究它。許多大國將效仿美國,因此,即將出台的法規可能會對各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最新兩個加密貨幣稅法提案或許可以免除某些稅款

1.對於美國基礎建設法案在加密領域的徵稅

美國國會對於《基礎建設法案》正在尋求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金,這筆資金的一部分(估值為280億美元)將通過對去中心化市場參與者徵稅來提供。這意味著國會會針對那些被歸類為“Broker經紀人”的人實行新的稅收要求。

白宮副新聞秘書安德魯·貝茨(Andrew Bates)表示: “政府認為,這項規定將加強這一新興金融領域的納稅合規性,並確保高收入納稅人按照法律規定繳納所欠稅款。”話雖如此,但廣泛的第三方報告可能對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造成重大打擊,沒有去中心化的方面,比特幣幾乎沒有價值。

比特幣社區支持者參議員Pat Toomey、Rob Wyden 和Cynthia Lummis 提出了一項修正案,該修正案將限制“Broker經紀人”的定義範圍,使礦工、驗證者和軟件開發人員免於該條款。換句話說,他們想要排除犧牲比特幣去中心化價值的任何東西。

對他們來說不幸的是,參議院以68 票對29 票結束了關於這個話題的辯論,要等到晚些時候才能對該法案進行最終投票。

但是該法案對於“Broker經紀人”的定義,是模棱兩可的。在具體徵稅時會有稅收部門的進一步指引。

2.分叉幣或許不用交稅

分叉無處不在,隨著這些新幣湧入市場,這就在稅收方面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問題。

最近,明尼蘇達州的一位國會議員在眾議院提出了“為分叉資產納稅人提供避稅港” 的議案。

對於廣大加密貨幣用戶來說,這似乎帶來了一些利好消息。至少這可以在困難時期提供延緩執行或稅收漏洞。在當前的版本中,加密稅收法律要求因分叉而獲得額外資金流入的用戶必須申報此類收入。因此,在這些代幣分叉發生的年度必須主動納稅。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辯論的背景:當前的加密稅收政策與業內大公司的立場

當前美國的加密稅基於2014 年IRS的裁決,決定了所有加密貨幣資產都像資本資產一樣徵稅。這使它們更接近股票或債券,而不是美元或歐元等法定貨幣。

這一決定對加密愛好者和持有者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使他們受制於復雜的報稅要求。大資本只要出售獲利,就要納稅。個人也有徵稅要求,每當一個人使用加密貨幣資產購買商品或服務,其對應的加密貨幣價值超過最初支付的金額時,他下一步的支出會產生資本利得稅,這主要針對價值和收入的增加。

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可以想像一些加密愛好者購買了價值20美元的比特幣,並在其價值升至200美元時仍然持有。如果比特幣被用來購買價值200美元的某些產品或服務,那麼買方將就這段時間內獲得的180美元的利潤繳納資本利得稅。美國國稅局並不關心比特幣是被出售還是被花費了,它關心的是對資本收益徵稅。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比特幣怎麼交稅》

《紅州和藍州vs 加密市場》

Rilak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