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link聯合創始人Sergey Nazarov:未來人們會為了使用DeFi應用而持有加密貨幣| 生機2021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2021-04-28 07:10
本文约407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6分钟
“DeFi是第一批實現的應用場景,因為它與人們的經濟生活緊密關聯,它也發展得很成熟。”

4 月28 日,由Odaily 主辦的「生機2021—區塊鏈生態產業雲峰會」順利召開。本屆雲峰會邀請到區塊鏈行業領袖、優質企業代表、礦業頭部嘉賓以及頂級項目方,共同探討行業變革,鏈接技術應用,探索加密世界更豐富的想像力。

(點擊鏈接回看精彩內容:http://live.baidu.com/m/media/pclive/pchome/live.html?room_id=4383383743&source=h5pre

Chainlink 聯合創始人Sergey Nazarov 出席了下午場活動中,並做了主題分享。他回顧了自己是如何進入加密市場,以及為何選擇預言機賽道作為主攻方向。同時,Sergey 對目前DeFi 發展現狀進行總結,並預測了未來可能出現的趨勢性場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以下為對話實錄,由Odaily整理

Andy:今天我們請來了Sergey Nazarov,Sergey 是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Chainlink 的聯合創始人。你們剛發布的白皮書涵蓋了一整年所做的工作,總共一百多頁,由Ari Juels 博士、Sergey 以及十幾名來自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撰寫。

白皮書名為《Chainlink 2.0: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的未來發展計劃》。白皮書中闡述了預言機網絡將如何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metalayer,其鏈下計算功能具有極強的可擴展性、保密性和安全性,能夠提升智能合約的性能,這是除了Chainlink目前已實現的餵價功能之外的另一個新功能。

這些內容非常令人激動,我們今天要來好好聊一聊,讓我們歡迎Sergey。

Sergey:Andy 你好,很高興見到你,感謝你邀請我來到節目。

Andy:一開始我們先聊一些背景情況,不如你先介紹一下你的個人背景,以及你一開始是怎麼接觸到區塊鏈的。你認為智能合約具有哪些潛力以及你能在這個領域實現哪些目標?

Sergey:當初有好幾個點吸引到我。我一開始就對數字貨幣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對數字貨幣行業略知一二。

我發現比特幣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勢不可擋的協議。這個協議需要在實體基礎上運行,我知道這是獨一無二的設計。然後我開始深入研究數字貨幣,我了解到了多重簽名以及比特幣的其他保障機制和背後邏輯,我開始理解這些系統是由算法而不是品牌保障的。這就是區塊鏈上的應用和智能合約與傳統應用的最大區別,後者實際上是由品牌logo背書的,我們必須相信品牌的信譽,以展開交易。品牌同時也控制了我們的信息和資產,品牌有權決定我們是否能夠交易資產,或者能不能購買保險。總之,品牌決定了用戶與其的信任模式。

我從我過去與不同協議和企業打交道的經驗中發現,品牌對合約及其結果的控制權超出許多人的想像。人們以為他們與品牌、資產、保險和數據的關係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的關係並非他們想像的那樣,我一直都覺得這種現象非常奇怪。法律框架沒有給我們足夠的信息透明度,也沒有建立責任制,或者明確限定用戶與品牌或合約的關係。

因此,當我真正了解了區塊鏈的功能時,我開始研究區塊鏈還能實現哪些功能。一開始我們將消息和通訊數據放到鏈上,接著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交易和所有權數據,然後我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區塊鍊為通訊數據、所有權數據以及所有權交易數據帶來的保障,也可以應用在所有其他類型的合約中。

我當時與許多人共同認識到了這一點,那就是智能合約可以成為主要的數字合約,定義人與人、人與機構、機構與機構的關係,我們可以將所有事件寫入智能合約代碼,並提供證明。

我認為智能合約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將合約條件寫成代碼,另一個是證明合約的結果。

我七年多前開始進入智能合約領域時,當時通證還是系統的一部分,我當時就認定通證只是其中一個用例,通證和私鑰投票只是智能合約眾多用例的其中之一。我從一開始就認為智能合約,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混合型智能合約,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將協議用代碼表示,利用區塊鏈實現可驗證的可靠性;另一部分是建立一個系統,證明發生過的事件——就是說得建立一個系統,向智能合約證明貨物已經送達,價格已經變更或廣告已投放,貨物已發送,交易已完成,可以涵蓋各種事件。

我很快發現,如果不能建立系統,向鏈上智能合約證明發生過的事件,智能合約的用例只能限於通證和私鑰投票,當然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用例。通證為區塊鏈生態帶來了巨大價值,私鑰投票在這個價值之上建立了治理架構,所以這些用例都是有其價值的。

但我當初進入區塊鏈領域時抱著的理念是:智能合約應該足夠智能,可以證明已經發生過的事件,我很快發現我們需要預言機機制。最初是中心化的預言機,許多年之後我們開始打造去中心化的預言機,最後就是Chainlink目前實現的預言機機制,提供去中心化的保障。

Andy:你能不能為我們解釋一下剛剛你提到的混合型智能合約是什麼意思?它的功能與如今的智能合約相比有什麼優越之處?它將如何顛覆目前的智能合約行業?

Sergey:好的沒問題。混合型智能合約,其實是七八年前我和區塊鏈行業的一些同事最初設想的概念,那就是智能合約可以與世界上任何系統連通並證明現實世界發生的事件。而之後,智能合約逐漸被認為是在以太坊等區塊鍊或智能合約平台上的代碼,所以智能合約的定義變成了在區塊鏈上運行的代碼。

因此,

因此,

因此,混合型智能合約的概念包含鏈上代碼和鏈下系統兩個部分,鏈下系統是由鏈上代碼控制的,這就是混合型智能合約的完整概念。

混合型智能合約已經開始對我們行業產生影響了,比如DeFi、去中心化保險和區塊鏈遊戲。區塊鏈遊戲向用戶保障結果,你可以看到同樣的模式在DeFi、保險和遊戲行業反復出現,但是如果仔細看背後的架構和邏輯,其實你會發現這些應用都有兩個部分:一個是鏈上代碼,定義合約條款;一個是鏈下系統集合,這些鏈下系統觸發合約、向合約提供證明、代表合約進行操作以及將操作的證明發送回合約。

DeFi行業需要輸入市場數據,交割合約並支付貸款。遊戲行業通常是彩票應用,需要用代碼表示彩票合約條款,然後在鏈下生成隨機數,並向彩票合約提供可驗證的隨機數,讓彩票決定最終中獎者。

國際貿易行業需要輸入貨物地點數據以及供應鏈系統中的貨物狀態數據。保險行業需要輸入天氣數據,並展開復雜的計算,驗證這些數據。

Andy:最後一個話題,如果說這個新趨勢始於DeFi,我們如何將其擴展到其他行業,使主流世界參與其中,實現大規模應用呢?

Sergey:DeFi是第一批實現的應用場景,因為它與人們的經濟生活緊密關聯,它也發展得很成熟。另外,DeFi也藉了通證經濟的東風,通證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加密貨幣注入了巨大價值,而這些價值也流入了DeFi領域。

今年第一季度,區塊鏈加密貨幣總鎖倉量已達到2萬億美元,我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發展,之後加密貨幣的總值還會繼續大幅增長,而這說明了DeFi行業還具有巨大價值有待開發,歸根到底DeFi的價值來自於區塊鏈通證價值。

2萬億美元的總鎖倉量是一個強大的前提基礎,為DeFi系統注入了巨大潛力。有了這樣的基礎,這些加密資產、穩定幣和通證將拉近DeFi與大眾的距離。現在大眾可以通過Paypal或其他服務獲得儲存價值的載體,也就是通證,比如穩定幣或者以以太坊、比特幣等通證。在未來,這個趨勢將繼續發展,像Robinhood、Paypal和銀行等大企業擁有巨大的客戶群體,會不斷將DeFi應用推向主流市場,鼓勵越來越多的人使用DeFi。

最終,我認為會逐漸出現這樣的場景,那就是如今的DeFi協議會迭代成非常穩健成熟的產品,因為大眾參與其中,通過開源方式對其進行驗證。借貸、衍生品等各種協議將進入主流應用領域,主流的銀行、客戶群、投資顧問、資產管理公司以及手機上的金融應用,都會採用這些DeFi協議。

我預測下一步的發展是,人們會為了使用DeFi應用而持有加密貨幣。現在人們持有加密貨幣主要是為了投資目的,他們持有比特幣或穩定幣等通證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其投資價值。而之後,人們會看到DeFi本身的吸引力,人們會用手裡的通證和加密貨幣去使用這些DeFi協議。

Andy:你說的非常精彩,我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發展,也期待Chainlink 2.0和混合型智能合約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感謝Chainlink團隊。

秦晓峰
@QinXiaofeng888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