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幣圈的人,是敗給了一隻狗
奔跑财经
2021-05-13 02:44
本文约263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1分钟
在幣圈,最虐的就是聞聲而來的人

一覺醒來朋友圈變寵物店是什麼體驗?

AKITA秋田犬、HOGE哈巴狗、HOKK北海道狗、POODL貴賓犬、CHOW鬆獅幣,甚至還有名為KENNEL的狗舍幣,先後爭寵,好不樂哉。

也不知道這波動物行情中,會不會有某個老闆發一隻“好野的狗”。

提前感謝,啊,西巴。

據美國AKC標準,狗共有小型犬、中型犬、大型犬三大種類,其中包含了多達178個品種。

如果每一個品種的狗都對應一個區塊鏈項目,那曾經“DeFi農耕時代”的輝煌將會變得何其暗淡。

5月10日,SHIBA柴犬幣上線幣安後,SHIBA柴犬幣市值一度達到140.8億美元,超過THETA、TRON、Filecoin等項目,位列數字貨幣第15名,5月11日SHIBA柴犬幣24h漲幅一度超過150.92%。

圖中顯示的$0只是受限小數點後兩位的顯示問題。如果市值TOP15的數字貨幣價格為$0,這將是多麼的嘲諷。

再看看排在SHIBA柴犬幣後面有技術、磕應用、專註生態發展的知名區塊鏈項目,終究還是沒有抵不過人多,量大,爆發高。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信仰的崩塌瘋狂的動物

幣圈的老韭菜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被新韭菜打臉。

“大家不要和老韭菜交流,他們這麼多年還沒有發財是有原因的。”這是在最近在社群裡被廣泛刷屏的一句話。

誰也沒想過,幾天前自己認為沒價值的垃圾幣會引領如此一波暴漲,甚至被新入坑的韭菜嘲笑自己的投資策略,“偏了”?

我們是又回到2017年了嗎?

一直以來,幣圈只有主流幣和其他貨幣兩大幣種。主流幣如比特幣、以太坊,是因為其擁有較為廣泛的行業價值共識。而空氣幣、山寨幣、傳銷幣等被統稱為其他貨幣。也有一種說法是,主流幣是指市值排名前幾的數字貨幣。如今,DOGE狗狗幣以640.1億美元的市值位列數字貨幣的第4名。但我們不會稱之為主流幣。

2019年的925崩盤,2020年的312黑色星期四,老韭菜都挺了過來,誰能想到,跌倒在一個從0開始的項目,一個從無到有,以創造精神為核心的項目。

金融的本質是零和博弈。 SHIBA柴犬幣的創立原則是從零開始,借助共識和去中心化社會實驗完成消零進程。

價值的顛倒,何嘗不是信仰的崩塌。

5月11日My Token數據顯示,小動物萌寵概念幣平均漲幅20.39%,狗狗概念幣平均漲幅18.63%,其中BAMMBOO竹子項目漲幅最高,達189.86%。

在My Token小動物萌寵概念幣收錄列表中,除去狗狗概念幣,共有“渡鴉幣”、“猩猩幣”、“烏龜幣”、“猴幣”、“灰貓幣”、“小黃雞幣”、“豬幣”、“獅子幣”等18種動物幣收錄其中。

而這些大量的小動物萌寵概念幣,大致還是基於MEME幣的屬性,並未有過多的創新。可以說是繼去年DeFi“農場”熱潮後,又一波來自“動物世界”的瘋狂。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樊籠中的投機者

2020年底,比特幣迎來史詩級行情,市場情緒空前繁榮。央視報導,微博熱搜,比特幣暴漲的相關信息在這一年呈現了刷屏的態勢,散戶大量湧入,機構入場。

2021年1月1日,DOGE狗狗幣報價僅$0.004619,在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數月以來的帶貨吆喝下,最高達到$0.74,價格翻倍高達159倍。一時間,隨處可聽到DOGE狗狗幣“接棒比特幣”、“漲到1美元”的聲音。又有大批散戶聞聲而至。

漲跌是市場情緒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當市場情緒達到一定程度時,勢必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

既得利益者,需要復利;逐利者,追求收益滿足;兩者的關係是,前者創造了“有機可乘”,後者則被動“伺機而入”。

在《週六夜現場》中,馬斯克自稱狗狗幣教父,並稱之為“Hustle”。對於此事,很多媒體做過解讀。但相比“詐騙”,“忽悠”的釋義更加貼切。

5萬美元的比特幣是風險,幾分錢的狗狗概念幣是機遇;衝破6.4萬美元歷史不過20%漲幅,達到0.1美元就是百倍收益。牛市行情是忽悠,投機情緒是忽悠,潛在收益是忽悠,大咖站台更是忽悠,願者上鉤。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只談FOMO的項目

是怎樣的一隻狗?既會叫,同時又會咬人。圍繞SHIBA柴犬幣的相關內容,除了千倍的高收益外,脫離不了一個概念,社區驅動的社會化實驗。這場從0開始的社會實驗,究竟是什麼?

用四個字總結,“害怕錯過(FOMO)”。

某區塊鏈領域大V說過,“如果不拿出自己90%的錢進行大額的投資,賭上自己所有的錢到區塊鏈領域,你哪兒有未來啊,不是窮x一輩子嗎? ”。

是的,區塊鏈風口來了,人人賺錢,你不能錯過。

是的,比特幣漲了,一個6萬美元,未來能漲到10萬,你不能錯過。

是的,以太坊是最優質的公鏈生態,是萬鏈之王,市值全球前20,你不能錯過。

是的,狗狗幣之後又一千倍幣柴犬幣來了,你不能錯過。

B站有個UP主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幣圈裡有各種各樣的行情分享群,裡面等級森嚴,普通用戶,VIP1,VIP2,VIP3,VIP4,甚至VIP5。支付不同金額的費用,可進入不同等級的分享群。群主會根據不同等級依次去分享最新的拉盤砸盤信息,最高等級的VIP5群先獲得消息,之後的是VIP4、VIP3……最後到普通用戶。

請問,誰能賺到更多的錢?回答VIP賺錢更多的,是標準的韭菜思維。群主,才是賺錢最多的人。

最先買入SHIBA柴犬幣的人,他們買入的成本在0.00000044左右,第一批收到消息的人買入成本在0.000003,第二批收到信息的人買入成本在0.000018,而大部分人收到信息時的買入成本則在0.00003。相比最早進場的人,後進場的人要承擔高出百倍的成本,為早進場的人買單,仍舊脫離不了擊鼓傳花的遊戲規則。

結語

結語

結語

走過一圈,也不必再糾結,幣圈的倖存者遊戲,是不是地獄難度。

股市裡有一個詞在幣圈同樣適用,“機構平均散戶佔有率”。

這裡始終都是主導者模式。

奔跑财经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