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Chia立項更早, 號稱“鴿中之王”的Dfinity將要低調上線
本文约223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9分钟
這段時間chia搶盡風頭,如果還不知道chia,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區塊鏈的。chia含著金鑰匙誕生,從創始人到投資機構再到願景,都可以拿來講故事。最重要的是礦工逐利,頭礦的優勢又相當明顯,畢竟非主流交易所的期貨價一度喊到了將近5000美金。當然這短期是不可能幣價一直穩定的,如果chia現貨幣價上交易所以後能達到這個高度,那麼一天不用就回本了,那挖礦的還不得瘋了。chia從2017年立項,歷時四年上線,一上線就吸引了大半個幣圈的目光,然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Dfinity,5月主網上線,但只是在一些區塊鍊網站的縫隙裡來了一條快訊。要知道Dfinity從2015年就開始立項籌建,比chia的資歷還要老,當年也是被市場寄予厚望,是天王級項目。不過經歷了17年到18年的牛熊,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上線,很多新入場的伙伴可能沒有聽過Dfinity這個項目。現在我們都知道以太坊的願景是世界計算機,但是現在以太坊還處在結算層。在去中心化金融的領域開始對傳統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競爭壓力,但是要實現世界計算機,其實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一是以太坊的TPS限製瓶頸很明顯,現在基於一些defi的應用就已經很擁堵了,短期內,至少在2.0實現之前,都不大可能實現視頻類應用,還有就是存儲的限制,以太坊目前的存儲只能支持一些結算層面的數據,如果要支持更大容量的,比如說圖片,音視頻,就需要藉助類似IPFS等架構來。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從一開始就可以用自帶的邏輯來解決這些問題?今天就是要來聊聊Dfinity這個項目,蟄伏了6年,即將上線,它將如何實現世界計算機的願景,用Dfinity基金會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Dominic Williams的話來概括願景的話就是:“互聯網計算機是區塊鏈的第三次偉大創新:第一個創新是比特幣,它引入了貨幣的概念,現在正在扮演著數字黃金的角色;第二個創新是以太坊,它引入了智能合約,也推動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革命;這第三項重大創新,就是互聯網計算機,這是第一台真正的、通用的區塊鏈計算機,它讓我們重新去構想,我們構建一切的方式,一種無縫的、無限性能的區塊鏈。”這裡說的互聯網計算機,就是Dfinity將要做的事情,Dfinity在底層構造上非常複雜,這可能也是它用了六年時間才走到主網上線的原因,我盡量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介紹。Dfinity的投資方背後也有a16z的身影,根據非小號上的數據,昨天的報價是249U。流通市值達到了1169.7億美金,這就意味著,Dfinity目前的流通市值已經成為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第三大數字資產。在底層結構上,Dfinity採用了分層結構,主要包含軟件容器、子網、節點以及數據中心。我們可以用人體結構來做個比喻,數據中心相當於組成人體的基礎物質,節點像是神經元。神經元的作用連接和控制身體各處的器官,而軟件容器則像一個獨立的細胞,一組軟件容器組合形成的子網就像一群細胞聚集形成的器官。Dfinity中的容器概念
Dfinity中的容器非常重要,類似於以太坊等區塊鏈公鏈平台上的智能合約,傳統互聯網上的應用程序,容器在專用的管理程序中運行,並通過公共指定的API與其他的容器交互。容器包含了可在虛擬機上運行的字節碼及其中運行的內存數據頁,使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與API進行交互,這樣降低了開發難度。Dfinity基金會為了證明開發者可在其上構建一切應用,用不到一千行代碼開發出一個類似抖音的應用CanCan。這個比以太坊上的defi要難,因為短視頻應用每時每刻都在接收C端用戶上傳的海量數據,同時也需要隨時處理這些數據,讓視頻流暢播放、用戶自由互動。目前只有傳統雲服務商能實現,但是Dfinity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構架,能夠實現抖音類應用,著實讓人有些激動。Dfinity的代幣其實有兩種,一種就是現在已經上了交易所的ICP,還有一種類似於穩定幣的cycles,在使用Dfinity網絡的時候對於普通用戶來講是免費的,但對於開發者來講需要支付cycles。就相當於是在為容器支付gas費,當這些容器執行計算或存儲內存時,整個流程中需要消耗cycles,cycles消耗殆儘後,必須為它們補充更多的cycles才能繼續運行,cycles的獲得,是通過ICP來置換,這是單向的,cycles不能反向置換成ICP,ICP置換成cycles之後,ICP便會被銷毀,這是通貨緊縮的部分。第一種是在NNS網絡中抵押ICP創建投票神經元節點,神經元節點治理著網絡中的提案,這種方式是可以獲得ICP獎勵的;作者:V客柏淵,【區塊鏈思維】主理人
一個從一無所有,到真正“得到”的實踐財經作家,陪你走過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