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Monolith and the Ape Men 2001 A Space Odyssey, by Hal Hefner
圖片描述
作者:Typto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作者:Typto
群不是社區。
群不是社區。
群不是社區。
二級標題
群不是社區。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治理的煩惱
Token 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渠道,因此獲取治理權的方式非常快捷。不過,開放的市場也會將這種治理權導向另一面,即更多的Token 籌碼會集中於交易者(甚至投機者) 手中,而真正的社區共建者/推動者/貢獻者的佔比永遠佔少數,社區治理很容易變成以金錢主導的權力遊戲。我並不反對Token 的交易屬性,但如何將交易和治理平衡在健康的水平,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正文
在我看來,社區治理並非管理,而是構建一個人與人鏈接和交互的機制,以便讓參與者更願意攜手同行。而關於治理權,我認為以下兩點很重要:
正文
正文
社區的治理權不能僅僅由Token 代表,而應該由多種因子構成,Token 是眾多因子之一。
認同和貢獻無需許可,治理權也不能依賴於主觀因素賦予,而應該可以通過一個開放、可量化的機制自主獲得。
我們看看具體如何實施。
Token (UNI)
LP Token
正文
社區的目標不同,治理權的代表便不同,一切都需要圍繞你的社區目標。例如,你的社區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協議(就像Uniswap),你的目標大概應該是為去中心化世界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那麼治理權的代表除了協議Token 之外,考慮LP 貢獻以及產品貢獻(例如代碼貢獻) 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如果以Uniswap 為例,其治理權可能至少由以下幾種因子組成:
正文
正文
產品貢獻
如何將這些因子打包為治理權
我們如何將這些治理因子兌換為最終的治理權呢?這便是我剛剛提到的那個“無需許可的貢獻協議”,它應該包含了量化標準及兌換通道。請允許我以DAOSquare 正在開發的無需許可的貢獻協議DKP 為例解釋這一過程。DKP 是DAOSquare Incubator 的一個模塊,全稱為“DAO Kontribution Pool” (你可以想像一下魔獸世界裡的DKP)。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將自己對DAOSquare 的貢獻轉化為權益。這是一個開放的、無需許可的貢獻及兌現場所。
貢獻是收集治理權因子的地方。對於DAOSquare 而言,給OVO Grants 捐贈是一種貢獻,Stake $RICE 是一種貢獻,當然還有更多社區貢獻因子,例如完成DAOSquare Incubaotor 101 課程、參加社區會議並積極討論也是一種貢獻。在“貢獻”部分我們首先需要量化每一個貢獻分類,例如OVO Grants,我們設定了1:1 的比例,這意味著你向OVO Grants 捐贈1 XDAI,你將獲得1 個OVO Grants 的積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貢獻分類都需要有不同的積分,這樣在“收益”和“治理權”的部分你可以獲得更好的組合性。
正文
收益是將貢獻轉化為收益的地方(還記得那句話嘛?讓所有參與者受益),收益包括:
正文
正文
參與項目私募/公募的投資機會(例如CCO 的份額)
限量版NFT
品牌週邊(例如我們正在與MetaFatory 合作推出的潮牌T卹)
活動門票
社區權限
當你在“貢獻”部分獲得了足夠的積分,你便可以來到“收益”部分兌換你的某些權益,例如:用100 個OVO Grants 的積分加上300 個Stake $RICE 的積分兌換某項目1000 美金的CCO 份額。
治理權是本文的重點。綜合來說,無論你是在“貢獻”部分參與了OVO Grants 的捐贈還是在“收益”中兌換了CCO 的份額,你都是在幫助推進DAOSquare 的發展。因此治理權會收集所有“貢獻”和“收益”部分的行為,將這些因子打包成代表了不同治理權重的治理權NFT。當然,這裡還會考慮一個特殊的因子,即你的貢獻總記錄。舉個例子,你向OVO Grants 捐贈了100 XDAI 獲得了100 個OVO Grants 的積分,但是你在“收益”部分用它兌換了一份某項目的CCO 份額,積分消耗了,但不能因為你的積分被消耗而抹掉你對DAOSquare 做過貢獻這一事實。
如何打包貢獻因子來獲得治理權NFT 呢?舉一個最簡單的假設,一張代表了1000 個投票權的治理權NFT 需要抵押1000 $RICE 加上5000 個CCO 份額的參與歷史記錄再加上500 個OVO Grants 積分再加上100 個社區會議積分再加上......(後面還有多少因子取決於你的社區需要將多少因子納入進來)。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在DAOSquare 社區,其他貢獻因子和持有$RICE 同等重要,不過$RICE 永遠是一切的前提條件,任何在“收益”或者“治理權”部分提供的權益,均需要持有$RICE (需質押)。正如我在DAOSquare 創世之初所寫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DAOSquare 需要三種主要角色,傳教士、僱傭兵、商人。只有平衡這三者,才能實現社區驅動,推進DAOSquare 的發展,而好的Token 設計則是社區驅動的“靈丹”。
前段時間當我把這些思考告訴DAOhaus 的Dekan 時,他給我分享了James Young 曾經在一篇名為《Curation Economies》的文章中提到過的Chuck E. Cheese (美國家喻戶曉的兒童遊戲世界) 的例子,在Chuck E. Cheese:
然後你可以在遊戲中賺錢各種票
二級標題
遊戲改變人生,社區治理就應該是THE BEST FUN YOU CAN HAVE!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現在和未來
在2020 年的一次DAO 浪潮中,我身邊很多人開始進入DAO 世界,有些人啟動了他們的DAO,有些人積極參與了到不同的DAO。但是我看到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大部分人都在不同程度的埋怨聲中離去。其中有兩種埋怨聲最為普遍:
完全搞不懂DAO 到底能幹什麼DAO 工具太難用了
對於第一種埋怨而言,我覺得問題出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我們對DAO 還沒有足夠了解的時候便開始了,這很容易造成困惑。第二是因為我們盲目地啟動了一個DAO。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DAO 也一樣。你到底要幹什麼很關鍵,而不是興奮地在DAOhaus 創建一個DAO,然後完全不知道用它幹什麼。工具沒有辦法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工具只能幫助你更好地抵達彼岸。想清楚,再行動。
而第二種埋怨,我必須承認,目前的DAO 工具的確不好用,尤其是對於那些非技術熟手而言。這也是我希望努力的方向,讓參與DAO 更簡單、更有趣,讓DAO 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就像Chuck E. Cheese 一樣。
我希望DAOSquare 不僅可以幫助這個時代的創新者,同時也能夠為推進這個時代的發展而努力。 DKP 正是我們為此而努力的一次實踐。目前你們看到的DKP 僅僅是第一階段的構建,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有待於我們逐步開發和交付,例如Discord bot、社區紅包、Homeland 等等,同時,我們也將通過我們的API 實現更好的組合行,將更多可作為貢獻因子的模塊接入DKP (例如POAP、遊戲等)。
Youth explore Databases, find friends in forums.
未來,我們會將DKP 開放給所有社區和項目方,為他們提供更為有趣的社區治理方案。
Youth explore Ethereum, find friends in DAOs.
不過我必須承認,目前我們構建的機制依然不算完美,但我們在向前邁步。從另一方面而言,無論是否是DKP,在不遠的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更優的社區治理方案替代現有以Token 說話的模式,我堅信這一趨勢。
TO BE YOUNG AND ONLINE
說到未來趨勢我總是非常興奮,尤其是正在這個時代崛起的“社區”,我曾在《meTokens 孵化報告一》中寫過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