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流浪記:再過兩個月,我就破產了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2021-06-25 02:00
本文约511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0分钟
一份出海挖礦避坑指南。

作者| 秦曉峰

出品| Odaily

出品| Odaily

作者| 秦曉峰

出品| Odaily

圖片描述

視頻中,數以百計的礦機整齊地排列在置物架上,幾名工人正逐個關閉礦機電源;感傷的配樂,不斷重複的「Bye」,不僅是對即將清退的礦場說再見,更像是在礦業黃金時代落幕之時,一聲感慨萬千的告別。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視頻截圖)

視頻拍攝地為四川某水電消納園內的一處礦場,而同樣的一幕,當晚也在四川多地上演。

隨著過去兩個月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相繼出台政策,清退加密挖礦項目,被礦工視為最後「希望」的四川也在近期政策落地,全面清退礦場。至此,中國境內曾經主要的加密挖礦大省,都對礦工關上了大門,比特幣算力受到影響呈現雪崩式下降,相比今年5月中旬的峰值已近腰斬。

不過,留給礦工感傷的時間並不多。不乏一些早已財富自由的老礦工自此偃旗息鼓,賤賣機器離場。但對於更多購置了新機、仍在回本期的礦工來說,他們必須另謀出路。

經過近年發展,礦業的金融工具已很完善,身負槓桿的礦工不在少數,每月的還貸壓力迫使他們必須盡快重新開機,出海,是他們最後的選擇。

“我身邊幾個槓桿倍數高的,已經躺平等著清算了。我應該還能再撐兩月,現在也在考察海外合適的礦場,目前傾向美國德克薩斯州。”受訪礦工告訴Odaily。

然而,出海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路途漫漫運送重資產去往陌生之地,顯性的困難已經不少,隱形的陷阱則更多,此前出海折戟、血本無歸的礦工就不在少數。

沉浮之際,Odaily採訪了多位礦工,聽他們講述停機前後的二三事,以及出海挖礦的相關種種,究竟去往何處?前方還有多少困難?哪裡才是最靠譜的落腳點?

一、礦都全面清退,“黃金時代”落幕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我們就做好心理準備了。但船大難掉頭,就算你知道了,又能怎麼辦?就像這次關停,提前一天通知你,我們根本無力改變結果。”礦工老A 頗為無奈。

老A 的礦場位於四川某座水電消納園內,總負荷高達數十萬千瓦。按照1 萬千瓦負荷投入成本500 萬元計算,總計投入達到上億元。

然而,礦場建成開挖只有10 來天,就被緊急叫停。

6 月18 日,多個社群中流傳一份由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能源局發布《關於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文件表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目前已排查上報國家的26 個疑似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由相關市(州)政府牽頭,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能投集團配合,於6月20 日前完成甄別清理關停工作。該消息後被澎湃新聞等主流媒體證實。

5 月21 日,國務院金融委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此後,新疆、青海、內蒙古紛紛出台相關政策對虛擬貨幣挖礦進行整頓和清理。

圖片描述

6 月2 日,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海召開小範圍調研座談會,進行關停虛擬貨幣“挖礦”對今年四川棄水電量的影響分析。有參會礦工表示,挖礦可以正常進行,也向外界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6月2日社群截圖)

彼時老A 已和四川有關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並進行備案。他也放下了懸著的心,自己有正規合同作為保障,大概率不會發生突然斷電的情況。

然而,僅僅過了半個月,風向驟變,雲南、四川相繼宣布取締加密挖礦項目,也給老A 當頭一擊。

“從新疆、內蒙開始整治礦場時,不少人已經察覺到這次力度不一樣了。因為在內蒙的文件中,加入了「防范金融詐騙」的內容,關停礦場跟你用什麼屬性的電就沒什麼關係了。 ”老A 事後做了一番總結。

據此前媒體報導,四川是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工聚集地,大約有800 萬的負荷正用於加密貨幣挖礦。隨著這一輪的整治,大型礦場已經全部關停。

不過,老A 透露,目前四川轄區內,一些負荷較小(1000 千瓦~2000 千瓦)的孤網電(不進入國網系統)礦場仍在運行,但隨著政策的落實,這些礦場關停也進入了倒計時。

二、賤賣機器還好,部分礦工只能清算破產

“原來用來交流的礦工群,現在已經開始賣變壓器、賣礦機了。”老A 解釋說。隨著內蒙、新疆、四川等地礦場相繼關閉,一些礦工有感於政策收緊,開始考慮賤賣設備出場。

大量二手機器湧入市場,導致礦機價格暴跌,與幾個月前「一機難求、一卡難求」的局面彷彿兩個世界。

一位二手礦機銷售告訴Odaily,現在礦機已經徹底淪為買方市場,賣方報價基本宣告失效。以S19 為例,此前一度被炒到7 萬以上,現在二手礦機只要2 萬多元。為了緩解礦工出貨壓力,比特大陸也在近期宣布暫時停售現貨機器。

然而賤賣礦機退場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一部分高槓桿礦工根本沒得選,他們只能另謀出路繼續挖礦,否則將面臨清算破產。

由於近兩年各類金融工具的興起,礦圈槓桿倍數開始上升。一小部分礦工選擇質押幣借錢買機器,並質押機器再次買入新機器,有的人身上每月背負著上百萬乃至上千萬的還貸壓力。

此前每個月都可以挖出新幣且幣價不斷上漲,還貸自然不成問題。但現在從源頭切斷,礦工挖不到幣,就會導致現金流斷裂。到期後機器以及質押代幣將被全部被清算,甚至可能依然不夠償還,需要承擔負債。

目前只有少數幾個省份出台限制政策,其他省份尚未落地,也給了礦工喘息的空間,可以在各地流轉(俗稱「打遊擊」)。一些地區依然有不少礦場在運轉,但是由於能源有限,難以負荷大型礦場,只能滿足一些小型礦工需求。

圖片描述

由於礦工打遊擊的需求,近期移動礦箱的需求猛增。某礦箱銷售告訴Odaily,其業務量在過去一月翻了5 倍,部分訂單發貨時間已經排到了下個月。 (注:移動礦箱可以脫離礦場,整體隨時搬遷,並保護礦機不受損)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礦機正在被放入移動礦箱)

三、出海去往何處,中亞、東歐、北美還是北歐?

監管趨嚴,中小礦工或許可以承擔損失退場,但對於擁有上萬台礦機的大礦工而言,出海尋找適合的場地建設新礦場,是必走之路。

  • 城堡島投資公司的創始合夥人Nic Carter 此前判斷,可能有50% 到60% 的比特幣算力最終會離開中國。

  • “最近一個月,包括頭部的礦池在內的圈內的朋友都在問我,怎麼出海,流程怎麼跑通。我們也給了幾個朋友幾萬負荷,幫助他們短期度過難關。”礦工老董告訴Odaily,目前整個哈薩克斯坦全部礦場總負荷大約在130 萬千瓦,但並沒有跑滿。

  • 早在2018 年,老董就開始在海外建設礦場,目前其在哈薩克斯坦擁有一座超過10 萬千瓦負荷的大型礦場。在這次國內礦機清退時,老董順勢將自己的礦機陸續轉移至海外。 “前兩年是因為在國內總是需要來回折騰,而海外電價便宜,想著給自己留一個退路,沒想到現在正好用上。”

對於出海礦工而言,中亞、東歐、北美、北歐也成為幾個重要備選項:美股上市公司比特礦業則宣佈在美國以及哈薩克斯坦投建礦場。最新消息是,其首批虛擬貨幣礦機(320 台)運抵哈薩克斯坦,預計在6 月27 日部署完畢並投入運營,其他自有礦機也正分批運往海外。萊比特礦池CEO 江卓爾表示:“聯合挖礦業務不會再對中國大陸開放了,後面主要在北美部署礦場挖礦。”

Poolin 礦池副總裁De La Torre 表示: “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全球採礦哈希率多樣化,這就是我們搬到美國和加拿大的原因。”

從政策來看,不少海外地區對加密貨幣報以友好的態度,並出台相關方案作為保障。例如,哈薩克斯坦AIFC

投資部

除了老A,德克薩斯州也是其他不少礦工心中理想的目的地。礦工老陳表示,出海優先考慮美國、加拿大等法律健全之地,人身、財產更有保障,而中亞、中東等地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二級標題

由於礦場出海已成趨勢,也帶動集裝箱資源緊俏。多位礦工近期都在朋友圈發文求購集裝箱。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四、出海之難:困難不斷,陷阱重重

無論是政策,還是電價,海外似乎看起來都對礦工十分友好。然而,漂洋過海地運送資產,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出海之後,有多少坑在等你。

首先是建設成本高昂,工期長。

根據老A 的考察,目前德州1 萬千瓦負荷的投入成本需要3500 萬元左右,是國內的的7 倍。即便是以性價比著稱的哈薩克斯坦,建設成本也比國內高出不少。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哈薩克斯坦雖然留有大量前蘇聯時期的電器設備,但早已老化,並不適合建設礦場。就以老董的新礦場為例,總負荷3 萬千瓦也只能跑上1 萬千瓦負荷。

因此礦工需要選擇從國內購買電器設備,進行清關運到國外。礦機以及電器設備從國內經過鐵路運出,到達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第一大城),而後轉運至各地礦場,需要大約20 天的時間。

此外,老董也反映國外團隊普遍施工較慢,且沒有專業的礦機維修團隊,因此需要從國內招募人工,辦理簽證,打好疫苗。整個流程走下來,基本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建設一座新礦場。 “我們給礦機維修人員的工資,年薪可能都達到百萬了。並且整個物料、大宗商品價格現在都在漲,也進一步增加建設成本。”

此外實際經營中暗坑很多,防不勝防。

二級標題

五、結語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五、結語

五、結語

對於整個加密市場來說,礦圈一直是神秘的“大後方”。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