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網源代碼以NFT形式拍賣,價值或超4.5 億?
区块链大本营
2021-06-21 10:53
本文约221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9分钟
該NFT將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下午2點開始拍賣。

近日,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通過推特宣布,被譽為“萬維網發明者”的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將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創建具有30年曆史的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源代碼的NFT。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開創先河的萬維網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互聯網就已經初具雛形。但是由於不同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和文件結構差異巨大,導致信息互聯知識紙上談兵,跨平台的信息文件只能相互獨立地劃成孤島。

互聯網的雛形早在1960年代就誕生了,為什麼沒有廣泛覆蓋呢?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圖源:維基百科

在蒂姆的設想中,Web的軟件不僅能支持圖文並茂的信息,還允許發布音頻和視頻。 1989年,蒂姆將他的想法變為了事實,成功地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orld Wide Web)和第一個網頁服務器的軟件源碼,並將其命名為【萬維網】。

然而當時萬維網的價值並未得到過多關注,1989年3月,蒂姆向CERN遞交了一份立項建議書,建議採用超文本技術(Hypertext)首先把CERN內部的各個實驗室連接起來,在系統建成後,可以擴展到全世界。這個激動人心的建議在CERN引起軒然大波,但開始沒有被上司通過。

蒂姆並沒有灰心,他花了2個月重新修改了建議書的措辭,最後終於得到了批准。於是蒂姆有了一筆經費,購買了一台NEXT計算機,並率領一批助手在上面開發系統。

萬維網的誕生為互聯網的應用打開了新世界,是人類歷史上最深遠、最廣泛的傳播媒介。使得全世界的人們以史無前例的巨大規模相互交流。相距遙遠的人們,甚至是不同年代的人們不必事必躬親地去找,萬維網能比郵件、電話、電報或者其他通信方式更快速地獲得信息。

1990年12月25日,蒂姆和法國網絡高手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在西歐高能物理中心(CERN)一起成功地通過互聯網展現了基於Web原理的HTTP代理與服務器的第一次通訊,這項技術被迅速推廣到了全世界。

現在WWW網站數目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互聯網自身的發展速度。據估計,全球的WWW網站已超過億萬家,WWW文件數可能已經不計其數。每個網站都可能含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獨立的WWW頁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首款網絡瀏覽器的唯一簽名代碼副本”

如今,蒂姆選擇公開拍賣源代碼的NFT,並非是一場遲到了三十年的斂財好戲,而是認為,NFT是萬維網上“最新的有趣創作”,也是最合適的確定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式。

現年66歲的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

“30年前,我創造了一個東西,後來在全世界大量合作者的努力下,它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個強大工具。對我來說,網絡最好的一點是協作精神。雖然我不預測未來,但我真誠地希望它的使用、知識和潛力將保持開放,供我們所有人繼續創新、創造和啟動下一個技術變革,這是我們還無法想像的。無論是藝術品還是像這樣的數字藝術品,NFT都是這個領域最新的改變遊戲規則的創作,也是現有的最合適的所有權形式,這種形式是打包網絡背後起源的理想方式。”

蘇富比將這份藏品宣傳為“現在首款網絡瀏覽器的唯一簽名代碼副本”,在定位上類似於出售名人手稿。

複習一下,這幅名為"This Changed Everything"(它改變了一切)的NFT,將包括:

  • 包含原始時間戳的源代碼文件;

  • 約9,500 行代碼可視化的視頻演示;

  • 海報

  • 海報"海報";

正如蘇富比拍賣行所宣傳的那樣,這是有史以來拍賣的“第一個具有數字血統的人造物”。沒有WWW也不會有NFT,這項偉大的發明終將由它自己打下互聯網時代的烙印。

区块链大本营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