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6月27日,以太坊2.0合約地址的質押數量即將達到600萬枚ETH,這對於以太坊來說是一個量的突破。
根據CoinGecko數據顯示,當前ETH的總量為1.16億枚左右,ETH2.0質押數量約佔據了總量的5%,年利率為6.4%。
然而說起以太坊從PoW轉向PoS,以及從1.0向2.0有著怎樣的突破呢?我覺得很有必要提及一下去年11月份發生的事情。
2020年11月初,以太坊發起了2.0質押,規則是:需要在12月1日前7天(即11月24日)至少有16384個驗證者存款(每個驗證者32枚ETH,總計524299枚ETH )。以太坊2.0的區塊則將在達到這一門檻後(無論何時)7天觸發創世。
然而進度一直十分緩慢,說明了大家不願捨棄顯卡挖礦的“決心”,但隨著如期出塊以及今年上半年前幾個月牛市大爆發的到來,越來越多人發現以太坊價格上升的同時Gas費變得十分昂貴,導致了交易次數的減少,於是EIP-1559、Layer 2等方案開始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但對於比特幣礦業的清退才讓人們真正看到了以太坊從PoW轉向PoS的重要原因:
1、能耗過大,不符合碳中和理念,一些大礦池佔據了較多的算力;
2、原有的吞吐量在交易擁堵時會造成區塊打包緩慢、Gas費過高等問題;
3、區塊鏈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實現大規模商用的地步,原有的以太坊PoW出塊已經無法滿足。
從去年11月至今,以太坊2.0升級路上任重而道遠,雖有阻礙但也在持續推進,然而對於大眾來說,最想了解的莫過於是它對於個人來說能有什麼作用?
廣為流傳的ETH2.0 路線圖規劃了三個依次序實現的組件:
Phase 0:以PoS 為共識機制的信標鏈
Phase 1:多條分片鏈
Phase 2:為所有分片增加執行功能
V神在此前曾表示,在未來1-2年內,ETH計劃發行量是每年約470萬枚,一旦PoS完全落地,每年再減去銷毀的數量,大概每年約200萬枚。
而ETH從1.0向2.0的轉變則為整個區塊鏈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拓展性。 PoW挖礦採用的是類似於工人按勞分配的製度,這種制度主要適用於20世紀,任何國家、任何單位採用這種模式都沒有任何問題,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就是人們不滿足於僅用礦機獲得代幣的形式,於是便出現了DeFi、NFT、Metaserve等更多創新玩法的概念。
PoS是現階段最可行的方式,因為它產生了股權比例分配的模式,這恰恰是20世紀向21世紀轉變中在企業管理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所以它成為了各家爭相選取的對象。但正如現在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它讓大股東決定權變得過大,但好處就是提高了生產力。
ETH 2.0 強調分片模型,解決如今隨著價格上漲GAS費高昂的問題,並能讓ETH 2.0可以更好地承載高吞吐量,大大提升用戶體驗感。
目前以太坊即將進行的路線圖主要還有:
2021年第3 季度(7 月到9月)
7 月- 倫敦升級-Eth1 升級,納入EIP-1559 和冰河時期的延遲
7 月- Optimism 公共主網上線
8 月- zkSync 2.0 主網發布。實現每秒20,000 筆交易的zk rollup。
Eth1/Eth2 合併產品測試。
Optimsim 通過MakerDao 實現快速提款
StarkNet 星群階段發布,多個app 的zk rollup
Argent 用zk rollup 實現二層擴容
2021 年第4 季度(10 月到12 月)
上海昇級- 可能實現Eth1/Eth2 合併
StarkNet 宇宙階段發布。去中心化zk rollup。
2022 年第1 季度(1 月到3 月)
以太坊升級實現驗證者提款/ 合併後清理。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到以太坊2.0的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期間以太坊也將會有多個不同程度的升級,其中上海昇級在其中所佔據的比重較大,ETH1和ETH2的合併將在技術上帶來新的突破,同時在以太坊2.0正式發布以後大概率會出現一些圍繞以太坊2的商業應用。
與此同時在發布後也需要一些時間處理關於ETH1的收尾工作,讓我們共同期待區塊鏈也是以太坊2.0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