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傳統金融中,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品,賦予持有人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任何時間,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持有資產的權利。根據期權的權利劃分,分為看漲期權(Call Options) 和看跌期權(Put Options)。
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合約並不代表資產的所有權,也不代表購買/出售資產的義務。而是,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期權費) 後,通過持有期權獲得了買入或出售該資產的權利,但不負有買入或出售的義務。如果持有者決定持有期權並且在到期日之前不行使它,它就會自動到期,而不會給持有者帶來額外的成本或利潤。
期權是最受歡迎的金融衍生品之一,投資者用來表達他們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測。例如,通過購買看漲期權,投資者在押注他們預計價格會上漲。相反,如果投資者認為價格會下跌,他們可以購買看跌期權進行對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美式期權
美式期權可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行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歐式期權
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
歐式指數期權提前一天停止交易,即到期月份第三個週四收盤時;
在歐式期權中,結算價格要在開市幾小時後才會公佈,而且通常與前一晚的收盤價有所不同,這使得持有隔夜頭寸很冒險。
期權合約的價值來源於對未來價格事件的當前預期。因此,市場對某個價格水平的預期越高,該執行價格的期權就越貴。例如,如果有足夠多的投資者認為比特幣將在2021 年12 月之前突破100,000 美元的價格水平,那麼由於需求旺盛,2021 年12 月到期日和100,000 美元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的價格將相對昂貴。看漲的投資者將推動標的資產價格上漲,因此期權將更加昂貴。因此,投資者經常查看未來到期日的期權價格來評估市場的長期價格預期。
結論
結論
結論
期權是靈活的金融工具,允許交易者在有限的下行風險中獲取資產的潛在價格變動。鑑於期權持有者沒有義務購買標的資產,最大淨損失僅為期權的權利金。如果投資者認為市場價格會在特定時期下跌,便可使用期權來對沖,與期貨市場相比風險更低。
關注官方微博@InjectiveProtocol 或添加微信ID:injective001 ,加入社群學習交易知識,了解項目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