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15個DeFi入門必備術語
YIELDApp
2021-04-02 08:54
本文约296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新手入門“懶人包”,三分鐘幫你輕鬆了解DeFi !

不誇張地說,去中心化金融和DeFi幾乎是本世紀最令人振奮的事情之一。現在,人們不必再將現金交給銀行家和投資經理打理,而是可以通過DeFi完全自動化的數字“智能合約”使用加密貨幣進行儲蓄、投資和借貸。

聽起來瘋狂,但實際上沒那麼複雜。如同各種各樣的技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一樣,DeFi也在改變著我們的賺錢方式。與傳統中心化金融(“CeFi”)的模式不同,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儲蓄與投資,但是可以省下原被中間人收取的費用。

 


Collateral(抵押品)

NO.1

Collateral(抵押品)

在許多DeFi平台上,用戶可以在一種加密貨幣或代幣中進行抵押,以便藉入另一種加密貨幣或代幣,例如使用以太幣(ETH)借入DAI。這有點類似將您的房子用作向銀行貸款的抵押品一樣。通常,您必須提供更大比例的加密貨幣或代幣作為DeFi貸款的抵押品,如使用100美元的ETH以貸得70美元DAI(即140%的LTV,或按價值計算的貸款)。這有助於支持系統的穩定性。

NO.2

DAO

DAO由非中心化的個人自主為社區作出貢獻。簡言之,就像一家沒有任何人力資源經理或員工的公司,組織中發生的一切基於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使用的“開源”代碼,實現完全自動化。 DAO和DeFi都在區塊鏈上運行,因此它也不可變更,亦無需接受審計。

NO.3

dApp(分散式應用程序)

DEX / CEX(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

NO.4

DEX / CEX(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

Ethereum(以太坊)

NO.5

Ethereum(以太坊)

以太坊也許是目前僅次於比特幣的最重要的區塊鏈,也是DeFi的“發源地”。它的作用就像DeFi世界中大多數dApp的項目庫一樣,架構底層基礎,使目前的一切成為可能。以太坊經常與以太幣(即ETH)混淆,以太幣是以太坊的原生代幣,但其與以太坊區塊鏈本身不同。

NO.6

Gas fees(礦工費)

礦工費是以太坊“礦工”在區塊鏈上處理交易時產生的費用(亦可以理解為區塊鍊網絡中的交易費用)。礦工費以太坊的原生代幣ETH收取,一般使用以太坊代碼中最基本的單位Gwei計算。通過以太坊進行的交易越多,礦工費就越高,這可能會使規模較小的交易的成本效益降低(在本科普系列的後續內容中會針對“高礦工費”介紹更多)。

NO.7

Liquidity mining(流動性挖礦)

流動性挖掘(又稱yield farming)是DeFi的一項關鍵功能,該功能允許人們通過在DEX或dApp上存款(或“抵押”)一種加密貨幣或代幣以獲取獎勵。某些平台會向用戶獎勵另一個代幣,這些代幣之後可以無限制地抵押在相同或另一個DEX或dApp上。更吸引人的是,每種加密貨幣或代幣都都可以獲得收益(例如儲蓄利息),並且可以通過質押過程獲得(就是“挖得”)更高收益。這類似於現金存入不同的銀行;不同點在於,您需要從每個銀行獲得單獨的代幣,然後才能在下一個銀行存款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NO.8

Liquidity pools(流動性池)

流動性池是DEX的一項功能,使投資者之間無需任何中間人就可以進行交易。智能合約支配著流動性礦池的工作,使其在不同加密貨幣和代幣交易的對/組之間保持平衡。用戶可以通過將DEX中的代幣放入這些池中提供流動性,促進交易來獲得收益。

NO.9

NFT(非同質化通證)

NFT是代幣世界中的一項重大創新。與以太坊上的其他代幣不同,NFT是完全獨一無二的,並且不能與其他代幣互換。因此,它們常被用於買賣獨特的藝術品和收藏品,也在更複雜的金融產品中有一些有趣的測試用例。市面上目前主要使用的NFT標準有倆種:原始且具有唯一性的ERC 721代幣,以及遊戲中使用的基於ERC 1155協議的混合版本。

NO.10

Pump and dump(抬高價格,逢高賣出)

“pump and dump”這個術語是指購買者同時入場一種虛擬貨幣或代幣,炒高其價格然後立即全部拋出,從而導致價格暴跌。這在新發代幣中很常見,通過炒作和私人預售讓價格在暴跌前先飆升。由於並非每個投資者都能同時出場,這種操作使許多買家不幸蒙受了巨大損失。

NO.11

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

我們已經多次提到智能合約,因為沒有智能合約就沒有DeFi,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合約中的代碼可以準確地決定dApp和其他區塊鏈協議的工作方式。與傳統合約不同,這些合約一旦編寫並發布,就無法更改。智能合約中的錯誤可能導致其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合法項目在啟動之前都需經過嚴格審核的原因。

NO.12

Stablecoins(穩定幣)

DeFi的核心支柱便是穩定幣,它可以對照代幣中的“法定貨幣”或傳統貨幣。穩定幣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算法穩定幣,不需要傳統法幣以1:1的比例支持(或抵押),而中心化的穩定幣則需要與法幣掛鉤。例如,DAI就屬於前者,Tether(USDT)與USDC則屬於後者。由於用戶不必擔心價格波動,穩定幣佔據了DeFi中的大多數交易。

NO.13

Tokenomics(Token模式/Token經濟學)

Tokenomics有點類似於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面向投資者的招股說明書,它描述了新行代幣的關鍵功能以及對未來構想。可能包括將發行多少代幣,將如何分配代幣以及代幣具有什麼效力。這是購買代幣之前(特別是在預售階段)需要了解的關鍵。

NO.14

Tokens(代幣)

代幣(又稱為令牌)通常與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混淆在一起。代幣更像是股票市場上的公司股票,可以通過交易獲利,但“股票”終究不是美元歐元。而且,並非所有代幣都具有價值。最常見的代幣是ERC-20代幣,它們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是DeFi的大部分構成。有些代幣授予持有者對發行DAO、DEX或dApp的運行方式進行投票的權利,也被稱為“治理型代幣”。

NO.15

TVL/TLV(總鎖倉量)

TVL代表總鎖定價值,在DeFi世界中,這意味著單個DEX、dApp或整個生態系統持有的資金量,也被稱為總鎖定值(TLV)。雖然2017年已出現DeFi的早期版本,但DeFi真正豐收的年份是2020年,TVL的價值從1月份的6.62億美元一路走高,在11月超過110億美元。 TVL通常被用作衡量DeFi成功與否的指標,但無法說明全部。
YIELDApp
作者文库